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判卷

-

試卷經過一番嚴密的糊名、謄錄處理後,送到了內簾衡鑑堂處,這是考官們分房評閱試卷的場所。

諸位閱卷官、副考官匯聚一堂,等着主考大人分發考卷。

王安石的目光,先是久久凝視着面前的考卷,過好一會兒才擡起頭,面色如鐵的看看衆人,殺氣凜然道:“本科,凡太學體一律不取!”

衆人先是一愣,旋即面面相覷,儘管歐陽修早說過,這科要整治太學體,但現在老歐陽不再擔任主考,他們還以爲此事便作罷了呢。想不到這王安石,還要沿着醉翁的道路走下去……

平心而論,除了梅堯臣等寥寥數人,大家都不想趟這趟渾水。哪怕歐陽修在時,他們也很有意見,心說你要整治太學體可以,咱們緩着點來,別在這種要命的時候搞,這不是捅馬蜂窩麼?

現在主考換了個資歷淺薄的王安石,衆考官自然更不會逆來順受了。

“介甫,太學體固然要貶抑,這我們都認同。”仗着和王安石交好,王珪笑勸道:“可也不能太絕對了吧?寫太學體那麼多,其中不乏一些卓有才識的舉子,難道我們不取他們,反而取一些半文不白的粗疏之輩麼?”

“粗疏之輩自然不能取。”王安石看看他道:“但是殺死太學體,就不得不用重典——但凡使用太學體的一概不取,這便是此次判卷的規矩。”

“沒聽說過這道規矩。”有考官小聲嘟囔道。

“你不剛剛聽說麼?”王安石冷冷的望着他道:“不願受我的規矩可以出去。”

馬上便有人想起身,誰知王安石緊接着又道:“但事後我參你違抗上官、拒不從命,不要說我不留情面……”

半起身的人,全又坐下了……

“既然官家任命我知貢舉,那以什麼樣的標準取士。就必須聽我的。”王安石環視着衆人,不容置疑道:“自然。事後所有的責任,都由我一人承擔,不論謗是罵,統統與你們無關!”

見主考將責任大包大攬,衆人的臉色馬上好看許多,韓維和王珪卻滿含擔憂的望着王安石。前者苦笑道:“把我們當成什麼人了?貶抑太學體是件大好事,怎能讓你獨佔全功?”

王珪笑道:“怎麼也得有我一份。”

“還有我,”梅堯臣也笑道:“這種千古留名的好事,可不能少了我。”

範鎮和梅摯見狀,也出言道。有責任一起擔當。

“都不用。”王安石卻擺擺手道:“說了我一個人承擔。就不干你們的事!”說着拿起一摞卷子道:“開始分卷吧。”

王安石說到做到,任何用太學體作賦的卷子,都遭到他無情的扼殺,殺得考官們都手軟了。

一個考官親自拿着份卷子,到了王安石的案前道:“主考。這份試卷學養紮實、敦厚溫良,實乃難得一見的佳作,還請手下領情……”

王安石看看他,拿過那份卷子來一看,便見打頭第一句,便是這樣的詞句——‘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

意思其實挺明白而且文章內容也不錯,唯一的毛病就是不說人話……什麼’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其實就是‘開天闢地聖人出’,考生卻偏偏用莫名其妙的詞彙來表達。

“有必要在說事論理的文章裡,玩這樣的詞句遊戲嗎?”王安石反問一句道。

“許是以爲太學體才能高中,不得已而爲之。”考官辯道。

“那本官爲了消滅太學體。也不得已而爲之了。”王安石說着,便拿起了硃筆。

“且慢,這文章八成是劉幾寫的!”考官連忙阻攔道:“他的文風我熟悉,就是這個味兒。”

“劉幾?”王安石奇怪道:“他是你親戚麼?”

“不是,他跟下官沒有任何關係,”考官這個汗啊,也不知這主考是真傻還是裝傻,忙解釋道:“他是汴京第一才子,朝野公認的狀元人選啊。”

“這樣的人做了狀元,太學體就要上天了……這關就讓他過不了!”王安石說着,用落筆從頭到尾像刷牆似的抹了個全紅,然後再批上觸目驚心的‘大紕繆’三個字,下令道:“貼到考場外面的大牆示衆,以儆效尤!”

連劉幾都倒下了,考官們也徹底麻木了,再也不去爲寫太學體的考生爭辯。結果那些頗有才學的試卷,但凡使用太學體的,也被統統斃掉,無一倖免。

最後被取中的所有卷子,都是沒有用太學體的。也就是歐陽修口中‘說人話’的。

這時就要給這些卷子排名次了。這是梅堯臣等點檢試卷官們責任,他們的任務是二次閱卷,一個是查遺補缺,看看有沒有遺珠之憾;另一個就是把優秀的試卷推薦給主考,提出初步的排名意見。

梅堯臣早就看好了一份卷子,拿給王安石看道:“這份卷子,詩賦才氣縱橫,策論篇篇精彩至極,吾輩當爲此人讓路。”

梅堯臣是僅次於歐陽修的文壇領袖,能得他這樣評價的卷子,自然了不得。王安石接過來一看,果然如此……詩賦最看天賦,王安石平日對人,不太假以辭色,其實有自負的成分在裡頭,但他看到這份試卷上洋溢着的才氣,儘管還欠點雕琢,少些火候,卻已彷彿讓人看到,他未來一飛沖天的景象了。

