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國家的意識,國民的意識

ps:雖然我對月票沒什麼念想,但還是要說一聲,有投票的就儘快投,趕今天投吧!

“老夫南去自是義不容辭。可此事不稟報往上......”

皇甫堅話音剛落,早就心懷不滿的禮部尚書就大聲接着說道:“皇甫公說得不錯,非止是皇甫公去南部三州,便是派快騎去曲、俞、睦三州,下令州刺史集結兵馬,以備中山軍,無報王上都有失恰當。更有逐出唐王特使,和遣使往北京,此些事情事關重大,若不請旨,恐不得獨斷。權出於上,不出於下,王上雖抱恙,爲人臣者,豈可遂以瞞君?”

禮部尚書話音一落,政事堂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站在“禮”的立場上,他說這些話自是大義凜然。衆人一時也反駁他不得,“架空君王”的罪名,豈是輕易擔得起的?

連雲瀚都不禁遲疑道,他想姬昀坐上北漢大位,但可不想留下一副不可收拾的局面給外孫而。“或當遲上一兩日,待王上病體稍愈,在從容奏秉,亦不至於誤事。”

祝彪感覺餘子良望了自己一眼,連忙向餘子良遞去了個眼色。他想看看高守訓會如何應對,且從心底裡他支持高守訓的強硬立場。

高守訓目光依次從滿堂重臣武將臉上一眼,正待說話,一直坐在一旁不做聲的蔡珽慎忽然斥道:“持國理朝恁地瞻前顧後!如此王上還要國相何用?國相便是爲代行君權而設!國事危急如此,所謂兵機貴速,此時正當用權。禮部尚書身爲朝廷重臣,反說什麼待從容奏秉,如此豈是忠君爲國?乃庸臣誤國罷了!”

雲瀚臉上一紅,亦不做反駁。責任都在與高守訓,還有現在蹦出的蔡珽慎身上,唐王要怪,把這兩人推出就行了。但禮部尚書卻不認賬。冷哼一聲,“太尉此言某不敢苟同。這等軍國大事獨斷專行,要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有何之難?只是這般做法,與古之權臣有何異處?二公縱是舌燦蓮花。若不請旨而行。終非正理。”

祝彪知道禮部尚書爲何如此,政事堂上在座的諸位也都知道他爲何如此,這傢伙上了四位殿下的破船眼下已經下不來了。所以這時候他不惜公然與丞相、太尉翻臉,無非就是爲了最後挽救一下自己腳下的那艘要沉的破船。

祝彪並不將禮部尚書放在心上。六部中。論實權禮部是老幺,便是工部每年都有大筆的錢糧流過,更有數以十萬計的役工調派,禮部還能有什麼?

“禮部尚書所言,只恐不見得是忠君吧!?”祝彪想着這些事情。餘子良已經赤膊上陣了。太尉站在丞相這一邊,朝中大軍已定。接過話頭來,用帶着淡淡譏諷的語氣說道,“便是王上病情有所好轉,這些事情只恐亦對王上康復不利。若果真中山小兒大舉犯界,爲宗廟社稷,迫不得已,告奏王上也就罷了。但今日之事,究竟如何。還不一定定確。相國之佈置,不過是以防萬一,示我大漢之強硬。一有風吹草動,便用這些事來煩擾王上,恕老夫直言。實看不出有何忠君之處!

諸公若以爲爲人臣者需有所以避忌,何不以此事請示太子妃而後行?太子妃位女國之冠,又素有德望,何不請之?如太子妃許可。便是王上也會認可的!”

