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宣戰

“何出此言?”王韶笑問道。

二程在後世很牛逼,但在現在還不算什麼,陳恪就是把他們罵出蛋黃來,也沒關係。他笑道:“這兩人是道學派,也叫理學。他們的師父,也是理學的開山祖師,叫周敦實。”周敦實就是周敦頤,後來爲了避英宗的名諱,才改爲衆所熟知的周敦頤。現在仁宗還活着呢,輪不到避趙宗實的諱,自然無需改名。

衆人搖頭,他們沒聽說過這個敦實兄,是何方神聖。

“這位敦實兄,乃合州府的一個小官兒,你們不知道也不足爲奇。”陳恪解釋道:“二程現在宣講的理學,就是這位老兄搗鼓出來的,號稱純儒之學!不過說來好笑,其理論根基卻來自於陳摶老祖的《無極圖》。其所謂天人感應,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等等主張的源頭,都是道家的。也不知這‘儒’純在哪裡?”

“不過,他們的很多主張,好像也不錯。”王韶卻有不同看法:“我記得他們說,‘讀書將以窮理,將以致用也’,不可‘滯心於章句之末’,爲此者乃‘學者之大患’。我覺着這話就發人深省。”

“他們還說。‘人之學莫大於知本末始終’,‘致知在格物’則所謂本也、始也;治天下國家,則所謂末也、終也。”王韶此刻侃侃而談,與當初那白衣殺人的形象,簡直判若兩人:“這即是說,爲了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必須從格物致知開始,才能修身以正,擔當治國平天下的大任!”說着有些興奮道:“我覺着他們說得通,至少比別家都通!”

“那你爲什麼只聽了三天?”陳恪笑問道。

“呵呵……”王韶聞言乾笑道:“暮氣,兩人小小年紀,就在那裡大講‘存天理、滅人慾’。孔夫子還曰‘食色性也’呢。我還年輕,不想現在就連點人慾都沒了。”

“哈哈哈……”這話引得衆人大笑起來。

“不要去聽理學了,那玩意兒從根子裡錯了。”待笑過了,陳恪對王韶正色道:“也不是他們的錯,甚至不是漢儒的錯,而是儒學本身就有問題。”

“這話也太狂了吧。”王韶不好意思說什麼,章惇卻開口道:“三郎,難道咱們學了十幾年的學問,竟然是錯的?”

“也不是全錯,只是有缺陷。否則儒學要真是完美的話。爲何那些以儒家治國的朝代。都沒逃脫覆滅的命運?”陳恪心說,看來最近老子文會開多了,竟然喜歡上這些形而上了。便正色道:“我們十年學習儒學不假,但任何時候不能失去自己的判斷。”

頓一下,陳恪接着道:“聖人之學。講得是格物致知,我們不妨先格一格聖人之學本身,像尋病根一樣,找到問題所在,才能讓這門學問,重新煥發出光彩來。”

陳恪生活的這個時代,是儒學發展的關鍵時期,說關係到儒學的存亡興衰也不誇張。

這一門由孔孟所創,漢儒所篡的學說。在兩漢以後,便開始衰落了。這期間,佛道思想大行其道,而儒家卻始終沒有出現,像樣的學者和學說,來挽救儒學面臨的危機。

轉機出現在本朝,朝廷將儒學定爲官學。考試只取儒生,這使得儒生如過江之鯽,儒學終得復興。但在排斥佛道之學的同時,儒生們也被儒學自身的理論缺陷所困擾,提出了‘修其本’的要求。由此。重新構建新的儒學體系,已是勢在必然了。

因此。從慶曆年間開始,儒者們圍繞復興儒學的主題,力圖擺脫漢唐經學拘囿於家法師法、沉溺於訓詁考證的治學方式,大膽發疑、標新立異,形成了一股疑經惑古的時代思潮。

在此基礎上,許多學派都在萌芽之中,但其學說大都還在醞釀階段,要想開宗立派,還得等上幾年甚至十幾年。

至少在目前爲止,整個思想界還是一片混亂,沒有任何成熟清晰的學說——但馬上就會迎來,傳說中的跑馬圈地、搶佔山頭了!

