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

仵作說的只是失火一事,至於那兩個人的來頭,還要細細追查。

她先讓人好生斂了只剩半副身軀的魏世傑,接着將事情大致與武承肅說了,是日晚,二人就歇在福寧殿另一側偏殿裡頭。

第二日錢皇后來看,見武嶽絲毫沒有好轉,自然又哭了好一場。

陽筠等人又勸了半日,錢皇后纔回慈元殿去。

作爲監國太子,武承肅此時正在朝上。

宮中失火、燒傷皇帝之事早就傳開了,昨日便有人上疏問候,武承肅卻沒召任何人進宮。按說寧王與廉王都要來侍疾的,可是他倆一個病了,另一個病得更兇,能照顧好自己就算不錯,哪個能來宮中侍疾?

衆人均憋着一肚子疑問,只能從宮人口裡打聽消息,好容易等到了今日早朝,自然七嘴八舌問了起來。

武承肅雖覺頭疼,卻少不得回答。可縱火之事不好拿到朝上說,他便只說了武嶽的病情如何,又定了魏世傑後事如何料理,後只聽了前方軍務的奏報後便令散朝,將瑣事都交給三省去打理了。

散朝後衆人各自歸家,竟有人覺得欣喜。

不爲別的,但爲太子將要即位。

щщщ▪ ttкan▪ ¢ O

他們都是當朝的官員,好容易爬上了今天的位置,自然不希望大燕國就這麼滅了。如今局勢對燕國不利,可武嶽一死或許就不一樣了——魏國討伐的,不是那個“殘暴昏君”武嶽嗎?

若武嶽歸天,太子即位,魏國是不是就沒借口繼續打仗了呢?

又兩日,武嶽重傷不治,崩。

待武嶽發喪後,武承肅以太子即位,稱昭帝。立陽筠爲後,武存瑄爲太子;冊段氏爲惠妃,陳氏爲德妃。餘者不題。

那些盼着武嶽早日駕崩之人,此時便滿心期待了起來。

然而他們的盼望終究是落空了——福寧殿的火就是他周道昭的人放的,目的有層層幾重,而武嶽死了正合他意,怎會因爲換了個皇帝就放棄滅燕大計呢?

魏軍仍舊一路往臨水而來。

關於武嶽之死乃是“天怒”的說法也開始盛行。

有人傳武嶽爲奪皇位,害了原配妻子,因此落得子嗣單薄,多年只出了太子一個。

又有人說,早年就有天象昭示,魏軍攻打燕國也是順應天意。而武嶽明明知曉天意示警,還是任意妄爲,欲與天鬥,不肯退位讓賢,這纔有後來諸多禍患。

“連自己兄弟都降敵了,可見先皇如何。”

那些人如是議論。

接着有人重又提起武承思殺了陽楌、自己隨即也喪命一事,均說武承思是得罪了老天受到了報應。

“那太子妃——不,如今該稱是皇后娘娘,不還是‘天女’呢嗎?難道這天女竟然有假麼?”有人不解道。

“你知道些什麼!”有人認真反駁道,“那‘天女’本就不該嫁入燕國的,聽說魏國與高陽早就議定,要將咱們的皇后娘娘嫁給魏國的二公子,還沒定下日子呢,先皇就讓人拿着日子去高陽求親。魏國國主那時一片忠心,不敢與先皇爭,只得退讓——要真說起來,這便是先皇第一次逆天而爲了!”

這樣的話須臾便傳了開去。

陽筠聽到只輕輕一笑。

她竟也不知該如何纔好了。

前因後果說得這樣明白,偏借了所謂“天意”,不用細究就知道又是周道昭放出來的說辭。

這話明着看還是保她“天女”的名頭,實際分明是要置她於死地——她與武承肅日漸離心,武承肅聽了這些話,不知要如何忌諱呢。便是那些燕國的大臣們聽去,也會覺得她這個皇后讓燕國蒙受恥辱了罷?

而這樣的說辭也將她的出路堵死。

即便她得以苟活,也是不合常理——天意都向着魏國,她如何還能繼續做大燕的皇后?一樣的說辭,周道昭也用得。

看如今的形勢,那周道昭應該還顧及周繹,魏國是不會把事情做得太過明顯。他日臨水城破,她若僥倖未死,周道昭不會公然殺了她,否則就是打了自己的嘴巴。

然而現今都在議論她與周繹之事,燕國的面子上肯定過不去了。

恐怕臨水城破之前,陽筠就要被犧牲了。

那些大臣們打仗不行,治國無用,犧牲女子平天下的本事卻都不小。指不定有哪個就要出餿主意,提議爲堵住悠悠衆口而殺了她,之後大可以說是爲平息天怒,將天女歸還。

若換做從前,陽筠倒也不會擔心。

如今……

她細細回憶與武承肅的種種,一時也理不清當初究竟是真情還是假意——或是當真因爲她知道太多而生出忌憚?又或者從來便沒有心意相通,於這天下大事也看法不同,根本未曾坦誠相待過罷?

又過數日,果然便有朝臣提出拿陽筠祭天,平息天怒。

武承肅只一句就打發了:“殺‘天女’,纔是真正犯了天怒。”

據說那人還要再進言時,武承肅便憤然開口,質問那人是否認爲他武承肅軟弱無能,想要他學前朝昏君一樣,面對兵變無力平叛,竟要殺愛妃以平民怨。

眼瞧着皇帝震怒,滿朝文武無人再敢吭聲,從此也沒人再去提拿陽筠祭天之事,一切似乎就這樣過去了。

可只有陽筠心裡才清楚,她與武承肅如今究竟疏遠到了何種地步。

陽筠當上了皇后,又有段良媛與她往來,對外頭的消息比從前知道的更快。見武承肅時常眉頭緊鎖,她偶爾也會試探相問,然武承肅再不與她商榷,每每微微一笑了事,分明不願與她多談。

自從武嶽死後,武承肅雖還常來看望,話卻愈發少了。夜晚二人宿在一處時,竟也都是各睡各的,再不向從前一般徹夜長談,連手也不會碰一下。

陽筠也想過是否要如其他嬪妃那般,偶爾主動一些,可念頭才生出來就被她打了回去:那樣只會教他看輕,連從前的那點子好處也一併沒了。

既然他要生分,便生分了罷。

就是不知他如今依舊時常過來,究竟是做給兩個孩子看,還是做給外頭的人瞧的。

想到一路行來的風雨,陽筠只淡淡一笑。

周道昭果然好算計。

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十回 蓄陰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六回 謹相詢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
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三四二回 悔無用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四七回 欲語難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一三六回 神不寧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三三八回 好謀算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十回 蓄陰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二五回 痼難痊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三十五回 及笈禮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一三零回 精神清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一五回 藏心計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一三二回 有專攻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六回 謹相詢第一一二回 怯春寒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二四零回 針鋒對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