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前世太祖的詩詞,一言道盡了冬天的北地,白茫茫一片,就是好大的一場瑞雪。

河東郡城,新年過後,氣溫漸漸從寒冷的氣候中解凍出來,街道兩旁,樹枝處竄起的淺淺嫩綠,顯示着春的到來。

轉眼三月,這段時間,春耕忙碌,整個北漢似又到了個太平景象。然在有心人的眼中,這卻是最後的平靜。

早春的清晨,還是蒙上一層薄薄的白霜。

“難得一段太平日子,怕是不多了!”一套新宅子,距離將軍府邸不過幾條街距離。李延仰望着白霧中萌萌的朝陽,去年耽誤掉了一年,今年無論是河東還是其他地方,大反擊勢在必行!

……

……

兩萬裡之遙的帝國之南,煙花舞柳的江南之地。隱隱的緊張氣氛同樣在這裡瀰漫着。十日前,鄭王軍陸師大敗,鄭軍已經完全退出了大江以北樊城郡以外諸地,那可是半州的地盤吶。

現在,江南的焦點聚集到了襄陽城上。

鐵打的襄陽城是整個中原都有數的堅城,城高十二丈。坐落大江與鄂江交叉點,人口百萬,爲大江中段第一名城。

同時也是鄭王水師的第一要地。

發於荊南之山區,自東南而流西北的鄂江是大江中段的第一支流,與同樣發於荊南山地,卻自西南流向東北依舊交匯大江的漢江,在這大江腹地構成了一個很明顯的三角形,其內包裹着荊州一州之地,以及鄂州三分之一地。

這裡是鄭王的絕對地盤。襄陽、南郡、江夏三地同樣如鐵三角一樣牢牢地釘在三角的三個點上。它們不破,鄭王便高枕無憂。

而要破襄陽、南郡、江夏三地,水師便是重中之重。荊州水師卻又甲於天下,鄭王敢舉旗造反的第一時間就派五十萬陸師傾力外擴,那也是自持根基穩固,無有蕩覆之危,纔敢做出的決定。

如今,大半數陸師喪於鄂州,襄陽以北鄭軍勢力完全回縮。只留有一個樊城郡扼守着大江對岸。鄭王卻依舊沒有停下,主力襄陽這一路敗了,他還有江夏之兵呢。

江夏軍出兵了——

江夏郡對岸的是潯陽郡,鄭王必須拿下,那裡的鄭軍在江北必須要有一個橋頭堡在。否則。江夏鄭軍雖有大江之險,也不絕對保險。

朝廷之力畢竟完勝鄭王,大江又那麼長,如果朝廷要摁着鄭王打,調集大江東西水陸大軍來拼消耗,鄭王可不見得就能頂得住。而拿下了潯陽郡,大江之險就有敵我共有。變爲己軍獨享,能挾制水道不說,水戰打起來時也大有好處。

潯陽郡守府。

寬大的大廳外面寂靜無聲,親兵們踏着腳步在甬道緩步來往。眼睛巡視四周。

他們足足有五百人。五百名穿甲嚴整,小心警戒的士兵,整個郡守府都在嚴密的防護中。

這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了,鄭王的信使再一次到來。

廳外親兵們一個個嚴肅着面容。耳朵卻在聆聽着裡面動靜,果然。沒過多久,一個人便狼狽不堪被推出來。

衣冠已是有些歪斜,帶着點狼狽,然即使這樣,這位信使還在怒吼着:“請轉告杜使君,若不應允我家主公,勢必給潯陽帶來一場滅頂之災,請不要認爲在下是在危言聳聽,某所說的都是善意勸告。若是杜使君還是一意孤行,想想荊襄老家的族人,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住口。逆賊無恥之輩,若是再在這裡喋喋不休,後果如何某是不知曉,你這項上人頭卻一定是保不住的。”跟在後面出來的將領不耐煩的道。眼睛中殺機凜凜!

信使腳步一頓,轉頭看向軍將,冷哧的說着:“莫非,你們還想斬殺信使?”

“我等乃朝廷正朔之軍,斬殺信使這等齷齪事豈是我輩所爲?可你要是除了城,本將就可不保證不會遭到土匪強人。”這個將領冷笑着靠近他,伏在耳邊輕聲着說。

這一招果然比什麼都靈,很快信使陰沉着臉向外快步走去,不再多說什麼。

馬車在外面停着,有一隊鄭軍士卒保衛着,其實不過是做做樣子。杜預是一代名臣,雖職務看僅是潯陽太守,但他這個太守卻完全負責統領潯陽水陸兩軍。在潯陽地盤內,真想對信使怎麼樣,幾個鄭軍士卒又能起什麼用?

