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打通烏江

山地一師共兩萬餘人,還有萬餘匹西南軍馬馱載着物資,從重慶一路南下,走的還是蜿蜒崎嶇的川黔古道,但是官兵們卻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抵達了遵義縣,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因爲時間緊急,官兵們在遵義縣城簡單的吃了一口熱乎的飯菜,燙了下腳,雖然戰士們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但依然繼續向南挺進。

如今遵義縣城已經成了山地一師的師部,工兵部隊還在城外平整了一處土地,做爲臨時飛艇起降場。

從各個地區趕來的飛艇已經陸續趕到了川黔空域,遠東軍工兵部隊在重慶附近建立了大批的飛艇起降場,每天這裡都有大批的飛艇起飛降落,顯得非常的忙碌。

還有從江浙和武昌府駛來的內河機帆船和蒸汽甲板駁船,每艘船都裝載了大批的各類物資,在長江上形成了一條連綿不絕的長龍,幾乎鋪滿了整個江面。

如今重慶地區,工兵部隊已經沿着長江兩岸建設了大批的簡易碼頭和倉儲區,遠東軍後勤部在重慶建立了一個後勤分部和一個大型的後勤物資集散地,保證部隊在川黔地區的需要。

現在唯一面臨的問題,就是物資的運輸遇到了極大的阻礙。根本無法將各地調集過來的物資,及時運送至前線。僅憑一條川黔古道根本就是扯淡。

山地一師三個旅九個團,共兩萬餘人的大編制部隊,每天需要的物資可想而知。雖然山地一師依靠自身攜帶的物資,可以滿足部隊七天的需要,但現在已經過去三天,遠東軍後勤部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在四天的時間裡把物資送到前線戰士們的手中。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通烏江中上游水路,將各種後勤物資通過烏江水道直接送往川黔古道上的烏江關。

烏江,古稱巴江後稱延江,亦名黔江、涪水,思南地段唐稱內江後改稱德江,是貴州省境內第一大河。

可這個時代的烏江還是一條原始河流,幾乎都在深山峽谷中穿行,很多地段崩石堆積,坡陡流急,落差集中,暗礁較多,平均每公里落差一公尺。

烏江灘險水急,從發源地到涪陵入長江口總落差兩千多米,自古就有“烏江河水灘連灘,十船必有九船翻”的說法。

江面潮砥、險灘,因崩巖堵塞,巨石橫亙,落差大於五米,流速每秒八九立方米,水勢洶涌,航行中稍有不慎就有覆沒之災,流傳着“走遍天下路,難過烏江渡,千里灘連灘,十船九打爛”民諺。

就算是目前已經通航的思南至涪陵的三百餘公里下游航段,大小險灘就有近兩百多處。烏江船舶逆水上行,每船需纖工十幾人,在船隻航行遇到陡壁時,縴夫們要泅水上岸拉縴,即便是寒冬也是如此。

即便如此,思南至涪陵的整個航程,也必須分段航行。而且船舶在烏江航行的速度極爲緩慢,百里河段往往需十天半月。就算在現代社會,烏江河段的開發也非常滯後,使得運力成本很高,長江一匹馬力能拖八噸貨,烏江四匹馬力才能拖一噸。

好在遠東軍裝備的都是內河機帆船和內河蒸汽甲板駁船,從陪陵到思南這一河段,基本沒有遇到困難,但蒸汽甲板駁船無法拖拽太多無動力船舶,最多僅能拖拽兩三艘,而且在很多險灘都要先卸下,然後分幾次將無動力船舶拖過險灘。

遠東軍後勤部組織的的運輸船隊抵達思南以後,隨即派出先遣船隊,開始深入思南以西的河段探索河道,爲後勤運輸船隊打通航道。

先遣船隊的船隻,都是裝備了兩臺大功率蒸汽動力機組的拖拽駁船,搭載着工兵部隊和各種施工設備,沿途可以利用各種機械設備,對影響船隻航行的河段進行人工開鑿、疏浚,特殊情況下還要利用炸藥,炸燬沿途阻礙航行的暗礁、巨石等障礙物。

當遇到船隻無法抵達的河段,工兵部隊會利用皮筏漂流至危險河段進行爆破和手工疏浚。甚至會動用空中的飛艇投擲重型破障彈,炸燬江面的一些難以摧毀的堅固目標。

空艇部隊還吊運設備,搭載工兵部隊深入烏江縱深險灘河段,對各個危險河段進行爆破、開鑿和疏浚,大大的節約了打通河道的時間。

在一些險灘和窄峽河段中,在低水位時形成狹窄的槽口,在高水位時兩岸的石壁陡立,向江心傾斜成爲閘槽。使得急流捲起一個個巨大的漩渦,再加上暗礁遍佈,即便動力船隻,稍有差池就會被撞得粉碎。

在這樣的河段,即便工兵部隊想盡辦法也不能保證船隻安全通過。最後只能通過飛艇吊運各種物資,工兵部隊在烏江沿岸一些地區,建立了數十座簡易的絞灘站。

其中大部分絞灘站採用蒸汽動力機械,還有十幾處險灘岸邊環境複雜,無法安裝蒸汽動力機械,只能採用人力絞灘站。

但幾百公里的烏江中游河段,遍佈着險灘等艱難的河段,先遣船隊的工兵部隊,雖然日夜不停的進行施工作業,但是進程依然非常緩慢。而且即便是打通的河段,也僅僅是勉強航行,更別說拖拽無動力駁船了,航速那就更慢了。

