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玉不願意再想下去,就算想又能做些什麼呢,他什麼也不能做,他不能給他任何希望,不能讓他繼續喜歡上他,他現在還可以忘記他。
感情越深,失去的時候就會越痛苦,只有現在,用最狠的手段,對距最決絕的方法,斷了他的念想,才能讓他毫無顧忌的離開,甚至視自己爲仇人都沒有關係,只要他能過的好,又有什麼關係呢?
蕭景玉的回憶到此結束,附近的中原,戰鬥已經爆發了,戰爭已經開始了,容不得他繼續兒女情長,拓跋煙就算已經來了中原,可能自力更生,和安乘君在一起。
安乘君本來還有些好奇,本來應該在番邦的拓跋煙,爲什麼來到了這裡,隨即一想便明白了,想到了蕭景玉那天都不對勁,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安乘君什麼也沒有問,什麼也沒有說,兩個人的表情都不對,說什麼都不好。
感情的事情,需要他們兩個自己私自去處理,旁人不敢怎麼說,都是錯的。
蕭景玉被太后命令駐守長安,畢竟長安是一個國家的重度去地,不容有失,兒另外三個地方四個方向,都已經拍了其他的將軍前去駐紮。
中原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四個將軍,個個都是頂頂有名的人物,派他們全去,註定不容有失。
這一天,百姓毫無防備,三國軍隊突然蜂擁而至,開始攻打。
中原人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三國同時開始進攻,顯然是商量已久,預謀已久的。
中原國際有一個國家,兒三國聯盟卻不止三個國家,他們有十個國家之多,就算中原國也有其他三國的幫助,不過軍隊還是往往劃分不過來。
四個方向,都需要士兵四個方向,都需要有人,四個方向都在打仗。雖然在此之前,中原國已經發布了徵軍令,徵集士兵。
採取的是士兵自願報名的形式,但是雖然不夠,又大臣提議說,採取強徵的方式,被蕭珏焱拒絕了。
這一次的戰圈,所有的百姓都明白其中的厲害性,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只要他們還有一g之力,卻要他們有勇氣,他們都會願意去參加的。
他們竟然沒有去參與報名,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又何必去逼迫他們。
強迫得來的,不會幸福,也不會那麼服從命令。
很快,由於士兵不夠中,原國很快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太后不顧蕭珏焱的阻攔,私自下了強徵令。
由此可見,太后比蕭珏焱,需要強硬許多的。
戰爭是殘酷的,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你兒女情長,讓你去思考別人的想法,別人的,感覺。
戰爭只有一個,最後的目的就是取得勝利!
戰爭是需要死亡的,需要流血的,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不顧一切的支持!
而現在有很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爲了自己的性命,不敢去冒險,不敢去戰場上,戰場的確是殘酷的,卻也是最爲鍛鍊人的。有人說過,在戰場上一年,比自己在外面學習,十年得到的要多得多。
強徵令一發,果然軍隊的人都出了很多,不是針對現在沒有時間去訓練新兵,如
果他們當時能夠快點參加的話,至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給他們接受訓練,可是現在,他們連一秒鐘的時間都沒有耽誤,直接就上了戰場。
實在是因爲時間不等人,難道你能要求敵軍的進攻緩慢下來,讓他們先訓練新兵嗎?
在中原區撐不下去的時候,番邦王拍照番邦的勇士來了,番邦的勇士個個驕勇善戰,個個身強力壯,個個力大無窮。
他們來到的第一場戰鬥,就讓中原人,跌下了眼鏡。
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野蠻的進攻方式,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直接的進攻方式,沒有一點的戰略,沒有一點的部署,直接進攻,居然也能夠取得勢如破竹的勝利!
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計謀,都是虛僞的。
這就是番邦的勇士所崇尚的強者。
沒有時間驚訝,真的勇士也不少,只是中原人,做不到番邦人那樣,如此野蠻的進攻,中原人更加喜歡的是講究策略,講究方式,講究計謀!
