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遠介紹完畢後,楚飛站在樹狀圖前仔細審視、思考。
雖然只是一些推導、猜想圖,但同樣代表了一些“真相”,讓楚飛對未來有些較爲明確的思考。
這個所謂的“真相”可以理解爲影子,雖然和實物相差很多,但總歸有些輪廓了,有些概念了。
而這個“世界樹”的概念,存在已久。
在很多很多的文明中,都有類似的神話傳說。炎黃文明就有建木、扶桑、星辰樹等傳說,認爲一個世界就是一片樹葉。
現在想來,這是否有可能是古人留下來的什麼啓示呢?
這又引出一個問題,人類,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
炎黃文明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謎團,簡單的進化論,不足以解釋人類的來歷。
畢竟按照現在炎黃聯邦留下來的各種神話傳說、尤其是各種一些奇特的典籍看,“人”的出現,疑點很多。
此外,還有“趨同進化”的現象,廣泛存在於宇宙的每一個角落,又爲人類的出現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從哲學上解釋,宇宙是一個各部份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在宇宙整體中,各子體與系統、系統與宇宙之間全息對應,物質、結構、能量、信息、精神與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較大(936章)。
如今看來,這個所謂的趨同進化,就有“世界樹”的影子。
此前楚飛研究的神性,發現神性的根本是分形幾何。而分形幾何的結構邏輯,何嘗不是一種樹狀結構?
楚飛在腦海中嘗試思考世界的架構。
樹狀圖只是一個抽象圖,一個便於理解世界本質的鑰匙,而不是世界真的是一棵樹。
不過眼下的樹狀圖倒是讓楚飛對世界架構有所瞭解。
我們想象這樣一個畫面:一棵大樹紮根大地,上方頂着白雲。
大地,就是表世界,是物質世界,是整個大世界的根基,很重要;但很可惜,大地是最底層的,最沒有話語權的。大地承載了一切,卻又被踩在腳下。
這裡的“大地”是廣義上的,包括地面、水面等等。
大樹整體,就是裡世界,是建立在表世界上的高維世界。從感官上看,大地是平面的,最多有些凸起,大樹卻是立體的,看上去維度更高一些。
樹葉,就是一個個“天域”。
樹枝,就是域外戰場,串聯了一個個天域,同時也承載了“氣運·世界能量”的運輸。
大樹和地面之間的空間,也許就是次元空間。
大樹上方的白雲,就是高維世界的高維世界,是更高級的追求,大樹在成長,想要達到白雲的高度,大樹上的“寄生蟲”也想要達到更高的世界、那白雲之上的世界。
這裡的寄生蟲,也許就是真正的神靈,那種世界級生命。
楚飛腦海中不斷構思,試圖以自己的思想去勾勒世界的架構。
那些頂級的神靈是“世界級生命”,就好比樹木上的寄生蟲,真的在吃‘世界樹’!
爲什麼要戰爭,爭奪的就是世界樹的養分。而世界樹的養分,就是所謂的“氣運”。
這個比喻並不是很恰當,只是便於理解。楚飛現在是將世界給‘降維抽象化’。
將表世界降維抽象成二維平面的大地。將高維世界降維抽象成爲樹木。將神靈降維抽象成了寄生蟲。
按照這個邏輯,所有的生命都是寄生蟲。這顯然有些不對。
因爲在“宇宙信息論”的理論中,所有的生命都是“生產者”,可以源源不斷產生“數據(知識、信息等)”。其中最巔峰的數據,就是各種文明、文化、智慧。
宇宙信息論,也是大數據修行的底層邏輯之一。而大數據修行的強大,足以證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因此按照這個邏輯看,神靈的存在,非但不是寄生蟲,反而可能是……世界樹的果實!
