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零五回 逞本領上門尋難 初生犢豪氣沖天

百臂羅漢石驚天果然大怒,正要動身。忽止步說道:“南佛現專和秀山派人作對,吾等要圖報復,也不必非要處置慕容昭良。只要是道教中人,不問男女老幼,吾等遇到,即刻出手教訓。南佛那個老鬼,實在難惹。從不曾聽說有人討了他的便宜,並且又沒一定的住處,找尋也極不容易。但他徒弟雖少,黨羽卻是很多。吾等將之朋黨,能做翻幾個就多做翻幾個,使那個老鬼得知,也氣個半死!”

羅玉章道:“弟子原也是這般打算,就因他們人多勢衆,恐敵不過,弄巧成拙!師叔也沒一定的住處,臨時想求您相助一臂,也是無處可尋。”

石驚天道:“有爲難時,不待你來相求,我自會前來助場!”

羅玉章知師叔的武藝,在秀山派中無人及得。雖遠隔數百里,他亦可朝行夕至。並精通易經八卦,千里之外的吉凶禍福,一捏指便知端底。相信他答應來,臨時是不會失約的!

石驚天去後,羅玉章便隨時隨地,存心和道教中人作對,只苦沒有適當的機會。自從收下方步彤這個徒弟,心中十分自得意。

方步彤也肯下苦工研練,不消十年已盡得羅玉章真傳。終日裝作叫化,到各處硒盤子,做眼線,探實有夠得上下手的富戶,夜間就去劫取。

不過羅玉章這種人,比較綠林中強盜的本領自高出多。就是舉動也比較分明,雖都一般的劫取人家財寶,卻有許多禁忌,不像綠林強盜似地見錢就要。正正當當的商人,拿出血本做買賣,便賺十萬八萬,他們做獨腳強盜的,連望也不去望。讀書行善的,和務農安本份的人家,不問如何富足,他們也不去劫取。有時不曾探聽明白,冒昧動手劫了來。事後知道劫錯了,仍然將原物退回去。平日所劫之財物,總有一半用在賙濟貧困上頭。所以江湖上稱他們這種強盜,也加上一個俠義的名目。

那時兩浙路的綠林中,沒一個不知羅玉章的,也沒一個不敬服的。所以錢塘江的水盜,大家呼爲大哥的鬍子劉元,和誇破天何斌,劫了方步彤的鏢銀。羅玉章一去討鏢,立刻便全數退回。

至於誇破天何斌對護船兵士說的那番話,不過是自己顧及面子。有意把對手的本領提高,才顯得自己被斷掉一條臂膊,不是敗在沒本領的人手裡。

後來羅玉章去討,劉元等人知道既有他出頭,鏢銀不全數退回,是不行的。只說是看那刀的分上,退還一半;看羅玉章的情面,退還一半。這是他們江湖上做順水人情,結交有本領人的一種手段!就因這回事,羅玉章對於鬍子劉元、何斌一干人,萌發一種好感,結成異道的至交。

且說方步彤醫好唐禹哲之後,作辭出來。心中甚是高興,暗付:“這番道教中人的短處給我拿了,看你們如何囂張!你們道教中人,常自誇義俠,能救困扶危,不侵害良善。卻用碎骨釘打死打傷這麼多農民!兩府百姓相爭碼頭,與你們何干!農作之人,又豈是你們當劍客的對手?一霎時,教無辜農民竟死傷幾百,問心如何能安?道理如何能說得過去?但不知這事,是哪一個沒天良人幹出來的?我且把這人查明出來,再由師父出頭,邀請江湖上豪傑,評評這個道理。”

邊想邊四處打探,走到鄭家坪時。仍裝作叫化,挨家窺探。聞聽家家戶戶談論,都是說齊二愣子,倒有一個這麼英雄的義子,能替新安人爭氣。我們這回,本已輸的不可救藥了。虧得這齊河來找父母,不知他使的甚麼神通。只見他將衣一擄,兩手一揚。那些臨安蠻子,自會一個一個的紛紛倒地。聽說魏大勇已親到齊二愣子家,看這齊河去了。

