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危局

夜幕漆黑,沒有一絲一毫星月之光。北平城內一片寧靜,除了偶爾響起的更夫吆喝聲,再無一點。

突然,馬蹄聲劃破夜空,驚起了守戶之犬的狂吠。御街之上,陸續有急馳的駿馬奔向王宮。凡是馬上躍下之人,無不昂挺胸,步伐穩健。幾名內侍守候在宮門外,待禁軍副都督平寇將軍安偉國入宮後,暗自尋思着,就差河東的祝帥了。

這彙集來北平城下的各部兵馬,真是雲集了北漢軍中大半的將星。

只是祝彪屯兵的薄刀嶺到底離都城有三十幾裡地,怕是還要等些時候。縮着脖,不住地搓着雙手,宦官們的眼睛不住地望向御街那頭。

蹄聲急促,五騎飛馳而來,於宮門前穩穩停下,爲首的馬上騎士飛身跳下,便有禁軍士卒上前牽過繮繩。內侍們定睛一看,不是當今北漢最璀璨的那顆明星祝彪是誰?驗明瞭身份,祝彪立刻進入王宮,在宦官的引領下疾步趨向講武殿。沒一陣,追上先行一步的安國偉。

二人並肩而行。安偉國看了看前頭內侍,小聲道:“祝帥,延州怕是不保了。”祝彪是延西人,那裡是祝家的桑梓之地,怪不得他要跟祝彪說道。

祝彪默然地點點頭,就在內侍傳達王上緊急召見的詔命之前,他已經收到祝明的手下陸陸續續傳回的消息。肖仲明三日前大敗,延平郡已經丟了。

“日行二百里而厥上將,肖將軍太心急了。”

羅明江對岸,已有趙軍的先頭兵馬在出沒,延州真的鐵定淪陷了!好在,自己已經領兵趕到,雖然帶領來的士兵只有八萬步騎。

帝都方面竟然跟胡人有聯繫,在祝彪接到緊急軍情立刻帶兵回師河東的時候,一直以來避而不戰的胡騎出現了。

超過六十萬人的騎兵羣壓倒了羅州與河州上首,一舉將羅州的武帥所部以及河西的葉傅恆部牽制的結結實實。

河東本是受威脅性最小的,河東四郡最上首的安澤郡只有平川、山陽二縣位於駱河以北,是河東破入的開口,其他地方盡在駱河以南,受到駱河這一天然屏障的最佳保護。再加之張邦彥的水上巡檢司,留步甲十多萬的河東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但現在朝廷不是正圖在河西北部立新郡,河東北部立駱北郡嗎?這一下子就把河西河東都架到火上燒烤了。

上百萬遷移去的流民,無數的磚石、材料、糧食、耕牛、農具、鐵器,這些若全被胡騎‘吞吃’了,北漢損失就太大了。會不弱於先前的烏維馱之禍。

以至於河東的唐軍大部分軍力都‘花’在了這個上面。祝彪能領着來北平的只有八萬步騎。這其中有河東軍五萬!

“江津必須增兵。否則一旦趙軍過河,江津就難保周全,到時候趙軍南北兩路合流,五十萬大軍就會直撲北平而來,你心裡要有個數。”安偉國不愧爲沙場老將,雖然年紀大了,近幾年都是留職禁軍,但對戰局的判斷仍舊十分準確。

再說,現在北平城周外,能領兵頂上江津不讓人有半分擔心的人,也只有祝彪和他的河東強軍。

“老將軍放心,我曉得輕重。”祝彪應了一句。他纔不擔心守江津呢,有八萬軍在手,怕毛。

雖然這樣的戰事在外人眼中會是那麼的懸殊。

兩人到講武殿外,雲集北平的各軍主將已經皆已抵到。內有一人,年不到三十,身長略遜祝彪卻顯削瘦,穿一身緋紅色官袍,肅立不言。與四周其他長官相比,此人多了一分孤傲,少了一分恭敬。他便是唐王新派來的‘代表’——關彥美。

見了安偉國和祝彪,衆人都起身來打招呼,只有一身孤傲的關彥美淡淡的拱了一下手。祝彪眉頭一挑,真不愧唐王的小舅子啊,夠傲氣!拱手後一人立於旁,既無人與之搭話,他好像也不屑如此。

這時候內侍傳詔,姬昀升殿。等到姬昀高居於上,衆將施行禮後,殿中一時陷入了沉默。

姬昀在上,望着下端,面無表情。祝彪是他十分不喜歡見到的人,但是北漢的榮譽卻偏偏近乎是他一人贏來的,再看看肅立於後的雲崢,自己這個表哥雖也是軍中後起,但真的相差太多。

WWW¸ttκΛ n¸¢ Ο

神情稍緩,未語先嘆,口氣頗爲無奈道:“延州之地,業已失控,偶有城池孤懸,也有助不了大局。孤王聞聽趙軍已經開始欲動,極有可能兩路夾擊江津,似此這般,如之奈何?”

