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帶着樑發,一塊離開了練功場,回到駐地。
去了屋裡,裝作拿東西。
出門時,手裡多出了幾樣物件,遞給了恭敬站在門外的樑發:“爲師這幾天去了山裡採藥,無意中得到了些寶物。你和高根明一起悄悄處理掉,別被人發現。”
華山派的弟子也才二十多位,十幾名男弟子,加上嶽靈珊七名女弟子。
大部分都是這三四年內入門的,少數幾個跟隨十多年了。
三弟子樑發入門也才四年多,天賦還算過得去,奈何世間太短,積累嚴重不足。
但他的性子沉穩、忠厚老實,而且原著中的他寧死不屈。
四弟子施戴子也是沉穩的性子,五弟子高根明腦子靈活,卻能穩得住。
坦白說,老嶽此前的教育還是挺好的,手下弟子雖然都不是天才,也算是良才。
楊安很清楚令狐沖這貨根本不值得倚重,自然把心思放在其他弟子身上。
早在解決掉勞德諾之後,他就和甯中則一塊,教導衆人抱元勁或者混元功。
雖然現在該轉修,實力進步並不明顯,但未來過個幾年,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樑發接過盒子,打開一看,立刻被裡邊的三件東西給吸引了。
其實那都是玻璃工藝品,放在現代,掉在地上都沒人撿,因爲太氾濫了。
可放在古代,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寶物。
別說普通士紳、官員垂涎,就算拿去當做先給皇帝的貢品都足夠,因爲在這時代,這是屬於最珍貴的寶物。
楊安也有想過,只要拍好皇帝的馬屁,華山派想要發展起來就不難了。
可這麼一來就成了朝廷鷹犬啊,江湖中這些文盲,一個個自以爲牛比,最是厭惡朝廷。
若是和朝廷接觸,似乎麻煩更大。
楊安真要這麼幹,振興華山派什麼的,就別想了,不被唾棄都已經是萬幸。
沒法子,宋明時代都是崇文抑武,別說武人,連將軍都沒太高地位。
俠以武犯禁啊,文盲自以爲武功了得,就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了,特別是官府。
彷彿只有這樣,才能高人一等,實際上在楊安看來,這只是自卑心理作祟。
如此,和朝廷保持距離的行爲也就慢慢形成了規矩,足夠扯淡的。
“師父,這,這是否太珍貴了。”
樑發傻眼了,看在在陽光之下熠熠生輝的“寶物”,他有點腿軟。
“嗯,爲師也知道,這些過於珍貴,一旦出手難免會留下痕跡,可能會給我們帶來麻煩。不過我相信你們,肯定能夠處理好的。”
樑發心中驚呼,咱真的辦不到啊。
可看到嶽不羣那信任的表情,樑發又說不出話來。
楊安想了想,道:“實在不行,你們也可以蒙面和其他富商、士紳交易。最好是富商,他們沒多少社會地位,即便買到手了,也只會在暗地裡偷偷欣賞,不敢拿出來示人。”
這不是絕對的,畢竟富商的社會地位太低了,若是進獻寶物給自己某個好的出身,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概率不是很大,是人都貪心的啊。
倒是士紳麻煩一些,這些人才是這個帝國的掌權者啊。
“好吧,師父,不過這樣一來,難免偷偷摸摸,實在是……”
樑發接下來的話沒說,那小眼神卻是把意思表達清楚了。
楊安擺擺手,沒說話,樑發心裡卻是清楚了。
他鬆了口氣,心裡倒是覺得,自己這師父真的有點變了。
“做這些事前,注意先蒐集好情報,還有,別在華陰縣附近。”
“是,師父,弟子省得。”
再交代了幾句,樑發就小心翼翼地走了。
這是楊安給樑發、高根明的考驗,要是做差了,也沒什麼。
這樣的寶物是必然“稀少”的,大家都理解。
所以即便樑發的身份被人查出來,最多就是搜查一下華山派唄,爲了生存,這點面子還丟得起。
若是兩人通過,接下來自然會全力栽培他們。
當然,門派掌門接班人,那是不可能的了,怎麼都得給嶽靈珊留着啊。
何況這事還早着,他都還沒確定,任務完成之後是否要用勳章截停這個世界。
若是截停,未來的他肯定還會出現,他都還年輕着呢,哪裡需要急着找接班人。
“師兄,這次劉正風金盆洗手,勢必會讓衡山派的實力下跌一個檔次,我們將會更難了。”
甯中則回來之後,一邊整理着,一邊和楊安說着話。
“師妹放心,過幾日,我會出門,看看能否找到剪除嵩山派力量的機會。”
楊安這話讓甯中則詫異,她驚異地看着楊安:“師兄,我們到底是五嶽劍派。何況嵩山派雖然霸道了一些,可到底沒做過惡事。”
“師妹你說錯了,嵩山派的力量超出師妹你的想象。不說十三太保,左冷禪暗地裡還收買了黑道高手,打算偷襲我們三個門派中的高手。”
“什麼?”
楊安鄭重道:“根據我得到的消息,就是如此。甚至,他們還打算找劍宗殘餘,來奪取我們華山派。”
“師兄,你確定是真的?”
甯中則心慌意亂,連剛纔楊安說要在暗殺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
“五嶽劍派本是爲了對抗魔教而立的,奈何,泰山派、恆山派、衡山派以及我們華山派式微,甚至泰山派還以嵩山派馬首是瞻,我們又如何能夠對抗?實力差距太大了,哪怕左冷禪沒有野心,都會被手下人推着,謀奪五嶽的真正掌控權,更遑論左冷禪本就是梟雄。”
楊安嘆息着,以前看小說、電視劇,視線都放在了令狐沖上。
只要主角逍遙,其他的根本不會去在意。
可真正坐到了這個位置,才明白其中的難度。
華山派除了他們夫婦,一個能抗事情的都沒有。
至於風清揚,嶽不羣不知道也就算了,即便知道又如何呢?
當初他們苦苦支撐的時候,風清揚在哪?
別扯什麼不幫也是應該,不管劍宗還是氣宗,都是華山派中人,即便發生了衝突,也是一家人啊。
就如家人發生衝突,在遭遇外敵的時候,另一個在旁邊看戲,其他人會舒服?
這也是爲何,之後封不平三人上華山,嶽不羣懶得理會的緣故。
要不是嵩山派的人在,否則早就和他們死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