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詭異的大明朝堂

接下來的幾天,考察組繼續在呂梁山根據地各處考察。, 。公司董事局的各位常委和委員,原本以爲走一次形式的考察,竟然讓他們在根據地有了很多的收穫。

這幾天考察組分別下到根據地的各個基層小隊,和流民們同吃同住,一起交流談心。他們感覺根據地流民思想非常穩定,對根據地的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無論是遊擊支隊的戰士,還是根據地的流民,全都情緒愉快,精神飽滿,而且對遠東公司忠心耿耿,考察團從他們的身上發現一種生氣勃勃精神氣象。

呂梁山根據地處在呂梁山脈的東部山區,根據地的六萬餘名流民根本無法集中,只能按照支隊的編制,散佈在根據地周圍各個地區。這就對根據地的管理帶來了很多的麻煩。

這也無形中加大的根據地管委會的工作量,各個支隊之間都是山路,很多時候爲了工作,一天要分別去幾個支隊,光是耗費在路上的時間就得小半天。

根據地複雜的地形地勢,也給根據地的建設,帶來難以想象的困難。根據地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就達到如此的規模,李明和根據地管委會的一幫人,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他們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高建國和王和等公司董事會的常委和委員們,經過幾天的考察,對根據地管委會的工作,也是佩服有加。他們非常清楚,管委會的班子裡,除了李明和馬慶、周林,剩下的基本沒有什麼能力冒尖的人才。但他們就是靠着踏踏實實的苦幹,把呂梁山根據地經營的有聲有色。

很多民委會的常委和委員,對李明在民事方面的工作能力,也有了新的認識。面對物資和人才極度匱乏的局面,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做出如此的成績,做爲根據地管委會的帶頭人李明。可以說功不可沒。

目前除了呂梁山根據地的情況,還比較令人滿意以外,公司在大明其他地區開闢的幾個根據地,情況都不是很樂觀。其實說白了。發展的瓶頸還是物資的極度缺乏,沒有物資就別想發展壯大。

公司這兩年爲了接收大明北方的流民,物資也比較緊張,各部門都一改以往的土豪作風,變得開始精打細算了起來。而大明各地的根據地。對公司的未來發展雖然重要,但畢竟不是那麼急迫,輕重緩急的權衡之下,勢必無法對各個根據地給予大力的支持。

其實就算是公司想支持,也要面臨一定的困難。各個根據地都深處大明的腹地,而且都是窮山惡水的邊荒之地,無論水路還是陸路,公司都難以進行直接補給。所以這兩年大明各地的根據地,也只能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勒着褲腰帶過幾年苦日子了。

好在今年這種情況可能就會有所緩解。經過幾個月的冬訓。各個根據地遊擊支隊的戰鬥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各個根據地也因此都有了些底氣,希望在今年打一個翻身仗,會發動比較大的行動。

他們都提交了今年的作戰計劃,行動的規模都比較大,有的支隊甚至要進攻當地的府城。如果行動成功,各支隊依靠行動中繳獲的物資,就有了發展壯大的本錢。

遠東公司董事局對各個根據地的發展,還是比較重視的。如果想要趁着這幾年大明北方混亂的局勢,在大明各地紮下一根根釘子,就只能選擇一些老舊邊荒的地區建立根據地。根據地處於大明王朝的境內腹地。目前還沒有必要和大明撕破臉皮的必要,而且爲了根據地的發展,也不可能將根據地放在大明的繁華富裕的地區。

現在大明的崇禎皇帝,對身處遼東地區的遠東公司。一直也是警惕萬分。這些年他對關寧軍的投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不少。經常找一些精幹知兵的朝臣,做爲欽差大臣去寧錦地區巡視軍務。

但是大明上至朝廷的閣老重臣,下至各地的封疆大吏和兵頭將領,卻都沒有崇禎那麼積極。各地官員和兵將。甚至朝中的閣老重臣,都相互配合着和崇禎打馬虎眼。

他們都清楚遠東的實力,能數月間橫掃遼東的韃子,豈是如今四處漏風的大明,能夠可以抗衡的。後來遠東又出兵血洗草原,數月間就連滅阿魯科爾沁部、嫩科爾沁、達斡爾部、卦爾察部、烏齊葉特部、喀喇沁部、內喀爾喀部等嶺南諸部。

這樣的事情怎麼能瞞得了邊軍的軍頭和各地的官員,朝堂內的閣老更是對此事瞭如指掌。可是即便是對大明最忠誠的文官武將,也不希望在這個時候激怒遠東。所以現在只有崇禎一個人,還矇在鼓裡,雖然他也意識到了來自遠東危機,但是卻沒人提這一茬。

現在大明朝廷從上到下非常詭異,遠東這兩個字儼然成了禁忌,不管是誰,若是敢於在大庭廣衆之下,提出這兩個字,勢必會遭來各方申斥。

在大明的百官看來,遠東和後金韃子完全不同,他們並不是異族蠻夷,和大明同文同種,據傳說還是宋室後裔。而且還接受了大明朝廷的正式冊封,裡子面子都說得過去。

雖然東海國的國主李明,自從接受冊封以來,就沒有上表謝恩,也沒有一次哪怕象徵意義上的朝貢,可是大明的朝臣還是能找個遮羞布糊弄一下。

現在上到大明朝堂的閣老,下到邊軍的軍頭,大家都像腦袋插到沙子裡的鴕鳥,掩耳盜鈴般的裝作若無其事。甚至屬國朝鮮數次派人到大明哭訴,痛斥遠東蠶食其北部領土,大明朝廷上下都是敷衍了事。

