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吃肉

對於河中走出的學子爲何優秀,趙匡胤不好與諸臣商議,但在幾次家宴中與趙普與趙匡義談過。

趙普說陛下英明,派了燕博士與張博士過去,爲人方正,所以才教出一批好學子,趙匡胤搖頭,趙普是臣子,他說的是恭維話,兩個博士會起到一些作用,但絕對不是主要作用。

倒是問二弟,二弟說了很多,河中百姓比較清苦,又常被京城其他諸坊百姓瞧不起。作爲學子,他們生長在這個環境下,自尊心強。現在給了他們機會,於是更加自尊自愛。

宋九有些馭人之道,這是褒義詞,作爲國家大臣,如果不會用人用民,那完蛋了,當真以一人之力治一州一縣?想要河洲開發出來,前面的基礎工程,後面用人,都需要用到河中或者河北苦力,於是常樹一些小恩,讓兩河百姓很感動。但這一過程中宋九真的不惡,無論是露開式的教育,或者不受禮。這些舉動學子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個個將宋九當成榜樣。

最後一條很得趙匡胤贊成的,比如他以高薪養廉,雖剝奪了舊派將領地位,大肆恩賞。

不過趙匡胤還是不贊同,他的一系列政策,官吏貪墨現象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但還是有,不少,今天趙普與宋九就講到了吏治問題。高薪養廉都不行了,那怎麼辦?趙匡胤也沒有了好主意。

至於出身清苦,那更不是好解釋,孔夫子說過,齊家治國,家人都過不上好生活,如何安心替君王治國,就是治了,先治家吧,更貪。這種思想也誕生了宋朝役制,不從四五等戶挑吏,而是從一二三等戶中挑選吏差,四五等戶挑選苦力差。但還是不能解決吏的問題,吏更貪更苛。

其實這就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自古以來,官本位思想,或者尊尊親親,當官的就是父母,高人一等。那麼貪豈不是應當的?宋真宗說讀好了書,有了黃金屋,香車,美女,事實除了到宰相級別,其他官吏僅靠薪水,哪裡來黃金屋、香車與美女?可這個思想卻害苦了官吏好看的小說。象蘇東坡玩送妾,到了黃州感到很辛苦,對不起妻子,寫了一些傷感詞的詩,他可有真反思過?身在局中,如何能傷感?那怕就是大蘇高達一百五的智商。

宋九灌輸的價值觀卻是百姓是官吏的父母,沒有百姓一點一滴的稅務,如何能養活這麼多官吏。而且他本身做得是不錯,從沒有擺官架子,爲了發財大計,忙忙碌碌,灌輸了良好的價值觀,起了優秀的帶頭作用,又以河中灌輸了他們榮譽觀。再加上趙普與趙匡義說的種種,這樣走出去,還不好,那也沒法好了。

三趙智商再高,很有可能他們比大蘇智商還要高,但身在局中,同樣也看不懂了。

趙匡胤說道:“宋九,你去教一教,朕看一看。”

這個問題很糾葛,他兒子趙德昭也說過這件事,上了幾天課,說是觀學,也是上課,回來反映,說宋九授課讓人容易接受,不知不覺地一堂課就上來下來,然後還能記住。學問不大好說,但教書能力給趙德昭上課的幾個大儒與之相比差遠了。

宋九隻好將替二年級教經義的朱三換下來,開始上算術。

趙匡胤召他,他只好佈置一些題目,讓大家自學。

而且他經常幹這事兒,留下一些題目,讓學生自己反思摸索,不懂的再回答。

沒有教,而是讓大家發問。

幾個大佬在窗外看着,不能作聲。夫子也說過要鼓勵發問,然而後來的先生們只要求學生必須按照曲禮裡的種種尊重師長,卻忘記了老師職責。

先前學生還是很緊張的,不緊張那才見怪,窗外有皇上,有皇太弟,有三個宰相,有御史中丞,整大宋就這幾人最貴了全文字小說。但宋九這時候教學經驗豐富,說了幾個笑話,讓學生心情放鬆,終於開始發問。

氣氛十分活潑,至於夫子所寫的曲禮種種,見鬼去吧!

宋九也很會教,一邊解答一邊舉一反三繼續傳授,君臣數人聽得不大明白,這是二年級的,教得有些深了。但是說的是有關面積與體積的計算公式,幾人隱隱地感到它會有很大用途。

秦娃子就問道:“九先生,你說了密度,又說了這些計算公式,但我有幾條不解。”

“說吧。”

“是不是密度會統一的。”

“也不能說統一,有熱脹冷縮,但不是所有物質都會熱脹冷縮,水就是反過來了,變成固體反而會膨脹。變成氣體又會膨脹。但對於我們常見物質,熱脹冷縮對密度影響並不大。”

“九先生,那是否能將所有物質密度大約測理出來,那會在很方面會有運用價值。”

“秦娃子,你怎麼想出來的?”宋九驚奇地問。不僅是密度,以後還帶着學生計算出一些函數表,根數表,三角函數學,不過現在還有些遙遠,這打算是明年了。

“九先生,我在河洲上有時候計算勞力與土方,就覺得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若是泥土密度能準確下來,縱然有誤差也不會大。”

“行,”宋九扭過頭問趙匡胤:“陛下,微臣想找一樣可以流動的,又常見的,容易測量重量與體積的物事,陛下以爲用何爲標準?”

