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上元燈節

漢代永平年間,明帝因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日晚即令點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祭神,以示尊崇,上元節放燈習俗即由此始,又有傳說,上元起自魏,因尊信道士而來,即道教有上、中、下三元之說,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火官就是在正月十五日誕生,故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火官生辰,自然要放燈點火。

但以上只是民間傳說,上元節的實際起源,是從宋朝的建隆元年開始的,這年元夜,宋太祖趙匡胤登上了宣德門城樓,只見燈燭熒煌,一片盛世祥和景象,宋太祖心中歡喜,特意問身旁大臣李昉:人物比之五代如何?李昉回答說:民物繁盛,比之五代數倍。

這大約觸發了趙匡胤借上元張燈歡慶一番的念頭,於是就在乾德五年正月甲辰,以年豐米賤無邊事爲由,特詔開封府在上元節時,更放十五、十六兩夜,宜縱士民行樂,自此便爲慣例。

這種以歡樂爲宗旨的慣例的形成,除卻宋朝基於國勢強盛,需縱容百姓享樂以調節節日氣氛的因素外,也有宋以前的唐代每年正月十五上元日,百姓張燈歡樂的傳統因素,兩種因素交併一處,自然形成的熱鬧非凡的上元燈節。

“文玉,急急忙忙拉我出來做什麼?”走在一條燈火通明的街道上,望着比白晝時候還要多的人潮,楚質心中感慨萬端,要是在現代,很難看見這麼傳統的節慶場面了,纔剛走出家門兩步,楚質便感受到一股灼人的熱浪向自己襲來。

這熱浪是由香霧,是由彩山,是由麗裝,是由家家的燈品,是由處處的錦帳,是由鮮豔的花市,是由奪目的金蓮,是由如流水的車,如游龍的馬,是由川流不息的狂歡人潮匯聚而成的,走在汴梁城的街道,真有香霧重,月華濃,露臺仙仗彩雲中的感覺。

“聽說今年的燈山擺在大相國寺前,才卿邀我們一起去觀賞。”楚珏說道,俊臉上露出一絲興奮之色。

“那還等什麼,我們快些去吧,遲了就擠不進相國寺了。”楚質興致勃勃說道,走路的速度也輕快許多。

各種燈品彙聚一處,其最高成就是燈山,也可稱爲鰲山,東京的燈山通常是在上元燈節前幾日就開始扎縛,架造時間長,規模氣魄大,高可達一十六丈,闊三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長二十四丈,兩下用金龍纏柱,每一個龍口裡點一盞燈,謂之雙龍銜照,這樣壯觀的場景,楚質只在記憶中瞭解,現在有機會,當然想再見識一番。

“二哥,看來真如你所料。”順着人潮,艱難向大相國寺方向行去,走了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保康門前,楚珏苦澀說道:“我們似乎擠不進去了。”

雖然還有百來步便可到大相國寺前,可是區區百步的空間內,不知道擠壓了多少前來觀賞燈火了百姓,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喧囂吵雜,不過隱隱約約還能看見燈山的壯觀景象,燈山的旁邊,還有一個用綵帶圍繞起如盆狀的大臺,臺中樹立着許多仙佛車馬的木像,還有高達十數、結束彩絲的長竿,竿上懸掛着紙糊的百戲人物形象,它們乘微風而飛舞,猶如天空飄來的神仙。

“這個倒是不急,人這麼多,不知如何才能找到才卿。”楚質輕笑道,艱難側過身體,避讓出一絲空隙,讓人通過。

“不用找尋,我已經在這裡了。”雙手搭在楚質和楚珏的肩上,高士林笑吟吟探出腦袋,自己的判定果然沒錯,在這裡等候,真是明智之極。

“你怎麼會在這?”楚珏驚訝問道。

“來的時候,也與你們一樣,擠不進去,只好在這裡等候啦。”高士林笑着說道。

“才卿,看此情形,觀賞燈山怕是不行了。”楚質微笑說道,也沒有覺得奇怪,畢竟這裡就是楚府到相國寺的必經之路,高士林在這裡等候,說明他的腦子還不算糊塗。

“我本來就沒有打算邀請你們觀賞燈山。”高士林笑吟吟說道:“二位,請隨本公子來。”

楚質與楚珏相視一眼,跟着高士林走了幾步路,來到一輛馬車前,這輛馬車車身造型美觀,精心雕刻了各種圖案,四角掛着金色銅鈴,不住隨風發出悅耳的聲音,車廂內裝飾得富麗堂皇,坐位還墊放着絲綿團蒲,人坐上去非常舒坦。