信使上了馬車後,馬車很快動起來,飛快消失在拐角處。

“我呸!”衝着馬車離去方向惡狠狠啐一口,將領轉身回返大廳。

大廳內,杜預整個人躺靠在大背椅上,表情陰沉,心情顯然極爲不好。鄭王撕破臉的動作太快,快到他都沒能把親族接到江北……而之前時候又因爲顧慮……

“人走了?”見心腹愛將從外面步入,杜預淡淡的問着。

“是,大人,走了。”將領恭敬回答的說着。

“哼,區區信使都敢如此囂張,這是欺我潯陽無人啊!”這種感覺真使人不痛快,杜預咬着牙恨道。

笑容在杜預此時面孔上顯的甚是猙獰,半個月內,鄭王連派五個信使勸降,口氣越來越激烈,使杜預這個儒將也終於壓不住心中的火氣。

“鄭逆若是想戰,就便戰好了!”家人……

看一眼站在面前,神情恭敬的愛將,杜預心頭在滴血,卻做淡淡的吩咐說着:“下次還有江南的信使,直接斬殺,不必再帶到本官面前了。”

“末將遵命!”親將頓時應着,心中大感暢快。終於不必再看這種信使的嘴臉了。

當然,這暢快中也隱着悲哀,杜預的親族……怕是要遭了。這次劫難就看他們能有幾人機靈,逃過這一難了……

從大廳裡出來,走到庭院內,呼吸幾口新鮮空氣。親將一直板着的臉上,顯出了一股複雜的神色。

“罷了,那也不是我該操心的事情。老老實實聽命就是。”

“這樣也好,要打便打,不打便停。簡單了當!”

本就不是複雜事情,何必想太多呢?望着外面灰濛濛天空,這親將很是樂觀的說着,心情稍微的愉悅起來。

對於一個學識不多,又年輕氣盛的武將來說。這樣糾纏實在是讓他困惑和惱火的,一面是朝廷,一面是視自己爲心腹的恩主。走了幾步,這個典型的親將突然之間一拍腦袋。

“呀,大人既然已經下了決心。剛纔這個傢伙,就這樣放回去豈不是太過便宜了?這些賊鳥斯的嘴臉,真是想起來就氣啊!”

自言自語着已來至前面的大廳,不遠處,就是守衛郡守府的親衛。這些士兵全是他的手下,雖然沒有真正上過戰場,但是僅僅作訓而言。絕對都是精兵。

不過,此刻這些親兵正在竊竊私語着:

“這些人遠道跑來,就是爲了勸使君投降?”

“可不,已經來了五批了。孃的一次比一次傲!”

“這裡面該是有什麼緣故。”

“別瞎說。流言蜚語可要砍腦袋。這些事不是我們能管着!”

“說說有什麼。你們不知道,咱們使君的親族還都在南邊呢……”

“俺的娘啊,怪不得來這麼多信使……”

這些話被剛走出來的親將聽見了,臉色立即一變。喝着:“你們幾個過來,有工夫在這裡閒扯。不如跟我出去砍了這些傢伙。”

一羣親衛面面相覷,應着:“是!”

自己是小兵,小兵就要聽軍官的。眼前可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片刻後,所有人翻身上了馬,簇擁做一羣向城門外馳去。

此時,城外,信使也滿臉怒火:“這個匹夫,敢不識時務,強項着不肯投降,回去一定要給主公好好說着。”但自己總是要吃點掛嘮的,想到這裡,不由更咬牙切齒。

就在這時,後面遠遠傳來馬蹄聲,他眉頭皺了皺:“怎麼回事……杜預這匹夫改變主意了?”

隨後馬蹄聲越來越清晰,隨行的鄭兵都變了面色,信使眉頭也越發的深鎖:“派人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話未完畢,就見六七十騎已經衝到了面前,爲首的,正是郡守府那個桀驁的年輕親將,正一臉冷笑的看着自己。

信使胸中一陣惡悶,不過他是聰明人,聞到了不好的氣息,說着:“你們幹什麼,膽大妄爲,不怕杜使君怪罪嗎?”