大部村民言語,皆都如此。方步彤正想去齊二愣子家,看這齊河究是怎麼一個人物?忽見迎面來了一大羣人,前面是幾個壯健農民。中間一個體格魁梧氣度英武的漢子,年紀約在五十以外。右手挽一個丰采韶秀,態度雍容的美少年。邊走邊談笑着,全都一副得意的樣子。後面跟一位六十多歲的老頭,也是農民模樣,相貌慈祥和藹,一望就知道是個很老實的人。笑容滿面的,和最後幾個壯健農民說話。

方步彤佯裝無意的站在路旁,心裡已料定那五十多歲的漢子,必是百姓口裡的甚麼魏大勇,少年就是那使用碎骨釘之人。這老頭不待說,是齊二愣子了。等一羣人走過,即回身緩緩尾隨。少頃,到一所莊院,大夥全走進莊院。

那莊院的形勢不小,約有七八十間房屋。四周樹木叢密團團圍住,和一座木城相似。進莊門的一條道路,鵝卵石鋪成。兩旁並排栽數十棵傘開一般的楊柳,倒是一戶富厚人家氣派。

方步彤暗道:“這麼一個書生模樣的少年,倒看不出有如此狠毒的心腸!看他氣度舉止,就可斷定是道教使暗器的弟子!不過,我曾聽得師傅說:千手真君平生只有兩個徒弟,年紀都有數十歲了。而花清更不許他的徒弟再收徒弟,這小子決不是這一派的弟子。我何不趁此去試試他的本領,看是怎樣?”想罷,向莊門走去。

剛跨進大門,便見齊河在前,魏大勇在後,滿面堆歡的迎了出來。

齊河拱拱手,開口說道:“小弟雖是肉眼,卻能認出老哥是個非常人物!請不必再以假面目相向,小弟今日借花獻佛,敬邀老哥到裡面,痛飲幾杯!”

方步彤見他這般舉動,心中大吃一驚,正待思索如何掩飾。

那魏大勇也走來一揖到地道:“我本是一俗子,不識英雄!承鄭公子指示,才得拜識山斗!倘蒙不嫌簡陋,請進去胡亂飲幾杯薄酒。”

方步彤已知再隱瞞不住,不進去倒顯得膽怯!便也拱了拱手道:“知道兩位在鄭家坪,替新安人建了大功,將臨安的小百姓,殺了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臨安那些該死的小百姓,不知迴避,應得受這般慘劫,死的不齒!我特地前來賀喜,也正想討一杯喜酒喝喝!”說完,進了莊門。

衆人將方步彤讓進廳堂,裡面已擺好了兩桌筵席,魏大勇欲推方步彤首座。

方步彤指鄭少琪哈哈笑道:“他纔是應當首座的!我有何德何能,敢當這般敬意?剛聽老兄稱呼鄭公子,他尊姓鄭,我是知道了。還未請教臺南,是怎生個稱呼?”

鄭少琪聞聽言語這般輕慢,又瞧他這種疏狂的態度,心裡有些納悶,不知方步彤是種甚麼來意?剛在路上遇見方步彤時,雖看出是一個有本領人喬裝。卻想不到是和道教有宿怨,特來尋仇的。

只因他在太極洞,年數雖不算少。然從不曾聽師父說過,與秀山派有嫌怨的話。

但秀山派的石驚天,敗於東皇莫離之手。在秀山派中,以爲是莫大恥辱。而在道教中,並不當作一回事。南佛慕容昭良救寧武之婦出來,鷹翅拂傷端木素素。羅玉章更以爲是有意來欺侮秀山派人。在道教中,也無人將此事放在心上。

ωwш ✿тt kǎn ✿¢〇

所以鄭少琪絕末料到方步彤,是存心來和自己作對的!既沒想到,便以爲此人的輕慢疏狂是其本性。江湖上有本領之人,性情古怪的很多,不足爲奇。當下仍是很客氣的直說出自己姓名,和這番助陣的原由。並表明自己因沒有殺人的心思,才用碎骨釘。原只打算使臨安人,略略受點兒輕微的傷。不料自己這邊的農民,得勝就反攻起來一些兒不肯放鬆。及至自己去搶鑼來打,已是死傷的不少!

