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執委與內閣

只要沒超過三百萬一律都是縣,但是除了像臺-灣、婆羅省、海-南這樣真正面積過萬平方公里的存在,又有幾個島的人口能夠超過三百萬呢!

聽到這裡,衆人也明白,少爺醞釀這次霍家軍的行政區劃改革,肯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各種情況都已經預料到,而且已經制定好了切實可行的改革細則。

改革大勢已經不可逆轉。

“好了,上兩件事情說完了,接下來我們將要討論今天最後一個議題,也是事關我們中國人民軍未來政體和國體的大事!”

看着黃勝臉上的鄭重之色,聯想起這幾天他們得到的消息,所有人多對接下來的事情心中有所猜測。

而黃勝接下來的話,也很快便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想必這些天大家也都已經有所耳聞,未來掌控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個政體的人民黨將會誕生!”

說道這裡黃勝言語中帶着一絲感慨,之前霍家軍的官員晉升,更像是古代的封建王朝,全憑霍山以及他們這些人的個人意志決定。

現在人民黨的組建,將會理順出一個內部人員晉升、任免和考覈的制度,而霍家軍政體也將變得更爲完善。

雖然這還不算是黃勝最希望看到的君主立憲制,或者美國共和制,這種在他看來先進的政治體制,不過現在有了人民黨,代表着霍家軍已經在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前進。

想到這些,黃勝的心中也變得逐漸振奮起來。

“國體?總理的意思是接下來,我們將會建國?”霍天的話問出了周圍衆人的心聲。

雖然這幾天人民黨組建的事情在霍家軍內部鬧得沸沸揚揚,但是真正關於建國的言論卻很少,雖然他們大多也猜到了這是霍家軍未來一步必走的過程,但是今天無疑正式從黃勝的話中印證了他們先前的猜測。

“是的,今天我們開完會之後。人民黨組建的消息將會正式發佈,而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之前,我們就要籌劃建國之事,具體日期應該會在十月一號!”

當然這個時間是霍山定的。完全是根據他後世的習慣。

聽到這裡,會議室中立即變得嘈雜起來。

對於建國,所有人的心情都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關心一件事,那就是未來這個在中國人民軍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還有它到底是民主,是共和,還是所有霍家嫡系勢力共所期望的帝制。

從他們的眼神中黃勝也看出了他們的想法,當下他也沒賣關子,直接道:“未來我們的國家將會施行‘一黨專政制度’!”

“一黨專政?什麼是一黨專政?”黃勝話音剛落,衆人不禁紛紛疑惑起來。

現在各國的政治體制。要麼是兩黨制不如美國,要麼是多黨制比如法國,還有君主立憲制比如英國,要麼乾脆就是君主制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一黨專政’!

說實話,之前黃勝也不知道。還是霍山跟他說了之後才明白的。

“一黨專政,顧名思義,就是以後國家將有一個政黨,那就是我們將要建立的人民黨控制!當然一檔專政後的國家,我們政務院的大體格局仍然保持不變,不過爲了保證民主和決策的正確性,以後將會在政務院中設置內閣。內閣設置內閣總理一位,以及六位內閣執委,七人共同決策以後新生國家內部的一切政務!”

黃勝話音落下,政務院會議室的氣氛變得安靜起來,衆人在消化着這個驚人消息的同時也在想着這九個最高席位的歸屬。

內閣總理不用說,肯定是黃勝的。那剩下的六個執委,相對於現在二十多個部長來說可是不太多。

在中國,地位權勢向來是所有人都看重的,在霍家軍內部也不例外。不過因爲霍家軍初建,再加上上面有霍山壓着所以爭權奪利的情況並不算嚴重。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對於這些霍山也清楚。特別是這些年,霍家軍內部因爲執政理念的不同已經分成了兩派,其中之一就是以霍山爲領導的霍家嫡系勢力,比如交通部部長霍玄,民族事務部部長霍洪,公安部部長霍荒等都是霍家嫡系勢力的中堅。他們的所堅持的就是君主制,把霍山送上皇帝的寶座。

還有一派就是以教育部長容閎、外交部長羅豐祿爲代表的共和派,甚至逐漸崛起,並走上霍家軍政壇的留美幼童們也屬於他們這一派。

不過相比霍家嫡系爲代表的保守派們的統一,共和派內部卻存在分裂,比如容閎堅持的是美國兩黨制,而羅豐祿則更希望國家爲君主立憲制。

所以爲了實現各自的政治主張,各自都在盡力的讓自己一方的實力變得更加強大。現在六個執委的人選也是雙方爭鬥的焦點。

看着雙方火熱的眼神,黃勝心中也知道他們心中在想些什麼。

“除七位執委之外,還將在人民黨內部設置中央委員會,以後七位執委都將有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

