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機會

老者當先步下大廳臺階,沿着一條青石鋪就的岔道往假山之側緩緩而行,王源忙邁步跟在他身後,心中滿是疑惑,想了半天,確實記不起自己認識此人,難道這人也是記憶中缺失的那一部分?原來本和自己相識?

老者緩步而行,來到一人多高的假山之側,停下腳步,伸手觸摸上邊的薄薄雪蓋,回身微笑道:“王公子,趙坊正這庭院景色如何?”

王源不知這句沒頭沒腦的話是什麼意思,笑道:“挺好的。尊駕可否告訴我,尋在下有什麼事麼?”

老者笑道:“王公子,你雖不認識我,我卻認識你。”

王源詫異道:“在下草民一個,看尊駕氣度當是貴人,怎會認識在下?”

老者輕敲假山凸石,緩聲吟道:“覽鏡影還在,掩鏡影又無。試問鏡中人,爾歸去何處。”

王源一愣,愕然道:“尊駕怎會知道這首詩?”

老者呵呵笑道:“這是王公子的詩作吧,那日在西市中賣鏡子,口占此詩,是也不是?”

王源皺眉道:“可是在下印象中當時沒見到尊駕在當場啊。”

老者微笑道:“老夫不在當場,但事後你這首詩卻是拜讀了,買你鏡子的那位貴人將此詩錄下給老夫傳閱了呢。”

王源恍然,拱手道:“汗顏無地,不過是拙劣之作罷了,豈能入人法眼。”

“王公子過謙了,這首詩老夫和幾個好友傳閱之後,都認爲寫的很好,王公子有如此詩才,甚是難得。對了,王公子可知道那日買你鏡子和這首詩的人是何人麼?”

王源搖頭道:“那貴人不願告知姓名,我也不便追問。他花了兩貫錢買我的鏡子,實在是慷慨之極,讓我着實受之有愧。”

老者笑道:“何愧之有?你說的那位貴人不過是愛才惜才罷了。王公子,事實上今日老夫前來,便是受他所託來見你的。”

王源驚訝道:“受他所託?這位貴人到底是誰?”

“告訴你也無妨,他便是清河縣公李適之李公,官拜左相兼兵部尚書。”

王源大吃一驚,他如何能想到那日在西市出現的中年人竟然是當朝左丞相兼兵部尚書李適之。大唐官員都有喜歡到處閒逛的嗜好,李適之便是最愛閒逛的官員之一。

大唐王朝官員的閒暇時間很多,上午辦公務,過了午後基本上都在幹吃吃喝喝遊玩吟詩之類的事情。當日的李適之便是帶着隨從想去西市胡姬酒肆喝點酒看看胡姬跳舞,恰好見到王源在賣鏡子,喜歡湊熱鬧的李適之便駐足瞧了會熱鬧。

聽王源說他是讀書人,同樣是讀書人出身的李適之便動了憐惜之意,沒想到三言兩語間王源竟然口占了一首好詩,李適之愛才,便花了高價買了銅鏡,用意也是惜才,希望幫王源渡過難關。

王源聽了老者一番敘述,驚訝不已,不過他卻不明白爲何李適之現在又派了這位老者來見自己。

“王公子,老夫是李左相身邊的管事,老夫姓柳,你叫我柳管事便成。李左相將你的詩作帶回府中,老夫和左相席下幾位先生拜讀之後都覺得公子是個人才。今日老夫來見王公子,便是想請王公子參與二月裡的梨花詩會的。”

“梨花詩會?”王源驚訝問道。

“是啊,這梨花詩會主持之人便是當今右丞相李林甫,每年二月二,在平康坊梨花館園內進行的這場詩會英才匯聚,大唐才子濟濟於此一論高下。雖說文無第一,但每每有名篇出爐傳誦天下,很多人都是在詩會上一夜揚名天下的。”

王源嚇了一跳,搖頭道:“我這一介草民,焉能有幸參與如此盛會?我不過是永安坊一個小小坊丁罷了,雖讀了幾年書,哪裡能上的了這樣的場面?”