“以詩賦論,足以取爲貢元。”見王安石點頭,梅堯臣道。會試重詩賦,輕策論,這是慣例。

“還要看策論的。”王安石這次卻一反到底,道:“詩賦固能顯示人的才情,但不過是遊戲文字而已。策論纔看得出一個人能力和見識。”

“呵呵……”梅堯臣心說,不跟人擰着來會死啊?面上卻笑道:“這人的策論,也是極好極好的。”說着翻到最後一頁道:“尤其是這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堪稱千古名篇了。”

王安石便閱讀起這篇策論來:‘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

他一邊讀,一邊情不自禁點頭晃腦,倒不是多贊同作者的觀點,而是驚歎於作者用清新自然的文字,展現出的氣勢磅礴、如潮如海,令人不可自拔。

一口氣讀完全篇,王安石忍不住擊節叫好道:“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從開考以來,衆考官便見王安石整天板着臉,何曾聽他表揚過人?現在聽他突然把人誇成天上有地下無,全都好奇的湊過來,想看看是何等人物,竟當得起王介甫如此誇讚。

於是這篇《刑賞忠厚之至論》,便在考官中傳看,但凡看過着,無不深深震撼、汗流浹背。慚愧的說,他們到今天才知道,原來文章還能這樣寫!

“不用再挑了,本屆貢元就是這人!”考官們齊聲道:“主考大人,這下總沒意見了吧?”

“不妥。”王安石卻仍舊搖頭道。

“主考方纔還誇他,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呢!”考官們也被他折騰麻木了,鬱悶道。

“文章本身說理透徹,結構嚴謹,文辭簡練而平易曉暢,無可挑剔。”王安石先給這篇文章定了調子,話鋒一轉道:“但是它有一點錯誤,我有一點疑惑。”

“願聞其詳。”衆人都豎起耳朵來。

“作者爲了論證他的觀點,用了一個作用重大的典故。他說‘當堯之時,皋陶爲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王安石的記憶力,一點不差於陳恪,他的博學更是陳恪望塵莫及的。指出了文章中不可饒恕的錯誤道:“皋陶本是帝舜的臣子,作者卻說他是帝堯的臣子,犯了常識性的錯誤。這是其一。”

頓一下,他又道:“其二,恕在下孤陋寡聞,請教各位,這個典故出自何處,爲何我一點印象也沒有?”

衆考官面面相覷,是他,他們也都算是飽學之士了,怎麼誰都沒聽說過這個典故?

不過這文章寫得太好了,誰也不敢貿然下結論,都覺着古書浩瀚如煙,怕是這舉子學問太深,從哪裡看到的也說不定。

連王安石也拿不準,又沒法把考生叫來問問,這個疑問只能先擱置。但此人的貢元也就此黃了,衆考官不能冒這個險。但在給出的理由中,卻只有一個‘常識錯誤’,並沒提‘用典’這茬。

連王安石都被他唬住了,可見這篇文章有多震撼人……

排定了正試的名次後,又來看別頭試的。

還有一更,得一點多了,酌情等候。

第230章 黃金地段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上)第111章 後孃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253章 古文第8章 蘇氏第151章 戰果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145章 返京(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134章 合謀第320章 蘇家進京(中)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184章 鬥智第357章 暗戰(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94章 換將第357章 暗戰(中)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中)第234章 好詩好詩!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270章 司馬光第18章 謀生艱難第297章 滇銅(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348章 春(下)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193章 轟動第132章 天籟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99章 我敢!第239章 入股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351章 冬(中)第367章 破鼓(下)第188章 彌賽亞第273章 迴應第273章 迴應第307章 燕雲(中)第369章 逆轉(中)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48章 聚首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214章 說客第347章 態度(中)第229章 開張第378章 賓天(中)第273章 迴應第324章 真相大白(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3章 自救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05章 談判(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360章 緋聞(上)第309章 遼主(中)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147章 老巢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360章 緋聞(下)第171章 狄青保衛戰之蝴蝶第95章 狄漢臣第40章 正版天下第261章 判卷第375章 困擾(上)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49章 夏(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284章 刺陳(上)第369章 逆轉(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321章 點兵(中)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59章 說客(下)第268章 人憔悴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101章 決戰-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下)第348章 春(上)第192章 璇璣
第230章 黃金地段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上)第111章 後孃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59章 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253章 古文第8章 蘇氏第151章 戰果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145章 返京(中)第373章 白龍魚服(中)第134章 合謀第320章 蘇家進京(中)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184章 鬥智第357章 暗戰(下)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94章 換將第357章 暗戰(中)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中)第234章 好詩好詩!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270章 司馬光第18章 謀生艱難第297章 滇銅(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348章 春(下)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193章 轟動第132章 天籟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99章 我敢!第239章 入股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351章 冬(中)第367章 破鼓(下)第188章 彌賽亞第273章 迴應第273章 迴應第307章 燕雲(中)第369章 逆轉(中)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48章 聚首第310章 金風玉露(中)第214章 說客第347章 態度(中)第229章 開張第378章 賓天(中)第273章 迴應第324章 真相大白(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3章 自救第45章 二郎失戀記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05章 談判(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360章 緋聞(上)第309章 遼主(中)第330章 龍昌期(上)第147章 老巢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360章 緋聞(下)第171章 狄青保衛戰之蝴蝶第95章 狄漢臣第40章 正版天下第261章 判卷第375章 困擾(上)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49章 夏(下)第322章 大宋禁軍(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326章 哀莫大(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284章 刺陳(上)第369章 逆轉(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321章 點兵(中)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59章 說客(下)第268章 人憔悴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101章 決戰-第65章 少女與字典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下)第348章 春(上)第192章 璇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