直到今年朝鮮被遠東一口吞了下去,僥倖逃出來的朝鮮官員,幾經波折的來到京城,卻連崇禎的面都沒見到,就被朝堂的幾位閣老給打發走了。

至於遠東公司今後會不會入主中原,大明這幫文官武將的心裡到底作何想法,也是不得而知,反正都是各懷鬼胎。中原天朝的更迭,幾百年一個輪迴,這已經是歷史的客觀發展規律,對於那些是大夫來說,不管是誰想要坐這個天下,就一定離不開他們這些讀書人。

千百年來,中國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駕於底層的百姓之上,儕身於高高在上統治人民大衆的官僚階級之列。他們所憑藉的手段就是把文字和僅有的一些知識據爲已有,以此來作爲控制鄉村的愚昧武器,而不是用來啓蒙。

第999章 血色第256章 不知兄弟是哪路好漢第640章 1637年的春節(五)第1083章 野外駐訓第385章 翠花,上酸菜第401章 天朝來使第81章 收編第16章 落腳點第5章 戰友第20章 軍購清單(上)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259章 波蘭騎兵VS裝甲車第1309章 深化基層工作第223章 我們的機帆船第566章 開局順利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1034章 除夕夜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1537章 倫敦(完)第1164章 初到遼東第212章 願爲遠東萬世之忠狗第78章 現實問題第1043章 徵察兵訓練中心第1256章 分物資、發福利第1044章 堅決完成任務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736章 山西(五)第1160章 居然要給老子上手段第1013章 物流(一)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291章 超級聯賽和籃球大聯盟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1057章 哥薩克探險隊第649章 囤積物資和移民工作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772章 日本(十六)第485章 倫敦大火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93章 登陸第998章 向西、向西第962章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935章 回到海參崴(一)第1378章 嚴打(二)第1252章 劉二噶第71章 突發情況第716章 集結(三)第968章 掃蕩戰第913章 河套大灌區計劃第108章 軍事會議第223章 我們的機帆船第1600章 請你讓開第165章 艦隊返航第63章 新武器第1449章 僅憑勇敢是不夠的第1373章 前奏第1044章 堅決完成任務第1257章 娘,嘎子回來了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613章 德川幕府第1300章 遷徙(二)第1358章 李坤第680章 周比利的建議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693章 伏擊第1004章 以後世界由我們說的算第722章 朝鮮戰役(四)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1637章 昆明第1181章 最後的準備第1383章 嚴打(七)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1020章 白災第1310章 1644年的冬天第1300章 遷徙(二)第85章 準備第1081章 西伯利亞兵團第73章 你是中國人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830章 遠東最強大的團體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781章 日本(二十五)第1624章 打通烏江第1490章 第二套方案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1532章 兵臨城下第118章 你們怎麼纔來第813章 彙報表演第1609章 我去一趟西南吧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
第999章 血色第256章 不知兄弟是哪路好漢第640章 1637年的春節(五)第1083章 野外駐訓第385章 翠花,上酸菜第401章 天朝來使第81章 收編第16章 落腳點第5章 戰友第20章 軍購清單(上)第231章 情報部選拔第259章 波蘭騎兵VS裝甲車第1309章 深化基層工作第223章 我們的機帆船第566章 開局順利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1034章 除夕夜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1537章 倫敦(完)第1164章 初到遼東第212章 願爲遠東萬世之忠狗第78章 現實問題第1043章 徵察兵訓練中心第1256章 分物資、發福利第1044章 堅決完成任務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1140章 兄弟,沒打過仗吧第736章 山西(五)第1160章 居然要給老子上手段第1013章 物流(一)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第291章 超級聯賽和籃球大聯盟第706章 崇禎大旱(七)第1057章 哥薩克探險隊第649章 囤積物資和移民工作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772章 日本(十六)第485章 倫敦大火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93章 登陸第998章 向西、向西第962章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935章 回到海參崴(一)第1378章 嚴打(二)第1252章 劉二噶第71章 突發情況第716章 集結(三)第968章 掃蕩戰第913章 河套大灌區計劃第108章 軍事會議第223章 我們的機帆船第1600章 請你讓開第165章 艦隊返航第63章 新武器第1449章 僅憑勇敢是不夠的第1373章 前奏第1044章 堅決完成任務第1257章 娘,嘎子回來了第1612章 情況很不好第613章 德川幕府第1300章 遷徙(二)第1358章 李坤第680章 周比利的建議第1314章 新朝的官老爺第693章 伏擊第1004章 以後世界由我們說的算第722章 朝鮮戰役(四)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1637章 昆明第1181章 最後的準備第1383章 嚴打(七)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1020章 白災第1310章 1644年的冬天第1300章 遷徙(二)第85章 準備第1081章 西伯利亞兵團第73章 你是中國人第1467章 烏克蘭守備區第830章 遠東最強大的團體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798章 日本(四十二)第781章 日本(二十五)第1624章 打通烏江第1490章 第二套方案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1532章 兵臨城下第118章 你們怎麼纔來第813章 彙報表演第1609章 我去一趟西南吧第210章 大船回來了第1376章 好自爲之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