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票房:三億五千萬!

所謂的公關,當然不僅僅只是給衆多的會員、評審們送禮。

那也太過於簡單粗暴,沒有“技術含量”了。

格萊美也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

事實上,“賄賂”的成本,僅僅只佔公關費用中的一小部分。

帕妮絲-格里芬的團隊,在得到了高達五千萬美元的公關預算之後,便是立刻制訂出了初步的公關計劃。

其中,向會員、評審們送出“符合標準的小禮物”,總計的花費大約在一千五百萬到一千八百萬美元。

這些禮物,從標價數百美元、實際成本只有幾十美元的典藏版唱片,到價值上萬美元的高檔音響設備,幾乎無所不包。

會按照衆多會員、評審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力,分別送上“符合身份”的禮物。

比如說,對於數量最多的“普通會員”,公關團隊所精心準備的“標準禮包”裡邊,就包含一套隨機的《搖滾聖經》典藏版唱片、一盒價值二百多美元的中檔雪茄、一支派克鋼筆,外加一份充滿誠意的拉票信。

而對於那些在會員當中擁有不錯人脈的核心成員,還會附加上價值一二百到上千美元不等的香檳,又或者是其它“特別的禮物”。

例如,在一些對樂器有所偏愛的核心會員的禮物清單上,就出現了安妮名下的樂器品牌所“專門設計”的限量版電吉他。

至於那一百五十名常駐評審,則是要根據每一個人的特點和喜好,專門設計禮物清單,每一個人都有所不同。

例如查克-貝里,就屬於最爲“簡單粗暴”的那一種,直接開上一張價值二十萬美元的支票了事。

而且這些“禮物”,也未必都是實物,有些也可能是某種承諾。

比如對拉丁天后佩內洛普-加西亞的“公關”,【量子娛樂】所付出的,就是在【量子影業】投拍的項目中,給拉丁天后的女兒一個頗具份量的配角。

這些是針對會員、評審的公關費用。

那些無法準確估算價值的“承諾”不算,僅僅直接付出的資金,就高達一千五百萬美元以上,這還是最低的數字。

若是有必要,最多還會有額外三百萬美元的追加。

其次,則是拉票派對、酒會方面的開支。

一般來說,格萊美的“公關旺季”是在十二月到一月。

不過,考慮到“當代傳奇獎”的份量和重要性,公關團隊希望樂隊從十一月份開始,就頻繁舉辦並出席各種拉票派對和酒會。

樂隊自然不會反對這一點。

根據公關團隊的規劃,包括樂隊的四名成員、經紀人西奧多、公關經理帕妮絲-格里芬,總共六人,將分別召開和出席這一類的派對和酒會。

在十一月到一月的這三個月裡,總共會有超過一百場的派對和八十多場酒會。

很大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爲了便於和會員、評審們拉關係。

單單隻靠送禮,自然是不成的。

還得要和他們有近距離的接觸,想方設法地說服對方對樂隊提供支持。

這些拉票派對和酒會,就是很好的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當然了,既然是派對和酒會,那麼開支自然是必不可少。

而且,邀請的都是圈內的重要角色。

或許未必是什麼大人物,但在頒獎季即將來臨的時候,手中有投票權的會員,本身就是“大人物”。

哪怕這有效期並不長,僅僅只在頒獎季之前的這幾個月裡有效。

這部分派對和酒會的開支,帕妮絲-格里芬的團隊給出的預算同樣是一千五百萬美元左右。

根據實際情況,上下會有大約一兩百萬美元的浮動。

至於剩下的兩千萬,則會全部投入到“廣告”上。

每到頒獎季之前,都是各大娛樂雜誌、節目的收入高峰期。

有志於在頒獎季有所斬獲的唱片公司和明星們,都會在這方面投入巨資。

手握兩千萬美元的鉅額經費,帕妮絲-格里芬和她的團隊在這方面一點都不懂得節約,反而是儘可能地砸下各種“大手筆”。

僅僅只是在《洛杉磯時報》,帕妮絲-格里芬就親自拍板,砸下了高達三百萬美元的廣告費,包下整整七頁的彩版廣告,連續一週的時間!

