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張景逸回到自己的地盤上之後,不但將四周的邊界上的防禦工事建立得極爲牢固,而且包括韓信謙和左島近在內的一些手下極力對張景逸進行勸進。
張景逸現在擁有三個半郡的領地,而且還包括美因茨和納莎泰爾這樣的大郡,他現在佔領的地盤已經不弱於龍牙大陸上三個人類國家裡的任何一個了。再加上他從高盧帝國引進十餘萬的生力軍,極大的補充了新佔領的土地人氣不足的缺點。現在的張景逸對所佔領地盤的統治極爲牢固,而且手裡要兵有兵,要人有人,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了,所以包括韓信謙和左島近在內的一干手下,有些原來就是一些高官大員,另外的人也想當一下從龍有功之臣。
就算是華山派掌門嶽不羣,風度翩翩的“君子劍”,心裡也有幾分意動,當初他參加衡山派劉正風的金盆洗手大典的時候,雖然對劉正風放着武林大豪不做,偏要跑去做朝廷的芝麻綠豆小官感到不滿,那是因爲當時的明朝重文輕武,劉正風捐的又是一個參將的小武官,雖然明朝的參將已經是正三品的官級,但是武將人微言輕,一個六品文官也可以隨意喝斥。所以嶽不羣對劉正風卑躬屈膝地去當一個小武官的行徑非常看不起。
但是如今自己的主公要登基爲帝了,嶽不羣可以說是這一羣人裡(被召喚的)資格最老的人,雖然他的本領排名要倒着數。如果自家主公登基爲帝的話,嶽不羣自己也算是個從龍的功臣了,封個文官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嶽不羣雖然看不起武官,但是對文官,尤其是那種執掌大權的文官,他從心裡還是有一點敬畏的。
張景逸對手下的提議,也非常得感興趣,畢竟誰從小心裡沒有各種各樣的夢想,至於帝王夢,更是每個男孩從小心中的最高夢想。但是張景逸畢竟也只是一個小商人,在華夏文明的歷史裡,好像還沒有一個皇帝是商人出身的。最次也是小吏、流氓和普通農民,剩下的都是一些權臣、外戚,或者把持了朝政的人,但是沒有一個皇帝原來是靠經商起家的。
少不得張景逸還得召喚一些熟悉朝政的人來幫自己一把,張景逸首先想到的就是諸葛亮、王安石和張居正三個人,因爲這三個人不但是千古名臣,還是非常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但是張景逸最欣賞的還是張居正,不是因爲張居正是他的本家,而在這三個人裡,張居正的成就最高。諸葛亮雖然名聲很大,但是一直是小心經營、縫縫補補,最後還給累死了;王安石更糟,空有一身本領,被幾個手下耍得團團轉,最後一事無成,鬱鬱而終;只有張居正他的本領最大,心氣最高,更重要的事,他想要乾的事,不但用心去幹了,而且最後也幹成了,當然他的結局也是三個人裡最慘的一個。
雖然上述一段話說得有些武斷,三個人各自擁有不同的結局,那是當時的歷史環境等綜合條件下造成的,把問題完全歸咎到他們各人的身上是不準確的,但是大致情況還是不差的。
張景逸把這三個人召喚出來,當然不會再讓他們擁有各自悲慘的結局了。而且自己這個國家一切屬於草創,好像一張被鋪開的白紙,可以任由他們無拘無束的潑墨揮灑,就算是有了問題也不要緊,完全可以推倒了重來。張景逸自己手裡有兵有糧,就是他們三個人的靠山,只有同樣是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的人才是自己人,對於自己人還有什麼不能放心使用的,就算是他們犯點錯誤,那也是可以原諒的嘛。
張景逸決定讓他們三個人每個人治理一個郡,而且還給三個人配置了手下,給諸葛亮配得就是蔣琬、費禕、董允、楊洪;給王安石配得是蘇軾、蘇轍兄弟,范仲淹、範純仁父子,王安國、王安禮兄弟;給張居正配得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和二楊(楊一清、楊廷和)。
手下已經配齊了,那麼至於這個國家的國號,當然是“華夏國”了,既然國家已經成立了,當然要進行外交活動了,現在張景逸的手下,只有奧利凡德這個賣魔杖的商人能寫這個世界的文字,說這個世界的語言。少不得張景逸要委任奧利凡德爲外交部長,讓他負
責與雷霆、米蘭、高盧這三個國家的外交活動。
因此奧利凡德就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寫下了三封信,派人送給這三個國家的皇帝或者執政和首相。信中言明瞭新成立的華夏國(奧利凡德按照張景逸的意思寫成了“China”,被那個三個國家的負責人誤認成了“瓷器”),願意與三個國家結爲友好鄰邦,本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願意與其他三個國家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同時對三個國家的遭遇深表同情,願意支援三個國家一批糧食,用於他們的生產自救。
本來雷霆帝國還好一些,當時張景逸只派人佔領了美因茨郡,後來又佔領了納莎泰爾郡,這兩個郡一個是高盧帝國的領土,一個是米蘭帝國的領土,與雷霆帝國沒有半點關係,而且這個鄧肯•克洛尼斯也算是從雷霆帝國出去的人。後來張景逸又佔領了貝爾福郡與半個弗雷曼郡,這樣一來,三個國家都與張景逸新建立的“華夏國”有了衝突。
雖然張景逸有意與他們修好,還分別援助了三個國家一批糧食,但是以三個國家首腦的意思,這肯定是糖衣炮彈了,自然要糖衣吃下去,炮彈打回去。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張景逸可就是白白地資助了敵人了,但是正是因爲張景逸先期已經在邊境上建造好了防禦工事,還在邊境駐紮着相當數量的軍隊,枕戈待旦,隨時可以進行自衛反擊,這樣一來,就由不得三個國家的首腦不好好地考慮考慮了。
張景逸的建國時機,可以說得上是選擇了最好的時機,正是三個國家最虛弱的時候,只能眼睜睜得看着張景逸建國,他們還不好說什麼。這樣的時機,也只有張景逸原來那個世界的歷史上,孫權建立吳國的事情可以與之媲美。
站在喜馬拉雅山巔赤身**揹負藤條巨石倒栽蔥跳崖揮淚成冰求鮮花。
請大家支持正版,到逐浪網來支持作者。http://www.zhulang.com/111456index.html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