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聖墓

不久,希律王塔前的諾曼軍隊和吉麥吉斯旅團也爭相投入攻擊。

最先動手的是坦克雷德,他還在聖斯蒂芬修道院前飲馬時,兩名突厥貝伊從希律王塔上城牆溜出來,被帶到他面前,這兩個貝伊乞求饒命,並願意給諾曼小將打開城門,讓他能第一個奪佔聖殿。

“吹響喇叭,衝鋒!”坦克雷德沒有任何猶豫,許下了保障兩名叛徒性命的諾言後,便叫他倆引路:從希律王塔的城門進去,便是傳統裡耶路撒冷的“上城區”,斜着穿過那裡,再突破聖城的老牆,便能從側後攻佔聖城的宮殿區,即所謂的聖殿山。

六千名諾曼軍隊,以大約三百名甲冑齊全的騎士軍士縱馬前驅,後面全是僕從的各族輕騎和步兵,捲風般奪取了希律王塔的左半部分城牆——而後,四千名(其餘留在貝魯特和朱拜勒駐屯)吉麥吉斯士兵也揚着旗幟,奪取了另外半邊的城牆。

很快,聖喬治旗和銀穗旗就順着煙火張天的上城區不斷突進起來,坦克雷德不斷向聖城內裡的老牆衝鋒,但很多諾曼人跟着跟着卻“丟了”,因爲當他們看到沿途有個漂亮宅子時,就舉着劍進去了,砍殺宅子裡原來躲藏起來的主人,殺死男丁,刺死婦人,把還在號泣的幼童和嬰兒雙腳抓起,撕成兩半,或者摜到牆壁和門框上砸成肉醬,接着諾曼人就提着血淋淋的劍站在庭院中央,對瑟瑟發抖的宅院奴僕們說,“現在你們,和這所房子的傢俱、穀物、葡萄酒、絲綢衣服和錢幣一道,統統歸了我這個新主人。”

大衛塔那邊的戰線上,法蘭克人也在舉着斧頭和長矛,到處追逐殺死任何異教徒,然而到最後他們已不耐煩辨認對方的身份,只要是看到的陌生人,不管是撒拉森人,還是馬龍派,還是其他什麼族羣的,統統被砍死在街道和宅院裡。

屍骸鋪滿了縱橫的街道,大衛塔那邊下城區的居民短時間內就遭到了滅頂之災——殘存的人,牽着駱駝和驢子,馱着妻子、兒子,哭喊着蜂擁朝他們唯一能指望的地區:聖殿山方向遁逃而去。

戈弗雷、鮑德溫、羅伯特等爵爺,從奪佔的塔樓上走到了屍積如山的街上,他們就站在那裡,兩股戰慄,仰面看着高聳的塔樓、城牆,還有碧藍的天空,還有飄過的煙霧,覺得整個天都在旋轉着,到處都回響着人們的喊聲。

“聖城,握在我們的手中了。我們纔是耶穌真正的兒子,現在終於將這座城,從邪惡的私生子手裡解放出來。”戈弗雷仰天長吁,接着入了魔般,噗通聲跪在污血淤積的地上,不斷畫着十字,對着天空禱告。

周圍的爵爺則不斷詢問着該如何做。

但戈弗雷卻不回答,於是所有人又問鮑德溫。

“大家隨我來,要順着這條街道,攻佔老牆和那邊的聖殿。”鮑德溫稍微思索下,立即重新披上鎖子頭巾,翻身上馬拔劍出鞘,接着無數法蘭克士兵便吶喊着,舞動各種武器和旗幟,怒潮般追隨着阿達納伯爵,也對着聖殿山方向而去。

聖殿山,其實在希律王時代,恰好位於耶路撒冷中腰地帶,在它的北部是新城區,南面則是上城區和下城區,其間還有道所謂的老牆,再往外還有二牆(上城區與下城區)和三牆(新城區);待到後來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知道新月教征服統治時期,耶路撒冷城的規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城區和下城區漸漸縮水了不少,慢慢只剩下希律王塔和大衛塔兩個核心區域,而新城區則朝着西部和西北部擴展了不少,這樣原本如紡錘形狀的城市,漸漸成了麪包形狀——而聖殿山也由原來的中腰位置,變爲了東南位置。

至於聖殿本身,即是這個時代朝聖者們口中的“所羅門聖殿”或“國王宮”,但其實此時已和所羅門沒有任何關係了——所羅門最早建立的第一聖殿,裡面匯聚了整個猶太王國的財富珍寶,並且是祭司們的至聖之所,但它後來已被新巴比倫人夷爲平地;猶太復國後,希律王在原址上覆興了聖殿,即通常所說的第二聖殿,但後來羅馬帝國和猶太起義者爆發了巨大戰爭,導致第二聖殿也被羅馬將軍韋帕薌摧垮殆盡(只留下了些許護牆,其中就有著名的哭牆),猶太王國再度滅亡,臣民們流離世界各地,征服者羅馬人在上面造起個朱庇特神廟;而後新月教軍隊征服後,又在聖殿山處建起了著名的“岩石穹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

故而現在的聖殿山,實際上矗立着的是兩座清真寺而已......

