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

統計下來,參與的股東加上朱駿共有三十三位,集齊達五千萬兩白銀,足夠前期的投入,大家各自簽上了字,計算好了各自的分紅股本,朱駿約定了一些事宜,便急匆匆的從後門出去回宮去了。

有了銀子,事情辦起來自然快了不少,各府各縣開始徵募民工,鋼鐵和枕木也在洽商,一切準備進行的井然有序,而朱駿也在皇宮裡盼着兩個蒸汽機的發明者抵達,由於最近朝廷要舉行祭祀和閱兵,因此要忙的事情也多,因此也就將修建鐵軌的事交由工部署理。

新始八年六月十八,各軍的閱兵精銳逐漸趕到了南京城,帶隊者大多是各軍區的總督,由此可見各軍之間對閱兵的重視,到了第二日,在總參謀長李定國的率領下,陸軍總督沐劍銘、李霄、張有德、王秋,水師總督劉國軒、楊讓、劉二連同那個印度僱傭軍團總兵徐達昌一道覲見。

會面的地點在勤政殿,七八個大明最高級別的將軍在三呼萬歲之後,便分別側立一邊,朱駿的表情顯得極爲高興,當年在海都的時候身邊打天下的人就是這些人,如今疆域越來越大,大家天各一方,能夠聚在一起也是極爲不容易的事。

“來,給諸位將軍賜座。”朱駿揮了揮手,早已準備好的內侍從後殿搬了椅子進來,朱駿走下丹陛的玉階,將軍們又要行禮,朱駿撇了撇嘴:“這是做什麼,這裡沒有外人,大家隨意一些。”

大家才七七八八的坐下,向朱駿講起了一些軍中的趣事,只有徐達昌是後來的,官職也不高,雖然殖民軍團是獨立的系統,但是在這些皇上的親信愛將面前還差了幾個檔次,因此坐在邊上默默不言。

朱駿見縫插針的望了徐達昌一眼:“怎麼?徐總兵今日彷彿是有心事?殖民軍團現今如何了?”

徐達昌連忙拱手:“末將只是聽幾位上將的話入了神,心事是沒有地,如今東印度總督又下撥了一批糧餉,軍團的編制擴大爲八萬,裝備的也是舊式的槍械,如今訓練已步入了軌道,由於新印度教的傳播,軍中的士氣也是極高的,許多士兵都說要爲皇上征戰疆場呢,只是………”

“只是什麼?”朱駿早已習慣了被人奉承,一般情況下,這些文武官員總是喜歡先將好的說出來逗自己開心,再說出難處。

“只是新教受到了印度其他地區地僧侶強烈的反彈,一些印度土王甚至下了國書,要求更改我東印度的新教義,還有一些東印度之外的僧侶越境而來,在普通村落之間仍舊傳播舊教,微臣帶兵圍剿了幾個,但這些人陰魂不散,防不勝防。”

朱駿頜首點頭。明軍所佔領地東印度只是整個印度大陸東南角地一個小區域。整個印度次大陸上擁有數股殖民勢力。不但有幾千年前地雅利安人。還有阿拉伯人統治地區域。在印度地心臟。則是由蒙古人建立地莫臥爾王朝。

印度歷史是一部“不斷爲異民族片服地歷史”。最先抵達這裡地亞利安人首先在這裡確定了統治。隨後塞種人、鮮卑人、貴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相繼在這裡建立了統治。十四世紀時。蒙古人帖木兒攻佔德里。主要是爲了掠奪。並沒有建立統治。建立統治地是他地第五代孫巴布爾。巴布爾迅速地消滅了這裡地土耳其人。佔領德里。建立了莫臥爾王朝。在印度所有外來地統治者中。莫臥爾王朝可以說是較爲強大地王朝。一度統治了整個印度大部分地區。

而在此時。根據錦衣衛地情報。現在莫臥爾王朝地奧朗則布皇帝自而是年前即位以來。對伊斯蘭教極爲虔誠。他推行偏狹地宗教政策。毀壞印度教神廟來改建清真寺。致使各地怨聲載道。戰亂不斷。各地獨立勢力增強。正在這個時代。世代統治印度地雅利安貴族發動了叛亂。這些自稱馬拉提人地雅利安人原本就是印度世襲地貴族。蒙古統治者進入印度之後。表示了對蒙古人地臣服。並且仍舊享有幾千年來地特權。奧朗則布皇帝對伊斯蘭教地虔誠。使得一直信奉印度教地馬拉人紛紛獨立。並且與王朝發生了曠日持久地戰爭。之後。荷蘭人抵達了東印度。征服了這裡地土王。並且確立了統治。再接着大明結束了荷蘭人地統治。成爲東印度地主人。就在這個時期。蒙古人與馬拉人之間仍然在不斷征戰。完全沒有理會這些外來地漢人。直到大明開始改革印度教義。事情才

生了變化。

信奉伊斯蘭教地莫臥爾王朝皇帝奧朗則布認爲。大明在印度教中將大明皇帝標榜爲衆神之神、萬王之王是對真主以及自己地侮辱。因爲世上只有一個真主。是一切生靈地統治者。改良地新印度教顯然比以往地印度教更加邪惡。

而馬拉人對大明殖民者改良印度教顯然也極爲不滿。正是因爲這樣。交戰地雙方突然安靜下來。開始審視起這個新來地鄰居。

首先,這個鄰居似乎並不友好,根據情報表明,這塊面積並不算大的東印度土地上的新主人正在大量的募集士兵,不管是蒙古人還是馬拉人都相信,這個新鄰居恐怕有着更大的野心。其次,這個鄰居是邪惡的,他樹立邪教,殺害不服的僧侶(對於馬拉人來說)。

莫臥爾王朝開始派出了使者,緊接着是馬拉人,他們得再確認一次對方是否仍有敵意,接待他們的自然是東印度總督,東印度總督原本是大明的武官官名,可是在殖民地,卻是朝廷下派的文職官員,總督大人是讀了‘聖賢’書的,讀過這種書的人總是覺得自己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四周皆是蠻夷野人,這種內心發出的優越感集中表現爲——在接待使者的過程中,指斥對方賓服王化,要求對方臣服;在接待使者過程中,有意怠慢,言語桀驁。

使者們原本想找大明皇帝這個正主子的,可是東印度總督顯然對沒有興趣,在他看來,一個蠻荒之地的國主派出使者來,有他接見就已是極高的規格了,想見皇帝,你也不照照鏡子?

