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

“所以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都是環球搞出來的?”

羅傑聽完西奧多的彙報,摸着下巴思考了起來。

現在的時間已經進入到五月份,從幾個月前開始,【量子音樂】旗下的兩家廠牌,百代唱片和MAD唱片,就開始遭遇各種各樣的針對。

這些針對的動作都在正常商業競爭的範疇之內,例如挖角關鍵職員、收買重要的渠道合作方以擡高競爭門檻等等。

對於這種情況,羅傑幾人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隨着樂隊在唱片業內的擴張,遲早會觸動到巨頭們的利益。

當發展到某個階段的時候,受到打壓,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或許唯一的意外在於,打壓來的有點早,而且一上來,就是三大巨頭這一級別。

不過仔細想想,也算不上有多麼的意外。

樂隊趁着幾大巨頭自顧不暇的機會,全資收購了百代唱片之後,雖然還稱不上唱片業巨頭,但也是最接近那個級別的幾家廠牌之一。

有了樂隊的資金注入,只要讓百代穩定住局面,發展上幾年,重回巨頭行列並非不可能。

唱片業內的洗牌持續了超過二十年,好不容易纔從六大巨頭減少到三大,無論是環球、華納,還是索尼-BMG,肯定都不希望站在頂層分蛋糕的對手重新變成四個。

甚至於,除了華納因爲長期的動盪,已經在這場競爭中掉隊了以外,無論是環球音樂集團,還是索尼-貝斯塔曼,必然都希望擠跨其它所有的競爭對手,一家獨大。

畢竟,和別人分蛋糕,哪有自己獨吞來得爽快?

當然,對於三大巨頭中的任意一家來說,最緊要的,還是保住自己的位置,其次纔是攻擊其它的競爭對手。

暫時將其它的雜念拋到一邊,羅傑快速回憶了一下這段時間裡,環球對【量子音樂】的打壓動作。

這些打壓動作都不大,也都嚴格控制在正常的商業競爭範疇之內。

畢竟北美是一個法治社會,雖然社會底層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到了一定的層級,幾乎不太可能出現什麼規則外的手段。

你可以用規則外的手段,對方同樣也有這個能力,一旦衝突的規模升級,那就不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得住的了。

最後的結果,往往會是兩敗俱傷,誰都是輸家。

稍微回憶了一會,羅傑確定,環球唱片對【量子音樂】的打壓,無論是執行力度,還是意願,都不算太強烈。

至少從表現方面來看是這樣。

哪怕僅僅只是在規則範疇之內,環球可以動用的手段,也絕對不止目前用出來的這一點。

“你覺得,我們應該視而不見,還是做出反擊?”

羅傑看向西奧多,問完之後,忽然想起了什麼,一拍腦門,說道:“抱歉,我昏頭了,這件事不該問你。給我安排一下行程,我要去一趟英國,速度要快,三天之內出發。”

……

英國,百代唱片的總部。

羅傑在自己的辦公室內,見到了盧西恩-格蘭奇。

經過這幾個月的過渡,以及幾個項目的運作,盧西恩-格蘭奇已經初步掌握了百代唱片內的權利。

雖然距離徹底地掌控這家公司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間辦公室應該給你用,我不會經常來英國這邊。”

羅傑隨口開了個玩笑,然後臉色一正,問道:“環球的事你已經知道了吧?”

盧西恩-格蘭奇在羅傑對面坐下,點頭道:“我已經看過完整的報告。”

“你怎麼看?”

羅傑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打着,語速相比起平時的交談要慢了不少:“我們應該視而不見,還是做出反擊?”

事實上,這個選擇,關係到的是【量子音樂】未來幾年裡的策略。

是將大部分資源用於強化自身,還是打擊對手?

兩種方式都可以起到贏得競爭的作用,但要做出這個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卻很複雜。

“我認爲我們現階段應該以保證自身發展爲主。”

盧西恩-格蘭奇的意見十分的明確:“不說別的,光是百代唱片內部,就存在大量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這個時候開啓和對手的惡性競爭,就算最終贏得了競爭,得到的好處也不足以彌補我們的損失。”

盧西恩-格蘭奇的觀點很簡單。

百代唱片自身的問題太多,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百代纔會陷入破產邊緣,最終被樂隊收購。

樂隊接手之後,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還需要大量資金注入,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段時期裡,是絕對不適合與競爭對手開戰的,尤其是當這個競爭對手的名字叫做“環球音樂集團”的情況下。

北美這邊雖然沒有“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但道理卻是相通的。

羅傑在前來英國之前,已經和包括安妮、胖子在內的很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心裡也大致有了決策。

聽到盧西恩-格蘭奇的觀點和自己一致,羅傑點點頭,說道:“那就這麼決定了,下次的會議上,你重點提一下這方面的事。”

說着,羅傑話題一轉:“我們不必理會環球的手段,但在防備上一定要做好,不要讓環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運轉。具體的執行,你跟公司高層討論討論,提交一份報告給我。”