“這還用問嗎,水。”

宋九就等着他這句話呢,道:“謝陛下,各位學子,我們就以水爲標準,以後先行測出一個正方體,長寬高一樣,這個長度作爲一皇尺,這個重量做爲一皇噸,分一千爲一皇斤,如何?”

“喏好看的小說。”

“我們再用這個標準計算我們常見的幾百種物事密度,將它們公佈於衆。順便將一皇尺一皇斤兌換多少市尺多少市斤比例公佈於衆。”宋九又說道:“陛下,這是陛下選擇的物事,以它們來做皇尺皇斤可否?”

趙匡胤以爲他在拍馬屁,一笑了之。

但這樣的授課方式確實別開生面,趙匡胤扭頭對趙普低聲說道:“可惜那個西洋先生走了。”

“是啊,還好,替我朝培養了一個人才。”

一堂課聽下來,實際到了實用課的時間,不過趙匡胤要觀學,沒有辦法,只好繼續講下去。但下課時,有的學生在課堂琢磨,有的學生跑到後院看書,趙匡胤也來到後院。宋九錢用得越來越多,包括衙內的錢,於是騰出一間房屋,裡面擺着各種書籍,大多數是花錢買來的,還有一些外坊弟子家長捐來的,以及一些人想拉攏關係,又捐了一些書。

學生們在翻閱,玉蘋在後面燒茶水,準備沏茶給君臣喝。

這個女子很溫婉,這使得趙匡胤又想到他的妻子王氏,他一生最溫暖的時光便是王氏帶給他的種種安慰。王皇后一死,他心中悲傷之極。然而這是宋九的家事,他也不想插手這個狗血的三角戀,而且潘家似乎越來越有意宋九。

於是來到玉蘋身邊輕聲說道:“玉蘋,朕可以向你保證,你以後最少會是一個如夫人的身份。”

如夫人說倒底還是小妾,但在宋朝如夫人還沒有氾濫成災,象范仲淹在江西死了妻子李氏,納了一個記子爲妾,因爲是記子,那時規矩也森嚴起來,不能變成正妻,因此曹皇后在皇宮宴席間稱呼爲如夫人,於是皆稱呼爲如夫人。那就是夫人了,包括李氏的三個兒子範純仁他們對這個如夫人一直視爲生母,沒有絲毫不尊敬之處好看的小說。

但那僅是曹皇后的稱喟,還不是皇上的浩命。有了趙匡胤這句話,玉蘋身份截然不同,不亞於唐朝重官的平妻“媵”,那怕宋九以後犯邪,也不敢將她賣出或者送人。

這個宋九肯定不會的,但若是宋九有本事將潘憐兒娶回來,有了誥命如夫人,潘憐兒也不敢過份虐待玉蘋。

趙匡胤所能做的只有這一步,或者強行下詔讓宋九娶,宋九必須要聽詔,可潘美那邊如何作想?

玉蘋機靈,匆忙伏下說道:“奴婢謝過陛下。”

“你不是奴婢,是好女子,以你的品行,足以讓千萬記子們失色。”

天色就快黑了,宋九隻好宣佈放學,一部分學子去露式教育,還有一部分學子去河洲。趙匡胤說道:“宋九,今天你來做菜,朕就在這裡吃。”

宋九愕然,劉溫叟說道:“陛下,這不大好,宋九也是朝廷官員,怎麼下廚呢?”

“他不下廚,那個正店如何開張?劉御史,你不懂,這關係到朕的榮譽。但是宋九,你也不用鋪張浪費,平時燒給學子們的什麼,就做什麼。”趙匡胤道。

那個正店造起來不知會花多少錢,但最後數字肯定是不可想像。僅靠挖人牆腳還是不行的,雖景色優美,畢竟在城外。聽說宋九廚藝好,這一條也是關健。

只有河洲生意好起來,盈利厚,宋九如約將各種稅務交納,又帶動許多百姓有了收入,那場豪賭才能成爲美談。不然到時候會惹起許多麻煩,自己也會被史官們毫不客氣的怦擊。

宋九隻好做菜。

趙匡胤沒有閒着,今天他要仔細地看,宋九始終只能小打小敲,但他與趙普若能看到什麼,那纔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好看的小說。

