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手扶拖拉機

ps:

感謝書友“回憶的靈魂”的月票支持,非常感謝!現在起點好像是雙倍月票獎勵,希望各位手中有月票的大大們,能夠多支持一下東人,不勝感激!

“少爺,您說的都是真的?”徐建寅滿臉震驚,語氣顫抖的問道。不是他不相信霍山的話,而是他話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太過聳人聽聞了。蒸汽機對於現代工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身爲霍家軍科技部部長的徐建寅當然清楚。不過讓他想不到的是,霍山居然會對內燃機和電能的使用給予如此高的評價,並直言它們是又一次世界工業革命的開端。

“當然!”霍山肯定的答道。沒有人比來自後世的他更清楚第二次工業革命起因和結果,以及德美兩國藉此快速發展,在工業規模上迅速超過老牌強國英法,併成爲一戰之前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兩個工業國家。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因此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而原本只是英法殖民地之一的美利堅合衆國,更是憑藉着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兩次世界世界大戰之後,更是一躍成爲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並在全球範圍內建立霸權。

而另一個二次工業革命的受益國德國,更是成爲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一戰四年,二戰六年,一番腥風血雨,死傷幾千萬上億的人口之後,直接促成了美國的崛起。歐洲的衰落,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以及另一個龐然巨獸蘇聯的出現。而曾經是世界上最爲強大國家和科學技術中心的中國,卻因爲清朝的腐朽和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了角逐世界的機會。帶給後世所有中國人無盡的遺憾。

沒有人比霍山更清楚,近十四億人困守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能靠計劃生育限制人口增長,維持國家穩定,而海上又被一道道防線封鎖的悲哀。在後世就連越南、菲律賓這些小國都敢於公然侵佔中國南海的石油,而對於中國漁民的打擊更是幾乎每年都發生,什麼時候中國居然淪落到了這些在古代只能算是天朝屬國的小弟們隨意欺辱了。

以前霍山沒辦法,只能在網上發泄自己的不滿,但是現在這樣的事情他絕不願意再發生,所以。在1880年霍家軍剛剛在臺灣成立的時候。他的主要進攻方向並沒有瞄準已經積貧積弱的清政府。而是對準了位於中國腹心之地的南洋諸島和中南半島。

因爲他清楚,清朝龐大的人口和國土面積歐洲列強們始終都無法吞下去,但是中南半島和南洋諸島卻已經是他們的跑馬場。如果選擇打下清政府然後再轉頭向南的話,那麼其中受到的阻力將無限擴大,英法美、德國、荷蘭、葡萄牙,幾乎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都是中國的敵人,雖然一戰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但是霍山卻不想等那麼長的時間了!因爲他必須趕在民族獨立思潮爆發之前儘量早的吞併南洋諸島,不然留給中國的就是無休止的動盪和不安,以及大量的恐怖活動。拖慢中國發展的腳步,這是霍山絕不允許的。

“少爺,少爺?”徐建寅輕輕叫了一下神情有些恍惚的霍山。

“哦。嗯,仲虎先生有什麼事嗎?”霍山回過神後,笑着問道。

“少爺,既然內燃機和電能的作用如此之大,那我們是不是對這兩方面相關的各個研究室加大投入?”雖然再聽到霍山的分析之初,徐建寅有過片刻的懷疑,但是面對霍山以往奇準無比的眼光和幾乎從無錯誤的決定,他還是很快選擇了相信。

聽完他的話,霍山想了一會之後,最終還是搖頭否決了,“不用了,任何科學技術的出現和實際應用都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孕育,而且還需要大量合格的科研人才。雖然現在我們自己的大學教育已經開始逐漸有了成果,而且兩年的戰爭和經濟危機,也讓我們從美國和歐洲獲得了大量的高級人才,緩解了我們內部教育、經濟和工業發展緊缺人才的窘境,但與我們的需求相比,這些人才還是太少了,所以如果我們把太多人投入科學研究,那麼必然會削減教育和工業等方面的人才比例,對我們自身的發展不利!所以我更希望我們科研投入與中國人民軍經濟、教育的發展形成共振,只有健康的經濟秩序才能夠爲科學研究提供足夠肥沃的土壤!”

說完之後,霍山不禁有些自嘲的搖了搖頭,“最近我是越來越囉嗦了!長篇大論一番,希望仲虎先生不要見笑纔好啊!”