生在這個節骨眼上,陳恪有一種自覺……希望在這個關鍵時期,爲自己的民族做點什麼。畢竟,理學末流,把國人害的太慘了。

他當然想過,直接把周敦頤、二程之流乾掉得了,不要讓他們流毒千年,貽害華夏了。可他們的理學思想已經問世,而且在他們活着的時候,理學也不是顯學,直到南宋的朱熹,才把它搗鼓上去的。

更何況,陳恪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哪敢爲整個民族選擇未來的道路?萬一走錯了算誰的?

他想做的,是也佔一個山頭,把自己對儒學的主張表達出來,看看能不能吸引一些人,改變些什麼。

他知道這樣會很累,但在這個百廢待興的關鍵時候,爲自己的民族做些事,義不容辭。

“那你說根子上錯在哪裡?”衆人一起望向陳恪,期待他能繼續的語出驚人。

“儒學是我們文明的根基,我們華夏民族凝聚在一起,離不開它的紐帶作用,這一點毋庸置疑。”只聽陳恪沉聲道:“但有一個大缺陷困擾着它自身,也阻礙我們民族的發展——它是主張入世的,要求我們去治國平天下!”

“但治國,就得解決一國之內產生的具體問題吧?軍事政治、農田水利等等各方面的問題都會出現,而且隨着時代的變遷,很多問題都是新出現的……比如大宋朝的三冗問題,以前各朝就從沒遇到過。以正常人的思維來分析,肯定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拿出合乎時宜的辦法來。”

“但是在儒學的統治下,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是到古人的書籍裡尋註解,找答案。”陳恪一臉沉痛道:“什麼事都要聽古人之言、看古人老祖宗是怎麼解決的,然後我們大家照搬就是。但古人遇到過三冗問題麼?遇到過遼國這樣的強敵麼?遇到過這麼頻繁的黃河決堤麼?沒有,統統沒有遇到過,那你怎麼能要求他們,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理學比之前儒學的進步之處,就是除了要問古人,還要問自己!”又頓一下,陳恪大聲嘲諷道:“但儒者除了聖人之言,什麼都不懂,卻空談什麼格物致知。讓他們想一輩子,他們也找不到正確答案!”

“那仲方兄說,”王韶神色鄭重起來,問道:“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治國平天下呢?”他說這話時,其他幾個人也都屏息凝神,聽他的高見。

“別無他途,格物致知。”陳恪呷一口茶水道。

“嗨……”衆人一齊失望道:“這不跟二程一樣麼?”

“我這個格物致知,不一樣。”陳恪淡淡笑道:“我這個格物,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上的研究、實踐。解決新問題的方法,不是你整天捫心自問就能想出來的。而是要先掌握充足的專業知識,同時去深入瞭解這個問題,然後再通過大膽耐心的探索實踐,纔有可能找到正解。”說着長長舒一口氣道:“所謂治國,不就是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麼?”

陳恪講出的這番道理,在後世實在不算什麼,但放在宋朝,卻是第一個跳出前人的禁錮,告訴大家孔夫子是錯的。並將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擺在世人面前。而不再是儒家那種含糊無用的大道理。

陳恪講完才發現,不知何時,淨室內外已經站滿了人。

衆人聽了他這番話,都覺着聞所未聞,卻又不覺荒誕……那是一種迥異於各家學說的感覺。

別家的學說,無論解釋的再清楚,都給人一種含糊、玄妙、似是而非的感覺。陳恪的學說卻給人以清晰、明確、好像,本就應該如此的感覺。

不過同其他家的學說一樣,他這套理論,本身仍然是簡陋粗略、漏洞百出的,想要完善起來,尚需時日。

但毫無疑問,在儒學未來林立的山頭中,陳恪已經佔定了一座!

