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暖冬(下)

大軍北上,要去韶州與潘美軍隊會合。

東邊茫茫羣山後面就是賀水,哪裡是潘崇徹的軍隊。他不動,但也不敢大意,斥候不停地派出,偵查這支軍隊的動靜,斥候回來,潘崇徹一直安如泰山。

宋九狐疑不解。

南漢快到了生死存亡關頭,這個南漢第一名將爲何動都不動,難道他看不出來嗎?想了半天,對尹崇珂說道:“尹將軍,要麼我們派一人過去勸降如何?”

尹崇珂同樣感到不對。他在遲疑着,當然能勸降更好,三萬漢兵無所謂,關健就是潘崇徹這個人。他一人當抵三萬漢兵。於是喝道:“紮營。”

這得考慮好了,潘崇徹現在不動,對宋軍來說也是好事,潘美拿下廣州,潘崇徹不得不降。能勸降更好,若是勸不了,說不定反而打草驚蛇。宋軍紮營,兩人在大帳中商議了大半天。決定派出一個使者去勸降,遞一份書簡過去,什麼也不說。不逼不勸不誘,能降更好,不能降也不讓他激怒。

信寫好,使者騎馬去了漢軍大營。

騎馬去的,幾十裡山路,要麼就是一道賀水,並不遠,傍晚時分使者就回來了,說道:“潘崇徹答應投降,只提出一個條件,望我朝遵守那十一條軍規。”

老尹激動地與宋九一擊掌。

真投降啊,他們都不是嗜殺的人,能降更好,何必非要進行血淋淋的戰鬥。

不過手下書吏張戎在邊上不知趣地問了一句:“誰去受降。”

對方是南漢第一名將,無償地將三萬漢兵帶來投降,最少要派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大臣過去受降。此時軍中只有兩人,一是尹崇珂。二就是宋九。詔書下來了,宋九有候爵,還是三軍都監,兩人都足以前去受降。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潘崇徹自己過來投降。這顯然不可能的,人家是南漢名將,投降已經屈辱了,怎麼可能不要臉的親自過來投降。

大家一起緘默。

宋九看着大家表情,心中清楚了,道:“我去吧。”

尹崇珂不能去。若是他讓潘崇徹扣壓下來,兩軍此時離得近,指望宋九指揮?那麼潘崇徹能在扣下尹崇珂後,將大軍率領渡過賀水,這支宋軍十之八九被吃下。整個戰場馬上變得灰暗起來,甚至能讓南漢轉敗爲勝。

只能宋九去。他地位有了,少了他又不會影響軍隊,潘崇徹就是詐降,也不敢將宋九怎麼樣,否則他早就調動軍馬與宋軍交戰。

尹崇珂調動護衛,宋九擺了擺手,說道:“就是調動一百名護衛過去。能拿人家三萬兵馬如何?反而會顯得心虛,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勿用如此。我只是一個文官。”

說着,帶着郭大郭二與王枕,讓他們擡着胡牀前去受降。

臨近賀水,王枕不知天高地厚,十分高興,潘崇徹在南漢人心中就是戰神,自己去受潘崇徹的降,有臉。郭氏兄弟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剛到賀水邊,看到對岸擁來無數密密麻麻的軍隊。實際宋九心中也沒有多大底。反正前線這活兒,自己還是少來爲妙,危險無處不在。甚至在心中隱隱恨自己多嘴。

硬着頭皮上了船,來到對岸,忽然岸上漢軍歡呼起來:“真是宋候牀。”

“是宋候。”

“宋候來啦。”

歡呼聲越來越大。這裡離軍營不是太遠,喊聲也驚動了軍營裡的將士,許多士兵從軍營裡跑出來。說歡迎也不象,倒是象來看電影明星的。

宋九終於苦笑,也終於明白爲什麼潘崇徹不打了,自己一封信馬上就投降,士氣如此,潘崇徹怎麼打?

潘崇徹也看着宋九,他眼中出現一絲迷茫,自己好歹還有三萬精兵強將,這個宋朝大臣竟敢只帶着幾人來受降?想到這裡,心情更加灰暗,沒辦法打了,觀一葉而知秋,再想想賀州城外那些民夫就敢用鐵鍬攻城,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大臣,南漢如何能敵。大步走上前,說道:“罪臣恭迎天子都監。”

“勿用,以後你我同朝爲臣,何來罪臣之語?戰不在你,降也不在你。我們去你中營說話吧。”

他在前面帶路,兩邊圍上來無數漢兵,幾乎整個軍營變得空蕩蕩的,一起走出來夾道歡迎。江對面斥候迅速騎馬回去稟報尹崇珂,放心,宋九沒事了。

尹崇珂在大帳中嘆息道:“老夫與潘美風頭被這小子全部搶走了。”