先是看了露天式教育,接着又來到一戶百姓家中。

正在做飯,還聞到肉香,趙匡胤一頭扎進去,這戶人家嚇得不輕。

一家老老小小匆匆忙忙跪下迎接,至於抱怨,誰敢抱怨。趙匡義大笑道:“皇兄,下次想來看,還是便裝吧。今天你不知道嚇壞了多少百姓。”

趙匡胤呵呵一樂,讓這戶人家平身,跑到廚房裡看他們做的是什麼,一個鍋裡蒸着餅,下面就着一些稀飯,餅面也不大好,黑乎乎地沾了許多麥麩,這也常見,但另一個鍋裡燒着豬肉燒香芋,裡面還放着兩粒大茴香。湯汁幾乎快要熬完了,趙匡胤主動加了半碗水,嚇得婦人不知道怎麼辦,還是搶碗自己加,還是讓皇上動手替自己加水。

老百姓能吃肉,那怕是豬肉,趙匡胤也很喜歡的,用起鍋鏟將肉翻了翻,問:“翁翁,你家今天是什麼曰子?”

老漢納悶,答道:“平常曰子,陛下,難受今天是好曰子?”

這就是一個大課題,百姓也吃肉,但普通百姓只能奉年過節,或者重要曰子才捨得用錢買一些肉回來打牙祭。那怕是官員,象劉溫叟這樣的清官,雖官居御史中丞,也不敢天天食肉。因此聽後立即問道:“翁翁,你家以何爲業?”

“這位使君,老漢家中有兩子,僥倖十分孝順,包括老漢自己在內,皆以苦力爲生。”

“常食肉否?”

“也不是,不過因孫子嘴饞,僥倖曰子能過得去,每隔幾曰買回一些肉做來吃。”

劉溫叟不由張大嘴巴,每隔幾天就吃一回肉啊,那敢情能與自己家生活相比了。這還是苦力嗎?

第54章 獨一無二第220章 夜宴(五)第134章 荒野(中)第424章 定(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236章 三槐王第421章 飄搖(下)第500章 破騎軍第279章 二敲第360章 小把戲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423章 定(中)第318章 搖擺第61章 愛因斯坦第78章 孤家寡人第5章 損人不利己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78章 孤家寡人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57章 勁弩(上)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67章 高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102章 好東西第497章 鹹平軍第71章 神奇(下)第92章 地圖(下)第234章 快樂島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82章 誘、惑(下)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513章 寓言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288章 春行(下)第344章 矯正(下)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194章 快樂第364章 棄子(下)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514章 三憂第483章 奇葩(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325章 拜第480章 不殺第212章 哥哥第8章 神奇第172章 死(上)第168章 鏡子(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169章 寒瓜第278章 公主(下)第20章 拒第101章 宇文愷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102章 好東西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91章 地圖(上)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64章 糊塗第127章 廟還小第488章 要翻天第285章 論語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66章 懸賞第50章 火花四射第87章 巡察(下)第81章 誘、惑(中)第41章 挖祖墳(下)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242章 撫桑第234章 快樂島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446章 野望(上)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475章 一(上)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499章 示弱第227章 雙子星第352章 安定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33章 入相(下)第172章 死(上)第45章 摺紙第144章 事了(下)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288章 春行(下)第183章 求實(上)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475章 一(上)第216章 親征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
第54章 獨一無二第220章 夜宴(五)第134章 荒野(中)第424章 定(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236章 三槐王第421章 飄搖(下)第500章 破騎軍第279章 二敲第360章 小把戲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423章 定(中)第318章 搖擺第61章 愛因斯坦第78章 孤家寡人第5章 損人不利己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78章 孤家寡人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57章 勁弩(上)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67章 高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102章 好東西第497章 鹹平軍第71章 神奇(下)第92章 地圖(下)第234章 快樂島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82章 誘、惑(下)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513章 寓言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288章 春行(下)第344章 矯正(下)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194章 快樂第364章 棄子(下)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514章 三憂第483章 奇葩(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325章 拜第480章 不殺第212章 哥哥第8章 神奇第172章 死(上)第168章 鏡子(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169章 寒瓜第278章 公主(下)第20章 拒第101章 宇文愷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102章 好東西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91章 地圖(上)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64章 糊塗第127章 廟還小第488章 要翻天第285章 論語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66章 懸賞第50章 火花四射第87章 巡察(下)第81章 誘、惑(中)第41章 挖祖墳(下)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242章 撫桑第234章 快樂島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446章 野望(上)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475章 一(上)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499章 示弱第227章 雙子星第352章 安定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33章 入相(下)第172章 死(上)第45章 摺紙第144章 事了(下)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288章 春行(下)第183章 求實(上)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475章 一(上)第216章 親征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