黃勝的話就讓衆人心中震驚了一下。

“總理,何爲中央委員會?入選的條件是什麼?”容閎在旁問道。

“中央委員會你們可以理解爲議會,不過它並不是西方各國存在的議會,而是我們人民黨內的議會,而且它並不是全民普選產生,以後能夠加入中央委員會成爲委員的必須是各大省份的正副省長,各大直轄市的正副市長,政務院各部門正副部長,以及政務院直屬各局的局長。”

“進入中央會員會的都稱爲中央委員,而七大執委,包括內閣總理在內,都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根據規定,任何一位執委任期爲五年,可以連選連任,但任期一律不得超過兩屆,也就是中央執委必須十年一換。”

說道這裡,黃勝話聲一頓,溫和的眼神從神色各不相同的衆人臉上掃過之後,笑道:“各位,從這一刻起你們都已經自動成爲中國人民黨中央會員會的委員了!”

“不過,因爲時間緊迫,各位中央委員都分散在各地,短時間內無法回馬辰,再加上建國之事已經近在眼前,所以第一屆的人民黨內閣七位執委,將不會由選舉產生,而是小山直接指定的!”

“他們分別是……內閣總理黃勝,教育部長容閎……!”

看着老友臉上不敢相信的樣子,黃勝笑了笑,繼續道:“外交部長羅豐祿!”

當然現在羅豐祿仍然在美洲忙着跟美國人談判,這次會議並沒有參加。

“工商部長霍天,財政部長霍地,國防部長霍雨,農業部長陳季同!”

被唸到的人自然滿臉驚喜,沒有選上執委的人,也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了失望之色。

不過陳季同倒是沒想到,他自己居然真的能夠當選人民黨七大執委之一,這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要知道平時在整個霍家軍政務院各部當中就屬他最爲低調,平時除非必要,或者參加每月的政務院例會,他基本上都是在各個省份內來回跑,調查各地農業發展,以及水利興修的狀況。

這些年,原本一片蠻荒的南洋能夠發展到現在兩千萬公頃農業用地,並支撐五千多萬人口的生存,以及南洋各個省份工業迅猛的發展,農業部和水利部的貢獻功不可沒,而作爲兩部部長陳季同的更是功勞絕大。

再加上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有道是‘無農不穩’,所以這次七大執委的選擇上,霍山特意把陳季同加了進去。

而且,相比其他人,陳季同的政治主張更爲溫和,是一箇中間派,既不保守,也不共和,童年的困苦,讓他更樂於務實,解決所有人民的吃飯問題纔是他所追求的理想。

也正是因爲如此,霍山最後才決定把他放進內閣中去,有了這麼一個潤滑劑的存在,也能夠避免保守和共和兩派之間的衝突。保證以後國家政局的穩定。

等衆人消化了一下剛纔的話後,黃勝再次開口了。這次的會議很重要,時間緊迫,還有許多的內容需要討論。

“好了,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人民黨內部的組織形式,還有黨章、黨紀……”

這次的政務院各部委例會一直開了三天,三天之內所有與會的各大部長們吃喝拉撒基本上全都是在政務院辦公樓內解決的。

等三天之內他們出來的時候,一系列震撼消息通過政府喉舌《人民日報》刊載出來,並迅速地傳遍了真個南洋、太平洋和遠東所有的國家。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消息有兩個,其中之一是《中美芝加哥停戰條約》的簽訂,這意味着跟美國人打了三年的戰爭終於停下了。而且中國人民軍的領地再次大幅擴張,美洲720萬平方公里,大概有三個南洋大小的土地成爲了人民軍的土地。

