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

姜華聞言心下大驚,立即明白是自己回錯了話。

看來殿下確實與皇后娘娘生出不虞,只是不知究竟因爲何事。若是爲了那個太子妃,這怨未免結得有些冤枉。他有心替自己辯解,又想從中勸和,卻實在不敢開口。

武承肅冷冷地看着姜華。

母后倒還真是識人善用,竟在東宮裡放了這麼一個人。

說姜華是奴才性子,天天都爲主子操心,該管、不該管的,時不時都要說上兩句;若說他有些骨氣,卻又不敢死諫。說到底,不過是個再尋常不過的人,即便在宮中多年,於小事上雖有不少心機,正經大事上卻毫無成算。

或許也與他讀書不多、入宮又太早有關罷!

雖然姜華屢次耍小聰明,人在東宮還心繫慈元殿,處心積慮要除掉陽筠,但他畢竟照顧武承肅多年,也算得上是忠心一片,武承肅倒真不忍心要了他的命。

但這個人,東宮是再不能用了。

“你也不用跪着了,便是跪爛了腿,我也不會留你。”武承肅冷冷道,“明日你就回慈元殿,我會跟母后說你有腿疾,替我做事有些勉強,不便留你在東宮,讓她來安頓你。”

姜華剛要磕頭請罪,想求武承肅將他留下,便被武承肅打斷。

武承肅的神情愈發漠然。

“從前的事我不追究,你知道多少也無妨。若你當真對我忠心,便是用了酷刑也不會說與別人;若你於心底效忠的是別人,”武承肅說着,故意一頓,“便是沒人問你,想必你也會都說出去。”

“奴婢不敢!奴婢誓死忠於太子殿下!”許是因爲惶恐,許是因爲傷心,姜華竟然哭了出來。

聽到那陰柔卻沙啞的哭腔,武承肅忍不住皺了皺眉。

“這話你就留着罷!”武承肅輕嘆了一口氣,道,“他日我彈壓外戚,必會遇阻。但願你那時還能記得今日之誓,不會爲人所用,累了我和太子妃。”

武承肅知道姜華眼界太過淺窄,故意把話說得明白。

話音才落,姜華立即安靜下來。

他竟從未想過,太子身在其位,所看重的並非一己私慾。而一家一族的榮耀,遠比不上江山穩固來得重要。

武承肅見他噤聲,知他終於有了分辨,便繼續道:

“你只道‘餓虎不食子’,殊不知人心比虎更要貪婪許多。在這帝王家,子可以不食,卻未必不用。”

武承肅心中苦笑。

若果然是個用不上的,哪還會有人費心蠶食利用,恐怕雖不至於就死,卻也無謂留着了罷?

姜華聞言膽戰心驚。

虎只會爲食爭搶,人心卻藏了多少慾望,遠比食慾更爲難耐,甚至足以迷亂心智,教人輕易忘了人之爲人,不過強在情義,勝在德修。

姜華情知自己選錯了路,太子殿下所思所想多半沒錯,但要他不顧錢皇后的恩情,這就叛了慈元殿,姜華確也不能。

他規規矩矩地給武承肅磕了三個響頭,待武承肅準他下去之後,靜靜退了出去,叫了正在檐下聽差的丁鑫,讓丁鑫進去服侍太子,這纔回到自己的房中。

在屋裡子呆了許久,姜華才慢慢想通。

果然還是自己見識淺薄,以爲陛下掣肘太子,二人自然就不是一路的人,而皇后娘娘處處偏幫着太子,與陛下明爭暗鬥多年,便一定是真心爲太子殿下謀劃。

然而這天下,畢竟是武家的。

陛下與太子殿下雖常意見相左,總還是都顧着大燕國的江山,衛氏與錢氏相爭,卻未必有如此好意。前朝外戚專權,其轍痕猶在眼前,太子殿下又豈可因爲錢氏是母族,便縱容其一支獨大呢?

姜華忽然覺得,燕皇忌憚太子也算合理。既然握住了權柄,自然要抓得牢牢,哪能輕易交到別人手裡去?

然而想到武嶽從前對太子做的那些事,姜華又有些茫然。

都說“惡虎不食子”,莫不是皇帝陛下比惡虎更狠毒幾分麼?

姜華皺了眉,總覺得有些什麼就在眼前,偏他鑽了牛角尖,什麼都看不出來。

過了半個多時辰,聽說殿下回崇仁殿歇息,姜華剛要安心睡下,猛地想起一件事來。

他開了放細軟的箱籠,從中取出一塊殘了邊角的帕子,盯着看了半晌,忽然露出一絲苦笑,將帕子丟在火盆裡焚了個乾淨。

第二日一早,東宮便有人將姜華送去慈元殿,只說姜華患了腿疾,無法妥善打點太子起居,更不便隨侍左右,不得已才送回慈元殿來的。

散朝後,武承肅更親自來看望姜華,並講明是姜華腿疾嚴重,做事又十分勤勉,常常忍着腿疼打點事務,武承肅實在看不過去,纔將人丟來慈元殿的。

“本想放了姜華出宮去,忽然想到他雖在東宮,卻是母后賜給兒臣的人,這是去是留,還是請母后裁斷處置更爲妥當。”武承肅恭敬道,“兒臣身邊如今倒也有可用之人,請母后放心。倘定了留在宮中,若姜華腿疾可得痊癒,再派去東宮也不遲。如今這般忍着疼做事,倒像是我有錯,不教他歇着一般。”

錢皇后笑得十分和氣,將人留在了慈元殿,留武承肅用過午膳再回。

武承肅只說東宮議事,推了幾句便拜辭了錢皇后。

過了沒兩日,便聽說姜華腿疾頑固,夜不能寐,實在忍不住疼,於二更時分悄悄尋了短見了,人就死在慈元殿裡。

武承肅再去慈元殿時,錢皇后只嘆了兩口氣,說姜華雖在慈元殿多年,又服侍武承肅有功,本該賞他一塊地,但因姜華是自戕,犯了忌諱,只得“教人拖出去胡亂埋了”。武承肅聽了面色微變,卻始終不言不語。

待回到東宮,他先在崇明殿議事,接着便去了八鳳殿。武承肅皺着眉,把姜華死了的事跟陽筠說了。

陽筠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方帕子,恐怕姜華已將帕子交給了皇后。

但想到有武承肅護着她,自己身邊的人也會守口如瓶,即便帕子當真被皇后拿了去,大不了來個死不認賬。有武承肅橫在中間,皇后又顧及顏面,未必就能做出什麼文章來。

第二七七回 困跼蹐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回 白紵舞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七回 丹青閣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五回 曲傳心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
第二七七回 困跼蹐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八七回 半憂喜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八十七回 週歲禮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六十四回 失心瘋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九六回 洞房夜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一五七回 重陽日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六回 謹相詢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百拾一回 怨悲歡第三回 白紵舞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七回 丹青閣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五回 曲傳心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九十七回 死餘辜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二五三回 各不同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