他問題一出,下面無人回答,姬昀見狀只能繼續說下去:“國家危難之際,諸卿都是孤王的親信武臣,大漢的頂樑柱石,不必諸般顧忌,直說無妨。但有建言,能阻敵退敵保國者,孤王絕不吝惜封賞。”

話音再落,雲瀚起身,衆人都望向他。雲瀚神色肅然,對着姬昀一拜道:“王上!以臣愚見,延州不可保,江津危矣。當速派精兵強將補充防禦,否則江津一失,安州震動,趙軍便可一路沿江直下北平了。”

“北平之兵尚不足二十萬,如何分兵?真如他法?”

“不然!王上,江津城高大堅固,只需一支強軍駐守城內,即可大大牽制趙軍南北兩路。而安州西北之地,麟州正北之地,皆尚有可爲。只需那裡有數郡堅守,便可使趙軍糧道不通,補給不暢。其孤軍深入,必求戰決。而王上矢志抗戰,北平城剩餘十幾萬大軍和滿城百姓堅守,趙軍談何容易克城?

屆時師老兵疲,困頓堅城,士氣必落。我軍焉知不可反敗爲勝?”雲瀚並未言明退敵之策,但這樣的話也能讓姬昀心氣爲之一高。

姬昀聽後並未明確表態,而是問道:“若趙軍對江津圍而不打,渡河東來,該如何抵擋?”

雲翳閃出身來,對此似乎早有準備,利索奏答道:“圍城之戰在內不在外。如守城之將爲豚犬,則城外軍等兵之勢即可圍困。如守城之將爲龍虎,有五倍之軍亦不能安穩。

臣所慮者,即在江津。江津有失,北平危矣。江津不失,北平安若重山。”

祝彪心中泛起了一個無聲的冷笑。

八月初二,祝彪率軍進駐江津城。

初五,姬昀下詔,擢升祝彪爲安州兵馬都督,全面主持安州軍務。蔡珽慎、馬髦、雲瀚等皆有兼職,且個個名頭很大,不是大都督就是大詔討。相比言,祝彪的都督職雖然是第一個下詔的,但職務卻是絕對的次等。一衆十幾人的詔書中,雲崢不知覺的也升任了禁軍第二副都督,第一是安偉國。

而這時的祝彪已經抵到江津郡,接到詔書後,不置一詞。

只是下令楊延彰、高燮二將各領本部進駐江津郡城東南方的義慶縣和正北方隔江相望的安養縣。

同時收攏各地殘兵和鄉勇,招募水手,聚攏船隻,聯絡清江幫……

這日,在義慶縣西北的驛道上,人流如梭,絡繹不絕。無論男女老少,人人臉上神情悲慼,手裡都提大小不一的包裹。不少人還推着小車或牽着牲畜。

趙軍要來了。雖然他們不會像胡狗一樣歹毒兇殘,但想想當初殺入中山國的漢軍,能走能逃的還是走還是逃吧。所以,無數的百姓就像搬家的螞蟻一樣,順着官道向着東方逃去。

行至一處岔路口,人羣都往左去,無一人向右。因爲那右邊的岔道是折向西北的。

“老人家,爲何衆人獨向左走,卻不往右?”人羣中,一名大漢向身旁老婦問道。此人約莫三十出頭,穿一領深灰直裰,收拾得十分精幹利落。手裡雖然也提着一包裹,可觀他神情剽悍,怎麼也不像是難民,而更似乎跑江湖的。

老婦瞥了他一眼,隨口道:“看你着口氣,不是江津人吧?”

“哦,婆婆是如何看出的?在下祖籍是江津義慶的,但父輩時就搬去了曲州,長到三十隻會來過寥寥幾次。這一次也是因爲老家兵戈要起,回鄉探望一下族親的。”那人笑着回答道。

聽到這話,老婦心裡暗讚一聲,真是個有情義的。這個時候了還能想着親人。

“那處再往前行十幾裡,便是折去西北了。現在人都往東走,誰還回去啊。”老婦回答道。

那漢聽罷,不經意地朝右望了一眼,兩條路一般模樣。向右偏的給人的感覺還更向東一些,搞鬼哦,竟然是折向西北的。大漢知道怪不得自己會被一個老婆婆一言看穿。

“可我看那向右的道上不是還有車馬痕跡嗎?”

