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自從【量子娛樂】成立以來,只要求旗下的子公司上繳過一次利潤。

而且那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

兩年過去,別的子公司暫且不說。

【量子影業】的賬面上,已經是積累了不少的資金。

在【量子影業】旗下,兩個電影系列、三部電視劇集,收入不至於說達到驚人的程度,但卻是每年都能爲公司提供不少的盈利。

五個項目加起來,每年的營收都在十幾億美元。

扣除掉項目成本,以及公司運營的各種必要開支,結餘的純利潤也在四五億美元這個數字上。

其中最主要的盈利來源,便是《行屍走肉》這部劇集。

這部小衆的喪屍片,不單單是在北美,在全球範圍內,熱度都是非常的高。

而且衆所周知,任何喪屍主題的片子,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其成本雖然不至於說小到八點檔肥皂劇的那種地步,但也是“低成本”的代名詞。

低廉的成本,高額的收入,與此畫上等號的,自然就是高額的盈利。

包括電視臺播放權,以及其它版權在內,《行屍走肉》每年都能爲【量子影業】帶來至少兩億美元的營收。

而它的成本,卻是隻有區區四五千萬美元一季,其中的大頭還是給主要演員的片酬。

這樣的盈利,雖然和一些暴利生意比起來不算什麼,但卻已經是頗爲讓人眼熱了。

事實上,在【量子影業】的所有項目當中,最賺錢的還並非是《行屍走肉》。

而是《搖滾聖經》系列的改編電影。

不過,由於這個系列的盈利大頭,諸如原聲大碟的唱片版權、發行權等等,這些涉及到“音樂”的部分,都是歸【量子音樂】所有。

大部分的收入,被【量子音樂】分走,這才導致【量子影業】在這個項目上賺取的利潤不多。

但每年數千萬美元的利潤,至少也是一筆非常穩定的收入來源。

至於其它幾個項目,在盈利方面要少一些,但最大的優勢便是在於穩定。

比如說《邪惡力量》,每年給【量子影業】帶來的利潤不過兩三千萬美元。

但以不算高的投入,就能拿到數千萬美元的利潤。

而且作爲一個已經頗爲穩定的項目,【量子影業】不必爲這部劇集投入太多額外的資源,只要確保項目組的主要構架大體穩定即可。

這樣的項目,雖然賺錢不多,但對於任何一家電影公司來說,都是不嫌多的。

除了極少數行業之外,絕大多數行業當中,只靠着暴利的項目,必然無法持久。

大量盈利不高,但卻經營穩定的“小項目”,纔是一切的基石。

擁有的這類項目越多,一家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自然也是會隨之增強。

按照太平洋對岸的說法,這,就叫做“底蘊”。

臨近年末。

盧西恩-格蘭奇將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量子娛樂】旗下子公司的身上。

在明年的第一季度,這些子公司,就要上繳第一批資金。

其中的大部分資金,會重新分配,投入到公司未來的發展當中去。

但卻也會拿出一大筆錢來,作爲【量子娛樂】股東的分紅所用。

這倒不是說【量子娛樂】就沒有了需要花錢的地方。

畢竟,在大半年前,【量子娛樂】還在爲公司的發展而募集資金,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股融資。

雖然這次融資已經是解決了公司的資金困境,但要說花錢的地方,肯定還是能找出不少來的。

不過,相較於一些不算很急切的資金缺口,站在整個【量子娛樂】的角度來講,一次大手筆的股東分紅,對股東們的信心提升,帶給整個集團公司的好處是要更大的。

【量子影業】這邊,賬目已經基本盤點清楚。

除了要留下公司日常經營,以及未來幾個項目啓動的必須資金之外,可以向母公司上繳大約十五億美元。

不過,這還不是這次收穫的大頭。

甚至可以說是墊底的一個。

最大的一筆收入來源是【量子音樂】。

在吞併了環球音樂集團之後,【量子音樂】已經是全球唱片業當之無愧的龍頭。

市場佔有率接近百分之七十,說是壟斷式的巨頭,也完全不爲過。

在【量子音樂】旗下,單單只是穩穩跨進了一線門檻的巨星,就超過二十位。

這個數字,要比其它所有唱片公司的總和還要高。

而一位一線巨星,在其“活躍年份”當中,按照七三開的分成條款來計算,是可以爲其所在的唱片公司帶來數以億計的利潤的。

哪怕是非活躍年,依靠着版權運營等方面的收入,唱片公司的分成也會在數千萬美元以上。

所謂的“活躍年份”,就是指推出新專輯,或者有大型巡迴演唱會的年份。

並非所有的當紅巨星都會一直保持活躍,但總體來說,在這個“賺錢要趁早”的行業裡,幾乎每一位當紅明星,都會在自己的商業價值還沒有被榨乾之前,拼命地多賺些錢。

必要的休息當然是會有的。

但連續幾年高強度的工作,再短暫地休息上幾個月,纔是這個圈子裡的常態。

像【Darkness】樂隊這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休息”或者“不務正業”上的,反而是少數的異類。

在不同的年份裡,【量子音樂】旗下的二十多位一線巨星的活躍人數會有所區別,但大體上來講,平均是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巨星保持活躍。

單單只是這二十多位一線巨星,每年就能給【量子音樂】帶來少說三十億美元以上的盈利。

注意,這是盈利,而非營收!

