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烈臣

……

“原來是司農潘慶,潘愛卿,怎麼,難道您有什麼良策可解朕的危機麼?速速給朕道來……”

見司農潘慶啓奏,衛稹頓時眼前一亮,期望從他地方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解決方案。

然而身爲司農的潘慶卻搖搖頭說道:“啓稟聖上,微臣並沒有良策解眼下北方困頓局勢,只是想跟聖上稟報中州三省的災情。”

潘慶此話一出,朝堂之上百官立馬以一副同情的目光望着他,心道你潘慶是不是傻?沒看到皇上正爲北部世家背棄大周自立爲帝的事焦躁不已麼?居然在這節骨眼上還添亂?真是不知死活……

果然,衛稹聞言臉色一黑,略帶怒容說道:“潘愛卿,難道你不知道現在朕操心的局勢麼?災變之事請日後再議,等朕和列位百官商議北部各州省的對策後再議不遲,你先退下吧……”

“皇上!”潘慶卻躬身大聲說道,“三省災情真的不能再拖了,去年中州三省大旱,不少農田顆粒無收,汝、慶、江三省流民遍地,尤以汝州省最爲嚴峻,若不及時處理,微臣怕是會變成下一個河源、靖泰,

中州直通南北要道,若發生民變的話,皇上,那可遠比河源、靖泰要嚴重的多啊!”

(中州三省戰略地位相當於現實之中古時荊襄之地,三國不多說了,蜀漢失去荊州就等於被鎖死在了蜀地,南宋滅亡最關鍵就是襄樊防線被蒙古攻破,直接導致全盤潰散,出現“崖山之後無中華”的悲劇,當然這話是島國人講的,但小白可不敢苟同)

“夠了!”衛稹怒斥一聲打斷潘慶的話,“中州三省之重,朕還用你提醒麼?去年大災,朕早已經命中州各地世家放開糧倉救濟百姓,爲何如今又是舊事重提?”

“皇上!”潘慶正色說道,“並非微臣舊事重提,而是微臣年初之際親自去過中州三省,入眼所見盡官商勾結,三省災區糧價翻天,一斗(15斤)摻雜了三成石沙的米麪竟然要價八百文,所謂的開倉賑災?三省的糧倉早就被當地士紳蛀空了,偌大的糧倉連一隻耗子都找不到,米店各處趁機囤糧擡價,

微臣所見受災的百姓所食皆是麩皮、陳糠,但就算這些給畜生吃的東西居然也要價二百文一斗,皇上,中州各地賑災的制所早已敗壞一空了!受災的兩千兩百萬百姓就連樹皮都快吃不到了,好幾處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了!(舊事重提一下,以免新書友不瞭解,大周人口小白設定是十億出頭,包括被胡奴劫掠的、流賊慘殺的都在內了……)

皇上,微臣求你趕緊運糧救濟中州三省吧,三省一旦有變,遠比現在北面那些世家和流賊的叛亂嚴重百倍不止,會有亡國之危啊!”

說到最後,潘慶幾乎是吶喊着出聲,義正言辭的洪亮呼喊在整個太極殿內迴盪,令衛稹的額頭不由浮現一絲冷汗。

“一派胡言!”謝陽聞言,立馬怒斥潘慶道,“中州三省今年年初就已收到督察使蘇瑾來報,言明中州各省災民已經安置妥善,各府救災到位,百姓無不念我大周之好,對我神都是誠心鼎禮膜拜,又何來潘大人你所言一般餓殍遍野?分明是有意讓皇上爲難,你到底是何居心?”

“豎子住口!”潘慶猛喝一聲,打斷謝陽的話,厲聲對他說道,“我大周就因爲有你這種巧言令色、詭辯百出的下作之輩屈身立與朝堂,方纔會有今日之局面,老臣真是爲姜丞相昔日沒在朝堂之上把你打死感到可惜!