方步彤仰天打一個哈哈道:“這隻能怪臨安人不中用,鄭公子一時高興,和他們開開玩笑,他們就承當不起!而且死傷的近百人,至今還沒一個知道是受公子爺的恩惠呢!”

鄭少琪聞聽,估料他是想來替臨安人打不平的。登時臉上變了顏色,回道:“你是那裡來的?怎這般不識擡舉!公子爺便殺死幾百人,與你何干?由得你當面搶白!你姓甚麼?有本領,替臨安人打不平,儘管使出來。吾若懼怯,也不算好漢!”

方步彤仍是笑嘻嘻的,點點頭說道:“了不得!好大的口氣!公子爺想殺人,莫說幾百個,便是幾千幾萬,也只怪那些人命短!你又不曾殺在下,自然無干!我是一個乞丐,怎敢說替臨安人打抱不平,在你面前使本領,敬請莫怪!乞丐那有姓名?更如何識得公子爺的擡舉?”

魏大勇見二人說翻了瞼,心裡也有些恨這叫化,竟像有意欺侮鄭少琪,專說些挖苦譏嘲的話。雖曾聽鄭少琪說這叫化,是有本領人喬裝的。但看了這形容枯槁,肢體不完的樣子,並不大相信沒看走眼。以故同鄭少琪出來迎接時,直說出自己不認識,因鄭公子是這麼說,才肯出來迎接的意思來。此時見鄭少琪發怒,也正色向方步彤道:“彼此都是初會,大家不嫌棄,客客氣氣的,也算是朋友結交一場。”

方步彤不待他說下去,已雙手抱拳打了一拱道:“領教,領教!它日再見!”說罷一轉眼,便不見這叫化的影子了。

魏大勇大吃一驚,忙回頭問道:“哪裡去了?”

只見鄭少琪橫眉怒目,大喝一聲道:“賊丐休得無禮!且睜眼看清我楊某是何等人,再來搗鬼!我和你遠日無冤近日無仇,願不認真較量!你若真要替臨安人打不平,須得光明正大的同上鄭家坪去!”

話音未落,就聽得那叫化的聲音答道:“甚好!咱們明人不做暗事。叄日之內,我邀集江湖豪傑,約期和你說話!我姓方,名步彤。”霎時音響寂然。

把魏大勇驚呆半晌,才問道:“這叫化不是個鬼怪罷?怎地一眨眼,就不見了影子,卻又聽得見他說話?”

鄭少琪道:“並非甚麼鬼怪,他本想用隱形換位法。出其不意,飛劍殺我。卻被我識破,既把話說明,此時確已走了。我這回原要待在義父家裡,多盤桓兩日。剛這方步彤,既說明叄日之內,要邀集江湖豪傑,討個公道。這事來得太希奇,我不能不早作準備。承先生的情,下次再來叨擾,此刻不能再耽延了!”

齊二愣子一直避在旁邊屋裡,此時纔出來。聽了齊河說要走,心裡不得。鄭少琪低語安慰一番,別了魏大勇。送齊二愣子回家,方急匆匆回到太極洞。。

這時葉秀衣,還不曾來。渡心正收了葉不君做徒弟,才帶回洞中。當時江湖所傳聞的四大高手,不包括渡心。並非說明她武功低劣,而是不常露面而已。若論本事,恐怕當今世上無人能敵,她收的一個徒弟就能成爲四大高手之一的北仙,可想而知。

話說渡心收的這個徒弟叫葉不君,新安人。兄弟叄個,他最小。他大哥葉不臣,是名士程元鳳的學生。學問極其淵博,二十二歲就中了進土。程元鳳極得意他,看待得和自己兒子一般。二哥葉不民,年紀比葉不君大兩歲,就山同閔賢教二人讀書。