除了這種“硬廣告”之外,各種軟文更是層出不窮。

如今早已不是樂評人的時代了,哪怕是史蒂文-蒙哥馬利這種評論界的大佬,也已經是“日暮西山”,快要失去了自己的飯碗。

不過,格萊美的會員是終身制,也就是說,在會員當中,年紀比較大的人是要佔了多數。

由於長久以來的習慣,使得這一批“年邁的老人”依然還有閱讀報紙、觀看樂評人評論的習慣。

每當頒獎季臨近的時候,一些報紙和雜誌也會特意重開關閉已久的評論專欄,爲的就是爭取這一批“讀者”。

事實上,稍微對唱片業現狀有所瞭解的業內人士都知道,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年頭,評論家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能轉行的,都早早轉行。

剩下的那些,也都是在勉力維持,用“苟延殘喘”來形容都不過分。

也就只有頒獎季,纔有他們發揮的空間。

而日子越是不好過,評論家們就要越是抓緊每一分賺錢的機會。

彼此互相競爭之下,價格自然是高不起來。

像是史蒂文-蒙哥馬利這個級別的樂評人,一片軟文的報價僅僅只要十萬美元。

而次一級的樂評人,費用就更低了,只需要兩三萬美元,甚至是一萬美元,就會奉上一篇看似客觀,但實際上卻充滿各種吹捧的暗示的軟文。

至於數量衆多的普通樂評人,收費則已經低至幾百到兩三千美元,堪稱“白菜價”。

雖然這些樂評人在普通歌迷當中的影響力已經是無限接近於零,但對於那些年齡比較老的格萊美會員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這筆開支的性價比如何暫且不談,但用處肯定是有。

而且,只要“數量”上去了,效果還很出色。

海量的軟文、廣告,從十一月份開始,就逐漸佔據娛樂媒體,尤其是側重於音樂方面的娛樂媒體的版面。

按照計劃,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就會形成“鋪天蓋地”的陣勢,頻繁地轟炸任何一位會員和評審,側面對他們施加影響。

這種影響,實際上就是給格萊美的評審和會員們一種印象:【Darkness】樂隊現在非常的火,而且口碑也很棒。

由於【誕生】巡演剛剛結束,大部分的焦點,自然是集中在了這場巡演上。

《滾石》雜誌就率先推出了一項統計數據。

【誕生】巡演總計八十三場獨立的演出,場均歌迷人數三萬兩千人,票房總收入接近兩億美元。

另外,十九場與泰勒-斯威夫特合辦的演出,場均歌迷人數高達六萬九千人,總計票房收入一億七千萬美元。

在編輯的“春秋筆法”之下,直接就變成了【誕生】巡演的票房數字高達三億五千萬美元。

這個數字,在流行樂壇的歷史上,也是足以排進前十的。

而在過去的一整年裡,更是根本沒有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單單只是從這個數據上,就可以看出【誕生】巡演的巨大成功。

當然,這還是“春秋筆法”的功勞。

實際上,那十九場合辦的場次,不說一半的功勞要歸於泰勒,起碼也是要分去小半的。

這樣一扣下來,【誕生】巡演的實際票房數字應該是在兩億多美元。

這個數字,依然是過去一年當中的巡演票房冠軍,但放在整個流行樂壇漫長的“歷史”當中,就顯得相對平庸了些。

不過,在這個時候,那些軟文、廣告,追求的自然不是什麼“實事求是”,而是能怎麼吹捧,就怎麼吹捧。

最好是直接將【Darkness】樂隊給吹上天去。

除了【誕生】巡演的巨大成功之外,樂隊過去的一次次輝煌,也是不斷被提起。

【狂暴之路】音樂節上,那場直追伍德斯托克的狂歡盛宴。

《搖滾聖經》系列一次次“創造歷史”的恐怖銷量。

還有出道僅僅十四年,就有數十座格萊美留聲機的光環。

……

一件件成就,在無數雜誌、報紙,乃至於電視節目的不斷“回放”之下,重新被人們回憶起來。

公衆們倒還罷了,看過這些之後,頂多會說一句:啊,【Darkness】樂隊真的好牛嗶啊!