“不敢,少爺所言具是珠璣,仲虎倒是渴望能夠隨時聆聽教誨啊!”徐建寅神色認真的看着霍山說道。

聞言,霍山淡淡的笑了笑,“好了,我們不說這些了,還是談一談農業機械和工程機械研究所成立的事情吧!”話聲一頓,霍山回憶了一下後問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現在整個科技部,包括龍穴在內,內燃機的功率已經達到了120馬力了是嗎?”

“是的,少爺!120馬力的汽油機是在上個月五號的時候,由威廉.邁巴赫先生的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不過整座汽油機的重量超過一噸,現在除了能夠用在鯤鵬級飛艇上之外,其他包括艦艇在內都無法應用。”徐建寅語氣中隱藏着一絲波動。

聽完他的話,霍山明白的點了點頭,眼底閃過失望之色。不過他也明白,雖然現在他手中已經集中了現在世界上一批相當頂級的技術專家,並且還有他的資料指導,但是對於內燃機的研究和應用還是有些太早了。按照原來的歷史,最起碼也要等到一戰以後,經過戰爭的加速之後,內燃機和機動車輛的製造才真正成熟起來。

現在霍家軍內燃機能夠發展到現在的程度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所以霍山很快便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情。

“仲虎先生不用擔心,我並沒有苛責科技部的意思!而且我也明白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成熟需要時間,我還等得起!”說道這裡,霍山的話聲一轉,“剛纔的資料,仲虎先生都看完了吧?”

“已經看完了!”

“感覺怎麼樣?”霍山轉身問道。

聞聽此言,徐建寅眼睛一亮,看着眼前剛滿十六歲,臉上仍然殘留着一絲稚嫩之色,但身上的氣質卻顯得從容淡定的少年,臉上流露出由衷的佩服之色,“少爺,這是一種偉大的發明,如果能夠研究出來,那麼我們的農業機械化也就能夠實現了,相信如果敬如先生(農業部部長陳季同)能夠看到的話,一定會欣喜若狂的!”

聞言,霍山笑着點了點頭,手扶拖拉機在後世的普及程度他當然瞭解,也正是這種多用途、價格低廉,而且經久耐用的農業機械,在新中國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有力的促進了中國農村機械化的發展,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爲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廉價勞力,可謂功勞巨大。

所以,當霍家軍在與美國的戰爭中節節勝利,並把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土地納入霍家軍領土範圍的決定下達之後,霍山一下子便盯上了手扶拖拉機這種廉價耐用的農業機械,因爲密西西比河東岸荒涼而又肥沃的土地,以及奇差無比的路況,也就只有這種機械才能完美的解決這裡土地開發,以及農業發展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了!

“除去發動機之外,剩下的東西,你預計多長時間科技部能夠拿出成品,並投入工業化生產?”霍山緊跟着問道。

聽到這句話,徐建寅的神情變得珍重起來,因爲科學研究時間的起伏性太大,也許只需要科學家的靈光一閃,下一刻就能誕生一款偉大的,足以改變世界的產品;但是辛苦研究多年,仍然難以在研究上取得什麼重大突破的例子也並不少見。所以,對於這種承諾徐建寅一般都非常小心,輕易不敢下決定,不過好在這款手扶拖拉機,已經有了霍山的圖紙指引,而且最複雜,最主要的發動機,已經由威廉.邁巴赫來負責研究。因此,在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徐建寅緩緩的擡起頭,迎着霍山關注的目光,語氣沉凝的答道:“一年,只要一年的時間,科技部就能夠拿出讓少爺滿意的產品!”

“仲虎先生,我要的可不僅僅是拖拉機,而且是連它的播種設備,鬆土設備,施肥設備,收割設備,以及拖拉機掛斗等設備一起算在內的!”

“我明白,少爺!剛纔少爺的圖紙我已經看過了,這些設備的設計製造並不複雜,只需要生產出零配件進行組裝就可以了!”

“嗯,仲虎先生有信心就好!”霍山笑着說道。

“少爺,那這上邊的另一種履帶式拖拉機是?”

“這個你先不要着急,等威廉先生15馬力的汽油機小型化成功,手扶拖拉機生產出來之後,你們再去考慮履帶式拖拉機的研究問題!”說道這裡,霍山的眼中閃過一絲憧憬,因爲只要說道履帶式拖拉機就非常容易想起號稱陸地之王的坦克。

