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回 會當晴

見武承肅突然發笑,陽筠不禁覺得奇怪,但他笑得暢快,當不是氣極,而是心中有了什麼謀劃。

陽筠不作聲,只用笑眼看着他,等他主動開口。

過了片刻,武承肅忽然道:

“這陣子再不用去宜秋宮了,能清淨不少。”

“這怎麼講?”陽筠好奇道。

“這事說是誰做的都可以,便賴在衛懋功頭上,他們恐怕也說不出什麼來,只能吃這個虧。”武承肅說着,嘴角又揚了起來,“大可以說我因爲疑心衛氏而冷落了宜秋宮,連月不去也是應當。”

陽筠皺了皺眉,覺得不通。

“若果真不是衛氏,甚至由衛氏查了出來,殿下豈不難堪?”

武承肅挑了挑眉毛,心道陽筠不知真相,有此一問也是難免。

“即使衛氏敢查,查出了幕後主使,想也不敢來告知。”他又定了定心,才繼續道,“‘寧僞作不知不爲,不僞作假知妄爲’,事若昭然,我只說另有謀算,不得不委屈了宜秋宮,也便罷了。”

陽筠點了點頭,心中也思索起來。

這一遭說的都是“假癡不癲”,也就是說武承肅分明知道真相,且幕後主使不會是衛氏。燕皇武嶽在此事中所受打擊最大,想來沒人蠢到這種地步,非要自毀以娛人。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周道昭和錢皇后。

陽筠一番分析,果然也懷疑上了錢皇后。

武承肅見她若有所思,猜到她是在默默分析,他定定看着她的神色,卻只能看見她皺眉,看不出別的什麼來。

這樣也好,她不知道自己危險,過得也能輕鬆一些,至於那些陰謀手段,都有他來擋着罷。

陽筠強忍着纔沒冷笑出聲。

她與錢皇后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如此狠毒的手段,甘於自損傷敵,陽筠自覺做不出來。

想是武承肅與皇后之間發生了些她不清楚的事,因此錢皇后才殺了姜華,又做出玉石俱焚的事情來,令衆人相互猜疑,更逼得武承肅被衆人孤立,不敢立即甩開錢氏。

這女人怎麼這般狠心?

陽筠不禁皺眉。想起武承肅與武嶽之間的矛盾,陽筠覺得未必不是錢皇后蓄意挑撥所致。若果然如此,錢氏可是一早就布了局,當真算得上是處心積慮了。

只是錢氏沒有料到,太子妃的位置他們沒能謀到,反而被陽筠半路殺出來,直接搶走了。

看來,錢氏動手除掉自己,也在其計劃之中了。

陽筠強忍着纔沒露出異樣,只略皺了皺眉,唯恐武承肅看見了又要傷心。心中的擔憂雖然遲早要說,卻不是剛剛撕破臉的現在——總要確認了是錢氏所爲,她才能確定所想吧。萬一不是皇后佈局,陽筠卻挑撥了他們母子,來日又要如何與武承肅相對?

二人各懷心思,均未把話說出口,待消了食便一同歇中覺,好像一切本該如所說的那般輕鬆一樣。

自此之後,太子足有三四月未曾踏足宜秋宮。

衛良娣自然氣得不行,但父親遞了消息給她,讓她少安毋躁,忍耐一陣子也就過去了。衛良娣無法,只得憋着怨氣,隔幾日便要推病不見人。

她實在沒臉見人。尤其東宮那些女眷幸災樂禍的模樣,她見了就心煩,總覺得大家都在看她的笑話,一個個的都不安好心,早就等着看她失寵了。

而這幾月中,衛良娣還真的病了幾場,究其原因還是心胸狹窄、氣血不順所致。原以爲一出實實在在的苦肉計上演,太子殿下總會心軟,前來宜秋宮探望,不想他連讓人問候也不曾有一次,倒像宜秋宮真是冷宮一般。

衛良娣愈發不想見人,偶爾病了,也都悄悄地請醫官來瞧,不再如從前一般,恨不得合宮裡都知道她有恙。

衛懋功以爲太子與其父一般,疑心太重,難免懷疑到他們頭上。

他生怕女兒受不得委屈,鬧出些什麼事情來讓太子厭棄,又或者女兒沉不住氣,頻繁與家中往來,惹太子忌憚。因此衛懋功一早就讓人遞消息進去,囑咐衛良娣千萬耐住性子。所幸衛良娣還算聽話,並未輕舉妄動。

對於賈兆的事,衛懋功可真是一頭霧水,心中也懷疑過許多人。但衛氏並不知道東宮與慈元殿的事,還以爲是姜華得罪了太子,借了皇后的手除之,便沒能認定此事是錢氏所爲。直到衛良娣“復寵”,衛氏還是不明所以。

前朝的事一出,還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賈兆觸柱當日,寧王從朝上回府時,可是滿臉的憂慮。

馬氏心知發生了大事,但她沒開口相詢。

左右寧王憋不住話,讓他先發一會子呆,之後自然會跟馬氏講個清楚。

果然,寧王還沒沉思上小半個時辰,就把朝廷上的事跟馬氏說了。馬氏一聽,心中明白了大半。

她和衛懋功知道的差不多,也知道姜華被送回慈元殿,之後沒幾日便死了,但與衛懋功不同,彼時馬氏便對錢皇后存了疑心,並不覺得姜華之死是武承肅授意。

早先太子與皇帝忽然翻臉,她就覺得古怪,如今死了個諫諍官,眼瞧着太子與皇帝佔不到便宜,她竟直接想到了錢氏。

馬氏暗自慶幸當初沒入皇宮,如今既不必面對錢皇后,也不至於被權勢迷了眼——面對那般權力,她還真不確定自己能守得住初心。

見寧王悶悶的,馬氏柔聲問道:

“那位諫諍官死得很慘?”

“腦漿子都迸出來了!”寧王沒好氣道,“也不知怎麼那麼大氣性,非得在朝上撞死!”

馬氏一聽,立即覺出不對。想起寧王說那諫諍官死前,曾怒罵皇帝、痛斥朝制,訴自己無諫言之權,頗有懷才不遇之感,怕寧王因此想到自己不能帶兵的痛處來,趕忙勸了幾句。

不過是日前說給武承訓的那些道理,幸好寧王聽得下去,氣順了不少,又開始絮絮叨叨講起朝上的事來。

馬氏暗笑。也虧得寧王是這麼個性子,又大大咧咧,因此纔不防着她,不然彼此都藏着心機,這日子也就沒法兒過了。

見寧王偶爾還有悵然之意,馬氏打趣他道:

“過陣子就是端午,當初屈原抱恨投江,如今又有人觸柱死諫,你多食兩個糉子表表心意也就罷了。”

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
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八十五回 親成仇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三三九回 近眉睫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十三回 十八曲(上推加更)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