但在格萊美的衆多會員、評審的眼中,卻又是另一回事。

“這個樂隊的表現,真的是相當出色啊。現在都說搖滾已死、搖滾已死,我看,完全不是這回事嘛!你看【Darkness】樂隊,他們就做得很好嘛。”

比弗利山莊的一場聚會上,一個黑人老頭手中拿着《滾石》雜誌,大聲讀着文章中對【Darkness】樂隊的吹捧之詞。

這場聚會,參與者都是格萊美的常駐評委,當然,並非是所有評委都參加的那種正式會議,僅僅只是一次私下裡的聚會,只有彼此之間關係算得上不錯的二十多個人蔘與。

這個黑人老頭,就是在唱片業,尤其是搖滾圈內有着極高威望的“老前輩”,被公認爲搖滾音樂先驅的查克-貝里。

查克-貝里自認是一個十分有“職業道德”的人。

而在這個圈子裡,拿錢辦事,就是最大的職業道德。

收了樂隊的支票,查克-貝里對於樂隊想要的提名很是上心,此時終於是認爲“時機恰當”,帶着一絲試探,對身旁的幾位“老友”們說道:“我覺得,格萊美是不是該給他們一些認可了?”

稍稍停頓了一下,查克-貝里又說道:“終身成就獎的話,他們的成立時間還不夠長,不太合適。不過,當代傳奇獎肯定是符合的。咱們上次頒發出這個獎盃,也已經快十年了吧?是時候考慮一下了。”

“當代傳奇獎?”

一位稍微年輕些的白人中年皺了皺眉頭,顯得有些猶豫:“【Darkness】樂隊的影響力倒是夠了,但是……他們太年輕了吧?”

這便是許多人的糾結之處。

或者,也可以說,是格萊美的“死板”之處。

雖然說,和隔壁的奧斯卡比起來,格萊美要更加的“年輕化”。

但把持着最高權利的這一百五十名常駐評審,其中的大多數,都是“老頭子”,普遍年齡都在四五十歲左右。

這個數字要比隔壁奧斯卡的平均接近六十歲年輕了許多,但和那些年輕人相比起來,依然算是“老頑固”的範疇。

人一旦上了年紀,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趨於保守。

若是【Darkness】樂隊能夠像【比-吉斯】那樣,在樂壇縱橫數十年,依然擁有極其強大的影響力,那麼,爲他們頒發“當代傳奇獎”,倒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或者說,若是在九十年代初期,“當代傳奇獎”大放送的時候,這同樣也是沒什麼懸念的。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如今的格萊美,對於這個獎項的頒發非常的吝嗇。

吝嗇到了,在1990年到1994年內獲獎的總共十二名獲獎者,如果按照“當下”的標準,除了強尼-卡什和芭芭拉-史翠珊這兩位樂壇常青樹以外,其它十人根本沒有半分獲獎的可能。

即便是強尼-卡什和芭芭拉-史翠珊,也僅僅只是“有可能”獲獎,而不是“一定”。

(注:以上出自海外版逼乎的熱評。)

按照這樣嚴苛的標準,想要給【Darkness】樂隊頒發“當代傳奇獎”的獎盃,或者說,哪怕僅僅只是一個提名,這也足夠讓這些評審們感到糾結的。

論成就,【Darkness】樂隊肯定是達到標準了。

但問題在於,他們太年輕了!

年輕得有些過分!