餘子良說這些話,看都不看禮部尚書。只是望着高守訓與蔡珽慎。祝彪心中暗暗稱讚,雲瀚更是喜形於色,不待禮部尚書反應過來,便點頭說道:“易北候所論,頗爲妥當。”

政事堂衆人紛紛跟着同意,禮部尚書心中大恨,卻胳膊扭不過大腿,只得面色鐵青的坐着一聲也不再吭。

餘子良又道:“但以老夫見,我南部三州一面固然要如丞相所言,加以戒備,以防患於未然。但中山王究竟敢不敢擔天下罵名而妄爲之,老夫以爲其未必敢付之以行動。

我朝雖破,但絕不畏戰。中山國膽敢犯境,必行雷霆之怒擊。然國家正處多事之秋,若能化解戰事,哪怕緩上一兩年,等中原紛爭起來,局勢定會有意想不到之變化,能爭取亦需爭取。”

誰都不是傻瓜,唐王如此明目張膽的插手北隅,還不是因爲中原的老皇帝病重,太子威望不足,無以服衆,一場心‘五王之亂’眼看就再度上演了。

事情若真能拖到一兩年後,唐王怕也無力插手北隅了。

“話雖如此,但中山國宵小之邦,只怕......”皇甫堅搖了搖頭,最爲一名沙場老將,他顯然不願意對背信棄義的中山國抱有幻想。

政事堂裡議論聲再度起來。蔡珽慎看了祝彪一眼,但並不多說話,祝彪點頭站起身來,將手向左右一環抱,說道:“諸公請聽祝某一言,我軍雖兵少,但精銳遠勝中山。戰事開啓,祝彪有十足把握戰而勝之,且只需本部兩萬精騎。

唯有慮者,唐王也。中山其母舅之家,其亦爲中山後盾之靠,二十萬大軍屯駐中山,中山破,唐王軍必出。

但二十萬唐軍雖衆,卻還不足以馳平我北漢。諸公畏唐王,實畏其手中百萬之雄師,恐唐王舉旗討伐,我北漢國祚甭壞。

但以祝彪之見,唐王之軍並不足爲慮。因北疆乃大周之北疆,非唐王之北疆,權謀策劃,無論是大周當今聖上,還是當今太子,皆會安插人手佈於北疆軍民政務之中。唐王若想討平我北漢,怕他大軍一時半會兒動不起來。

而過時間之後,即使唐王聚集起軍隊,神都御旨應該也已經到了。除非他想立刻舉兵造反,否則唐軍無憂。”事情發展到現在這一地步,祝彪是看清楚。大周皇上一翹辮,又一次‘五王之亂’肯定上演。唐王就是那‘五王’之一。而北漢近年來的連遭重創以及十分有可能的鐵牌組織,那就是唐王爲削弱北漢這個‘正統流’——神都太子堅定擁護者的辛辣手段。

大亂並起時,唐軍要放心南下,北隅六國就必須收拾妥當。所以纔會有了這發生的一些列因果……

中山國即將要大舉北侵,王上一度吐血昏迷......

同樣的消息,對於高守訓等人來說,無疑是當頭重擊;但對於姬錕、姬奉等四位來說,卻是天降甘露。

作爲有心角逐大位的王子,於都城內建立一些秘密消息渠道是必不可少的;而姬錕、姬奉等四人的眼下無論哪一家的,這些日子都炯炯有神的密切注意着宮中與兩府的動靜。【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的是御史臺】

在得知三公九卿、六部武將,齊聚丞相府政事堂會議的時候,這四位馬上便料到發生了大事。隨後議事結束,禮部尚書將消息通報過去,知道了事情原委的四個人全都欣喜若狂。

“此乃天意!此乃天意!”

如若王上病逝之時,大漢北有胡虜之禍,南臨中山國之險,這樣的時刻,人心自然是思立長君。自己單在人心上就壓過了東宮。屆時,即便是採取了激烈手段,舉國上下遭遇的阻力也會少上許多許多。

這不是“天命所歸”又是什麼?!