至於超A巨星,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量子音樂】旗下,除了【Darkness】樂隊之外,也就只有泰勒-斯威夫特和嘻哈歌手蕾哈娜兩人,勉強算是觸摸到了超A的門檻。

但真正要跨越這個門檻,也還需要一定的積累。

事實上,除了一些已經處於半退隱狀態的老牌巨星以外,如今的唱片業,還在活躍的超A巨星,也就只剩下了【Darkness】樂隊。

某種程度上來說,一些媒體所說的沒錯。

這個年代,確實是一個不適合超A巨星生存的年代。

數字音樂對實體唱片的衝擊,使得“傳統明星”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而個人風格和商業運作手段等等,都適合數字音樂時代的巨星,卻是因爲時間的積累還不夠,難以跨越那道門檻。

不過,只要再過上最多三四年,少則一兩年,新一代的超A巨星就會開始涌現,迅速填補上這一塊空白。

扯遠了……

在壟斷了巨星資源之後,【量子音樂】也藉此敲開了全球幾乎所有市場的大門。

事實上,在這些大牌巨星的身上,由於分成條款的緣故,【量子音樂】是“賺不到多少錢”的。

當然,這是按照分成比例而言。

真正賺錢的大頭,是在那些二三線小明星的身上。

這些小明星,由於自身“議價能力”有限,無法拿到太好的合約,從而讓【量子音樂】可以拿走更多的分成。

雖然說,單個的小明星,能夠爲【量子音樂】提供的收入和利潤都是有限的,但是卻架不住量大!

單單只是北美一地,在當地擁有不錯的人氣,而在海外幾乎可以說是“無人問津”的小明星,就有數百上千人之多。

這些小明星加起來,爲【量子音樂】帶來的收入,幾乎相當於大牌巨星的兩三倍之多。

當然,同時運作的項目多了,公司的日常經營成本,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單單只是【量子音樂】旗下數以百計的唱片廠牌,每年的固定人員薪酬開支,就要花掉超過十億美元的高昂成本。

更不要說,每運作一個項目,無論是新的專輯,還是一場巡迴演出,都是花費不菲。

不過,綜合下來,【量子音樂】在完全消化掉環球音樂集團的資源之後,達到每年五六十億美元級別的盈利,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當然,環球音樂集團被吞併,是今年才發生的事情。

要產生足夠的利潤,也沒有那麼快。

至少在下一個季度當中,【量子音樂】向母公司上繳的利潤,總數也只有五十億美元而已。

——這還是過去兩年多所積累下來的數字。

而且,這筆錢也並非完全由【量子娛樂】所有。

要知道,【量子音樂】還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是在大衛-勞倫斯和米拉-勞倫斯這對兄妹的手中。

按照持股比例,這對兄妹也要分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十億美元的分紅。

剩下的四十億美元,纔是屬於【量子娛樂】的分紅。

不過,這個數字,已經是頗爲不菲。

再加上【量子傳媒】那邊,也會上繳大約三十億美元的營收。

在下一個極度當中,【量子娛樂】將會得到總數大約在八十五億美元的資金。

這筆錢,【量子娛樂】已經有了規劃,其中的一多半,四十五億美元,會用於償還部分貸款,剩下的則是重新分配到旗下的各個子公司去。

尤其是從【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剝離出來的幾家子公司。

數十億美元,足以讓【量子娛樂】在這些子公司當中,控制更多的股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甚至於,可以完成對包括藍天工作室在內,幾家小公司的全資控股。

當然,像是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這種“龐然大物”,那就不太可能了。

這家公司的股份十分的複雜,想要完成私有化,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即便是【量子娛樂】在董事會內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也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去推動這件事。

而且,在連番的“併購戰爭”之後,【量子娛樂】最需要的不是繼續擴張,而是穩定下來,消化掉現有的資源。

至於最後剩下的四十億美元,就是衆多股東們的分紅了。

按照持股比例來計算,樂隊持有【量子娛樂】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這是在最新一輪擴股融資完成,被稀釋之後的數字。

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所對應的分紅數字就是八億美元。

這個數字,說多不多。

若是樂隊專注於演藝事業,所獲得的收入就未必比這個數字低了。

畢竟,作爲超A巨星,樂隊無論是在唱片合約的分成條款上,還是在專輯銷量、巡演收入,乃至於版權收入等等各個方面,在整個娛樂圈內,都可以說是最頂尖的那個檔次。

若是在有重大項目的年份,一年賺上四五億美元,並非是什麼難事。

但考慮到這纔是【量子娛樂】第一次的分紅,而且並沒有包含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等幾家盈利能力出色的子公司。