這時不民十一歲,不君九歲,八股文章都成了篇,並做得很好。葉不臣便帶兩個兄弟,去考幼童。縣選時,兄弟二人都取了前十名。在新安縣應過縣試,就在徽州府應考。

徽州府的知府是一個貪婪無厭、見錢眼開的捐班官兒。投考的秀才們,不送錢給他,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莫想考進!這知府在任上,照例是官商之家子弟,按財產的多少,定這前十名的次第。歙縣、婺源、新安三縣有才無財,受了委屈的考生們,曾鬧過一次。無奈知府神通廣大,被鎮壓下去。

葉不君家裡貧寒,兄弟們又皆持有一肚學問。一則無錢可迭,二則不屑拿錢去買這前十名。所以至發榜時,前十名仍是一班官商子弟佔據。在葉氏兄弟心裡,名利比較淡泊。得知落榜,也不覺如何難過!惟有一般懷才不遇的,一個個牢騷滿腹。和葉不臣私底下有交情之人,都跑到葉家議論世事不公。其中有一兩個性情激烈的,酒酣耳熱。就狂罵像這種知府,就應該天打雷劈,突遭不測,方能替三縣有才之人出氣!

幼童頭腦簡單,葉不君在旁聞聽。就以爲這種知府,是敢打死的!當下也不和他大哥說,只將他二哥拉到外面,悄悄的問道:“剛那些人說的話,二哥聽見了麼?”

葉不民道:“大夥都在罵知府,如何聽不見?”

葉不君道:“按理說這種知府,早就該死。吾二人何不爲民除害,替三縣人出氣?”

老二性格,和老三差不多,膽量極大,甚麼也不知畏懼。便點頭答道:“但他居在衙門內,守衛甚多。咱們進不去,怎能將起殺死?”

葉不君道:“無法進去就在外面等,待出來再動手!”

葉不民搖頭道:“他出來時,定會坐轎子。前前後後,還有好多隨從。咱們只兩個人,又沒有兵器,那裡打的過,不是白送了性命?”

葉不君笑道:“二哥怎這般老實?轎子又沒有門關。且兩邊都是布簾,掀開即可。如此出其不意動手,他坐在轎裡不能避讓。我最會耍石頭,又打的遠、打的準。咱二人手裡,一人拿一塊石頭。只等轎子路過,對準裡面。兩塊大石,一齊投去。打在他臉上,就算不死也得受傷!”

葉不民連連點頭道:“這法子倒也使得!吾去和大哥說說,看他去否,他力氣比咱們大些!”

葉不君慌忙止住道:“便不得!倘若大哥知道,決不肯教咱們去!只我二人去做,誰也不能給他知道!萬一傳出風聲,事還沒做,知府已有防備,就無法偷襲矣。”

葉不民道:“不給外人知道亦可,但連大哥都隱瞞,怕有些不妥,事後恐他罵咱們!算了,還是再坐打算罷。”

葉不君不屑道:“你膽小不敢,就不要同去。我一個人,也未嘗殺不了知府!不過你莫要對大哥講,大哥若問,你只道不知,他決不會罵你!”

葉不民皺眉道:“你要去,吾爲何不去?好!就同去罷!”

便各尋拿一塊稱手的石頭,這纔到衙門對面等候。街上來往之人,也沒注意到他們身上。因二人都是孩童,玩石塊是件極尋常的事。等有半日,不曾見知府出來,鬱悶的回到家中。

歇息一夜,翌日吃過早膳,又同到衙門對面,站立等候。

葉不臣以爲兩個弟弟,到街上玩耍去了。學生平日受先生管束極嚴,應試前後照例都會放鬆些。因恐拘管嚴了,進場文思不暢。所以兩個弟弟出外,他並不過問。

大約半個時辰,就瞧見那位倒黴知府,果乘四擡大轎,鳴鑼喝道而來。

葉不君忙用肘子捅捅二哥,示意準好準備。片刻轎子來到跟前,葉不君舉起那塊碗大石頭,隔着轎簾,對準砸了進去。

只聽哎喲一聲,石頭從轎窗直飛在知府的臉上。虧得那知府臉皮甚厚,一點點浮傷無關緊要。只是受這一下,唬得心驚膽顫。連聲喊道:“有刺客、有刺客!”

