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調整

第839章 調整

學宮的防禦重點,是東海焦山,這裡也是已經查證出來的萬骨攝生陣陣眼所在,最有可能出現虛空裂縫,所以辛真人、雨天師和劍宗三名合道聚於此處,嚴密盯防。

但料敵從寬,必須尋找異世之敵入寇的第二可能點,有備無患。

子魚在東海辛苦追蹤過血鴉子多年,心裡一直存疑,血鴉子佈設的萬骨攝生大陣,其諸多陣盤都被發現並破壞過,有的小島不止被破壞過兩次,爲何血鴉子非要堅持佈設下去?難道這大陣就真的必須在東海上麼?

正苦苦思索間,燈樓急報,孤竹學舍出事了,學舍行走鄭簡子的魂燈滅了。

鄭簡子原爲新鄭行走,後遭處罰,調往孤竹,接替獨孤太嶽,這一干也有七、八年了。孤竹是燕國最北地的學舍,擔負着戒備北寒之地邪魔外道的重任,同時也是阻截邪魔外道南下的第一道關卡。因此,行走孤竹危險性很高,最近幾十年,六任孤竹行走死了三個,加上鄭簡子,就是七任歿其四。

若是放在往常,鄭簡子的死屬於正常“戰損”,但放在現下這個關鍵時刻,立時便讓子魚警覺起來,聯繫到自己心中的隱隱不安,他立刻吩咐內檔房,將近期孤竹學舍報送的所有文檔找出來。

近三個月,孤竹學舍只報了兩份報告,一份是三個月前,鄭簡子呈報,說是近來常發北地修士失蹤之案,一年來已有十八起,爲此,準備在西北方向二百里外的高柳設置一個據點,常駐四名學舍修士,時刻關注北地動向。

回覆公文的是肩吾,肩吾同意鄭簡子的提議,同時認爲四名修士恐怕不夠,建議安排六人,並需由煉神境修士駐紮,若是孤竹學舍人手不足,可以考慮從別處抽調。

第二份是三日前送到的,鄭簡子說,高柳據點苦寒,向學宮申請一筆爰金,準備採買物資前往慰勞。

第二份還沒有來得及回覆,據子魚所知,一般這種情況,往往是學舍行走自行墊錢,先行籌辦,如果學宮同意,這筆錢便省了,如果學宮不出,那也只能由鄭簡子自己出,但前往慰勞高柳據點一事,應該不會改變。

因此,他的壓力極大,作出這番調整之後,眼睛就死死盯在輿圖上,生怕自己看漏了哪個方向,算錯了某個時間。

如此調整,步調是相當大的,這是子魚將虛空裂縫出現的第二地點押寶在了北寒之地,若是其他方向出了問題,反應時間就要延後兩天。

子魚道:“雖說學宮有向不涉政之規,但今非昔比,當此舉世危難之際,該當機立斷的,絕不能遲疑。凌甫,吳升不在,我擔心廬山那邊行事猶豫,不敢果決處置,你代我擬信傳給他們,有些陳規陋習,該廢止的就廢止,一切以大局爲重。”

子魚點頭:“你這麼說,我就安心多了……南方這邊,還有什麼補充?”

羅凌甫道:“吳君闔閭集結大軍囤於漢水,欲渡水伐楚,楚軍隔河對峙,兩國煉虛都在軍中,無暇上廬山聽令。”

子魚皺眉:“他們還沒有聚齊?怎麼如此之慢?”

廬山抄報仙都山的所有消息,概由羅凌甫整理分析,他已經連續熬了好些天,完全沒有工夫調息打坐。接了子魚之令,立刻趕赴第九峰,沒有攜帶任何呈文,一切都在他心裡裝着。

看着輿圖上孤竹、高柳兩個地點的位置,又看向其他合道所在之處。沉吟片刻,子魚手書調令,萇弘出仙都山,趕赴高柳,調查鄭簡子死因。

羅凌甫道:“廬山傳報,簡葭和專諸已經親赴漢水,就看怎麼處置了。”

調整部署的決定已然作出,但對“空虛”的南方卻越來越沒底,盤算來盤算去,派人催請羅凌甫來。

思索良久,子魚再次手書兩封信件,分別發給燕伯僑和陸通,建議燕伯僑從靠近蠻荒的龍口大步北撤至宋國商丘,陸通則從巫山向北,直抵晉國曲沃,季咸在雒都不動,接應四面八方。

子魚是公認的實幹派,留他坐鎮仙都山,其實也相當於把這次大戰的指揮調度權交給了他,通過分析彙總各方傳來的消息,指揮各方應敵。

子魚不悅:“都什麼時候了,還想着爭奪土地?吳升不在廬山,廬山竟無人止戰麼?”

這番調整,相當於推翻了之前各個方向兼顧的戰略,守禦重心整體向北移動了至少三千里,向北應援的總體時間節約了兩天。

這份呈報是三日前收到的,也就是六、七天前從孤竹發出的,發出呈報之後,鄭簡子用一到兩天籌措物資,購買牛羊酒食,再用兩到三天押送至高柳,應該於前天抵達高柳,也就是說,他今日之死,很有可能發生在高柳。

子魚將自己的調整考慮告知羅凌甫,詢問他的意見,羅凌甫表示贊同:“被動守禦,不可能面面俱到,與其到處撒沙子,不如集於一點。魚學士將守禦重心向北調整,其實不必太過擔憂南方,就算虛空裂縫出現在南方,您的調整,也起到了集中合道之力,不被敵人各個擊破的作用。”

