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宮禁

來是他,沒有想到這麼年輕啊。”曹偕恍然,仔翩翩,俊逸不凡的楚質,欣賞之色越發濃郁起來。

“二叔也知道他…楚公子?”曹雅馨笑道。

“那是自然,早在許州之時,已經聽聞東京有個才氣不凡的少年,所作詩詞傳誦一時,不少名家大儒都紛紛讚歎不已。”曹偕笑着說道,這話聽得曹雅馨眉開眼笑,美目流盼異彩,輕波漣漣。

“楚質雖然,但是才學卻不淺,才成爲童子試案首不久,沒有經過解試,直接參加了會試,出人意料的得中貢士,想來進士身份指日可待。”高滔滔笑道,有些詫異的望了下曹雅馨,憑着女人特有的直覺,她隱約察覺些異常。

“嗯,是個人才,你們定然要與之交好。”曹偕點頭,朝幾個子侄說道,曹家之所以能經歷數代而長盛不衰,不僅是因爲對皇帝忠心耿耿世代爲將,當然還有與皇室聯姻,勢力根深蒂固,平時也十分重視士人。

曹家之人心裡常清楚,皇帝故然倚重曹家,用之爲將,鎮守四方,卻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執掌朝廷政事,推行“崇文抑武”國策,其實就是在提防將門勢力膨脹,以危害到皇帝的統治地位,能進中樞成爲宰執的定然是士人,曹家自然要與之交好,以免領兵打仗時處處受到掣肘。

“二叔放心,景純爲人隨和,們見過幾次後,已經相識成友,而且還與才卿是同窗,兩人的交情可不淺。”曹評笑道。

“楚公子未揚之前,才卿就與他相識,後來經常結伴同遊,情誼越濃漸成爲知心之交。”高滔滔笑道:“楚公子性情和善,熱心助人,夫君和我都非常感激他。”

趙宗實含笑點頭,曹偕感到有些驚訝不明白楚質能幫上趙宗實什麼忙,不過也知趣的沒有打聽,只是輕笑說道:“才卿有這樣的良友算有幾分運氣。”

“嶽說的什麼運氣。”高士林的聲音響起來,步伐有些錯亂的走了過來,神智故然清楚,英俊的臉龐卻已經通紅一片,渾身散發出淡淡的酒氣,顯然是剛剛擺脫衆人的敬酒禮。

“說你沒醉。也算運氣。”曹評笑道。

“這多虧景純地詞。他們都忙着聆聽欣看沒人注意。就悄悄回來了。”高士林笑道。有幾分得意。

“既然如此。還快去請楚公子過來道謝。”高滔滔說道。語氣之中帶着一絲不自覺地訓斥。這個已經習慣成自然。難以改變了。

“我這就去。”高士林笑嘻嘻說道。轉身向楚質走去過了片刻兩人一道走了過來。

“小子楚質。見過曹都監、王子…。”楚質微笑行禮。依次向衆人問好。忽然察覺席中有一個少女。不禁擡頭微視有似曾相識地感覺。只見她頭上梳着時樣地銀絲耳髻露着四鬢。耳邊垂掛青寶石墜子身着一件非常精美地百褶裙。一雙美眸清徹透明一潭晶瑩泉水。晶瑩地肌膚光潔勝雪。裁秀黛以畫眉。點柔水以朱脣。身子纖細秀美。但胸部卻渾圓隆起。撐得月牙白地綢緞小衣高低起伏。

清麗脫俗地美麗少女美目輕波流盼間。似有絲絲纏綿情意。楚質一時之間目光凝滯了下。隨之清醒過來。連忙微笑行禮示意。目光微垂。不敢直視。

“景純,不認識了。”察覺些端倪,高士林悄聲笑道:“前些時候還隨人家遊山玩水,現在就忘記,也不怕人家傷心。”

“是曹…。”靈光一閃,楚質驚呼,立即意識到不妥,連忙露出燦爛笑容,拱手朝曹誘說道:“曹兄,幾日不見,一切可安好。”

“景純兄好。”曹誘還禮,卻感到有些迷糊,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對。

見禮之後,楚質坐了下來,隔着曹評、曹誘,鼻子卻彷彿嗅到一陣似有若無的淡淡的香草芬芳,仔細分辨香氣來源,目標悄悄索定在曹雅馨身上,不禁勾起了已經沉澱於腦海深處的那縷暇思。