老夫搖了搖頭表示不知,大漢正當失望,卻聽身後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說是有軍隊路過的,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畢竟誰也不會這時候去瞧熱鬧不是。”

那漢一聽這話,回過頭去,就見背後十步的距離裡,五六個壯年男都把目光瞧向他。

約莫過去一個來時辰,路上行人漸少,剛纔那大漢從路旁冒出來,四周一張望,來到岔路口,盯着往右那條官道出神。

“去是不去?”不知道什麼時候,五六個漢聚在他身後。看樣子,可都是精明幹練之輩。

大漢並未回答,而是撇開驛道,直接投林中而去。剩下幾人,互相對視一陣,緊隨其後,頃刻之間,便消失在了道旁的小樹林中。這行人身形靈活。在樹林間穿梭,約行七八里,來到一處大帳似的土坡,剛踏上坡頂,行在前頭的男忽然將身一矮,身後幾人還愣着不動,他回過頭來,臉色一沉:“蹲下!有人來!”探出頭去,往北一望,便見一隊漢軍士卒挺着長槍挎着腰刀巡邏而過。

“走了,上吧。”有人叫道。

“莫慌。”爲之人神色冷峻,一雙鷹眼四處打轉,恰如隱蔽在草叢的野物還在伺機對獵物動襲擊一般。果然,片刻之後,又一隊漢軍士卒過去。好傢伙,果然是前後編隊,埋下的有伏筆,看這樣森嚴的警戒,定然有條大魚!

等了一陣,不見再有任何動靜,爲首的大漢到處打量,才起身向後一揮手道:“走,上土坡,可千萬小心!”其他人也不答話,跟在他身後一言不,甚至大氣不喘。

登上土坡,居高臨下,山破下方圓十數裡景緻悉收眼底。一條小河蜿蜒盤旋,自西向東流去,此時已是日落黃昏之時,那河面波光粼粼,引人矚目。

這些人卻無暇欣賞黃昏日落美景,留下兩人望風,餘者向西移去,極目遠眺。就見那灣水流的環抱之中,一座漢軍營地已經搭建了起來。上千匹放開的戰馬或奔或立,或吃草或飲水,幾乎讓人以爲身是在塞外草原上。

“劉頭!位置在這……”一人的聲音從背後傳來,手上還捧着一張地圖。卻被爲那大漢回頭狠盯了一眼,趕緊底下頭去,不敢復言。

“似乎只有一個營,不像是郡兵鄉勇。”左手一人質疑道。

大漢微微點頭,若是郡兵鄉勇,哪來如此森嚴的戒備,距離營寨六七裡外就有小股的隊伍巡邏,那一支支看似分散的巡邏兵,實際卻極大地封鎖了秘密。有人建議再走近些,以便仔細查看。大漢卻沉吟不語,查得細緻些,固然是好。但萬一泄露行蹤,被對方警覺,反倒不妙。

正入神時,忽聽背後輕微響動,大漢心頭狂震,猛然回去瞧。只見草木林立,樹木依舊,哪有半點異樣。

“怎麼了?”身旁同伴問道。

“你們沒聽着?”大漢反問。

同夥們都搖着頭,大漢一頓,感覺是否是自己有些緊張了,正打算回身時,突然面色一緊:“人呢!”

人呢?什麼人?餘者面面相覷,不知他所言何意。但僅轉瞬之間,人人心頭升起一起涼意,疑惑的臉上轉而覆蓋一層冰霜一般。不好了,放風的人呢?方明明留下兩人望風,此時爲何蹤影全無!這天還沒黑呢,莫不是就見着了鬼了?

“我去看看!”一人變戲法似的從袖裡翻出一柄短刀。

“站住!”大漢一聲厲喝,野獸般的眸子中精光暴射,在山林之間掃射不停,同時也一樣不着痕跡地從身上翻出一柄短刀執在手中。“咱們一起下去——”

兩個人都無聲無息的不見了,再一個人下去,不是送羊入虎口麼。舉手示意衆人下山。五個人各執兵器,戒備着朝土坡下而去。行一陣,仍不見那兩名同伴蹤影,一時間,只覺這黃昏的晚景變得無比的陰鷙。

幾人小心警戒,緩步下行,除了腳踩落葉沙沙作響外,再也聽不到其他聲音。可越是這樣,幾人心中越是不安。哪怕是被野物一擊斃命然後吃了,也該剩幾塊皮毛不是,人到底在哪?