一支“不到十五歲的樂隊”,在這些頑固的老傢伙們的眼裡,真的是過於年輕。

沒有個二三十年的“積澱”,在他們看來,無論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都是如同流星一般,或許光芒耀眼,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隕落。

“話不能這麼說,他們對搖滾音樂的推動,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嘛。如果不是有這支樂隊在,我看,搖滾音樂的發展肯定是要比現在差很多的,光是這一點,就配得上‘當代傳奇’這個名頭了。”

查克-貝里繼續勸說道:“而且我也不是說直接給他們頒獎,先提名一下,看看其他人的態度。我們是皿煮社會,作爲唱片業最高的獎項,格萊美也要皿煮,要考慮每一個從業者的態度嘛。”

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648章 《Nevermind》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436章 這是最後一次第498章 目標第828章第679章 改變生態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316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207章 年輕真好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164章 “自己人”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351章 我們有麻煩了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231章 一億美元的投資第614章 愛情的墳墓第840章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296章 提名者晚會第374章 尋找皇后樂隊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707章 不可調和第807章 時代變了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60章 現場第542章 燒錢的計劃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44章 《失去信仰》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349章 故地重遊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87章 Slap第653章第835章 光怪陸離的夢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492章 麻煩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46章 攤牌 下第154章 輿論的質疑第770章第65章 緊張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關於最近的事,有些話說。第880章 一年第559章 打賭第804章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518章 五百美元怎麼樣?第735章 迷信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420章 格雷西的要求第139章 現場和氣場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355章 這幫蠢豬!第16章 第一個粉絲第187章 首月三百萬第757章 計劃提前第333章 “到時候再說”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63章 調音與排練 下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116章 上次的感覺很棒(5更)第375章 史無前例的大計劃第224章 改編經典第65章 緊張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673章 好消息第513章 影帝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748章 疏漏?第871章 半年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個傢伙】(6更,2萬+)第513章 影帝第46章 攤牌 下第363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下第261章 一點小麻煩第584章 安妮的計劃第416 埋藏過去
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648章 《Nevermind》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564章 提前慶祝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436章 這是最後一次第498章 目標第828章第679章 改變生態第447章 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316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587章 “商業天才”安妮第207章 年輕真好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164章 “自己人”第575章 沒有按鍵的手機第351章 我們有麻煩了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231章 一億美元的投資第614章 愛情的墳墓第840章第268章 讓人彆扭的管家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296章 提名者晚會第374章 尋找皇后樂隊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707章 不可調和第807章 時代變了第669章 大衛-勞倫斯的提議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876章 【《搖滾聖經》 Tour】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60章 現場第542章 燒錢的計劃第91章 遲到(第五更)第244章 《失去信仰》第728章 街頭演出第349章 故地重遊第237章 《美國偶像》第87章 Slap第653章第835章 光怪陸離的夢第873章 《星際穿越》和《奇異博士》第462章 人情和籌碼第492章 麻煩第463章 八座水晶杯第46章 攤牌 下第154章 輿論的質疑第770章第65章 緊張第758章 北美的傷疤關於最近的事,有些話說。第880章 一年第559章 打賭第804章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518章 五百美元怎麼樣?第735章 迷信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420章 格雷西的要求第139章 現場和氣場第485章 狂暴之路 上第355章 這幫蠢豬!第16章 第一個粉絲第187章 首月三百萬第757章 計劃提前第333章 “到時候再說”第50章 黑人社區的音像店第63章 調音與排練 下第334章 細思極恐第116章 上次的感覺很棒(5更)第375章 史無前例的大計劃第224章 改編經典第65章 緊張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第547章 這簡直比……第278章 兩個心機男第881章 《太陽報》的報道第673章 好消息第513章 影帝第128章 《生命萬歲》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748章 疏漏?第871章 半年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個傢伙】(6更,2萬+)第513章 影帝第46章 攤牌 下第363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下第261章 一點小麻煩第584章 安妮的計劃第416 埋藏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