葉不君只見一塊石頭打去,二哥還握在手裡發呆。急得跺腳道:“快打,快打!”

葉不民畢竟膽量小些,不敢動手!葉不君氣不過,奪過石頭正待再補一下。

隨從們聽得老爺喊拿刺客,那敢怠慢!立將街上行走路人,順手抓了幾個,卻無人疑心兩個小孩。還是那知府眼快,見路旁一個小孩,從另一個小孩手裡奪過石頭,舉起要砸。這時轎子已經放下,連忙鑽出來。欺二人是個孩子,就親自跑過抓。

葉不君本也不想逃走,不慌不忙對準那知府,又是一石頭打去,正打在肩頭上。

隨從方看出所謂刺客,就是這兩個小孩。都大喊着,圍將起來。。

葉不君大喊道:“兩塊石頭,都是我一個人砸的。與我哥哥無干,不要拿他!”

葉不民雙手抱住弟弟,說道:“弟弟年幼,他沒動手,是我打的!你們把我抓去就是。”

知府邊揉肩頭,邊大怒道:“兩個都給我帶走,看還有沒有同黨?”當時把從這條街經過的路人,共捕有十多個。知府也不敢坐轎子了,隨即步行回衙,親自提訊這兩個小刺客。

葉不君未待知府開口,高聲喊道:“我本是考幼童的葉不君,因恨你貪財,將前十名皆賣給了有錢人,忍不住特來行刺!哥哥不教我來,我不聽,他不放心,就跟來了。他並沒動手,你們快把他放了!”

知府見一個小孩說吐出此等話來,疑有主使之人。不但不動怒,反而和顏悅色道:“誰打的不要緊!你且講來:把前十名賣給有錢的人的話,是聽甚麼人教的?若說出來,連你也一同放了。”

葉不君脖頸一擰,言道:“應試童生人人都這麼說,我兩個耳朵聽得不要聽了!也不記得說的人姓甚麼,叫甚麼名字!”

知府是老奸巨猾之人,見小孩說話這般順暢。料知騙不出主使的人來,只得暫時將二人收押。

那時長江以南還太平無事,知府的尊嚴怎容侵犯。居然敢有人行刺,而刺客又是兩個孩童。事情一出,不到半個時辰即轟動全城!

葉不臣在家中,久不見兩個弟弟回來,心裡正有些慌。得知這消息,忙託人去府衙打探。果不其然,兩個小刺客正是自己弟弟。只把他急得失魂落魄、坐立不安。

三縣考生聞聽,無不拍掌稱快!反到葉家恭喜,言道:“葉家有這麼兩個豪氣沖天的兄弟,不但替新安人爭光不少,連歙縣、婺源正氣,都仗這兩塊石頭,扶持起來了!”

葉不臣只唬得面無血色、嚇得搖手不迭!