而其他三國一起組成了一個小隊,共同抵禦一方,他們自己的國家,都沒有人侵略,現在戰爭事情已經沒有時間顧及這麼多了,先打再說吧。
三國聯盟,顯然是把所有的兵力,全部放在了中原國的領土上,他們的意思很簡單,就算我不能把你完全的消滅,但是至少我在你的領土裡打架,對你的傷害也很大,起碼一朝一夕,是難以恢復的。
中原的將軍空有將軍之能,卻無可御下之兵,士兵的缺乏是中原的一代,最大的弱點。
中原人處於霸主地位太久了,久到他們都已經失去了他們的計謀就到他們已經變得懦弱,變得不敢戰鬥,變得不再勇敢。
雪依然還是有很多的年輕人充滿血性,他們保衛着自己的國家,他們毫無怨言,他們不怕死,不怕犧牲,不怕流血,不怕戰鬥。
在這樣的年輕人畢竟是少數。
也許,當威脅到了自己的領土,當威脅到了自己的生命,所有的人都會奮起反抗的吧,老百姓也是一樣。
有很多老百姓雖然沒有參與軍隊,沒有參與到軍隊的編制之中,是他們會給軍隊做飯,給他們縫衣服,同鞋子,保證他們的後勤。
村中所有的人全部都動起來了,沒有一個人休息的時間,他們都很忙,他們忙着幫助軍隊做一些後勤事務,忙着打仗,忙着休息,在養精畜銳。
戰爭的殘酷,在這一戰之後所有的人都會明白,他們會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番邦的人最爲痛苦,在戰場上他們遇到了他們認識的朋友,現在和他們站在敵對面,直起了手中的刀槍,這裡刺入我的身體就是我刺入你的身體,他們沒有時間猶豫,也沒有時間去考慮,這個人能不能殺,該不該殺?
他們說想的更多,就是如何保護自己的姓名,同時還能多上一個敵人,他們想的更多的是,究竟要怎麼樣,穿的多更多的殺人,讓他們退兵,讓自己好好休息。
他們不是怕死,也不是怕戰鬥,他們是想有更多的時間,等戰爭停止,結束後,可以給同伴收屍,可以把同伴帶回家鄉。
戰爭到了,特別殘酷的時候,所有的士兵想
的已經不再是自己的性命了,而是如何能夠保全國家的希望,保全國家的下一代,保全年輕人更多的性命。
只有有了下一代,纔有希望,就有有了下一代,國家才能順利地延續下去,血脈才能順利地延續下去。
戰場上隨處可見的是,有些人爲了保全自己的下一代,保全身邊的年輕人,不惜以肉體去擋住對方的刀搶。
老婆對他們來說保住了,下一代保住了,年輕人就是保住了希望。
因爲現在的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了兒,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的是,中遠國現在處於弱勢,三國聯盟,如勢中天。
番邦勇士的加入,讓中原國打開了一個缺口,但是也僅僅是一個缺口而已。
他們擋住了兩面的的進攻,擋住了兩個方向的敵人,但是卻擋不住所有的敵人。
他們把大部分的兵力,放在了他們認爲很難以對付的,國家的身上。
真沒想到,另外兩個國家絲毫不弱,在中原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沒有還手之力的情況下,他們直入京城。
徑直來到了長安腳下,長安腳下,有着最精銳的部隊,最精銳的御林軍,保護蕭珏焱的安全。
但是說到底,長安的軍隊也不過才3萬人罷了,如何面對10萬的大軍,壓頂而來。
長安的百姓人人自危,大家都收拾東西準備逃跑,沒有辦法,他能不能留在這裡,他們大多數老弱病殘,也有些人不願意逃跑,就算死也要死在自己家裡,死在自己的家鄉,不能讓自己死在外面,回都沒有辦法回來。
就是老一輩人的執念,但是就算他們自己如此,他們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孫子,能夠跑到遠遠的,能夠跑到安全的地方,安全的長大,安全的生活下來,保住家族的血脈。
長安真的亂了。
哎拓跋煙此時,就跟安乘君在一起,安乘君一點也不慌張,雖然他身邊沒有人保護,但是他自己還沒有找到蕭容若,他是不會離開的,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都不會離開的,他必須找到蕭容若,和他一起離開。
拓跋煙和安乘君是一樣的想法,蕭景玉在哪裡他就在哪裡。
讓拓跋煙感到心痛的是,他來到這裡這麼長的時間,蕭景玉沒有來看過他一次。
對啦,有什麼好看的,又不是自己的心上人,他又怎麼可能會沒事就過來看看呢,但是,畢竟自己從番邦來到了這裡,跟隨她,只有她一個親人。
現在幸好還有一個安乘君在他身邊,陪着他,不然的話他真的會感覺,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她依然在堅持,他希望自己可以打動蕭景玉,他明白的,現在是在戰爭,他沒有時間,他需要爲他的子名負責,他要爲他的戰士克服爲他的士兵負責。
她願意等,等到他願意跟自己在一起,不管等多久,他都願意。
拓跋煙只想要這麼一個人,就是想要這麼一個人而已。
很快的,長安破了,蕭珏焱被囚禁起來了。
長安破了,對中原的百姓來說,相當於他們賴以生存的希望破了。
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沒有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