“唉,現在還是太早了,飯還是應該一口一口的吃啊!”霍山心中暗自感嘆道。

第328章 求學三難第382章 伊利戰役(二)第104章 俘虜中的人才第25章 環島鐵路第146章 不放棄!第451章 艾倫之死第146章 不放棄!第84章 德意志帝國第42章 ‘名將’級驅逐艦第399章 強大的艦炮火力第498章 240平方公里第23章 縣太爺的妥協第215章 五大銀行第253章 芝加哥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403章 殺戮是戰爭的催化劑第120章 霍家軍的策略第18章 佔領三沙鎮第188章 李家的對策第116章 農產品博覽會第389章 漢密爾頓炮堡第243章 英埃戰爭第190章 西北的擴軍行動第3章 我的未來我做主第138章 蒙克少將第332章 技術換物資第234章 金門海峽第439章 和談的決議第40章 統一婆羅洲第154章 好消息!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第426章 最後的戰鬥第63章 霍蘭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387章 大屠殺第513章 盛大的開國閱兵式第434章 找上門來第70章 殺戮第65章 無線電第81章 戰爭來臨第106章 爪哇獨立軍第518章 五權分立第96章 暗中的準備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169章 準備好了第388章 我們的騎兵!第71章 努沙登加拉羣島第106章 爪哇獨立軍第183章 被迫辭職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438章 後勤補給的苦難第27章 閩浙總督第48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9章 用工新標準第443章 亞伯拉罕 林肯引發的猜想第377章 美國北方軍團第490章 北洋水師第221章 軍事部署第525章 局部調整第532章 土地和糧食第15章 整軍第430章 騎戰第471章 不倒翁和補鍋匠第295章 內河第七艦隊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262章 組建美洲戰區第336章 北方戰局第268章 大軍五十萬!第434章 找上門來第60章 蔗糖廠第208章 血王子第519章 政務改革第520章 人事任命與婚姻制度第3章 我的未來我做主第81章 戰爭來臨第342章 三大家族第74章 對葡戰爭第195章 雙方的分歧第446章 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第446章 命賤的印-度僕從軍第161章 貝克的驚訝第407章 少女海倫第446章 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第439章 和談的決議第48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第471章 不倒翁和補鍋匠第223章 第二十五師第299章 一潰千里第533章 礦產開發第126章 李鴻章的策略第73章 清掃行動第194章 戰後談判第116章 農產品博覽會第202章 對葡談判第188章 李家的對策第51章 龐大的投資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494章 省長任命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
第328章 求學三難第382章 伊利戰役(二)第104章 俘虜中的人才第25章 環島鐵路第146章 不放棄!第451章 艾倫之死第146章 不放棄!第84章 德意志帝國第42章 ‘名將’級驅逐艦第399章 強大的艦炮火力第498章 240平方公里第23章 縣太爺的妥協第215章 五大銀行第253章 芝加哥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403章 殺戮是戰爭的催化劑第120章 霍家軍的策略第18章 佔領三沙鎮第188章 李家的對策第116章 農產品博覽會第389章 漢密爾頓炮堡第243章 英埃戰爭第190章 西北的擴軍行動第3章 我的未來我做主第138章 蒙克少將第332章 技術換物資第234章 金門海峽第439章 和談的決議第40章 統一婆羅洲第154章 好消息!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第426章 最後的戰鬥第63章 霍蘭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387章 大屠殺第513章 盛大的開國閱兵式第434章 找上門來第70章 殺戮第65章 無線電第81章 戰爭來臨第106章 爪哇獨立軍第518章 五權分立第96章 暗中的準備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169章 準備好了第388章 我們的騎兵!第71章 努沙登加拉羣島第106章 爪哇獨立軍第183章 被迫辭職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438章 後勤補給的苦難第27章 閩浙總督第48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9章 用工新標準第443章 亞伯拉罕 林肯引發的猜想第377章 美國北方軍團第490章 北洋水師第221章 軍事部署第525章 局部調整第532章 土地和糧食第15章 整軍第430章 騎戰第471章 不倒翁和補鍋匠第295章 內河第七艦隊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262章 組建美洲戰區第336章 北方戰局第268章 大軍五十萬!第434章 找上門來第60章 蔗糖廠第208章 血王子第519章 政務改革第520章 人事任命與婚姻制度第3章 我的未來我做主第81章 戰爭來臨第342章 三大家族第74章 對葡戰爭第195章 雙方的分歧第446章 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第446章 命賤的印-度僕從軍第161章 貝克的驚訝第407章 少女海倫第446章 第一批大學畢業生第439章 和談的決議第48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第471章 不倒翁和補鍋匠第223章 第二十五師第299章 一潰千里第533章 礦產開發第126章 李鴻章的策略第73章 清掃行動第194章 戰後談判第116章 農產品博覽會第202章 對葡談判第188章 李家的對策第51章 龐大的投資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494章 省長任命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