王枕與郭大繼續擡着胡牀往前走,王枕那一刀將宋九砍慘了,至今腿還隱隱作痛。但能走路,不過走得遠,必須擡胡牀,要麼乘馬,乘馬顛簸得也痛。

許多漢兵問王枕,是不是你砍的人,下面傳得邪乎,也傳到潘崇徹軍營,導致士氣更加低落,人人都不願戰,潘崇徹打不起來了。不然他也不會如此輕易投降。

王枕挺直胸脯答道:“就是我。”

歡呼聲更大。

誰也不想死,特別是去一場沒有把握的仗,更不願意替劉鋹賣命。到了中帳,潘崇徹與宋九談降兵安派的事宜。宋九昨天也與尹崇珂談了很久。有兩個辦法,第一個學習康延澤,將漢兵收徵過來,用漢兵對付漢兵。可被兩人隨之否決,康延澤那是特例,雖他手下只有近百侍衛,但後方是幾萬勇猛的宋兵。有這個靠山在幾百裡之外,儘管他與王全斌不和,可那些降兵哪裡知道其中內幕?因此能成功招編。在嶺南卻不行,離京城太遠,連湖南兵力都抽空了。只有宋尹與潘美兩支部隊,一萬來人。若整編得不好,說不定會反叛。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第二條就是遣返回家,但不能全部遣返回家,以前只有幾千人,多是賀州周邊地區的兵士。送回家沒有問題。現在遣返回去,多是廣州附近的,必被劉鋹重新編入軍中。接下來敵人數量會越來越多。必須分成兩步,賀州以西的可以放他們回去,以東的不能放回去。讓潘崇徹繼續帶領着,依然駐紮在賀水邊,原地待命。

但這個意義非同小可,一部分兵士釋放回去後,潘崇徹只好與宋朝一抹黑走到底,雖不將他們投放於戰場之上。但等於減少了三萬敵人,甚至還是南漢比較強大的軍隊。

宋九心中還有一個想法,中原人口銳減,嶺南同樣不好,戰爭不休,包括蠻戶在內。絕對不超過三十萬戶。而李靖下來的時候,是近六十萬戶。包括許多道路一起荒蕪掉了。可以用這些兵士將周邊道路整修,方便以後治理。但他自己也隨之否決。雖投降了,古今往來屠殺降兵的事例太多了。王全斌就幹過。這些降兵一不讓回家,二又來修路,心中會產生不好的想法。因此還是以清靜爲主。

受降如受敵。

這個過程是最兇險的。安撫好了,才能成爲真正的受降。不戰而屈人之兵。安撫不好,激起兵變,後果很嚴重。宋九小心地與潘崇徹將計劃說出來,潘崇徹鬱悶地說道:“但聽都監吩咐。”

“還須老將軍配合。”

花了幾天時間,遣返將士。還有大半人留下,宋九又與他們做了解釋,自始至終,宋軍爲了怕誤會,駐紮在幾十裡開外,並沒有靠近。宋九安排得差不多了。這才與潘崇徹告別,返回軍營。帶着大軍繼續東下。韶州之戰拉開帷幕。

各處邸報紛紛傳來,劉鋹先是說了一句奇怪的話,昭桂賀連本是北人之地,他們得到了就不會再南下。

趙匡胤不是派南唐使者討要一州嗎。俺們送了六七個州給你們了,還要如何?但不久又清醒過來,迅速聚集二十萬大軍。幾乎將東南一帶所有壯年男子一起集合。

數量上是很嚇人的。

南漢還有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大象。

南漢出產大象,又從大理與安理購進一些戰象,僱傭蠻人教授南漢軍隊訓練駕馭戰象。這時南漢共有一千頭戰象,並且是真正意義上的重甲戰象。

大象四周披掛着厚重的鎧甲,象體防禦力最差的地方還有整塊厚厚的腹甲。象頭又有面甲,象鼻子上還裝有鎖子甲。並且象牙上套上長達五尺的銳利鋼矛。象北是厚木板製作的塔樓,樓分三層。第一層是馭手,第二層是四到六名弓箭手。第三層是瞭望員。

以戰象爲核心,四周各有大刀兵,長矛兵,盾牌兵,與弓箭手。

若說好看,什麼樣的騎兵在它面前也是灰灰。但戰鬥力如……只有戰場上檢驗。一千頭戰象,又讓李承渥率領十萬大軍前往韶州。兩軍於蓮花峰下平原地帶相遇。李承渥立即拋出最強的部隊,象兵衝鋒。一千頭戰象帶着數不清的漢兵象宋軍撲了過來。

宋九是未看到,看到了一定會驚呼,什麼魔幻大片也不及當天的情景讓人震撼。

潘美早就知道這個情報,但親眼看到,還是感到有些頭皮麻麻的,打還是要打的,先讓手下設置拒馬。估計這沒多大作用,戰象前面一來,不是拒馬,全成了木頭渣子。

但能阻一會是一會,然後讓所有弓箭手站在前面,什麼計策也沒有,也就是給我射,別射人,專射象。萬箭齊發,特別此時宋軍還有一些伏虜弩。皆是小型的,犧牲射程爲代價,求其靈活機動與速度。還是慢還是笨拙,目標也不精確。但對着大象沒有問題,那是多大的目標?而且這些弩力量也遠比普通弓箭強,有鎧甲保護也不行,一支支大弩還是鑽進鎧甲裡,扎到大象身上。