頭頂突然一聲撲騰,駭得這幾人差點驚叫出聲!但定睛看去,卻是一隻野鳥振翅飛走!該死的畜生,卻來消遣你家爺爺!登時氣的都要擰鼻子了。

“幾位打哪來?到哪去啊?”

就在五人鬆下一口氣的時候,冷不防一個聲音響起,讓五人剛剛緩下的心一下子緊了起來。卻見一人,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正擋住去路。也是三十上下,身長五尺五六寸,穿着一襲灰色短衣,腰裡挎着把刀,正目不轉睛地盯着他們。

見他如此裝扮,料想不是士卒,這爲首大漢收了短刀,上前數步,抱拳道:“好漢有禮了,我等是延州逃來的鏢客,要往南面避避難。不知路途,迷了方向,不知好漢是……”

沒等他話說完,對方已經揮手道:“廢話休說,交出器械,跟我走——”

聽他口氣不容置疑,大漢身後的幾名同伴挺刀便欲逞兇,卻被他攔了住,再次抱拳笑道:“我等實是無心,驚擾了貴地,還請好漢饒恕則個。小弟身邊有些銀錢,就送好漢買碗酒吃。”

“劉頭你魔障了?他只是一個,便是三頭六臂,咱們也不懼他!”同伴低聲說道。

大漢卻充耳不聞,等待對方答覆。那短衣挎刀的漢子冷笑一聲道:“大家都是明白人,我勸你們還是交出器械,束手就擒吧。”

話說到這份上,再裝下去,也就沒有意義了。大漢再度翻出短刀,盯着對方臉面冷聲問道:“我若說不,你當如何?”話音方落,那林中多顆大樹背後,突然閃出連竄人影。粗略一看,就有十幾二十人。

就在那些人閃出的同時,被圍五人中的一人身形一動!他剛一動,破空之聲就呼嘯而來!隨即一聲悶哼,這人一頭栽倒在地。仔細一看,一支短箭正射入他左胸心臟。躺在地上,不住抽搐,神仙也難救了。

大漢環視四周,見他們已經被合圍,對方之中,有七八人正持着勁弩瞄準着,另有一個還正在裝填弩箭。顯然,自己那兩名望風的弟兄,也是被他們做掉或打昏了。

“怎麼辦?”有同伴低聲問道,語氣之中,不免慌亂。

硬拼肯定不行,若仗着長短兵器打鬥,自己絲毫不懼。可對方竟然配備勁弩,若貿然逞兇,絕計討不到好去。弩這東西太讓人頭疼,雖然造價不菲,但比弓有威懾力多了。

“再敢抗拒。”那灰衣挎刀漢子語氣一冷,“就地格殺!”

聽對方這口氣,看對方準備,八成是遇到漢軍了。甚至就會是附近那軍營的士卒。想到這裡,心中一陣悸動,立時扔了短刀。

“你這是……”同伴失聲道。

“怕是遇到漢軍了,不要胡來!記住,我們是延州的鏢客!要到南面避難的!”

軍營果然是一個營的規模,而且全都是精兵。

看着刀槍鮮明,氣息彪悍,紀律嚴重,舉止有素的漢軍,大漢被押進大營的時候,這是他唯一的感觸。

行至一處帳前,那灰衣挎刀之人命令在外等候,自己則踏入帳中。不多時,領着一人出來。看到此人,大漢心中的悸動更厲害了。一種天敵一樣的驚悸讓四人全都瞬時閉住了呼吸。

刑天笑的目光如刀子一樣在四人臉上劃過。

“你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一一打量幾人之後,刑天笑開口問道。

“先前已經答過,我等是延州鏢客,到南邊避難的。”大漢心裡素質不錯,氣息雖有些急促,但口氣還是四平八穩。

“那你姓甚名誰?籍貫何處?”

“小人姓周,雙名天益,師傅門中排行老四,祖籍延州新平郡。”這對答也是如流。刑天笑聽罷,也不表態,是又問其他幾個,另外三人也是答得十分順溜。

“既是鏢客,焉能不識道路?還鬼鬼祟祟的偷入軍營重地窺視?你等想找什麼?”