相比中美停戰,第二條消息無疑更加震撼,而且影響力也更大,成立六年,佔領了大半個南洋和太平洋,現在又佔領了大片美洲土地的中國人民軍終於決定建國了。

1885年10月1日,過了這一天,中國人民軍這個稱呼想成爲歷史,而一個國土從南洋到美洲,橫跨太平洋的新國家將出現在世界的東方。

第184章 霍山的人口政策第81章 戰爭來臨第528章 郭家第251章 經濟危機的原因所在第252章 背後的算計第348章 交流電第293章 第一場勝利!第321章 格陵蘭島第161章 貝克的驚訝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429章 白磷燃-燒-彈第253章 芝加哥第397章 法國遠東艦隊第251章 經濟危機的原因所在第147章 後勤第75章 佔領帝汶島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40章 統一婆羅洲第86章 南洋戰區成立第490章 北洋水師第333章 奴隸勞工第131章 戰報第496章 執委與內閣第357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282章 新的中美國境線第506章 戰艦下水第144章 戰利品!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377章 美國北方軍團第120章 霍家軍的策略第468章 教育發展與投入第49章 環保的必要性第325章 發展中的大市場第50章 銀行和貨幣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6章 立軍第190章 西北的擴軍行動第182章 德國人的對策第181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377章 美國北方軍團第71章 努沙登加拉羣島第61章 貨幣和銀元第453章 危險礁石帶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第449章 傷亡慘重的戰爭第5章 夢想起航第329章 餘光第370章 美洲艦隊第524章 二五計劃的龐大投資第400章 圖坦卡蒙陵墓第335章 談婚論嫁第390章 風起雲涌的世界第276章 十虎衛第218章 美國公使第369章 增援北線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95章 不容丟失的國土第415章 解決事物問題第374章 硝煙漸起第361章 購買國債第233章 宣戰第211章 經濟合作第194章 戰後談判第420章 大約翰臼炮第270章 猶豫與堅持第437章 替罪羊第194章 戰後談判第154章 好消息!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160章 驚慌失措第373章 德國三傑第321章 格陵蘭島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327章 何家第380章 遠海上的艦隊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華法案通過第104章 俘虜中的人才第102章 不成功的和談第33章 震動人心的演講第269章 江防艦隊第259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154章 好消息!第112章 雙方艦隊的實力對比第468章 教育發展與投入第477章 美洲黑人問題第393章 ‘二五’投資總額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336章 北方戰局第162章 海戰爆發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425章 被改變的策略第410章 海上風暴第499章 與英國人的交易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358章 第三騎兵軍第69章 總督的謀略第374章 硝煙漸起第198章 中央大街第167章 軍事院校
第184章 霍山的人口政策第81章 戰爭來臨第528章 郭家第251章 經濟危機的原因所在第252章 背後的算計第348章 交流電第293章 第一場勝利!第321章 格陵蘭島第161章 貝克的驚訝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第429章 白磷燃-燒-彈第253章 芝加哥第397章 法國遠東艦隊第251章 經濟危機的原因所在第147章 後勤第75章 佔領帝汶島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40章 統一婆羅洲第86章 南洋戰區成立第490章 北洋水師第333章 奴隸勞工第131章 戰報第496章 執委與內閣第357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282章 新的中美國境線第506章 戰艦下水第144章 戰利品!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377章 美國北方軍團第120章 霍家軍的策略第468章 教育發展與投入第49章 環保的必要性第325章 發展中的大市場第50章 銀行和貨幣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6章 立軍第190章 西北的擴軍行動第182章 德國人的對策第181章 難以置信的消息第377章 美國北方軍團第71章 努沙登加拉羣島第61章 貨幣和銀元第453章 危險礁石帶第176章 珍貴的人才第449章 傷亡慘重的戰爭第5章 夢想起航第329章 餘光第370章 美洲艦隊第524章 二五計劃的龐大投資第400章 圖坦卡蒙陵墓第335章 談婚論嫁第390章 風起雲涌的世界第276章 十虎衛第218章 美國公使第369章 增援北線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141章 致命的五千米!第95章 不容丟失的國土第415章 解決事物問題第374章 硝煙漸起第361章 購買國債第233章 宣戰第211章 經濟合作第194章 戰後談判第420章 大約翰臼炮第270章 猶豫與堅持第437章 替罪羊第194章 戰後談判第154章 好消息!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160章 驚慌失措第373章 德國三傑第321章 格陵蘭島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327章 何家第380章 遠海上的艦隊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華法案通過第104章 俘虜中的人才第102章 不成功的和談第33章 震動人心的演講第269章 江防艦隊第259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154章 好消息!第112章 雙方艦隊的實力對比第468章 教育發展與投入第477章 美洲黑人問題第393章 ‘二五’投資總額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336章 北方戰局第162章 海戰爆發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425章 被改變的策略第410章 海上風暴第499章 與英國人的交易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358章 第三騎兵軍第69章 總督的謀略第374章 硝煙漸起第198章 中央大街第167章 軍事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