而退一萬步講,勢難搬回,東宮繼位,內憂外患之際他們也絕不敢輕易動自己,性命可保,富貴依舊無憂。爭奪大位的風險性一下子就降低到了可以忽略成本不計的地步了。

二王子姬錕,與太子一母同胞所出。太子去後,即嫡又長,身份較之王長孫並不見遜色,自也是四位殿下里勢力最重者。

“高守訓不要人把消息稟報父王,自己……似乎可以從中透絲風兒去……”

確如姬錕等人所料,中山國的異動,幾乎吸引去了朝廷所有重臣的全部注意力。自政事堂議事的當晚起,高守訓、蔡珽慎在稟報太子妃後,便以王上疾重重臣宿衛之名,開始輪流在王宮守夜,以備“非常”。他們防範的,倒也不是四位殿下,而藉着這個名義,掌控王宮細情。北平城可以亂,但王宮決不能亂。再加之,萬一王上離世,有重臣在旁,遺詔的公正性也可得到認可。

這些舉措並沒有招來懷疑,漢王的病情已向全國公開了,朝野上下都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兩府的舉動,不過是讓世人知道王上的病情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都城裡很快就因此出現了些謠言,百姓也都心懷忐忑,但市井總的來說還算平靜,還不至於驚慌失措,人心惶惶的地步。

這個時候,只有知道內情的重臣們纔會感到緊張。中山國五百年中都始終不是北漢的威脅,南部三州的城池無論是堅固還是高度,對比北方來都遠遜之。戰備更是不可相比!