老者微笑道:“才學和出身無干,當朝多少名士的出身都很貧寒,但只要有機會,便風雲際會直上青雲。王公子似乎缺的也是這個機會吧。”

王源想了想還是搖頭道:“還是算了吧,我這粗鄙之才還是不要去丟人了,丟自己的臉倒也罷了,丟了左相的臉我可擔待不起。”

老者微笑道:“莫非王公子害怕?抑或是那首詠鏡之詩根本就不是你的詩作,你只是盜用他人的詩句?若如此的話,便當老夫今日沒來過。”

王源心道:你還真猜對了,那詩確實是盜版的,只是盜版的人還沒出生罷了。

“柳管事,你也莫要激將我,我不想去不是害怕自己沒有那個本事,而是覺得此事有些不可思議。想我一介百姓,跟李左相不過是一面之緣,那首銅鏡詩也不過是尋常之作;若說李左相因此便邀請我去參加這場盛會,打死我也不信。我是個實際的人,從不信天上掉下金元寶的事。”

柳管事蹙眉道:“這有何懷疑?李左相向來惜才愛才,多少青年才俊都是經左相之手推薦給朝廷入仕爲官的,你那首銅鏡詩雖非絕頂之作,但李左相和我等都認爲,此詩頗有意味,雋永回思,餘韻良久,絕對可稱爲佳作。故而給人印象深刻,否則你以爲李左相爲何花兩貫通寶買你那銅鏡麼?還不是因爲惜才愛才,讓你不要荒廢才情麼?”

王源咬着下脣皺眉不語。

柳管事嘆口氣道:“也罷,你既不信李左相誠意,老夫也不必勸你,只是老夫覺的頗爲可惜。我大唐科舉之難盡人皆知,多少像你這等人才埋沒民間,這詩會也許是你的一次機會,詩會揚名,再得左相推舉,科舉便容易的多了。若你只想當一輩子坊丁,便當老夫什麼都沒說。”

王源砰然心動,也許這確實是次機會,但是機會來的這麼隨意和馬虎,又讓王源覺得是個陷阱。一個多月來,王源已經看到了知道了不少不該看到的東西,他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事實上,王源預感並非多餘,這柳管事一直含而不吐真實的原因,確實是因爲此事另有隱情。

但有一點柳管事

沒有誇張,便是大唐科舉確實挺難。

大唐科舉分明經、進士、明法、明算等十餘科,但被士人看重的便只是進士明經兩科而已。其中進士科最難,登科之後也最爲人所認可,所以要想鯉魚登龍門,進士科中舉纔是王道。

雖然大唐科舉的門檻倒是不高,平民百姓官家子弟你認爲自己有本事的都能報名參加科舉,而且科考也是一年一度頻繁的很,按理說,這樣一來應該是取士如雲登科無數纔對,但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每一次科舉,能中進士科的不過一二十人,正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真正登科的鳳毛麟角。之所以難,難就難在進士科需要考詩賦。特別是在開元之後,詩賦水平幾乎成爲進士科取士的最大標準,而這一項又恰恰最考驗真本事。帖經墨義之類的考覈,或許只需要死記硬背便可,而寫詩作賦靠的是文采靈性積累以及天賦,這這便是進士科難的地方。

又因爲名額所限,就算你詩賦寫的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你好的一籮筐,或者哪怕是跟你一樣好的,甚至沒你好的,他們都有可能排在你的前面,原因很簡單,假如他們的名氣比你大的話。大唐科舉考試可是不糊名的,考官聽過你的名氣,讀過你的詩作,你中進士的機率便比那些籍籍無名之輩要大的多。

鑑於此,很多讀書人在科舉之前,想着法子得提高知名度,因爲知名度越高,成功的可能性便越大。如何提高知名度,在大唐通用的做法便叫做‘投卷’。所謂投卷便是將自己的大作敬獻給當朝達官貴人或者是文壇名士,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得到他們的推薦,甚至是借他們之力提高知名度,增加中舉的機會。

開元十九年的狀元,後世大名鼎鼎的大詩人王維便是通過投卷這種辦法,得到岐王和睿宗九公主的推薦而一舉奪魁,足見這種辦法的效用之佳。其他各種無名人物通過這種辦法中進士的不勝枚舉。

柳管事對王源說的那番話當中,便是暗示王源可以借參與詩會之名投卷李左相,從而達到揚名的機會,李適之再加以推薦,中進士的機會便成百上千倍的增加了。

這番話對其他讀書人稍微透露一分一毫,那些人便會立刻明白其中的關竅,個個會趨之若鶩,喜出望外。只可惜柳管事引誘的對象是王源,王源對這其中的關竅一知半解,所以效果並不大,這反倒讓王源能冷靜思考,懷疑去李適之的動機來。