“在發現有人暗中針對我們之後,公司已經拿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盧西恩-格蘭奇說了一句,然後立刻改口:“下次的高層會議,我們會再進行一次討論,以環球爲具體目標,重新完善這份計劃。”

從這段簡單的對話中,盧西恩-格蘭奇性格中的圓滑體現得淋漓盡致。

是否重新討論“預防競爭對手使絆子”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但既然羅傑提了出來,盧西恩-格蘭奇自然不會因爲這種小事,而惹得羅傑生出什麼不滿。

哪怕僅僅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可能。

能夠坐到這個位置上的人,無論是強硬派還是溫和派,沒有一個是心思簡單的。

羅傑倒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結束了這個話題,隨口問起另一件事:“那幾張舊專輯的發行情況怎麼樣?”

“目前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發行渠道是百代最大的優勢之一,我們又是推動了大部分的力量去完成這幾張專輯的宣發,成績還是比較理想的。”

盧西恩-格蘭奇回憶了一下,開口道:“目前銷量最高的是《月之暗面》,在北美以外的市場上,累積已經有了2400萬張的出貨量,不過回款方面,因爲我們和渠道商的合約,目前只收到了800萬張唱片的全款,以及部分訂金或是保證金款項。在未來六個月內,預計能收回1500到1700萬張唱片的全款,剩下的就必須要渠道商把唱片賣出去,纔會和我們進行結算。”

頓了頓,盧西恩-格蘭奇繼續說道:“另外,在許多地區的市場上,由於當地的政策或者其它的因素,我們必須要尋找合作方,併爲此分出去一部分利益。比如說在北棒,我們就只能拿到一張唱片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收入,還有扣稅等額外開支。而像是南棒這樣的國家,市場則完全封閉,不允許我們進入。”

地區性保護,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存在。

這一點,羅傑是清楚的。

對於絕大多數的北美歌手來說,最大的收入來源仍然是北美。

將範圍擴大到全球,不同的市場,開放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有的國家沒有任何限制,而有的國家則有着嚴格的本土保護措施。

再加上消費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別,使得一張專輯的全球收入計算,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

羅傑想了一會,開口問道:“按照目前的銷售情況,我們從這些專輯上一共能賺到多少資金?”

“短期來看,未來一年之內大概會有兩億到三億美元的收入。”

盧西恩-格蘭奇想了一會,才報出這個數字,然後繼續說道:“按照樂隊和百代唱片簽訂的臨時發行合約,這筆錢會有百分之五十屬於百代唱片。”

這個合約的條款,是百代唱片最大的債權方花旗銀行提出的要求。

具體的內容包括,【Darkness】樂隊所有未賣出海外發行權的專輯,北美以外的市場必須由百代唱片來做發行,並且百代唱片的發行佣金抽成比例不得低於百分之五十。

一直到百代唱片歸還完所有債務之前,不得對此合約進行任何的修改。

作爲交換條件,花旗銀行不會對樂隊收購百代唱片製造任何的阻礙,這也是樂隊能夠順利拿下百代的原因之一。

理由也很簡單,花旗銀行希望,百代唱片可以有足夠的“可預期收入”,以確保這筆鉅額的債務不會成爲壞賬。

除了這個條款之外,花旗銀行還提出了很多其它的要求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過最終落實到合約上的內容卻是不多。

羅傑原本也沒打算抽調走這筆資金,聽了盧西恩-格蘭奇的話,笑了笑,開口道:“這筆錢就留在百代,另外,我會從MAD唱片那邊抽調一億美元左右,注資到百代的賬戶上。”

羅傑沒有說這筆錢的用途,但盧西恩-格蘭奇卻是清楚。

在上一次談話中,兩人就談起過這個問題。

百代唱片內部的積病很多,但最大的問題卻只有一個:不良資產過多。

在快速崛起的那段時間裡,百代在全球兼併了不知道多少唱片公司,有的直接與百代合併,有的則變成了百代的子廠牌。

在這些兼併來的唱片公司之中,並非每一個,都能爲百代提供持續的利潤,其中許多是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

如果是那些子廠牌,倒還好說一點,直接剝離出售,或者乾脆就地遣散也就是了。

而被合併進百代的那些,處理起來就要麻煩許多。

但歸根結底,其實還是錢的問題。

剝離不良資產,本身也是要花錢的。

既然是不良資產,想要賣出去,哪怕壓低價格賣掉,難度也很大,最好,也是最常見的選擇是就地遣散。

而遣散,就需要資金。

在盧西恩-格蘭奇入主百代的這幾個月裡,已經大體上將這些情況調查清楚。

在百代唱片,包括百代唱片本身和旗下的子廠牌,單單只是全職的僱員,在全球範圍內加起來,就超過十萬人。

如果要剝離掉所有的不良資產,並且精簡人員結構的話,至少需要辭退超過三萬名員工。

僅僅只是這些人的遣散費,就是一筆巨大的數字。

不做任何補償?