是以戰事若真的打響,南部三州都會有遭劫難。

且北漢大後方受到了威脅,錢糧重地受到了威脅,本就已經嚴重不足的賦稅錢糧缺口來年當會更加拉大,這簡直就是在北漢這座已經搖搖欲墜的房屋上,再重重的揣上一腳。

三月初七,高守訓請奏漢王,王室內帑併入國庫,初八,漢王詔準。當日太子妃下旨,東宮開支消減一半,捐珠寶首飾十箱,以充國庫。

初十,北平城舉城權貴豪商捐物納財,日籌集谷糧七萬三千石,銅鐵十一萬斤,戰馬七百匹,駑馬兩千匹,金銀一百二十二萬餘兩……

最後者中就有祝彪捐贈的十萬兩白銀。

第600章 還債第703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上)第897章 祝彪稱王,分封建制第525章 花二第450章 刻薄狠厲的兵將第443章 沖天的戰意,我漢軍威武第493章 丈夫在世,提三尺劍,立不世功第907章 情報一百五十章 地道戰第43章 歸路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一百一十章 軍營第一見第640章 宋王的狂笑第399章 龍蟒之人,翻雲覆雨九十六章 是何所圖第515章 系統灌輸,融爲自悟第300章 事不秘則失其身!第575章 烏維馱的憤怒一百七十六章 震動慶襄第476章 攻城,攻城,攻城!第317章 並蒂雙蓮,赤炎靈蛇二百三十二章 祝傢俬兵一百零六章 無權無勢纔是禍水第874章 雷霆一擊第385章 虎賁具甲,鐵騎衝鋒第643章 強勢的宋軍八十四章 無奇不有第542章 無生心,只死意二百二十八章 天賜於我第747章 付之流水第569章 你們還是長生天的勇士,大草原的健兒嗎?第679章 萬里征程第一戰第563章 冬季用兵三要素二百九十六章 祝彪劫囚第673章 先殺一營做甜頭一百六十九章 局部犧牲與總體局勢二百七十六章 老天相定第415章 滄海橫流人蕩覆第879章 祝彪的實力第398章 這一仗啊……第764章 不得大評,不至先天第22章 老子就是在找茬!第646章 這裡太危險,還是混你的江湖去吧……第357章 打的是心理反差!第10章 一點點的摸索二百二十一章 絕佳的第一印象一百二十九章 黃晟功兵法心得第544章 否極泰來,島上何人?第400章 復令識者久嘆嗟第433章 一日長驅五百里第732章 辛苦又見曹先生第857章 豎子,尋死——第793章 什麼是高手?第8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二百零一章 銷魂煙兒真銷魂一百二十三章 五分之一第869章 西陲風雲(二)一百零七章 祝忠的一戰第811章 陣遇五強第834章 精氣神散了,今非昔比了!第610章 祝彪用兵二百三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百零四章 想不出題目了第641章 何謂‘歹毒’?此爲也。第777章 大戰馬嘴坡第849章 系統最高評價——第498章 色中餓鬼第838章 大年初二走親戚嘍!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戰陣第672章 計中計一百二十四章 出頭鳥五十二章 天大的人情第545章 冒昧拜謁,請予賜見!第849章 系統最高評價——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六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877章 九九重陽二百零二章 紅袍滅黃袍生第878章 不識好歹一百九十五章 海邊的沙堡不堪一擊一百零四章 想不出題目了第441章 攻守易地,報應不爽第602章 跟我走第839章 勝負還未可定!第701章 飛將第766章 速度,速度,速度——一百八十三章 部將的不滿第649章 令人絕望的卻並不高明的戰略第810章 半月牽牛,血淋勇士第821章 統一聯盟第740章 斷臂第44章 淫賊——一百九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百二十九章 黃晟功兵法心得第509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691章 世間最險是人心六十二章 殺雞駭猴下二百四十八章 活死人過年啦大家新年好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的職責第18章 老天爺都在幫我
第600章 還債第703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上)第897章 祝彪稱王,分封建制第525章 花二第450章 刻薄狠厲的兵將第443章 沖天的戰意,我漢軍威武第493章 丈夫在世,提三尺劍,立不世功第907章 情報一百五十章 地道戰第43章 歸路第612章 高明不失,一切大吉一百一十章 軍營第一見第640章 宋王的狂笑第399章 龍蟒之人,翻雲覆雨九十六章 是何所圖第515章 系統灌輸,融爲自悟第300章 事不秘則失其身!第575章 烏維馱的憤怒一百七十六章 震動慶襄第476章 攻城,攻城,攻城!第317章 並蒂雙蓮,赤炎靈蛇二百三十二章 祝傢俬兵一百零六章 無權無勢纔是禍水第874章 雷霆一擊第385章 虎賁具甲,鐵騎衝鋒第643章 強勢的宋軍八十四章 無奇不有第542章 無生心,只死意二百二十八章 天賜於我第747章 付之流水第569章 你們還是長生天的勇士,大草原的健兒嗎?第679章 萬里征程第一戰第563章 冬季用兵三要素二百九十六章 祝彪劫囚第673章 先殺一營做甜頭一百六十九章 局部犧牲與總體局勢二百七十六章 老天相定第415章 滄海橫流人蕩覆第879章 祝彪的實力第398章 這一仗啊……第764章 不得大評,不至先天第22章 老子就是在找茬!第646章 這裡太危險,還是混你的江湖去吧……第357章 打的是心理反差!第10章 一點點的摸索二百二十一章 絕佳的第一印象一百二十九章 黃晟功兵法心得第544章 否極泰來,島上何人?第400章 復令識者久嘆嗟第433章 一日長驅五百里第732章 辛苦又見曹先生第857章 豎子,尋死——第793章 什麼是高手?第84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二百零一章 銷魂煙兒真銷魂一百二十三章 五分之一第869章 西陲風雲(二)一百零七章 祝忠的一戰第811章 陣遇五強第834章 精氣神散了,今非昔比了!第610章 祝彪用兵二百三十一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百零四章 想不出題目了第641章 何謂‘歹毒’?此爲也。第777章 大戰馬嘴坡第849章 系統最高評價——第498章 色中餓鬼第838章 大年初二走親戚嘍!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戰陣第672章 計中計一百二十四章 出頭鳥五十二章 天大的人情第545章 冒昧拜謁,請予賜見!第849章 系統最高評價——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六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877章 九九重陽二百零二章 紅袍滅黃袍生第878章 不識好歹一百九十五章 海邊的沙堡不堪一擊一百零四章 想不出題目了第441章 攻守易地,報應不爽第602章 跟我走第839章 勝負還未可定!第701章 飛將第766章 速度,速度,速度——一百八十三章 部將的不滿第649章 令人絕望的卻並不高明的戰略第810章 半月牽牛,血淋勇士第821章 統一聯盟第740章 斷臂第44章 淫賊——一百九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百二十九章 黃晟功兵法心得第509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691章 世間最險是人心六十二章 殺雞駭猴下二百四十八章 活死人過年啦大家新年好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的職責第18章 老天爺都在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