李玉坤也是心急如焚,他乘坐飛艇親自趕到了思南,並坐上了內河機帆船,與先遣船隊一道在施工作業現場督戰指揮。

爲了打通烏江河道,先遣船隊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艘機帆船因爲操作不當,被洶涌的激流掀翻了船體,造成船上十幾人失蹤的惡劣事故。還有幾艘蒸汽甲板駁船也在一些環境複雜的觸礁,造成數十人傷亡,船隻在險灘擱淺的情況就更多了。

但是爲了儘快打通航道,先遣船隊的官兵,以及隨船搭載的大批工兵部隊,依然不畏艱險,拼盡全力在各個險灘施工作業,僅用了十幾天,就打通了思南至烏江關的河道。

當然,這條新打通的河道,依然非常的危險,遠東軍的各類船隻航行依然十分危險,後勤部組織船隊通過這條艱險河段向貴州運送物資期間,共有十餘條船隻傾覆、觸礁,造成數十人死亡、失蹤,物資損失數百噸。

雖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後勤部卻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利用這條烏江水道,將大批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貴州各個地區,保證了西南野戰軍在川黔地區的所需物資。

第1030章 印度洋的海權第1437章 儒家血脈第127章 軍工廠第384章 揚古利的野望第1380章 嚴打(四)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1381章 嚴打(五)第1394章 集結第869章 東路軍第1033章 私有化的探索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第556章 希克騰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1397章 哥們替你報仇第583章 戰利品兌換中心第42章 海洋島第451章 拍賣會第1446章 你可別胡來啊第535章 最後準備階段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11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09章 別把他們嚇跑了第1155章 小嫂子第120章 凝固**第1596章 歐洲白奴第190章 起點鎮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780章 日本(二十四)第1015章 蒸汽卡車第152章 地頭蛇第173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972章 戰役結束第801章 島津家的歸宿(下)第1069章 改造西伯利亞第495章 嚴肅點兒,我們開會呢第1014章 物流(二)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1154章 這個老丈人要得啊第1490章 第二套方案第471章 同志們,戰爭來臨了第527章 少數民族政策第161章 整編海盜第1317章 大丫頭還算周正第1217章 前夜(二)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1352章 血腥第1013章 物流(一)第293章 爬上遠東這條大船第858章 寧夏鎮(四)第146章 黑珍珠號第1543章 劫掠一空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181章 奇襲麗水第302章 爲他們準備了一份大禮第1357章 走私第1495章 片板不得下海第732章 山西(一)第413章 本布泰和蘇墨第104章 鬱陵島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1201章 調教第1540章 這小傢伙挺有意思第1234章 發現敵情第1488章 蘇丹的後宮第309章 夜襲鐵山第522章 開發遼東(八)第372章 宣示遠東強權第474章 囂張的樑玉潔第1533章 倫敦(一)第1022章 雪地行軍第277章 不打不相識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664章 我想換個工作崗位第1009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一)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430章 一個也跑不了第906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下)第1168章 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第219章 出油了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491章 馬尼拉會戰(三)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612章 北井和健二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1621章 段陽來了嗎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586章 忠誠的外東北土着第480章 希望他們沒事吧第1267章 小宋的覺悟很高啊第399章 春播第1554章 集體告病還鄉第1081章 西伯利亞兵團第1029章 和碩部和葉爾羌第1062章 炮擊第1014章 物流(二)第303章 這哪是打仗啊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1073章 掃蕩(二)第582章 視察
第1030章 印度洋的海權第1437章 儒家血脈第127章 軍工廠第384章 揚古利的野望第1380章 嚴打(四)第1306章 復墾秋翻第1381章 嚴打(五)第1394章 集結第869章 東路軍第1033章 私有化的探索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第556章 希克騰第236章 時機已經成熟第1397章 哥們替你報仇第583章 戰利品兌換中心第42章 海洋島第451章 拍賣會第1446章 你可別胡來啊第535章 最後準備階段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11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09章 別把他們嚇跑了第1155章 小嫂子第120章 凝固**第1596章 歐洲白奴第190章 起點鎮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780章 日本(二十四)第1015章 蒸汽卡車第152章 地頭蛇第173章 救一個是一個第972章 戰役結束第801章 島津家的歸宿(下)第1069章 改造西伯利亞第495章 嚴肅點兒,我們開會呢第1014章 物流(二)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1154章 這個老丈人要得啊第1490章 第二套方案第471章 同志們,戰爭來臨了第527章 少數民族政策第161章 整編海盜第1317章 大丫頭還算周正第1217章 前夜(二)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1352章 血腥第1013章 物流(一)第293章 爬上遠東這條大船第858章 寧夏鎮(四)第146章 黑珍珠號第1543章 劫掠一空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181章 奇襲麗水第302章 爲他們準備了一份大禮第1357章 走私第1495章 片板不得下海第732章 山西(一)第413章 本布泰和蘇墨第104章 鬱陵島第899章 遠東的制度化建設第1201章 調教第1540章 這小傢伙挺有意思第1234章 發現敵情第1488章 蘇丹的後宮第309章 夜襲鐵山第522章 開發遼東(八)第372章 宣示遠東強權第474章 囂張的樑玉潔第1533章 倫敦(一)第1022章 雪地行軍第277章 不打不相識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664章 我想換個工作崗位第1009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一)第1473章 民族和文化第430章 一個也跑不了第906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下)第1168章 他們都是大明的流民第219章 出油了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491章 馬尼拉會戰(三)第508章 你可真能作啊!第612章 北井和健二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1621章 段陽來了嗎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586章 忠誠的外東北土着第480章 希望他們沒事吧第1267章 小宋的覺悟很高啊第399章 春播第1554章 集體告病還鄉第1081章 西伯利亞兵團第1029章 和碩部和葉爾羌第1062章 炮擊第1014章 物流(二)第303章 這哪是打仗啊第248章 馬尼拉的陰雲(二)第1073章 掃蕩(二)第582章 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