六十一回 山腳處連勝兩人 實難堪穀梁出手第四十三回巾幗英雄賽兒郎 笑談生死英名揚百一十回 巧安排夜宿仇家 探親師撒手人寰第二十五回龍門觀內傳玄經 杏梅山上陷虎穴百十二回 冥冥中得遇仙長 氣鼓鼓怒打和尚第六回 新婚又念離人情 孤身天涯覓芳蹤七十五回 出家人俠義救良 無塵庵收留宋裔八十七回 隱東林募建道觀 竊桃園惡人遭難第四十一回暗施詭計脫圍攻 急施援手爲嬌娘百零九回 歸途中生死未卜 睡夢中驚遇奇人第十回 思君隻身探李府 刺客黑夜潛書房百十九回 情深深吐露心事 孤零零出走留書百十五回 耍手段誆來雙童 卜先機搭救羣盜五十四回 思之切急赴玉宮 念之深寢室留情第三十九迴天不絕人寰苦難 地怎負紅塵情緣百零八回 尋名師山間夜行 失穿戴宗祠發威百零九回 歸途中生死未卜 睡夢中驚遇奇人第二十二回高朋滿座遭殺戮 打抱不平識真僞第三十二回欲盜書驚聞異事 知聖教志遺奇書百零四回 寧武之喜逢世親 葉北仙揚名江湖九十六回 抱朴觀施捨賑災 枇杷道計請真經八十一回 懷深仇山谷修煉 石洞中驚現祖師七十六回 荒山廟慕容受困 天緣至桃僵李代第三十二回欲盜書驚聞異事 知聖教志遺奇書六十九回 探山寨巧逢玉部 剿石屋久攻不下七十七回 嬌娘身入慕容府 師徒步遊西湖畔九十三回 奉真誠苦修武藝 生慾念暗盜餉錢第十四回 逢知己西湖結拜 遇強人山林脫險四十九回 風雨湖畔心有隙 愛恨情仇苦相逼八十二回 尼姑庵淫徒受創 岩石洞二次拜師五十八回 山谷內二經歸一 玉皇頂丐幫南征百十三回 老和尚起死回生 眇尼姑打抱不平第二十四回仁釋前嫌收螟蛉 巾幗英雄舉義旗第二回 平地風雲生相別 天涯海角死難依第十二回 得經書山谷修煉 失氣節府邸勸降第二十九迴天降大禍施聖手 太平城內揚美名百二十回 逢劫難烈火焚身 吐真情共效娥女第四十五回亂軍之中斬敵首 浮玉宮中擁教主百十二回 冥冥中得遇仙長 氣鼓鼓怒打和尚第十八回 桃花源上別恩義 富春山下滅凡心百二十七 氣憤憤無能爲力 意洋洋恍若驚夢百二十回 逢劫難烈火焚身 吐真情共效娥女七十九回 新登鎮慕容拜師 亂山中花清修道第二十九迴天降大禍施聖手 太平城內揚美名四十九回 風雨湖畔心有隙 愛恨情仇苦相逼第三十回月闌思親又逢賊 夜半暗訪救佳人第六十回 蘭花劍揚名立威 小女子隨心所欲百零三回 暗生計深門逃生 刀槍下親人有情第十六回 堪紅塵偶赴山居 修真爲遁入桃源八十九回 朱熹公惜才留學 楊隱士起死回生百二十七 氣憤憤無能爲力 意洋洋恍若驚夢五十八回 山谷內二經歸一 玉皇頂丐幫南征第二十九迴天降大禍施聖手 太平城內揚美名六十四回 顧大義遠赴雁蕩 知恩情夜棲苗家百三十回 擂臺上羣英混戰 耍奸計命喪塵埃第二十五回龍門觀內傳玄經 杏梅山上陷虎穴第三回 國破家亡志不休 慷慨赴死英名留九十五回 浮玉山閉門謝客 桐廬府柳暗花明七十五回 出家人俠義救良 無塵庵收留宋裔第十二回 得經書山谷修煉 失氣節府邸勸降第二十一回青梅竹馬喜相逢 情投意合結連理第二十一回青梅竹馬喜相逢 情投意合結連理第十九回 銘恩情功傳伊人 忘道義劍劈奸徒七十八回 葉不商人前賣弄 嬌娘子湖畔哀祈七十九回 新登鎮慕容拜師 亂山中花清修道第十二回 得經書山谷修煉 失氣節府邸勸降第八回 路逢親人心皆喜 途遇強敵命堪憂五十五回 情難捨以德報怨 