周天益還是不慌不忙,從容說道:“我等學藝不精,只敢在延東延西間行走,江津少有來過,不識道路情有可原。將軍以此來視我等兄弟爲奸細,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刑天笑冷笑道:“好利的一張嘴!但,你可能還不知道,不知道我是誰?”

“敢問大人名姓。”

“好心性。但你忘了,區區一個鏢客,到了此時地步,還會像你這樣四平八穩不急不慢的嗎?再說,我漢家兒郎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麼無膽那麼苟且。孔武有力,卻南逃躲避,羞也能羞死。”

“最後告訴你,本人姓刑,也是雙名——天笑。原朝廷六扇門的十大金牌捕頭之一。抓你這隻小耗子,你以爲邢某人還會看走眼麼?”

士兵把人帶下去拷問後,刑天笑有些皺眉的走去軍營的主將大帳。“楊將軍,斥候抓到了一波耗子,看來趙軍要來了……”

八月初八。趙軍北路前鋒進抵羅州南嘉郡。郭明再度城下來勸降,但他說的那些早在趙軍發兵之前就已經上了昭告天下的繳檄文書上了,到現在半月有餘,已經沸沸揚揚,盡人皆知。南嘉郡太守在城頭大罵郭明背棄祖宗,賣國求榮,郭明大怒。

是日,漢軍出城來戰。因爲前來的盡是趙軍五萬兵鋒,而非其主力大軍。

南嘉郡將少年時便從軍征戰於沙場,弓馬嫺熟,經驗老道。先以強弩挫敵兇焰,後以精兵齊力向前。趙軍派騎兵急攻,南嘉郡陣形幾被衝散,然每每危急之時,郡將便飛馳于軍中,疾呼報國。士卒往往鬥志復振,效死陣前。趙漢兩軍激戰良久,旗鼓相當,各折了數千人馬。

趙軍楊廣勝震怒,率提大軍來攻。太守見形勢嚴峻,奮不顧身親臨一線,郡將奮勇當先,身先士卒,受創數處仍不後退。南嘉郡一時間堅不可摧。

偏在此時,南嘉郡收攏的延東敗軍一校尉,見趙軍軍容鼎盛,心生怯意,懼駭之下認爲不可阻擋。向太守勸說棄城逃走。太守自然未聽,還免去其帶兵一職。校尉回到軍中,謀利出逃,事情敗露後,更鋌而走險領數百親信攪亂軍中,以至於全城大亂。太守郡將大驚,急遣派人馬鎮壓。

雖然第二天天亮前鎮壓了下去,可城內漢軍的信心士氣大挫。再也無前日的堅韌了。

再兩日,城中大戶不穩,將士無心戀戰,一時間人心惶惶。然後一夜城門洞開,趙軍魚龍而入,太守、郡將帶兵奮戰到死也不知曉,南嘉城門到底是被襲破的,還是有人開城。

南嘉的淪陷,直接導致了北平朝廷的大地震。姬昀聞聽此訊,一整天粒米不進,滴水不沾,以致形容憔悴,精神恍惚。

因爲佔據南嘉後的趙軍,既可以再接再厲拿下餘明,直接與北平城隔江相望,也能安下心來不用再考慮羅州的威脅,不用再考慮羅明江水師營的威脅,北路主力南下,放馬直取江津。()