對,這就比較合理了。
整個世界,都是一顆世界樹,所有生命的母親。
所有的生命,都是一顆顆果實,作爲所有生命的母親,當然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突破極限,進入更高級的世界。
但想要突破極限並不容易。
大量的生命不斷死亡,同時也化作了養分,滋養着世界樹。這養分,可能是氣運、可能是生命創造的“信息”。
世界樹不斷誕生新的生命、生命不斷創造價值、然後滋養世界樹,世界樹不斷壯大,誕生更強大的“果實”。這果實,可以是更加高級的“天域世界”,也可以是更強大的神靈等世界級的生命。
如此也能解釋一個問題——有些生命確實是天生就帶有“眷顧”的。
但神靈等智慧生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或許會掠奪其餘的果實養分,自己壯大——多少還是有些寄生蟲的屬性。
一個完整的世界架構,出現在楚飛腦海中。不過楚飛很清楚,這只是自己的理解,是暫時的抽象概念。世界依舊很複雜。
但有了這個抽象概念,楚飛對自己的未來,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所謂的引力弦,有沒有可能就是“世界樹的根鬚”呢?
不過表世界的引力弦是低級的根鬚、是毛細根鬚,所以效果有限。高級的超維通道,走的是粗壯的根鬚,兩條超維通道的接駁,其實就是走了兩條主要根鬚。
爲什麼高維通道表面會有一層防護呢?如果解釋爲根鬚,解釋爲另類的血管,似乎就容易理解了。
但想要自由進出“根鬚”,就得需要“破壁技術”。
所以,破壁技術,是超光速旅行最重要的基礎技術,沒有這個技術,文明就要困守在自己的恆星系內,就像是當初的薩隆文明那樣,最終走向滅亡。
無數信息在楚飛腦海中翻滾,但楚飛的眼睛卻越來越來亮。這次來戰神殿,就算只有這個,也可以說是收穫豐厚了。
對別人來說,或許這只是一個理論推導圖,大家接觸多了,反而沒有什麼感想。
可對於初次接觸這些的楚飛來說,卻是一條線,將過去的所有積累全部串聯起來,讓楚飛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大數據修行的核心是科研,科研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但想象力不是憑空來的,也不能“瞎想”!
眼下戰神殿提供的資料,就讓楚飛有了想象的方向。實際上楚飛也因此將過去的知識體系串聯起來。這對大數據修行很關鍵,意味着過去的知識體系不再混亂,而是開始有序。
這一刻,楚飛甚至有一種感覺,無數知識飛舞、重新組合,朦朧中似乎看到一條通天之路,一直延伸到楚飛無法預測的遠方。
“這是頓悟嗎?”楚飛心中迴盪着某種感悟,“不,這不是頓悟,但卻遠遠超過頓悟!因爲這一次,我徹底明悟了未來的路如何走。這應該算是某種大徹大悟!”
心裡活動不過剎那,但就是這剎那的心裡活動,卻奠定了楚飛更加輝煌的未來。
到了16.0的境界之後,楚飛一直有個苦惱,那就是不知道未來的路如何走。
先前,楚飛研究了模因病毒、靈魂基因、神性等等,但這些研究只是讓楚飛有些大概的方向,可遠方依舊一片黑暗。
如果做個比喻,那過去每一個研究,都像是點燃一盞路燈。雖然路燈不錯,但加起來不過十幾個路燈,能照亮的距離實在有限。
現在呢,也許相當於天空出現了北極星,直接讓楚飛找到了方向。雖然腳下依舊漆黑,但方向已經點亮。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只要敢亮出血條,神都殺給你看!
現在的修行之路,對楚飛來說,就相當於亮出血條了——只要有了方向,別管是挖隧道還是建橋樑,我都給通過去。
這一切的感悟,都是瞬間的,哪怕感悟很多,楚飛加起來也就感悟了三五秒而已,不影響現實世界的交流。
表面上,楚飛讚歎一聲,“這個世界樹的架構、還有氣運就是高維世界能源的說法,讓我有一種天光大亮、黑暗盡去的感悟。
只是氣運到底是如何運行的?這些可以展示一下嗎?”