東洲島暫得安生五十四回 思之切急赴玉宮 念之深寢室留情六十九回 探山寨巧逢玉部 剿石屋久攻不下五十四回 思之切急赴玉宮 念之深寢室留情五十八回 山谷內二經歸一 玉皇頂丐幫南征第三十六回無計施柳暗花明 觀真像墮雲霧中六十五回 巧裝扮夜襲莊園 情難捨不忍離分百零四回 寧武之喜逢世親 葉北仙揚名江湖第三十二回欲盜書驚聞異事 知聖教志遺奇書第二十八回玉茹大鬧葛仙洞 慕容收伏前朝將第七十回 石屋山同仇敵愾 林湖畔偶聞佳謠百零九回 歸途中生死未卜 睡夢中驚遇奇人九十二回 客棧內因財患疾 碧霞宮飛葉收徒百二十七 氣憤憤無能爲力 意洋洋恍若驚夢百二十八 逞口舌陣中相激 顯本領各展神通百二十四 寒玉金棒戰高峰 雙劍合併顯神威第四十二回策馬揮劍退敵軍 下山尋親收寶刃第八十回 生橫禍遠赴慶元 惜人才納收府邸第四十五回亂軍之中斬敵首 浮玉宮中擁教主第三回 國破家亡志不休 慷慨赴死英名留第三十三回發善念深夜救生 染禍端雪中逃命六十二回 玉皇一戰揚名威 素衣錦衣兩堂分九十五回 浮玉山閉門謝客 桐廬府柳暗花明百一十回 巧安排夜宿仇家 探親師撒手人寰百二十五 高峰上邪魔遁逃 客棧中羣雄遇難百二十一 富春山下比高低 勝負之際生節枝百零六回 收門生冰釋前嫌 訪高人初試拳腳百二十五 高峰上邪魔遁逃 客棧中羣雄遇難百十四回 昧良知葬身火海 發善心暫得安生第八回 路逢親人心皆喜 途遇強敵命堪憂七十九回 新登鎮慕容拜師 亂山中花清修道第二十回 絕生念身赴懸崖 萌情愫雙修石屋六十八回 剿山賊濟民救困 揭官榜探視石屋
六十一回 山腳處連勝兩人 實難堪穀梁出手第四十三回巾幗英雄賽兒郎 笑談生死英名揚百一十回 巧安排夜宿仇家 探親師撒手人寰第二十五回龍門觀內傳玄經 杏梅山上陷虎穴百十二回 冥冥中得遇仙長 氣鼓鼓怒打和尚第六回 新婚又念離人情 孤身天涯覓芳蹤七十五回 出家人俠義救良 無塵庵收留宋裔八十七回 隱東林募建道觀 竊桃園惡人遭難第四十一回暗施詭計脫圍攻 急施援手爲嬌娘百零九回 歸途中生死未卜 睡夢中驚遇奇人第十回 思君隻身探李府 刺客黑夜潛書房百十九回 情深深吐露心事 孤零零出走留書百十五回 耍手段誆來雙童 卜先機搭救羣盜五十四回 思之切急赴玉宮 念之深寢室留情第三十九迴天不絕人寰苦難 地怎負紅塵情緣百零八回 尋名師山間夜行 失穿戴宗祠發威百零九回 歸途中生死未卜 睡夢中驚遇奇人第二十二回高朋滿座遭殺戮 打抱不平識真僞第三十二回欲盜書驚聞異事 知聖教志遺奇書百零四回 寧武之喜逢世親 葉北仙揚名江湖九十六回 抱朴觀施捨賑災 枇杷道計請真經八十一回 懷深仇山谷修煉 石洞中驚現祖師七十六回 荒山廟慕容受困 天緣至桃僵李代第三十二回欲盜書驚聞異事 知聖教志遺奇書六十九回 探山寨巧逢玉部 剿石屋久攻不下七十七回 嬌娘身入慕容府 師徒步遊西湖畔九十三回 奉真誠苦修武藝 生慾念暗盜餉錢第十四回 逢知己西湖結拜 遇強人山林脫險四十九回 風雨湖畔心有隙 愛恨情仇苦相逼八十二回 尼姑庵淫徒受創 岩石洞二次拜師五十八回 山谷內二經歸一 玉皇頂丐幫南征百十三回 老和尚起死回生 眇尼姑打抱不平第二十四回仁釋前嫌收螟蛉 巾幗英雄舉義旗第二回 平地風雲生相別 天涯海角死難依第十二回 得經書山谷修煉 