那蘇瑾本就是汝州蘇家蘇通的族人,他怎麼可能會把實情呈給皇上知曉?豎子閉嘴,休要多言!若再敢喋喋不休,顛倒是非,老夫今日就算是血灑大殿也要學姜丞相,將你暴揍至斃!”

謝陽聞言,只覺的背後脊樑骨是一陣發涼,最後滿眼怨毒地瞪了潘慶一眼,忙對衛稹拱手說道:“皇上,休要聽潘慶一派胡言,微臣所言句句屬實,而且中州各省也已經恢復農作,去年那種災景斷不會再次重演,蘇督察也絕不會做那種欺君瞞上的行跡!”

衛稹此時也是被潘慶的態度氣的不行,公然威脅翰林苑大學士,簡直就是不把自己這個皇帝放在眼裡,正要出聲喝斥,卻被潘慶搶先一步。

“皇上,對與農作,微臣正要繼續向您稟報,微臣在汝州各地視察村民農耕之際,從犁開田畝之中發現滿是蝗卵,今年夏季恐又有蝗災肆虐,請聖上務必派遣對農事熟悉的官員前去滅蝗,以免事態近一步惡化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荒謬!”

這時一名年過五旬的一品大員聽聞潘慶的話,立馬忍不住怒斥出聲,此人名爲董文舒,當朝大學士兼監禮大臣,在儒派之中有着極高的名望。

但見他怒目而視,一雙陰沉的眼眸望向潘慶之時,顯的是咄咄逼人,隨後指着他說道:“飛蝗乃是上天對蒼生不滿所降的懲戒,你居然敢言辭鑿鑿的忤逆上蒼旨意命人滅蝗?究竟安的是何居心?”

潘慶傲然回道:“董大人,難道你指的上蒼就是要民不聊生的上蒼麼?飛蝗過境,遍地白骨,你難道要眼睜睜看着百姓再次陷入水火之中麼?”

董文舒冷笑一聲,隨後向衛稹拱手說道:“皇上,不管飛蝗之災是真是假,滅蝗一事斷不能取,微臣建議應該選個黃道吉日設壇祭天,再在各地新建蝗神廟,然後沐浴更衣祈求上蒼寬恕,相信皇上爲民請命的舉措定能感動上蒼,讓百姓免與深受旱災之苦……”

“准奏……”

衛稹心思依然放在北部地區各省各府士族稱帝自立的大事上,對中州這些“小事”根本沒在心上,自然對董文舒的提議無條件贊成了。

“皇上啊!”潘慶老淚縱橫,聲淚俱下的說道,“民以食爲天,若飛蝗成災,不單中州,就連南方各省也會遭受波及啊,請皇上聽微臣一言,杜絕蝗患,莫要百姓寒心吶,仁愛兼得,務實而作,不以怪力亂神,方能國運昌盛啊……”

不想這話一出,整個太極殿齊齊望向潘慶,衛稹也是面色劇變,雙眸含怒。

而董文舒則猛地轉頭衝他怒吼道:“潘慶老匹夫!你居然在朝堂之上公然言墨逆之語,到底安的是何居心!”

董文舒口中的“墨逆”,指的就是墨家學派,墨學講究一切務實爲主,非攻兼愛,人與人之間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皆一視同仁。

而墨家的歷代門徒也皆是恪守這條準則行事,在墨家前朝鼎盛之際,創造了無數可人的成績,尤其以手工業和農業、建築方面,爲整個中原王朝的崛起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就算現在大周武備庫所用的精鐵也是墨家的成就之一。

無奈,這一切隨着大周王朝的建立,儒學一派獨大,漸漸沒落下去,由於墨家提倡的理念與帝王之術格格不入,更是與儒家“改良派”有着嚴重的衝突,很快就成爲各派學中第一個被打入下九流的學派,最後更是直接被打入叛逆學說,永遠不能在大周各地傳播。

原本可蓬勃發展輝煌的科技就此變得十分緩慢,不少墨家的傑作也被儒學和皇室稱之爲奇淫技巧禁止傳播,甚至嚴令銷燬,墨家也只能轉入地下苟延殘喘,是衆多學派中唯一連面都不能現的學派……

所以當潘慶說出“仁愛兼併,務實而作,不以怪力亂神”的話時,整個太極殿纔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面對大殿朝臣的責難,潘慶是痛苦的閉上了眼,默默承受着因爲失言帶來的這一切。

等朝堂安靜下來後,衛稹怒道:“潘慶,你還和墨逆餘孽有所往來不成麼?”