“我怎麼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蘇軾聽了之後,把陳恪拉到一邊道:“只是你嘴巴也太嚴了,以前怎麼沒聽你說過?”

“當然是以你的舉業爲重了,我這種異端思想。”陳恪苦笑道:“還是等着考完了再玩吧。”

“也對,”蘇軾正色道:“之前的格物之學,都是向內的,你的格物之學,卻是向外的。想讓人接受,不是那麼容易的。”

“嗯,肯定不容易。”陳恪點點頭道:“我們以後慢慢來。”說着不負責任的拍拍蘇軾的肩膀道:“將來這個學說的發揚光大,就靠你了。”

“怎麼成我的事兒了?”蘇軾就像熱愛星空一樣熱愛哲學,並不覺着這是苦差,只是嘴上不能那麼痛快。

“誰讓你是我大舅哥呢?”陳恪哈哈大笑道:“我過去一趟。”

便走到王韶身邊道:“怎麼樣,能留下來麼?”

王韶先是看了他片刻,然後緩緩道:“雖然不知道你這套,能不能站住腳,但是……”說着一呲牙,露出燦爛的笑道:“實在太對我胃口了,我挺你到底!”

好難寫的三更啊,累挺了的和尚求月票!!!!

第90章 趙宗績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37章 買地第36章 生意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101章 決戰-第3章 自救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361章 人選(下)第6章 拼命三郎第185章 投資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二六七章第151章 戰果第83章 大案第368章 火災(上)第78章 出川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34章 美酒飄香第318章 雲詭(下)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93章 歐陽修第197章 計將安出第173章 摸上門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242章 擠兌第348章 春(下)第305章 談判(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106章 壽辰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67章 破鼓(中)第273章 迴應第375章 困擾(上)第332章 經筵(中)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120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81章 大理國(上)第31章 一鳴驚人第309章 遼主(下)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06章 使遼(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107章 禮物第22章 乾股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349章 夏(下)第72章 人,要分清敵我第275章 殿試(上)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24章 弱爆了第214章 說客第321章 點兵(下)第35章 給力!第135章 千里鏡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11章 書生意氣第302章 狀元島(中)第261章 判卷第376章 曝光(中)第321章 點兵(下)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229章 開張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101章 決戰-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2章 兄弟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20章 空額(中)第328章 七夕(中)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147章 老巢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359章 說客(中)第24章 弱爆了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
第90章 趙宗績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213章 漫長一夜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237章 買地第36章 生意第256章 一羣逆天賊第101章 決戰-第3章 自救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361章 人選(下)第6章 拼命三郎第185章 投資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二六七章第151章 戰果第83章 大案第368章 火災(上)第78章 出川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34章 美酒飄香第318章 雲詭(下)第158章 三少爺的劍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93章 歐陽修第197章 計將安出第173章 摸上門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242章 擠兌第348章 春(下)第305章 談判(下)第225章 大生意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106章 壽辰第159章 水漫開封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67章 破鼓(中)第273章 迴應第375章 困擾(上)第332章 經筵(中)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120章 誤入藕花深處第281章 大理國(上)第31章 一鳴驚人第309章 遼主(下)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06章 使遼(中)第188章 彌賽亞第107章 禮物第22章 乾股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349章 夏(下)第72章 人,要分清敵我第275章 殿試(上)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24章 弱爆了第214章 說客第321章 點兵(下)第35章 給力!第135章 千里鏡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11章 書生意氣第302章 狀元島(中)第261章 判卷第376章 曝光(中)第321章 點兵(下)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229章 開張第291章 奇蹟之城(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101章 決戰-第131章 歡宴不夜天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2章 兄弟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20章 空額(中)第328章 七夕(中)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147章 老巢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359章 說客(中)第24章 弱爆了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