失氣節府邸勸降第二十九迴天降大禍施聖手 太平城內揚美名百二十回 逢劫難烈火焚身 吐真情共效娥女第四十五回亂軍之中斬敵首 浮玉宮中擁教主百十二回 冥冥中得遇仙長 氣鼓鼓怒打和尚第十八回 桃花源上別恩義 富春山下滅凡心百二十七 氣憤憤無能爲力 意洋洋恍若驚夢百二十回 逢劫難烈火焚身 吐真情共效娥女七十九回 新登鎮慕容拜師 亂山中花清修道第二十九迴天降大禍施聖手 太平城內揚美名四十九回 風雨湖畔心有隙 愛恨情仇苦相逼第三十回月闌思親又逢賊 夜半暗訪救佳人第六十回 蘭花劍揚名立威 小女子隨心所欲百零三回 暗生計深門逃生 刀槍下親人有情第十六回 堪紅塵偶赴山居 修真爲遁入桃源八十九回 朱熹公惜才留學 楊隱士起死回生百二十七 氣憤憤無能爲力 意洋洋恍若驚夢五十八回 山谷內二經歸一 玉皇頂丐幫南征第二十九迴天降大禍施聖手 太平城內揚美名六十四回 顧大義遠赴雁蕩 知恩情夜棲苗家百三十回 擂臺上羣英混戰 耍奸計命喪塵埃第二十五回龍門觀內傳玄經 杏梅山上陷虎穴第三回 國破家亡志不休 慷慨赴死英名留九十五回 浮玉山閉門謝客 桐廬府柳暗花明七十五回 出家人俠義救良 無塵庵收留宋裔第十二回 得經書山谷修煉 失氣節府邸勸降第二十一回青梅竹馬喜相逢 情投意合結連理第二十一回青梅竹馬喜相逢 情投意合結連理第十九回 銘恩情功傳伊人 忘道義劍劈奸徒七十八回 葉不商人前賣弄 嬌娘子湖畔哀祈七十九回 新登鎮慕容拜師 亂山中花清修道第十二回 得經書山谷修煉 失氣節府邸勸降第八回 路逢親人心皆喜 途遇強敵命堪憂五十五回 情難捨以德報怨 東洲島暫得安生五十四回 思之切急赴玉宮 念之深寢室留情六十九回 探山寨巧逢玉部 剿石屋久攻不下五十四回 思之切急赴玉宮 念之深寢室留情五十八回 山谷內二經歸一 玉皇頂丐幫南征第三十六回無計施柳暗花明 觀真像墮雲霧中六十五回 巧裝扮夜襲莊園 情難捨不忍離分百零四回 寧武之喜逢世親 葉北仙揚名江湖第三十二回欲盜書驚聞異事 知聖教志遺奇書第二十八回玉茹大鬧葛仙洞 慕容收伏前朝將第七十回 石屋山同仇敵愾 林湖畔偶聞佳謠百零九回 歸途中生死未卜 睡夢中驚遇奇人九十二回 客棧內因財患疾 碧霞宮飛葉收徒百二十七 氣憤憤無能爲力 意洋洋恍若驚夢百二十八 逞口舌陣中相激 顯本領各展神通百二十四 寒玉金棒戰高峰 雙劍合併顯神威第四十二回策馬揮劍退敵軍 下山尋親收寶刃第八十回 生橫禍遠赴慶元 惜人才納收府邸第四十五回亂軍之中斬敵首 浮玉宮中擁教主第三回 國破家亡志不休 慷慨赴死英名留第三十三回發善念深夜救生 染禍端雪中逃命六十二回 玉皇一戰揚名威 素衣錦衣兩堂分九十五回 浮玉山閉門謝客 桐廬府柳暗花明百一十回 巧安排夜宿仇家 探親師撒手人寰百二十五 高峰上邪魔遁逃 客棧中羣雄遇難百二十一 富春山下比高低 勝負之際生節枝百零六回 收門生冰釋前嫌 訪高人初試拳腳百二十五 高峰上邪魔遁逃 客棧中羣雄遇難百十四回 昧良知葬身火海 發善心暫得安生第八回 路逢親人心皆喜 途遇強敵命堪憂七十九回 新登鎮慕容拜師 亂山中花清修道第二十回 絕生念身赴懸崖 萌情愫雙修石屋六十八回 剿山賊濟民救困 揭官榜探視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