親將猙獰一笑着,兩腿一緊,戰馬速度更加快一等。只聽“噌”的一聲,腰刀出鞘,白晃晃的刀身在陽光下閃爍着耀眼的寒光,頓時使這信使膽寒心裂,大聲驚喝道:“你想幹什麼,兩軍相爭不斬來……”

話還沒有落,親將已經打馬衝過鄭兵的阻攔,來到了車架前,猛的將腰刀往下一紮,“噗”的一聲,刀刃就從這信使的肚子上猛的捅入,從背後穿了過來。

熟練的抽出腰刀,鮮血飛濺。這個時候護衛的二三十名鄭兵才反應過來紛紛握緊了武器,畏縮在一團。但親將卻並沒難聞他們,只聽這人說着:“什麼賊鳥斯,老子忍了很久了,讓你知道啥叫透心涼!”

這使者滾在地上,手還拼命擡了擡,卻說不出話來,一口血噴出,氣絕身亡。

數日後。潯陽郡城。

大火的噼噼啪啪聲,殺聲,吶喊聲,人喊馬嘶,直衝天空,卻是城外剛剛結束了一場短暫的交鋒。

自從杜預親將斬殺鄭王使者的消息被傳回鄭軍後,先前只是出兵奪取了潯陽口和靠江兩縣的鄭軍,飛撲一樣向着郡城疾殺而來。

此時,城上,守軍士兵排列整齊的在此待命,寂然無聲。

一處城牆,杜預居中而立,周圍的大將都站在他的左右,聚精會神遙看着鄭軍的戰陣。

杜預眸子精光一閃,表情沉着。看下去,這時城門打開,己軍已經入得城中,鄭軍也沒在追趕。

遠處。戰鼓敲響。

太陽升上中天,普照大地,在地平線上,一支支軍隊已不斷出現,進入了城前的空地上。

軍容鼎盛,旌旗似海。根據最新的情報,加上隨軍丁壯,鄭軍陸軍人數已經高達十五萬人,這簡直是人山人海。

號角聲大起。

只見上百輛攻城車。開始向着郡城移動,這攻城車實際上是一個大木柱,上面有着木頂,蒙上獸皮和草蓆,能防禦沸水甚至一般弓箭。

掩護着攻城車。是井闌和樓車。這兩種器械開始推進,高塔一樣同樣向前,周圍跟着一羣羣步兵。

每一座井闌、樓車都高達七八丈,高度至少也與城頭相當,不但可以把整個城頭籠罩在箭矢的射程之內,必要時刻推上前,拍貼城牆時。士兵也可直接跨上城牆,攻入城內去,等於是加強版的雲梯車。

再後面,是上百輛的霹靂車。大中型居多,小型的近乎沒有,在士兵的推動下,徐徐前進。

而這些攻城利器一出現。杜預臉色就大變,同時也大恨。着看這些攻城利器。就知道鄭藩的準備不是一日二日了,自己近在潯陽卻毫無一絲察覺,也無有一聞得報,朝廷在荊州之地可還有忠臣良將?

鄭軍由於幾次勸降不果,兼之使者被殺,因此也不廢話,過片刻,戰鼓震天。

“殺!”

一聲命令,上萬人一起吶喊,潮水一樣,猛的發起攻擊。

頓時,箭雨籠罩天地,撲着下去。

鄂州刺史府。

李博良匆忙進了側廳,裡面空空,只有只有幾個文吏在整理文卷,見他進來都行禮,李博良就問着:“趙掾史何在?”奏事掾史者,主奏議事。

“大人,刺史大人召見,已經去了書房,進去時候說,您若來了,也請進去,王刺史一起召見……”沒說完,李博良就點了點頭,轉身疾步出去。

到書房只有幾步路,李博良趕過去,一個宿衛賊曹見了,連忙行禮道:“李大人,王刺史在內,已經說了,你要來了就立刻請進。”

李博良略點頭致意,就上前敲了敲門,聽到裡面傳來王睿的聲音:“李博良麼?快進來吧!”

