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

夏忱來尋陽楌,卻不是他自己有話要說,而是受堂兄夏恆之託,專程來請陽楌去說話的。

“夏總管讓奴婢來這裡看着,請公子移步國主的書房,說有話要與公子私下說。”夏忱略有些無奈道,“哪想到三王主、四王主並二公子都回去了,想必大公子如今也不好走開了。”

自從陽楌清醒過來,決意撐起高陽國,夏忱等人便不再以“國主”稱呼他。國主之位雖勢必要陽楌來坐,但也要經過長老合議,行過祭天禮,問了天意才行。

當初叫的那一聲“國主”,不過是情勢所迫,爲了讓陽楌醒神,不至於大家都手足無措罷了。

陽楌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衆人仍稱呼他爲“公子”,他也不以爲忤,反而覺得心安,對衆人能謹守分寸十分讚賞。

“可說了是什麼事麼?”陽楌一邊說,一邊往四周看去。

他生怕有什麼遺漏之處,自己卻忽然走開,而夏忱又做不了主,再惹出些亂子來。即便待會兒有幾個弟妹在此守靈,也總不如他自己在這裡安心。

夏忱看出陽楌不放心,怕他不肯離開,耽誤了正事,只好答道:

“奴婢只知道是要說些舊事,究竟是何事,因夏總管並未明言,奴婢便也不清楚了。”

陽楌聞言果然心中一動,想到夏恆跟隨父親多年,又是宮裡的老人,想必知道些隱情。

即便不知道,也總能猜出幾分。

片刻後,陽杺帶着陽枍先回來,陽楌囑咐了陽杺幾句,自己將世屋內外又大致看了一遍,拜託了夏忱幫忙照看,便往陽曦的書房去了。

纔剛進門,就看見夏恆站在中間,看着牆面發着呆。

陽楌順着夏恆的目光望去,卻只看到一面空空的牆。他不禁一愣,隱約覺得哪裡不大對勁,皺眉想了一想,才意識到是少了之前那柄劍。

陽楌心中大慟。

想必父親就是用那柄劍自盡的罷?

“夏內侍看什麼呢?”陽楌輕聲問道。

聽到陽楌的聲音,夏恆才知道他已經進來了,忙轉身給陽楌行了大禮。

陽楌親自上前扶起夏恆,請他在胡椅上落座,夏恆卻不敢做,推辭了半天,堅持站着與陽楌說話。

“奴婢方纔在看牆上的影子,哪裡從前懸着一柄寶劍,是大公子的曾祖父留下來的,一代一代傳下來,一直傳到了老國主手裡。”

夏恆所言“老國主”,指的是陽冀、陽曦的生父,也是夏恆的第一個主子。

見夏恆沒有要他搭話的意思,陽楌便不多嘴,只靜靜在旁聽着,等夏恆繼續說話。

夏恆重重地嘆了口氣,似乎自言自語一般,繼續道:

“老國主是因病薨逝的,早數月便知大限將至,因此將國事早安排妥當。當時奴婢就在旁邊,他沒什麼放心不下,只說他的兩個兒子都讓人不能放心。

“前國主性情太過剛硬,國主——也就是大公子的父親——太過綿和,又都多情,怕都不是長壽的命。

“奴婢不懂那麼多,只寬慰了幾句。老國主便指着這柄劍,說此劍雖是好劍,然戾氣太重,兩位國主都鎮不住。

“聽老國主說,他此前與大巫扶乩,佔出此劍與高陽氣數相關,若留之恐有災禍,因而有此疑慮。

“奴婢雖是昆吾族人,卻不懂扶乩占卜,聽說此劍不詳,便問老國主爲何不將劍丟了,或許高陽國就不會有事。老國主卻只是笑笑。”

夏恆說到這裡,故意一頓,輕聲問陽楌道:

“大公子可知,老國主因何發笑麼?”

陽楌見問,苦笑一聲,道:

“既然是老國主與大巫扶乩所得,可知天意如此,想來不是丟了一柄劍便能了事的。若逆天而爲,恐有更大的禍患,也均未可知。”

夏恆微微一笑,道:

“是啊!老國主也這般告誡奴婢,說高陽國敬的就是天,只能順應天意,哪能逆天而行呢?

“那劍傳給前國主,前國主果然英年早逝,前國主死後,寶劍自然傳給國主。豈料國主因心中有愧,竟一直將此劍懸於書房,想時刻看着以爲念。

“奴婢看着就心慌,可是想到老國主說的那些道理,奴婢便只能把當年扶乩的事都瞞着。哪知最終竟是用此劍自刎的。

“‘景星見,黃龍出,劍刃血,絕大巫’,這是當年得的乩文。如今寶劍已經血刃,接下來,想必就是大巫辭世了。

“高陽國雖有衆多長老,但能知天意的,稱得上‘大巫’的,如今倒真僅大巫一人而已。

“待大巫離世,公子便放下這高陽國,教衆人散了,也焚了那些秘術古籍罷!

“大巫通天徹地,若不是怕我等生了逆天之心,或許不會在前國主身亡後便不問世事,奴婢今天便也不會越俎代庖,把原該大巫說的話都說與大公子了。

“天意要亡昆吾,不教再傳巫術,公子切不可妄爲,不順天意。奴婢只有這一句話,也是老國主的心意,還望公子謹記。”

聽說還有這般詳細的乩文,陽楌不禁心生絕望。他愣愣地看着那邊空牆,心裡也忽然空落了起來。

夏恆把話傳到,便恭請陽楌回去守靈。

陽楌惦記着世屋的情形,便也不多留,失魂落魄地往世屋走。

他一面走,一面仔細回想夏恆方纔的話。天意雖不可違,但要他放棄一家人,將好好一個高陽國遣散,也實在是強人所難。

“景星見,黃龍出,劍刃血,絕大巫”……

只說“絕大巫”,大巫如今不過一人,天意未必絕的是高陽一國罷?即便要散了以占卜立國的高陽,族人性命也未必不能保。

陽楌打定了主意,竟然來了勁頭。因存了私心,怕族中長老知曉當年扶乩一事後會反對,陽楌不敢與旁人商量。他對任何人都沒提過乩文,只自己在心中想着如何應對。

待陽楌回到世屋,陽槿也早換好衣裳過來了。幾人一齊守靈,哭了一整晚,讓人聽見便覺可憐。

卯初時分,出去的宮人得了麻布,趕忙交給針線上的縫製喪服,令備了哭喪棒等物。

卯正,四人按禮換了喪服,繼續跪在靈前。

辰初時分,二層棺木齊備,陽曦停靈妥當。

陽楌這纔來請高氏。

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五回 曲傳心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
第二十一回 有心人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十五回 苦糾纏第五回 曲傳心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五回 曲傳心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三二零回 刀兵劫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二九回 膽氣薄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一七回 且寬懷(三更)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九十五回 吞金逝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二八二回 風蕭蕭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