“今日陪士林迎親,真是辛苦楚公子了。

”曹偕舉杯笑道:“薄酒一杯,聊表寸心,請楚公子共飲。”

“曹都監客氣了,您是長輩,這杯應該是我先飲爲敬纔是。”楚質笑道,雙手微動,杯子已經見空。

曹偕的敬酒才罷,趙宗實又隨之舉杯示意起來,楚質自然不敢怠慢,又與之對飲,隨之就是高士林、曹評、曹誘,一時之間,席上盡是#籌交錯道謝謙讓之聲,你來我往,氣氛頓時融洽之極。

楚質坐下之後,曹雅馨就沉默不語,那雙

眼睛經常似有意若無意地瞟向楚質落坐方向,紅潤人櫻脣時綻放出絲絲笑容。

婚宴應這祥和歡慶的氣氛中進行下去,不知不覺,一輪殘月浮出在空中,柔和的清輝灑落人間,喜宴也漸漸接近尾聲,已經有少數客人選擇了先行離去,而宋祁就是其中之一,不僅是因爲宴會不合心意,更重要的是他還要進宮向皇帝交差覆命。

禁中,皇帝寢宮,建築豪華貴麗,守衛森嚴,雖然已算夜深人靜之時,但是身爲天子的宋仁宗趙禎卻沒有到後宮摟着三千佳麗就寢休息,依然在御書房中批閱奏摺,同樣做爲君主,他沒有秦皇漢武的雄偉霸氣,也不像唐宗宋祖一樣英明神武,更不是一個奮發有爲的英主,甚至在歷朝守成之君中也不是聲譽卓著的明君,性格也有些憂猶寡斷,耳根子特別軟,說是貪花好色也不爲過。

在位這麼久,沒有什麼豐功偉績,甚至說正是由於他的軟弱,變相成就了西夏李元昊的王朝霸業,儘管有種種外患內政上的問題,但公允的來說,仁宗一朝無論如何還是宋朝的治世,除去軍事不說,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有盛世的氣象,特別是世人對於趙禎的評價非常高,在後世流芳的文臣名將,對他更是忠心耿耿,哪怕是被他貶謫的官員大臣,對他依然沒有絲毫的怨言。

這並不是宋仁宗有什麼人格魅力、帝王之氣、虎軀一振、四方臣服,也不是他精通帝王之術,心計手段高深似海,而是與他恭儉仁恕的個人秉性有關,趙禎的缺點不少,但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寬容仁厚,能容忍各種激烈的批評意見,哪怕是對他私生活妄加非議,聽了也從不挾憤報復,在他的治下,不僅臺諫官,即便其他官員和士大夫,也都能暢所欲言,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言論自由。

正是這種仁恕容對忠厚之政的風氣,對人才的作育培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說到仁宗朝裡出的人才,在宋朝或者說是在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可謂名臣輩出,無論是政治、軍事、文化、科技領域都有人在歷史上留下赫赫聲名,正如後來的蘇軾所說:“仁宗之世,號爲多士,三世子孫,賴以爲用。

趙禎就是這樣一個皇帝,者說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平凡的皇帝,做其他什麼事情或許不能勝任,可是論起當皇帝來,恐怕是歷史上最適合做皇帝的皇帝,有一顆寬宏的容忍之心,若是在普通人身上,那不算什麼,但是皇帝有這樣的品性,那就十分難能可貴了。

此時的御書中,燈火通明,身穿紫色龍袍的趙禎坐在寬大華麗的龍倚上,手執硃筆在奏摺上輕輕勾畫着,右側的書案上還擺放尺來高還未批閱的奏章,一個年輕的內待宦官悄無聲息的走入御書房,微微行禮,輕聲說道:“陛下,小宋學士求見。”

“。”趙禎沒有擡頭,口中輕輕吐出一個字,藉着這時間,又快速在奏摺上寫下了自己的意見。

“宋見過陛下。”輕步走進御書房,宋祁拱手施禮,卻沒有跪拜參見,在宋朝的時候,除非是拜祭天地祖先這種大事,哪怕是在上朝時候,見到皇帝也可以不跪,拱手施禮就可以了,畢竟在宋初的時候,官員們上朝是可以坐下的。