“才卿,你這是要帶我們去哪啊?不會是要把我們給賣了吧。”馬車沿着街道平穩地向前行駛着,坐在車內的楚質輕笑說道。

“我也如此想過,可是有人要才成啊。”高士林呵呵笑道。

談笑之間,馬車在在雕輪繡轂、翠蓋爭飛的人流車流之中,慢慢駛進一處相對安靜的地方,這裡燈火輝煌,行人卻比較稀少,不時可見前呼後擁的香車寶蓋。

“才卿,這裡是什麼地方?”輕手放下車簾,楚質好奇問道,這一路上看見的都是粉牆黛瓦、青磚飛檐的豪宅,怎麼不讓人起疑。

“汴梁城啊。”高士林笑了下,輕輕說道。

“廢話,我當然知道。”白了高士林一眼,楚質說道:“這裡是汴梁城的哪裡?或者說,你準備帶我們去什麼地方?”

“景純放心,我不會把你們賣了的。”高士林笑吟吟說道,眼裡露出得意之色。

“前面似乎是御道。”楚珏突然說道。

“文玉來過這裡?”高士林驚訝問道。

“似乎以前來過,可是記不清楚了。”皺眉仔細回憶片刻,楚珏搖頭說道,依稀有點記憶,可惜卻模糊不清。

“御道?才卿,你該不會帶我們去皇宮吧。”楚質緩緩說道,心思開始起伏不定。

“景純,你也太會猜測了吧。”高士林驚歎起來,讓楚質和楚珏誤會此行的目的真是皇宮而臉色大變時,才笑嘻嘻道:“可惜這回卻沒有猜對,皇宮是什麼地方,豈是能容我想去就去的。”

“高才卿,給我說實話。”楚質臉色再變,咬牙切齒說道,隨手摞起了衣袖。

“我說還不成嗎?”想到楚質那變態的力氣,高士林連忙說道:“既然觀賞不了大相國寺的燈山,那就來景靈宮觀看燈火吧。”

第95章 請柬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344章 設計第226章 授權第413章 考驗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39章 白瑾瑜第413章 考驗第135章 作畫第37章 盛會第55章 重返書院第164章 催妝詞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67章 指示第295章 格物致知第348章 點撥第106章 對韻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192章 熱鬧第131章 楊家村第87章 癡情第349章 尾行第124章 策論第138章 宋祁第320章 斷橋第327章 朝爭第376章 把柄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191章 憧憬第47章 隱約察覺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188章 曲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310章 賞罰分明第203章 贈禮第394章 大功第423章 支持第45章 酒醒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401章 珍貴的禮物第61章 引弓射箭第91章 侃價第392章 笑話第385章 喜憂第347章 嚴打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124章 策論第46章 香火第346章 狡猾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12章 宋體字第53章 成績第279章 私下請求第106章 對韻第56章 時光如水第300章 觀潮第70章 以禮相待第345章 涉險第125章 調整心態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423章 支持第34章 九宮格第236章 酒樓相親第84章 推官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396章 緒亂第397章 茫然第1章 如夢初醒第266章 對策第183章 瓊林苑第268章 求糧第44章 聲名漸起第37章 盛會第325章 指點江山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364章 搶錢呀第266章 對策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266章 對策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429章 禮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29章 算賬第124章 策論第426章 慌對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388章 隨意第439章 無意柳成蔭第38章 女伎第127章 家常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428章 迎第64章 長兄歸來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321章 稀客第93章 拜師
第95章 請柬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319章 新的問題第344章 設計第226章 授權第413章 考驗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39章 白瑾瑜第413章 考驗第135章 作畫第37章 盛會第55章 重返書院第164章 催妝詞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67章 指示第295章 格物致知第348章 點撥第106章 對韻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192章 熱鬧第131章 楊家村第87章 癡情第349章 尾行第124章 策論第138章 宋祁第320章 斷橋第327章 朝爭第376章 把柄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191章 憧憬第47章 隱約察覺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188章 曲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310章 賞罰分明第203章 贈禮第394章 大功第423章 支持第45章 酒醒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401章 珍貴的禮物第61章 引弓射箭第91章 侃價第392章 笑話第385章 喜憂第347章 嚴打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124章 策論第46章 香火第346章 狡猾第221章 親密接觸第12章 宋體字第53章 成績第279章 私下請求第106章 對韻第56章 時光如水第300章 觀潮第70章 以禮相待第345章 涉險第125章 調整心態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423章 支持第34章 九宮格第236章 酒樓相親第84章 推官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396章 緒亂第397章 茫然第1章 如夢初醒第266章 對策第183章 瓊林苑第268章 求糧第44章 聲名漸起第37章 盛會第325章 指點江山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364章 搶錢呀第266章 對策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266章 對策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429章 禮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29章 算賬第124章 策論第426章 慌對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388章 隨意第439章 無意柳成蔭第38章 女伎第127章 家常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428章 迎第64章 長兄歸來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321章 稀客第93章 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