柳管事當然不能說出爲何李適之會想起王源這個無名小卒,還特意派他來見王源的原因。事實上王源是柳管事這幾日在長安城中見的第二十三個人了。這些人中有的是主動給李適之投卷拜碼頭的讀書人,有的便如王源這般是偶爾得知其詩作,覺得寫的不錯,所以上了李適之的名單。

而拜訪這些人的原因也確實想篩選出有些真文才的人出來,但卻不是要誠心的栽培他們,而是要解一樁燃煤之急之事。

(本章完)

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一一一二章 舊識第六五三章 閒辯第六二六章 尋覓第一零二五章 隱意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八零三章 果決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七三三章 馬嵬(一)第六七三章 上殿第五二九章 心機第六零四章 夜襲(續)第五五零章 故地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四四零章 驅蛇第二四六章 生疑第一零七七章 煎熬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六六二章 美男第一三二章 探友第九九六章 屏障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五五二章 酒肆第八六十四章 試航第四七三章 上門第二一九章 交易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七六七章 發兵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八四二章 希望第八三六章 三城(續)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一六十四章 醜聞第三八三章 瘋狂第三四三章 背水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一零八一章 崩潰第八一零章 心跡第五三五章 立場第八二五章 壺關第一零六十四章 變化第七二六章 彷徨第四七二章 和親第四六七章 怒火第二章 過去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二七五章 鬥智第一五四章 月滿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五一四章 請求第九十六章 家園第九一七章 破局(續)第一五二章 愛恨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一一一三章 看戲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七三八章 馬嵬(六)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六三零章 窮途第二八零章 國忠第一零三九章 急症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八零九章 鬧劇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八四六章 神蹟第六一九章 擾敵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九二九章 奪城第四十七章 無題第五九四章 定計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八一九章 營救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八十一章 東樓(續)第五七九章 驚鳥第八二六章 瞎眼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一四八章 陪駕第九零四章 試炮第七七一章 示威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四五一章 潛入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四六一章 對決(續一)第七八九章 伏擊
第六二四章 幽谷第一一一二章 舊識第六五三章 閒辯第六二六章 尋覓第一零二五章 隱意第六一七章 亂戰第五七二章 爆炸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八零三章 果決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六五六章 談判第五十二章 墨寶第七三三章 馬嵬(一)第六七三章 上殿第五二九章 心機第六零四章 夜襲(續)第五五零章 故地第一零一四章 復返第七二七章 倉皇第四四零章 驅蛇第二四六章 生疑第一零七七章 煎熬第一零二九章 重器第六六二章 美男第一三二章 探友第九九六章 屏障第一一六章 約見第六五五章 聖旨第五五二章 酒肆第八六十四章 試航第四七三章 上門第二一九章 交易第一八零章 醋意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七六七章 發兵第八二四章 太行第八四二章 希望第八三六章 三城(續)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一六十四章 醜聞第三八三章 瘋狂第三四三章 背水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一零八一章 崩潰第八一零章 心跡第五三五章 立場第八二五章 壺關第一零六十四章 變化第七二六章 彷徨第四七二章 和親第四六七章 怒火第二章 過去第一零四三章 技巧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二七五章 鬥智第一五四章 月滿第五七六章 無生第五一四章 請求第九十六章 家園第九一七章 破局(續)第一五二章 愛恨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第一一一三章 看戲第三七五章 爛局第七三八章 馬嵬(六)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六三零章 窮途第二八零章 國忠第一零三九章 急症第四二零章 來信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八零九章 鬧劇第一零八七章 血夜(上)第八四六章 神蹟第六一九章 擾敵第九三三章 奪城(四)第九二九章 奪城第四十七章 無題第五九四章 定計第六六八章 天價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八一九章 營救第五五九章 進軍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四四五章 玩弄第八十一章 東樓(續)第五七九章 驚鳥第八二六章 瞎眼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一四八章 陪駕第九零四章 試炮第七七一章 示威第一一零四章 圍困第四五一章 潛入第二二九章 逃離第四六一章 對決(續一)第七八九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