奧朗則布皇帝和馬拉人怒了,是的,碰到這種的一根筋,沒火的都會來火,但是由於雙方相互牽制,並沒有展開攻伐,而是開始以小股人滲透獲取新鄰居資料以及煽動爲主,得先望望風向再說,先試探試探這個新鄰居是否好惹,於是便有了徐達昌向朱駿彙報的這一幕。

對於印度的這些土王,朱駿倒並不在意,挑釁也好試探也罷,明軍早晚要拿他們開刀的,他們若是自己送上門來,正好求之不得,最好來個一網打盡,還輕鬆省事一些。

徐達昌卻露出了擔憂莫臥爾人和馬拉人的戰力並不低,雙方也都有數十萬的大軍,僅憑殖民軍團的力量顯然不是他們的對手,若是倉促開戰,他可吃不消,見皇上一副不以爲意的樣子,徐達昌道:“皇上,莫臥爾與馬拉人不可輕視啊,畢竟都是沃野千里的大國,每次征戰,所發動的兵卒都以數十萬計,若是突然襲我東印度,勝負未可知啊。”

朱駿點頭:“此事先從長計議,待祭祀太廟和閱兵之後朕再行決議吧。”

不管怎麼樣,朱駿也不必急於一時,一切煩心事等到眼下的事過去之後再說。

徐達昌不再吱聲了,倒是劉二笑道:“徐總兵何必擔心,若是東印度有事,南洋水師可以立即開到進行救援,海都的張總督也隨時可以提兵入印,今日是見皇上的大喜日子,不要說喪氣話。”

張有德是南洋總督,掌管着南洋四萬大軍的軍權,也跟着附和道:“就是,有皇上在,天下之大,但有人敢覬覦我大明疆土,定要他國破家亡。”

朱駿笑嘻嘻的聽着,幾個人一唱一和的,倒是有拍自己馬屁的嫌疑,他抿嘴笑了笑:“好啦,再過半個月便是閱兵之期,你們各軍帶來的精銳兵卒都要好好演練演練,不要再閱兵時出了岔子,徐愛卿你就放心吧,等閱兵之後,該是解決那些土王的時候了。”

大家見皇上認真起來,都肅然起身,一起拱手道:“請皇上放心,末將人等定然好好督促,絕不會出一絲一毫的岔子。”

朱駿點了點頭,朝向李定國道:“李愛卿,總參謀部要注意分析分析印度的情報和地形了,閱兵之後,給朕上份摺子。”

“遵旨。”李定國如今是大明總參謀部的最高長官,總參謀部與兵部是兩個不同的部門,兵部主管後勤以及武官的升調,而總參則負責督導平時各軍的訓練以及戰時的作戰方略,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定國算是大明的半個大元帥。

……………………

如果解決印度,讓朱駿親自前往東印度親征怎麼樣?

第176章 召兵第404章 科學院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95章 征伐暹羅第417章 計劃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247章 血債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76章 爭端再起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29章 曠野決戰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797章 投降?第403章 博彩第492章 國書第95章 征伐暹羅第53章 誤會外交第72章 閱兵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九十六章 攻還是守第540章 開拓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87章 變化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491章 英雄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90章 爭國本(二)第540章 開拓第494章 殖民地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413章 施琅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92章 一唱一和第87章 變化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1章 南明末帝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786章 虛驚。第91章 罪己詔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559章 困獸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410章 農場主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462章 閱兵第90章 爭國本(二)第490章 巷戰第558章 馴服餓狼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75章 奉天監國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63章 討賊第67章 伏擊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6章 夜襲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802章 分裂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4章 苦肉計第399章 遇刺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45章 貪官污吏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575章 搶灘登陸第89章 爭國本第7章 三段合擊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440章 競爭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545章 野心第108章 殺逆王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52章 平叛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
第176章 召兵第404章 科學院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95章 征伐暹羅第417章 計劃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247章 血債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76章 爭端再起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29章 曠野決戰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136章 招商引資第797章 投降?第403章 博彩第492章 國書第95章 征伐暹羅第53章 誤會外交第72章 閱兵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九十六章 攻還是守第540章 開拓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87章 變化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491章 英雄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90章 爭國本(二)第540章 開拓第494章 殖民地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413章 施琅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92章 一唱一和第87章 變化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1章 南明末帝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第786章 虛驚。第91章 罪己詔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559章 困獸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410章 農場主第207章 大殺器問世第511章 捉到一個黃帶子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462章 閱兵第90章 爭國本(二)第490章 巷戰第558章 馴服餓狼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第544章 騎兵對決第75章 奉天監國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63章 討賊第67章 伏擊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6章 夜襲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802章 分裂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4章 苦肉計第399章 遇刺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45章 貪官污吏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575章 搶灘登陸第89章 爭國本第7章 三段合擊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440章 競爭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545章 野心第108章 殺逆王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52章 平叛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