工會可不是擺設!

北美的各種工會,實際上就是傳承於英國,這裡的工會力量只會更加的強大。

如果打起官司來,百代唱片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是遠遠超過以法律和合同的標準支付遣散補償。

遣散三萬名員工,只是第一步而已。

在未來的一到兩年裡,隨着百代唱片重新走回正軌,以及與MAD唱片的合併,兩家唱片公司還會有更多的員工被遣散辭退。

短期內,這確實需要付出鉅額的投入。

但長遠來看,卻可以爲【量子音樂】節省下大量的人力成本。

事實上,以前的百代唱片並非不想這麼做,而是根本拿不出這麼多的現金來。

按照盧西恩-格蘭奇提出的“剝離不良資產”的計劃,僅僅只是第一階段,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高達三億美元以上。

“如果環球還是在挖角我們的員工,除了幾個關鍵團隊以外,不重要的那些人,只要簽署了自願離職的協議,想走就走吧。”

羅傑開玩笑道:“環球的挖角,也是幫我們省了一筆遣散費。”

“這不一樣,環球挖角的目標主要是集中在發行部門。”

盧西恩-格蘭奇卻是沒有笑:“根據我們的計劃,需要遣散的大多是文職人員和製作部門的成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發行部門員工在遣散計劃之內。”

“這明顯只是個玩笑,你可真是缺乏幽默感。”

羅傑抱怨了一句,卻是沒有再提剛纔的玩笑,認真地說道:“盧卡,百代這邊就交給你了,我希望,你能在兩年之內,交給我一個全新的百代唱片。”

“我會的。”

盧西恩-格蘭奇點了點頭,卻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但是我需要資金上的支持,另外,我還需要一個副手。法克森和我一樣,擅長的是全局的規劃,而不是具體的事務,我需要一個能力出衆的COO!”

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622章 Spotify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81章 新樂隊成立(第五更)第369章 兩專同發第3章 畢業舞會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507章 最有力的武器第679章 改變生態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332章 慶功派對第90章 我從來沒有……第850章 大手筆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498章 目標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171章 海外發行第690章 驚不驚喜?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768章 剝削自己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875章 給歌迷發福利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670 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98章 “欺負窮人”第35章 樂評第835章 光怪陸離的夢第437章 有錢就會變胖?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406章 羅傑需要……第854章 搖滾復興第100章 打榜計劃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14章 選歌第621章 異境入侵者之歌第616章 《一直以來》第522章 我是那樣的人嗎?第622章 Spotify第812章 新的董事長第391章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第800章 大預言家第40章 談判的資本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118章 搖滾明星不能沒有派對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720章第487章 這是生意第308章 我們必須要快!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865章 超級英雄月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479章 胖子的懷疑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451章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第655章 老狐狸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845章 生日派對第748章 疏漏?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22章 加入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786章 底線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386章 一個小目標第841章 香江第550章 《福布斯》的專訪第450章 “你牛嗶!”第661章 兩件事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754章第412章 膚色不同的兄妹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648章 《Nevermind》第270章 最少五個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643章 背叛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70章 法律諮詢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
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622章 Spotify第721章 其它的計劃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81章 新樂隊成立(第五更)第369章 兩專同發第3章 畢業舞會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507章 最有力的武器第679章 改變生態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332章 慶功派對第90章 我從來沒有……第850章 大手筆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498章 目標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212章 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版權侵權案第171章 海外發行第690章 驚不驚喜?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768章 剝削自己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644章 理論上的可行性第874章 不是沒有機會第264章 淡化鍵盤第875章 給歌迷發福利第163章 第三張專輯第670 你這個想法很危險啊!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364章 爲了紀念我的一個朋友第98章 “欺負窮人”第35章 樂評第835章 光怪陸離的夢第437章 有錢就會變胖?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406章 羅傑需要……第854章 搖滾復興第100章 打榜計劃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14章 選歌第621章 異境入侵者之歌第616章 《一直以來》第522章 我是那樣的人嗎?第622章 Spotify第812章 新的董事長第391章 英國重金屬新浪潮第800章 大預言家第40章 談判的資本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641章 灰色地帶第603章 另一個安妮?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118章 搖滾明星不能沒有派對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720章第487章 這是生意第308章 我們必須要快!第131章 派對邀請第705章 收購要約第865章 超級英雄月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479章 胖子的懷疑第594章 誰上誰下第451章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第655章 老狐狸第293章 新的團隊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493章 傳記電影?第491章 孤狼……哈士奇?第845章 生日派對第748章 疏漏?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22章 加入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786章 底線第433章 第一項任務完成!第386章 一個小目標第841章 香江第550章 《福布斯》的專訪第450章 “你牛嗶!”第661章 兩件事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754章第412章 膚色不同的兄妹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648章 《Nevermind》第270章 最少五個第695章 兩邊下注就行了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643章 背叛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70章 法律諮詢第670章 愛憎分明第415章 安妮-哈莉-金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