王長遠攤手:“如何利用氣運,說起了還真的是汗顏。我們現在的手段,還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也就是什麼陣法、佈局、風水等。
現在雖然有些發展,但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迭代來的。
現在對氣運的研究,是典型的‘經驗研究法’。有點像是古代的技術,從表象積累數據,然後推動技術,再從技術實踐中總結經驗,推動技術發展。這是很低效的研究方法,而不是真正從科學理論入手的研究方法。
當然,依靠上千年的時間、加上戰神殿這邊的體量,還是研究出不少東西。可我們對氣運的研究,依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着,王長遠嘆了一口氣,“除了氣運還有最關鍵的靈魂,我們現在研究的也很少。整個戰神殿目前的巔峰技術水平,就是無限接近20.0吧,20.0以後全都是依靠經驗積累,硬生生推動。很艱難。”
楚飛默默點頭。這種“依靠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一點點打磨技術”的情況,在裡世界是普遍存在的。楚飛在升龍殿那裡就知道了。
爲什麼裡世界的歷史動輒幾千萬年、甚至億萬年,結果還有那麼多修行者無法突破,除了敝帚自珍等情況之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問題。大家基本上都是從經驗入手總結技術。
這種研究方法,在低端還行,到了高端領域就不行了。
高端領域,註定了“數據量少”,而且高端領域的發展變化也很多,這就導致“經驗”很難積累。
經驗難以積累,就缺少數據,然後想要轉入科研也很費勁。
這種情況,困擾了別的文明,也困擾了炎黃文明,升龍殿、戰神殿的瓶頸,就在這裡。
眼下楚飛做的研究,無論是模因技術、還是靈魂基因、還是神性研究,本質上都是想要找到20.0以後的“科學理論”。
如果能找到科學理論,從理論入手,那炎黃文明的技術、大數據修行的未來,就會爆發一波。
這種從經驗入手的研究、和從理論入手的研究,差距多大呢?
以冶煉鋼鐵爲例。
古代冶鐵技術,從商周時代就有,但一直到漢朝才漸漸取代青銅。
可到了現代化,短短不過幾十年時間,全球鋼產量就過剩了。這是從理論入手的強大之處。
現在,楚飛對18.0以後的大數據修行,有了一些科研理論方面的頭緒。“世界樹”的理論推導圖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子。
對於氣運的控制,楚飛想了想,索要了一些經驗數據。至於說戰神殿當前的“技術”,就算了。錯誤的技術,可能讓自己的研究走歪。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遺憾。但想到這所謂的氣運手段是主神級別才能接觸的力量,似乎也可以理解。
參觀完了這裡的記錄後,楚飛終於跟着王長遠等人來到了會議室,一場“簡單”的小會議開始了。
會議內容很明確,就是相互間交換一下技術資料。
這點,無論楚飛還是王長遠都沒有藏着掖着,此時也不是勾心鬥角的時候。
現在炎黃文明雖然不錯,但無論是升龍殿還是戰神殿這邊,大家的主體技術水平,還停留在20.0之前,少許超過20.0的高手,都是殘缺的、揠苗助長的、用一些不怎麼正統的手段硬生生堆出來的,基本上沒有什麼未來。
而炎黃文明現在面臨的壓力,卻來自24.0的層面,甚至更高。
在這種壓力下,大家之間的交流還是很順利的。
不過就算如此,也浪費了很長時間。技術的交流,總歸有些複雜。
具體的交流過程是這樣的:各拿出一項技術,彼此檢測沒有問題,確定技術基本對等,那麼交換一次。若技術不對等,就要增加添頭。
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雙方交換的技術不要太多。除了幾個大方向的技術,還有很多小細節技術。比如藥劑、藥材培養、發動機技術、能源技術、重核聚變技術、機械加工、原子打印技術、甚至是質子中子核裂變技術等等。