三百八十七章 腳下生釘站立擂臺第850章 天助我也——第414章 中山國焉敢如此?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第324章 天蠶手套,20萬兩一百八十四章 滿地胡屍一百一十八章 戰爭二六十七章 原來如此一百三十三章 北陵郡陷第512章 第七日第674章 就是一個天才第59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夜殺(上)第872章 引虎入羣狼二百一十一章 大首領漢軍出城了第537章 那個年青人一百九十九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318章 捉龜捉龜一百七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19章 決戰高明:一鼓作氣七十七章 他怎麼可以第810章 半月牽牛,血淋勇士一百八十七章 三將鎮服強取明溪第398章 這一仗啊……一百八十一章 入羅州第556章 回北漢第779章 河西與河東第359章 戰爭的需要二百四十二章 蒼老的姬釗六十一章 殺雞駭猴上第757章 白髮老將,恨,恨,恨-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第573章 八百壯士第650章 晉賊兵敗於此也!一百六十九章 局部犧牲與總體局勢第496章 乾坤突變,豹胎易筋丸第778章 割面明誓,我誓殺汝第744章 決死的意志一百八十五章 二戰勝一百九十章 哀兵未必能勝第432章 此子風華第807章 青史上留下一筆第726章 河東軍(上)第456章 轉危爲安一百一十二章 雲齋聚會第471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二六十二章 金鷹銳士第15章 有仇必報第497章 《燃木刀法》,是何原因?第361章 小靈通,情報網初現第23章 好傢伙,就瞅準你了!第301章 夜入縣衙六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642章 蒼松關宋軍的雄起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第589章 是死是生的一碗酒第800章 撒花??????第374章 柏平山之戰九十九章 急需收藏吶第614章 決戰高明:戰書第390章 飛箭如蝗,兵多似蟻第44章 淫賊——第802章 神秘寶鼎一百四十一章 殺第574章 臨敵變陣,恐怖的完美第707章 宗師出沒要注意二百四十五章 十兩銀子三條命第838章 大年初二走親戚嘍!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一百六十四章 俘虜殺第828章 正月十五望月樓第710章 再戰武道宗師第458章 是個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第664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413章 攔路有宗師第842章 天象地理二百六十五章 分兵開打第883章 匪寇第41章 暗中的陰手第515章 系統灌輸,融爲自悟一百五十一章 戰事再起大夥繼續第770章 妹婿呢?一百七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56章 轉危爲安第458章 是個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第816章 漢兵之精,漢將之強第698章 擊鼓,進兵——第491章 隆重困獸一百一十五章 無畏堅定第369章 一日執金吾第376章 王命金牌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第525章 花二第860章 大評到來第672章 計中計第390章 飛箭如蝗,兵多似蟻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第706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續)第644章 異界版‘圍魏救趙’第598章 圍城打援
三百八十七章 腳下生釘站立擂臺第850章 天助我也——第414章 中山國焉敢如此?第772章 蠢蠢欲動和躍躍欲試第324章 天蠶手套,20萬兩一百八十四章 滿地胡屍一百一十八章 戰爭二六十七章 原來如此一百三十三章 北陵郡陷第512章 第七日第674章 就是一個天才第59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夜殺(上)第872章 引虎入羣狼二百一十一章 大首領漢軍出城了第537章 那個年青人一百九十九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318章 捉龜捉龜一百七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19章 決戰高明:一鼓作氣七十七章 他怎麼可以第810章 半月牽牛,血淋勇士一百八十七章 三將鎮服強取明溪第398章 這一仗啊……一百八十一章 入羅州第556章 回北漢第779章 河西與河東第359章 戰爭的需要二百四十二章 蒼老的姬釗六十一章 殺雞駭猴上第757章 白髮老將,恨,恨,恨-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第573章 八百壯士第650章 晉賊兵敗於此也!一百六十九章 局部犧牲與總體局勢第496章 乾坤突變,豹胎易筋丸第778章 割面明誓,我誓殺汝第744章 決死的意志一百八十五章 二戰勝一百九十章 哀兵未必能勝第432章 此子風華第807章 青史上留下一筆第726章 河東軍(上)第456章 轉危爲安一百一十二章 雲齋聚會第471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二六十二章 金鷹銳士第15章 有仇必報第497章 《燃木刀法》,是何原因?第361章 小靈通,情報網初現第23章 好傢伙,就瞅準你了!第301章 夜入縣衙六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642章 蒼松關宋軍的雄起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第589章 是死是生的一碗酒第800章 撒花??????第374章 柏平山之戰九十九章 急需收藏吶第614章 決戰高明:戰書第390章 飛箭如蝗,兵多似蟻第44章 淫賊——第802章 神秘寶鼎一百四十一章 殺第574章 臨敵變陣,恐怖的完美第707章 宗師出沒要注意二百四十五章 十兩銀子三條命第838章 大年初二走親戚嘍!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一百六十四章 俘虜殺第828章 正月十五望月樓第710章 再戰武道宗師第458章 是個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第664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413章 攔路有宗師第842章 天象地理二百六十五章 分兵開打第883章 匪寇第41章 暗中的陰手第515章 系統灌輸,融爲自悟一百五十一章 戰事再起大夥繼續第770章 妹婿呢?一百七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56章 轉危爲安第458章 是個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第816章 漢兵之精,漢將之強第698章 擊鼓,進兵——第491章 隆重困獸一百一十五章 無畏堅定第369章 一日執金吾第376章 王命金牌一百三十八章 天神教法師第525章 花二第860章 大評到來第672章 計中計第390章 飛箭如蝗,兵多似蟻第409章 來自背後的刀子第706章 弒兄囚父,齊魯亂(續)第644章 異界版‘圍魏救趙’第598章 圍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