大象也是高智商動物,並不傻,雖然就是巨弩都射不死它們,但真痛啊。俺罷工不幹了,於是返回頭,對着南漢軍隊衝了過去。馭者一個個被它們甩了下去,開始對着南漢將士踐踏。

本來潘美是硬着頭皮打這一場戰役的,眼前鉅變也讓他目瞪口呆。不過他迅速清醒,喝道:“衝。”

前面有一千頭巨型坦克開道,不衝等待何時。

一役,十萬南漢兵全軍覆沒。

打到這份上,該休息了吧,潘美拿下韶州,擒其刺史辛延渥及諫議大夫鄒文遠。至於主帥李承渥,天知道他在哪兒,說不定早讓戰象踩成肉泥。然後讓辛延渥帶一句話給劉鋹,讓劉鋹投降。

宋九來到韶州,潘美並沒有等到劉鋹投降的消息,反而聽到一則情報,從廣州北邊的馬逕山開始修長城,一直修到番禺興王府。宋九聽到這個消息,他當場呆若木雞。

這是一百多裡的長城,宋軍就快兵臨城下,要什麼樣的速度才能在這短時間將它修好?

沒有人將這個二百五當作一回事,書吏鄭昭說道:“恭賀潘將軍,伐國之功哪。”

不但是伐國之功,而且這一行做得很好,包括蓮花峰一戰,漢兵死得很多,多是戰象踩死的,宋軍未殺多少,多數漢兵一投降,隨着就派民夫將他們收編了。

所以鄭昭才說了這句話。

宋九沒有作聲,還不行,若是將楊業弄死了,老岳父依然還是潘仁美。未來的事很遙遠,暫時不想,宋九又看着南方,暫時還不能走,宋軍從賀州輾轉反側到連州,再從連州趕到韶州,又多山道,必須等後勤供給。然後再進軍英州,從英州去廣州。不出意外,不久南漢就要亡國了。因此宋九在想着劉鋹那個小JJ,趙匡胤讓他踢的,能踢,但只能輕輕的踢……

,!

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59章 核心第69章 神奇(上)第324章 棋子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145章 祭文第424章 定(下)第279章 二敲第349章 王氣第222章 大婚(下)第241章 金貴第158章 勁弩(下)第140章 奸細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10章 製造標準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508章 口袋第73章 南方(中)第9章 歪才第82章 誘、惑(下)第389章 封禪(上)第259章 槍桿子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243章 插花第138章 草芥第494章 朕累了第499章 示弱第101章 宇文愷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92章 地圖(下)第459章 小妾第528章 黑土地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382章 中策(上)第304章 打獵(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134章 荒野(下)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420章 飄搖(上)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360章 小把戲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9章 分岐第154章 清明(上)第80章 **(上)第122章 吃肉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21章 夜宴(六)第449章 風起第128章 雪話(上)第6章 金子第145章 祭文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25章 殺傷力第93章 兩道詔書第483章 奇葩(上)第380章 交鋒(下)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52章 比較(上)第12章 從此醉(上)第19章 分岐第399章 未卜第372章 包青天第160章 提親(上)第367章 相才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62章 號角第504章 開始了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270章 危機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7章 夜探第161章 提親(中)第308章 碩麥(上)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184章 求實(下)第86章 巡察(上)第345章 殺氣第385章 五十年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262章 辭戟(上)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294章 小魚(下)第76章 卷(中)第365章 唯快不破
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159章 核心第69章 神奇(上)第324章 棋子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145章 祭文第424章 定(下)第279章 二敲第349章 王氣第222章 大婚(下)第241章 金貴第158章 勁弩(下)第140章 奸細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10章 製造標準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508章 口袋第73章 南方(中)第9章 歪才第82章 誘、惑(下)第389章 封禪(上)第259章 槍桿子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243章 插花第138章 草芥第494章 朕累了第499章 示弱第101章 宇文愷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92章 地圖(下)第459章 小妾第528章 黑土地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382章 中策(上)第304章 打獵(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134章 荒野(下)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420章 飄搖(上)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360章 小把戲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9章 分岐第154章 清明(上)第80章 **(上)第122章 吃肉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21章 夜宴(六)第449章 風起第128章 雪話(上)第6章 金子第145章 祭文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25章 殺傷力第93章 兩道詔書第483章 奇葩(上)第380章 交鋒(下)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52章 比較(上)第12章 從此醉(上)第19章 分岐第399章 未卜第372章 包青天第160章 提親(上)第367章 相才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62章 號角第504章 開始了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270章 危機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7章 夜探第161章 提親(中)第308章 碩麥(上)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184章 求實(下)第86章 巡察(上)第345章 殺氣第385章 五十年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262章 辭戟(上)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294章 小魚(下)第76章 卷(中)第365章 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