“喏!”李博良高聲答應了一聲,一步跨進去,書房中還是比外面暗些,略定了定神,就看了上去。

只見王睿坐在靠牆處書桌上,面前桌上堆得都是公文,放着筆硯。

這房中現在不止奏事掾史趙禎一人,長史李剛、治中王彥煦、主薄虞子昭、門下議曹史李顯,這幾個刺史府的主要文官都在。

李博良是刺史府主政務的功曹史,位在李剛、王彥煦、虞子昭等人之下,連忙行禮。

“李博良你起來,先坐下。”王睿正在閱讀着一文件,過了片刻,才擡起頭,說着:“信鴿千里傳信,鄭逆江夏軍出兵十五萬進攻潯陽,銳不可當。現在已經攻到了郡城之下。

杜使君來向咱們求援來了。”

“據所見情報,鄭逆有數百攻城車、樓車、井闌、霹靂車這些攻城利器,不覺中荊襄竟敗壞如此,實是讓人觸目驚心啊。”

此時李博良細看,王睿目光炯炯,臉色肅穆,並沒有唏噓的感嘆。接着便聽其說:“諸君,現在如何處置,大家都說說意見。”

派兵是肯定的,但是派多少,派誰就是個問題了。

朝廷對鄭王防範不可謂不深,刺史王睿是朝中拔尖的名將。所以才能靠着三十萬兵馬殺的鄭軍五十萬大敗而輸。潯陽太守杜預也不是無名之輩,雖然飛鴿向州治報急,但短期裡守住潯陽還是不成問題的。

一千里路程而已,騎兵趕緊一點,五天就能殺到;步兵正常行軍,十二日也能趕到,急行軍更可再提早兩三天。

守住潯陽這一根本,王睿等人並不難以解決。問題是,鄂州軍自去年開始都一連廝殺了好幾個月了,擊敗了五十萬鄭軍自身也損失不小,兵疲馬累,再派兵出擊不利於戰力的恢復。甚至疲師出征,一戰而厥,也不是不可能。

朝廷現在主要的精力主要放到了北方和東面,王睿手中實力有限,京城下達的任務也只是看住鄭軍。如果派兵東去,讓襄樊一帶的鄭軍看到了可乘之機,就又是不美了。所以,抽調多少軍隊,如何抽調軍隊,這都是王睿需要商議的……

河東城外一處平坦之地。

“大帥你看,一千精壯兒郎,個個都是好漢子。披掛上馬,殺胡狗絕對利索的不能再利索——”

李延炫耀着自己手下的兵給祝彪看。一千精選出的驍銳,每一個人都不知道染過多少血,個個殺氣騰騰的。

“好,不錯。就該有股子殺勁,這纔像是軍隊,這纔是精銳。”

“不過這次出戰你們營不能上。”看着麪皮紅漲的李延,祝彪和氣的說道:“太慢了。”

四隻眼睛珠子對瞪了好半天,李延最終癟下了氣。勁兒泄了!

他是玩重甲騎兵的老手,怎麼會不知道具甲鐵騎的真正勇武之地是哪裡?之前一個勁吆喝着要上戰場,更多是因爲此次漢軍大反擊,劍指何處,明顯意義不同凡響……

“放心。該你們玄甲鐵騎營上場亮相的時候,我絕不把你們藏着窩着……”