不過清真寺金色的塔頂,還是使其成爲了最醒目的攻擊目標。

現在坦克雷德也在朝那裡推進,而鮑德溫也是一樣,兩路人馬一左一右。

至於格里高爾,卻統率着吉麥吉斯旅團浩浩蕩蕩穿過了老牆的城門,衝到了大衛王宮城區地帶,沿路並沒有太過分地屠殺搶劫,也沒有和坦克雷德共驅聖殿山,而是來到城市西北角地帶的,耶穌的聖墓教堂處。

聖墓大教堂,其間供奉着耶穌的墓地,當然最早它只是片空地而已,耶穌死去後,在此處掘出個猶太風格的樸素墓地洞穴,上面豎着標誌。諷刺的是,羅馬皇帝哈德良在位期間,在耶穌墓地上蓋起所供奉美神維納斯的神廟,讓美神和耶穌作伴了很長時間。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時,他媽也是古代最瘋狂的“考古皇后”海倫娜,掘出了耶穌的墓穴和十字架,隨後這十字架便被名爲“真十字架”,而後海倫娜便在墓穴上建起了三座互相相連的基督會堂,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圓形的“復活廳”,在其穹頂下的中央核心位置,擺放着“墓室小房”,下面便是耶穌的墓穴所在......

當格里高爾攜帶銀穗旗前進到了聖墓教堂前時,整個前方廣場上到處都是乞求的城市居民,哭聲震天。

一位戴着樸素帽子,合着法褡的老者,穿行過人羣,來到格里高爾的馬前,注視着他,“我便是傑拉德,聖墓醫院的經辦人,主的僕人。將軍啊,我請求你們停止殺戮,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信仰。”

格里高爾得知對方身份後,急忙下馬,將手裡的劍奉在傑拉德的手掌當中,“我是大主保人的部將,請允許我的旅團隊伍保護整個教堂,以及所有避難的人羣。”

第96章 林中小屋第28章 熟絲薔薇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61章 小手印第82章 公主的態度第5章 隱修士第11章 拋劍第33章 裝腔作勢第68章 宣戰第32章 東谷之戰(上)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78章 偵測第101章 機要紋章官歸來第25章 女官們第120章 大帳第62章 憤恨之書第47章 萊特的眼神第59章 達拉賽娜第30章 果林慘叫第133章 震駭第58章 波斯香水瓶第126章 稱職的新御墨官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32章 人血麪包第10章 大城小城第68章 大風雨第106章 大爆炸第32章 人血麪包第28章 貝特麗絲第66章 焚和退第69章 四線出擊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92章 熊襲第88章 奧興采邑第17章 喬瑟蘭第35章 愛經第83章 大衛塔(下)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43章 內外交絕第7章 火爐第19章 科布哈的困惑第50章 女執政官的“勝利”第38章 莫諾馬赫第113章 前夜第62章 送冠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70章 連鎖焦灼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56章 遇刺第30章 銃決第21章 船閘第83章 大公爵的慈悲第3章 扎塔之王第75章 逆戰第10章 鷹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57章 逼宮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107章 信心膽氣第14章 宮城之落第65章 戰前第81章 敵意第45章 甜蜜圖謀第86章 阿德萊德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67章 烽火飛揚第96章 林中小屋第29章 輕箭第93章 Pax Romana第62章 憤恨之書第19章 新靴子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1章 迫不及待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85章 鐵牆(上)第103章 解藥第64章 羅蘭第66章 寬恕第20章 吉婭昆塔第81章 逼迫第91章 頭盔京觀第13章 博希蒙德第2章 被拘第8章 出戰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80章 巴塞洛繆第75章 學院第86章 安德奧達特的春季攻勢第54章 一日落城第90章 失蹤的肉第24章 古爾第3章 片刻之箭第10章 血戰拒馬牆 下第65章 卡諾沙之行第56章 渺茫
第96章 林中小屋第28章 熟絲薔薇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61章 小手印第82章 公主的態度第5章 隱修士第11章 拋劍第33章 裝腔作勢第68章 宣戰第32章 東谷之戰(上)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78章 偵測第101章 機要紋章官歸來第25章 女官們第120章 大帳第62章 憤恨之書第47章 萊特的眼神第59章 達拉賽娜第30章 果林慘叫第133章 震駭第58章 波斯香水瓶第126章 稱職的新御墨官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32章 人血麪包第10章 大城小城第68章 大風雨第106章 大爆炸第32章 人血麪包第28章 貝特麗絲第66章 焚和退第69章 四線出擊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92章 熊襲第88章 奧興采邑第17章 喬瑟蘭第35章 愛經第83章 大衛塔(下)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43章 內外交絕第7章 火爐第19章 科布哈的困惑第50章 女執政官的“勝利”第38章 莫諾馬赫第113章 前夜第62章 送冠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70章 連鎖焦灼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56章 遇刺第30章 銃決第21章 船閘第83章 大公爵的慈悲第3章 扎塔之王第75章 逆戰第10章 鷹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57章 逼宮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107章 信心膽氣第14章 宮城之落第65章 戰前第81章 敵意第45章 甜蜜圖謀第86章 阿德萊德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67章 烽火飛揚第96章 林中小屋第29章 輕箭第93章 Pax Romana第62章 憤恨之書第19章 新靴子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1章 迫不及待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85章 鐵牆(上)第103章 解藥第64章 羅蘭第66章 寬恕第20章 吉婭昆塔第81章 逼迫第91章 頭盔京觀第13章 博希蒙德第2章 被拘第8章 出戰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80章 巴塞洛繆第75章 學院第86章 安德奧達特的春季攻勢第54章 一日落城第90章 失蹤的肉第24章 古爾第3章 片刻之箭第10章 血戰拒馬牆 下第65章 卡諾沙之行第56章 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