八億美元的收入,已經是頗爲豐厚。

當【量子娛樂】完全消化掉在過去兩年內,一系列“併購戰爭”之中所獲取到的“戰利品”,公司的營收能力還會有一段穩定上漲的階段。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樂隊能夠從【量子娛樂】得到的收入,將會是越來越豐厚,直至遠遠超過“明星”這個身份的所得。

最爲重要的是,作爲一家頂尖的傳媒、娛樂集團公司的大股東,和作爲一個大牌明星,這兩者的身份和地位,簡直是天差地別,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前者,哪怕是在所謂的“天龍人”的圈子裡,雖然說算不上那些“天龍人們”的自己人,但至少也不至於完全無法融入進去。

而在普通的“上流社會”之中,至少也是所有富豪目光所聚集的焦點。

至於後者……

或許外表確實是足夠的光鮮亮麗,但卻是連基本的自保之力都沒有。

若是得罪了什麼人,或者“拿了什麼不該拿的東西”,分分鐘就會被那些所謂的“大人物”給摁死。

在這方面,“前車之鑑”可不要太多。

事實上,羅傑一直拼了命地要在商業上有所發展,所擔心的,就是樂隊未來會遇到這種局面。

而現在,【量子娛樂】大股東的身份,已經足以爲樂隊提供足夠的保護。

用羅傑的話來說,也是時候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了。

第3章 畢業舞會第593章 併購完成!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33章 發行第687章 抽時間出張新專輯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252章 Plan.C第755章 變故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159章 第二輪打榜第521章 你們去搶銀行啦?第801章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829章 這屆歌迷的水平很高第70章 法律諮詢第166章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第55章 音樂節前的準備第810章 兩千億美元的估值第756章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34章 電臺節目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735章 迷信第406章 羅傑需要……第537章 飛機上的房間太小了第344章 Next-One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682章 難題第285章 1億2300萬美元第605章 真香第516章 浪費是可恥的行爲第474章 出事了?第82章 唱片發行合約第627章 會不會太久了?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851章 票房:三億五千萬!第727章 街頭賣藝?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697章 信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878章 《黃昏之十二樂章》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786章 底線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723章 Z方案第659章 一片陰霾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397章 危險的想法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29章 錄音 上第645章第172章 魔鬼的音樂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609章 玄冥二老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239章 舞臺特效第172章 魔鬼的音樂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872章 自帶項目?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584章 安妮的計劃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77章 提議第387章 大項目第595章 職權重疊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499章 絕對讓你滿意第854章 搖滾復興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455章 什麼時候攤牌?(第二更)第423章 你能做些什麼?第839章 半原創歌曲第154章 輿論的質疑第348章 萬惡的資本主義!第521章 你們去搶銀行啦?第576章 新專輯計劃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696章 泰勒登頂福布斯?第478章 最大的贏家……之一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710章 兩個條件
第3章 畢業舞會第593章 併購完成!第817章 荊棘與白骨的王國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33章 發行第687章 抽時間出張新專輯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252章 Plan.C第755章 變故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159章 第二輪打榜第521章 你們去搶銀行啦?第801章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829章 這屆歌迷的水平很高第70章 法律諮詢第166章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第55章 音樂節前的準備第810章 兩千億美元的估值第756章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34章 電臺節目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735章 迷信第406章 羅傑需要……第537章 飛機上的房間太小了第344章 Next-One第598章 能力不足!第682章 難題第285章 1億2300萬美元第605章 真香第516章 浪費是可恥的行爲第474章 出事了?第82章 唱片發行合約第627章 會不會太久了?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851章 票房:三億五千萬!第727章 街頭賣藝?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51章 銷量和分成第688章 一個月完成這張專輯第697章 信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878章 《黃昏之十二樂章》第155章 不需要證據(第十更)第786章 底線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723章 Z方案第659章 一片陰霾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397章 危險的想法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29章 錄音 上第645章第172章 魔鬼的音樂第708章 解決問題?第609章 玄冥二老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410章 第三方擔保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239章 舞臺特效第172章 魔鬼的音樂第571章 《迷途之家》第664章 《紐約郵報》的副刊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872章 自帶項目?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584章 安妮的計劃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77章 提議第387章 大項目第595章 職權重疊第569章 謀權篡位第499章 絕對讓你滿意第854章 搖滾復興第338章 我們不出新歌第455章 什麼時候攤牌?(第二更)第423章 你能做些什麼?第839章 半原創歌曲第154章 輿論的質疑第348章 萬惡的資本主義!第521章 你們去搶銀行啦?第576章 新專輯計劃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第696章 泰勒登頂福布斯?第478章 最大的贏家……之一第456章 《無名專輯》(第三更,爲盟主“路人叉叉”加更)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710章 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