潘慶嘴角慘笑一聲:“敢問聖上,在殿列位諸公,究竟是務實重要,還是所謂那些看不見摸不着的天道重要?”

“夠了!”衛稹厲喝一聲打斷他的話,“潘慶,念你在職司農期間也算鞠躬盡瘁,自請離職吧……”

“皇上三思啊~”姚仲聞言,立馬出聲勸道,“潘大人只是一時糊塗,斷不會與墨逆有勾結,請念在他心繫百姓,恪盡職守的份上,收回成命吧……”

董文舒則道:“皇上,潘慶與墨逆定有勾結,墨學之害,古今有之,請聖上斷不可姑息養奸!按大周律法應當削首示衆,斷不可輕饒,皇上~”

“請皇上嚴懲潘慶~”

滿殿文武除了少數人之外,齊齊勸說着衛稹,潘慶此舉等於動了他們的利益,若繼續讓他活下去,定會將自己的黑幕公之於衆,所以無論如何他都必須死!

“哈哈哈,啊哈哈哈……”

潘慶聞言緩緩起身大笑起來,笑的令所有人都感到後背發涼,笑的讓人心跳都不停加速,齊齊怔怔地望着他。

“墨離先生!你都料到了!大周,真的沒救了!潘慶無能,但我不甘心啊,只願一死,以求能喚醒聖上和世人的醒悟!”

潘慶悲極嘶吼一聲,隨後猛地撲向大殿之外的侍衛,忽地抽出那掛與腰間的寶劍。

“潘大人!不要!”

姚仲和席滿見此,猛地起身想要攔住他,但他還是晚了一步……

只見潘慶持劍引頸,血濺太極殿!

這一幕讓包括衛稹在內的所有人爲之震驚不已……

潘慶,五十一歲,與大周曆371年,四月十三日早朝,引劍自刎與太極殿,史載,烈臣!

而遠在北面數千裡外的官道之上,一輛馳行的馬車之內,一名儒雅非凡的青年正擦拭着手上一面銅鏡……

驀然,他似乎感應到了什麼,清澈的眼角落下一滴淚水滴在銅鏡之上……

“潘大人,你這樣,值得麼……”