傳說是某個大臣,在某個時候,皇帝來然還穩如泰山的坐着紋絲不動,皇帝心裡自然有些不舒服,乾脆讓人把官員們的椅子都撤了下去,沒有了這個特權的官員們表面上自然不會說什麼,可心裡肯定恨死那個大臣了,可能就是經此一事,皇帝發現自己坐着,其他人都站着,有股優越感,乾脆把這形成定製,心裡或許也有幾分不好意思,也不強求官員跪拜參見,直到異族入侵,站着的人,似乎都已經死絕了。

“宋卿,居然這快從宴會中脫身而回,還真是讓朕驚訝啊。”輕輕擱下筆,趙禎還算俊逸的臉上泛起一絲溫和笑容:“還以爲按宋卿的性子,起碼要明日才能向朕覆命呢,卻不知是有人怠慢於你,還是唱樂的歌女舞伎不堪入目啊。”

“陛下豈能不知。”宋祁埋怨說道:“讓臣處於一羣武夫之中,哪裡還有心情享樂,恨不得婚宴趕緊結束。”這話傳出來,肯定有許多人恨死宋祁,不過以他的性子,就算知道了,不僅毫不在意,恐怕興致來了,還會跑到那人家中故意逗趣取樂吧。

第209章 答謝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59章 小亭對酌第411章 繁榮第47章 隱約察覺第377章 聖聽第44章 聲名漸起第20章 小娘子第214章 隱患?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373章 逼迫第141章 會試放榜第403章 尊師第346章 狡猾第356章 私鹽第41章 有意提攜第61章 引弓射箭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390章 用意第45章 酒醒第375章 聚謀第256章 沸沸揚揚第322章 沈括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24章 初兒第273章 直諫第17章 留家反省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371章 夭折第334章 伏法第8章 一個機會第334章 伏法第334章 伏法第29章 拜訪何涉第41章 有意提攜第395章 厚賞與懲治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95章 請柬第46章 香火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225章 佈置第297章 族親第333章 漫長的一日第317章 新貴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60章 情趣第97章 鴻雁傳情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269章 囤積居奇第348章 點撥第397章 茫然第367章 旁敲側擊第93章 拜師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426章 慌對第41章 有意提攜第442章 訴怨第312章 義莊第223章 緣分第17章 留家反省第202章 塗抹第271章 責任第三百五十五章第134章 綻放的梅花第172章 進士及第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324章 求斷第81章 半截文章第51章 酒樓品茶第62章 微醉而歸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213章 漏了?第90章 近水樓臺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188章 曲第347章 嚴打第65章 兄友弟恭第87章 癡情第218章 相互算計第405章 問路第138章 宋祁第225章 佈置第427章 猾賴第321章 稀客第236章 酒樓相親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53章 成績第274章 彈劾第22章 父子會面第349章 尾行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69章 聚衆第204章 立碑題名第108章 上元燈節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295章 格物致知
第209章 答謝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59章 小亭對酌第411章 繁榮第47章 隱約察覺第377章 聖聽第44章 聲名漸起第20章 小娘子第214章 隱患?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373章 逼迫第141章 會試放榜第403章 尊師第346章 狡猾第356章 私鹽第41章 有意提攜第61章 引弓射箭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390章 用意第45章 酒醒第375章 聚謀第256章 沸沸揚揚第322章 沈括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24章 初兒第273章 直諫第17章 留家反省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371章 夭折第334章 伏法第8章 一個機會第334章 伏法第334章 伏法第29章 拜訪何涉第41章 有意提攜第395章 厚賞與懲治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95章 請柬第46章 香火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225章 佈置第297章 族親第333章 漫長的一日第317章 新貴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60章 情趣第97章 鴻雁傳情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269章 囤積居奇第348章 點撥第397章 茫然第367章 旁敲側擊第93章 拜師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426章 慌對第41章 有意提攜第442章 訴怨第312章 義莊第223章 緣分第17章 留家反省第202章 塗抹第271章 責任第三百五十五章第134章 綻放的梅花第172章 進士及第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324章 求斷第81章 半截文章第51章 酒樓品茶第62章 微醉而歸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213章 漏了?第90章 近水樓臺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188章 曲第347章 嚴打第65章 兄友弟恭第87章 癡情第218章 相互算計第405章 問路第138章 宋祁第225章 佈置第427章 猾賴第321章 稀客第236章 酒樓相親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53章 成績第274章 彈劾第22章 父子會面第349章 尾行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69章 聚衆第204章 立碑題名第108章 上元燈節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295章 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