()8

二百四十七章 真將軍也第619章 決戰高明:一鼓作氣第400章 復令識者久嘆嗟二百零六章 一祝擎天第331章 十八連勝的神!第12章 圖謀爲何?一百零二章 時光飛度第534章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一百七十九章 感激無盡的感激通知第467章 蔚州無憂,中山無憂第345章 殿前鳴鐘,延東報急一百四十九章 江湖同道又相逢第660章 即將到口的誘餌第878章 不識好歹第534章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一百九十四章 花白蒼蒼並少年第657章 張邊軍的小算盤一百二十三章 五分之一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第364章 夾竹梅花槍,如此中山軍第565章 大雪滿弓刀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第572章 大難見人心第713章 好一招‘過河拆橋’第637章 戰車洪流第480章 某要殺人,光明正大第541章 地下空間二百二十一章 絕佳的第一印象第586章 亮相中原第512章 第七日一百五十二章 我打仗第719章 再一再二不再三第823章 撬動歷史的刺客五十八章 祝彪呆住了二百八十六章 日月風雷五連擊第623章 正面的碰撞第351章 不留活口一百九十章 哀兵未必能勝第582章 祝彪有後第771章 祝家新子弟二百四十章 你是我的一輩子第44章 淫賊——第447章 武林版《貳臣傳》第783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812章 欲將輕騎逐,單于夜遁逃第704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中)二百三十六章 當霹靂彈也不管用時第432章 此子風華一百六十八章 越攪越多五十九章 祝彪身上的殺氣第389章 石炮地動天也覆第577章 我漢軍威武(上)第749章 這人,不傻!第907章 情報第464章 垮塌的城牆第823章 撬動歷史的刺客第842章 天象地理二百五十一章 金系武俠江湖奇物第704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中)第374章 柏平山之戰第908章 齊國第1章 魂穿異世第303章 壓雲霄,鎮飛環第365章 東華門外第443章 沖天的戰意,我漢軍威武第15章 有仇必報第455章 整整一馬車的金銀八十七章 暗中眼第338章 《易筋鍛骨篇》的普及第807章 青史上留下一筆第460章 非得飲血而後始甘心!第739章 義氣帽子,領軍人物第305章 千面人——祝彪第15章 有仇必報第575章 烏維馱的憤怒第380章 救命之恩也衝不去的不爽!第537章 那個年青人一百三十七章 騎兵守城一百九十五章 海邊的沙堡不堪一擊第741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869章 西陲風雲(二)二百八十三章 大boss面目一百九十七章 一屠三萬人好一個殺坯第309章 這就是江湖奇遇第517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一百七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59章 火力吸引第22章 老子就是在找茬!第301章 夜入縣衙第365章 東華門外第520章 宗師的對決八十五章 二次江湖行第428章 陰間已經有別墅了一百四十五章 開殺的援軍纔是真正的援軍第712章 戰略對峙,局部戰爭二百四十七章 寒江劍儒二百九十四章 邪道金霞第813章 狗血的言情
二百四十七章 真將軍也第619章 決戰高明:一鼓作氣第400章 復令識者久嘆嗟二百零六章 一祝擎天第331章 十八連勝的神!第12章 圖謀爲何?一百零二章 時光飛度第534章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一百七十九章 感激無盡的感激通知第467章 蔚州無憂,中山無憂第345章 殿前鳴鐘,延東報急一百四十九章 江湖同道又相逢第660章 即將到口的誘餌第878章 不識好歹第534章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一百九十四章 花白蒼蒼並少年第657章 張邊軍的小算盤一百二十三章 五分之一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第364章 夾竹梅花槍,如此中山軍第565章 大雪滿弓刀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第572章 大難見人心第713章 好一招‘過河拆橋’第637章 戰車洪流第480章 某要殺人,光明正大第541章 地下空間二百二十一章 絕佳的第一印象第586章 亮相中原第512章 第七日一百五十二章 我打仗第719章 再一再二不再三第823章 撬動歷史的刺客五十八章 祝彪呆住了二百八十六章 日月風雷五連擊第623章 正面的碰撞第351章 不留活口一百九十章 哀兵未必能勝第582章 祝彪有後第771章 祝家新子弟二百四十章 你是我的一輩子第44章 淫賊——第447章 武林版《貳臣傳》第783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812章 欲將輕騎逐,單于夜遁逃第704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中)二百三十六章 當霹靂彈也不管用時第432章 此子風華一百六十八章 越攪越多五十九章 祝彪身上的殺氣第389章 石炮地動天也覆第577章 我漢軍威武(上)第749章 這人,不傻!第907章 情報第464章 垮塌的城牆第823章 撬動歷史的刺客第842章 天象地理二百五十一章 金系武俠江湖奇物第704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中)第374章 柏平山之戰第908章 齊國第1章 魂穿異世第303章 壓雲霄,鎮飛環第365章 東華門外第443章 沖天的戰意,我漢軍威武第15章 有仇必報第455章 整整一馬車的金銀八十七章 暗中眼第338章 《易筋鍛骨篇》的普及第807章 青史上留下一筆第460章 非得飲血而後始甘心!第739章 義氣帽子,領軍人物第305章 千面人——祝彪第15章 有仇必報第575章 烏維馱的憤怒第380章 救命之恩也衝不去的不爽!第537章 那個年青人一百三十七章 騎兵守城一百九十五章 海邊的沙堡不堪一擊第741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869章 西陲風雲(二)二百八十三章 大boss面目一百九十七章 一屠三萬人好一個殺坯第309章 這就是江湖奇遇第517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一百七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59章 火力吸引第22章 老子就是在找茬!第301章 夜入縣衙第365章 東華門外第520章 宗師的對決八十五章 二次江湖行第428章 陰間已經有別墅了一百四十五章 開殺的援軍纔是真正的援軍第712章 戰略對峙,局部戰爭二百四十七章 寒江劍儒二百九十四章 邪道金霞第813章 狗血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