細膩舒啞的聲線輕輕響起,片刻憂傷過後,他撫去眼角淚痕,再次恢復到了一臉漠然的姿態,繼續擦拭着手中那面光滑的銅鏡……

七十六 使團訪京五十三 初戰3二百八十六 法家名仕二四九 屠俘一四一 只要糧食五十四 冀州:上官介紹一零三 羽林起徵九十 氣勢凌人的陸羽七十六 使團訪京一一四 無能狂怒三百二十三 先鋒二百四十七 假期2二百三十五 烏龍一五三 對陣一一四 無能狂怒一七六 錯情八十三 庸政誤民二百零一 苦寒之地的漢旗二百二十六 衛稷的宴會(續)十二 不對等的決戰一八六 逼命的殺機六十五 沐霓裳野望五十 孟珙平叛四十 天災人禍一八六 逼命的殺機一三三 許文靜VS論傾凌六十六 暗訪上九十二 悲喜交加九十六 福神一六零 瀘州變許州?二 駱三九十一 原則?二四二 整整齊齊十 劉澈一八八 不倒的軍魂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一六六 和平 下一五八 官如匪一五三 至剛必折一二一 無題六十八 震驚二百三十四 最近的援軍一六三 不屈的子霸一五二 鐵馬金戈五十九 負荊請罪八十四 許文靜的往事九 這是爲什麼?!一九八 回天乏術五十四 初戰4三十一 “醉”臥美人膝一八六 震驚之舉二二七 外患七十 海盜王二二八 夜幕下的京城4一零六 玄甲羽翎一四九 連鎖反應三十 以身作則八十一 恆國覆滅七十三 夫君,稱帝吧二十一 暫退二百七十三 形勢樂觀4十六 孟珙升職一六一 反戈一擊一八一 死胖子一一八 達成共識一三六 北面的局勢五十六 驪王北遁一七六 太讓人失望了一四六 備戰一一七 業火紅蓮一二一 遠東劇變:失敗的勝利二三四 愉悅的諸葛稚一七七 徐昭滅殘羌四十一 見識五十九 負荊請罪一八八 將帥猜忌二百六十四 商人的盤算一一四 不變的許文靜七十一 潰不成軍七十九 卑躬屈膝,奴才之相一五二 意志的對決二百五十六 顧謙掛帥一五七 殺紅眼了一零五 羽翎輕揚(七更)七十八 起徵一七九 想死?隨意!二一五 算計開始六十一 以德服人二零二 開考三十五 何爲精銳二零九 遼東!六十二 攻心一四三 定婚五十八 鐵無涯解惑一四三 兵敗如山倒十六 復戰一七六 太讓人失望了五十八 落魄的宋文奎一三六 北面的局勢十三 料理乾淨
七十六 使團訪京五十三 初戰3二百八十六 法家名仕二四九 屠俘一四一 只要糧食五十四 冀州:上官介紹一零三 羽林起徵九十 氣勢凌人的陸羽七十六 使團訪京一一四 無能狂怒三百二十三 先鋒二百四十七 假期2二百三十五 烏龍一五三 對陣一一四 無能狂怒一七六 錯情八十三 庸政誤民二百零一 苦寒之地的漢旗二百二十六 衛稷的宴會(續)十二 不對等的決戰一八六 逼命的殺機六十五 沐霓裳野望五十 孟珙平叛四十 天災人禍一八六 逼命的殺機一三三 許文靜VS論傾凌六十六 暗訪上九十二 悲喜交加九十六 福神一六零 瀘州變許州?二 駱三九十一 原則?二四二 整整齊齊十 劉澈一八八 不倒的軍魂十三 誰稱帝就打誰一六六 和平 下一五八 官如匪一五三 至剛必折一二一 無題六十八 震驚二百三十四 最近的援軍一六三 不屈的子霸一五二 鐵馬金戈五十九 負荊請罪八十四 許文靜的往事九 這是爲什麼?!一九八 回天乏術五十四 初戰4三十一 “醉”臥美人膝一八六 震驚之舉二二七 外患七十 海盜王二二八 夜幕下的京城4一零六 玄甲羽翎一四九 連鎖反應三十 以身作則八十一 恆國覆滅七十三 夫君,稱帝吧二十一 暫退二百七十三 形勢樂觀4十六 孟珙升職一六一 反戈一擊一八一 死胖子一一八 達成共識一三六 北面的局勢五十六 驪王北遁一七六 太讓人失望了一四六 備戰一一七 業火紅蓮一二一 遠東劇變:失敗的勝利二三四 愉悅的諸葛稚一七七 徐昭滅殘羌四十一 見識五十九 負荊請罪一八八 將帥猜忌二百六十四 商人的盤算一一四 不變的許文靜七十一 潰不成軍七十九 卑躬屈膝,奴才之相一五二 意志的對決二百五十六 顧謙掛帥一五七 殺紅眼了一零五 羽翎輕揚(七更)七十八 起徵一七九 想死?隨意!二一五 算計開始六十一 以德服人二零二 開考三十五 何爲精銳二零九 遼東!六十二 攻心一四三 定婚五十八 鐵無涯解惑一四三 兵敗如山倒十六 復戰一七六 太讓人失望了五十八 落魄的宋文奎一三六 北面的局勢十三 料理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