萬一危險來自北寒之地,兩人都可以趕在一天之內支援壺丘。

羅凌甫道:“與外敵之戰,以合道爲主,煉虛爲輔,餘者皆不堪用,我北方煉虛已盡數蝟集仙都山,魚學士可行令廬山,請他們也將所有煉虛儘快集結於廬山。”

同時,建議連叔從東萊向北渡海,坐鎮孤竹,建議辰子由臨洮向東,坐鎮靈壽。孤竹不用說了,靈壽是中山國都,位於孤竹以西六百里,兩人一東一西,可爲壺丘背後奧援。

羅凌甫道:“明白了,回頭我寫好後加急送過去。還有一事,魏浮沉準備率麾下骷髏山魔修北上,至北寒之地,與冰婆子、衣冥河鬥法,他們向龍口學舍提出借道之議,龍口學舍已向廬山稟告。”

子魚怔了怔:“什麼意思?廬山怎麼回覆的?”

羅凌甫道:“廬山已經同意了,行文已至我處,詢問咱們的意見。”

感謝舒遲不言、20190310的打賞,多謝道友們的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

第371章 震盪第175章 借兵第682章 天地良心第516章 不可忘本第158章 灰第538章 兩個道士第84章 來我懷裡第380章 揚州行走第842章 新鮮第592章 攪黃第454章 丹師殿第594章 辨析第428章 查一查第316章 苦行山第624章 吉光第495章 發掘第917章 大學士第761章 歷劫第304章 虎符第143章 總包第179章 左膀右臂第570章 築個安全屋吧第510章 三天夠不夠第870章 圍攻焦山(二合一)第279章 下不爲例第864章 如海第244章 該吃藥了第997章 第一次偏移(二合一)第807章 天祿臺第46章 試演第216章 破陣第553章 大夫昭元第847章 天地景陽陣第559章 費府第930章 煉神初界第491章 下山第873章 大餐第243章 後山第702章 不對勁第233章 機緣第78章 滅口第269章 滿滿的收穫第101章 山中談話第567章 紅榜第744章 無腸君第584章 上元堂第一次議事第749章 看店第88章 渡河第288章 不可得其心第184章 芒碭山第555章 變不變第441章 恐不服衆第37章 年輕的心第422章 揚州積案第449章 東海(爲謝愚生盟主加更)第209章 開路前的準備第793章 地道和冰梯第472章 燕湖新氣象第787章 圍堵第599章 出來!第874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長壽丹第361章 劍宗第615章 龍口第53章 分贓第138章 羨門(爲小馬哥b盟主加更)第42章 低價替換第843章 投獻第825章 人體內丹第592章 攪黃第747章 大生意第700章 通關第610章 親如兄弟第810章 豪賭第967章 玲瓏洞府(兩章合一)第588章 夜會第526章 請趙符師體諒第325章 探山第1025章 三鬼(二合一)第255章 不學了第743章 九海總司第704章 萇弘的計劃第314章 金蠱第573章 郢都變第97章 上船(爲誰家蹄子盟主加更)第827章 天地景陽鍾第902章 成例第222章 日升第896章 歸來第227章 遺物第316章 苦行山第41章 蓮浦集第978章 一挑二(兩章合一)第437章 演員請就位第488章 柿子第750章 東陵聖母第883章 相持第587章 賊子留名第173章 卜尹第16章 挪地兒
第371章 震盪第175章 借兵第682章 天地良心第516章 不可忘本第158章 灰第538章 兩個道士第84章 來我懷裡第380章 揚州行走第842章 新鮮第592章 攪黃第454章 丹師殿第594章 辨析第428章 查一查第316章 苦行山第624章 吉光第495章 發掘第917章 大學士第761章 歷劫第304章 虎符第143章 總包第179章 左膀右臂第570章 築個安全屋吧第510章 三天夠不夠第870章 圍攻焦山(二合一)第279章 下不爲例第864章 如海第244章 該吃藥了第997章 第一次偏移(二合一)第807章 天祿臺第46章 試演第216章 破陣第553章 大夫昭元第847章 天地景陽陣第559章 費府第930章 煉神初界第491章 下山第873章 大餐第243章 後山第702章 不對勁第233章 機緣第78章 滅口第269章 滿滿的收穫第101章 山中談話第567章 紅榜第744章 無腸君第584章 上元堂第一次議事第749章 看店第88章 渡河第288章 不可得其心第184章 芒碭山第555章 變不變第441章 恐不服衆第37章 年輕的心第422章 揚州積案第449章 東海(爲謝愚生盟主加更)第209章 開路前的準備第793章 地道和冰梯第472章 燕湖新氣象第787章 圍堵第599章 出來!第874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長壽丹第361章 劍宗第615章 龍口第53章 分贓第138章 羨門(爲小馬哥b盟主加更)第42章 低價替換第843章 投獻第825章 人體內丹第592章 攪黃第747章 大生意第700章 通關第610章 親如兄弟第810章 豪賭第967章 玲瓏洞府(兩章合一)第588章 夜會第526章 請趙符師體諒第325章 探山第1025章 三鬼(二合一)第255章 不學了第743章 九海總司第704章 萇弘的計劃第314章 金蠱第573章 郢都變第97章 上船(爲誰家蹄子盟主加更)第827章 天地景陽鍾第902章 成例第222章 日升第896章 歸來第227章 遺物第316章 苦行山第41章 蓮浦集第978章 一挑二(兩章合一)第437章 演員請就位第488章 柿子第750章 東陵聖母第883章 相持第587章 賊子留名第173章 卜尹第16章 挪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