尤其是質子中子裂變技術,若能成功,核能技術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戰神殿還真找到了方向,但研究遇到了一些瓶頸。
但在技術討論環節,楚飛敏銳的發覺,利用真空能炸彈的部分技術,可以實現質子中子裂變技術。
這要是質子中子裂變技術成功了,現在的重核聚變技術都要靠邊站。
前面已經說過,質子、中子內,基本粒子的質量只有1%,剩下99%是微觀粒子的動能。要是裂變的話,怎麼也能釋放出一半的能量,那物質的能量利用率就是50%左右。
而核聚變的效率呢?上限是0.7%!因爲核聚變利用的是原子核的力量,而原子核之間的能量主要是弱力。弱力的上限就是0.7%!可以這樣理解,弱力佔原子“質能”的0.7%。
因爲原子核不可能完全裂解,完全分散成爲自由的質子和中子,產生的質子和種子還會產生聚合、生成新的原子核,這個過程也會消耗(鎖定)部分弱力。因此核聚變的實際效率,可能不足0.3%,哪怕重核聚變也是這樣。
實際上,重核聚變的原料利用率其實更低,遠遠低於普通的核聚變。
重核聚變的技術優勢,不是提升核燃料的利用率,而是增加核燃料的來源。
普通核聚變,需要氫氣、氦三等。重核聚變理論上可以利用碳元素、氧元素等等。重核聚變只是拓展了核燃料的選擇範圍。
總之,要是能搞出質子、中子裂變技術,炎黃文明的科技發展水平還能爆發一波。
技術交流就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不覺就是三個多月時間,雙方之間交流的技術項目過萬,交流的功法也不少,尤其是弱法則領域方面的功法研究,楚飛受益匪淺。
三個月後,楚飛在交流結束後,就準備……離開。
“離開?這麼快?”王長遠有點驚訝,“那個楚先生,不知道可否公開露面,做一些演講之類的?我們也安排專員爲楚先生熟悉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
楚飛微微搖頭:“發表演講就算了吧,我現在修行都不到18.0,而戰神殿這邊的戰鬥主力,是18.0以上。以這樣的修爲發言,只怕效果適得其反。
現在戰神殿的情況,多少有點強者爲尊了。弱者就不要發言了。
另外現在時間緊張,升龍殿也需要這些技術。每遲一分鐘返回,就多一絲危機。
至於說戰神殿這邊的宣傳,反正技術有了,後期只要技術爆發,本身就是最好的宣傳。”
王長遠沉吟一會,不得不點頭,“你說的不錯。那我讓上官青虹送你回去。同時上官青虹也將代表戰神殿訪問升龍殿。”
於是,一場交流活動就此匆匆結束,楚飛甚至沒有見一見戰神殿的殿主、副殿主等等。
而楚飛之所以這樣“焦躁”,是因爲想要閉關了,這三個多月的交流中,楚飛覺得自己真正觸摸到了18.0以後的境界。但楚飛不放心在這裡閉關。
離開的飛船上,楚飛想着:“等回到升龍殿,就閉關突破18.0,然後儘快將修爲衝到19.9999的極限。現在的修爲還是太低了,不要浪!
就是可惜了師太。”
楚飛要走的消息,還是傳開了,或者說王長遠這邊做了一些正面的宣傳,宣傳楚飛的使命等等。如此又有不少人前來送行。
只是戰神殿這邊不做遮掩的宣傳,自然導致了消息泄露。諾大的戰神殿疆域內,總有幾個香蕉人,將消息傳遞出去。
消息七拐八拐,就來到了敵方陣營,而後傳到了幾個隱藏在超維通道所在地的六翼墮落天使手上。
幾個墮落天使激烈討論:
“要攔截這個楚飛嗎?我們先前不是說,好不容易發現這個通往表世界的通道,要毀掉嗎?”
“父神說了,活捉這個楚飛還有上官青虹,他們身上有大量的科學知識,尤其是楚飛身上有重要情報。若活捉不行,就抓走靈魂。”
“就我們幾個嗎?我們幾個的話,戰勝甚至斬殺楚飛容易,活捉怕是不夠。”
“有支援,馬上就到。這次絕對萬無一失!情報顯示,楚飛身邊不超過10個六翼的戰鬥力,我們這邊的支援,應該是一個完整的裁決支隊,上百六翼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