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留家反省

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在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

在這一天,城內每家,竭盡所能,弄來菖蒲、生薑、杏梅、李子、紫蘇,切得細細如絲,撒上鹽曝曬,大做這種名爲百草頭的端午果子,或者將梅用糖蜜漬浸,做釀梅香糖,端午最主要的是食物,則是從春秋戰國時傳下來喚爲角黍的糉子。

楚府也不例外,這日清晨,天還沒透亮,楚府上上下下開始忙碌起來了,拿出前些日子已經備好的節物用品,鼓、扇、百索等,懸掛在房樑角落裡,鼓,都是小鼓,有的懸掛架上,有的放置座上。

扇,都是小扇,分青、黃、赤、白四種顏色,但或繡或畫或縷金或合色,式樣不一。百索,是用彩絲線結成紉的百索紉,這些端午節物,其源出於夏至陰氣萌生,百姓恐物不成,故製作鼓、扇、百索,用來避兵鬼,防病瘟。

當然,忙忙碌碌的只是楚府的僕役,府邸中央一個院子裡,一個儒雅俊逸,風度翩翩的中年文士,一臉淡然的聽着楚府管家祝福的彙報。

“大人,爆竹香料、三牲祭品、角黍果子都已經準備妥當了。”名字取得非常吉祥的管家祝福畢恭畢敬的說道,在楚府裡,讓他這樣恭敬稱呼的,也只有楚府的家主楚洛了。

“嗯,轎子備妥了嗎?”楚洛問道,似乎準備出門。

“按照大人的吩咐,已經在院子備好五頂轎子,擡轎的下人也做好準備了。”祝福笑着說道,心裡面卻泛起了嘀咕,轎子怎麼比往年少了。

“儉兒拖人傳信,太學課程安排得緊,端午節也不休假,不回家了。”看出祝福的疑惑,楚洛沉聲說道,似乎有些不滿之意。

“也是,還要三個月就舉行鄉試了,大公子確實要在國子監安心學習,得中舉人之後,明年再考個狀元。”祝福笑着說道。

“承祝管家吉言了。”楚洛呵呵一笑,雖然知道這不怎麼可能,不要說是狀元了,進士都很難考,但是聽了心裡歡喜。

“夫君。”

這時,外面響起了惠夫人柔弱的聲音,管家祝福一聽,非常識趣的向楚洛告退,退出門外之時,不忘記向惠夫人問好。

“不知道夫君找妾身有何事情?”輕盈走入,惠夫人浮起明媚笑容,淡施粉黛的嬌潤容顏光豔逼人。

“儉兒不回來了,辰時末起程去大哥家。”楚洛停頓一下,繼續說道:“至於質兒,讓他留在家中反省,不用跟着去了。”

“夫君……。”惠夫人急了,清麗秀顏悄然掠起愁緒,要知道,楚洛口中的大哥可不是尋常人物,而是楚氏家族的現任當家人,朝廷審官院同知院觀文閣學士楚汲。

宋朝職官制度,雖說是承襲唐制,但是爲了防範文臣、武將、女後、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種人的專權獨裁,宋朝廷制訂出一整套集中政權、兵權、財權、司法權等各種制度,把權力都集中到皇帝手裡。

同時,用設官分職、分割各級長官事權的辦法來削弱他們的權力的,這樣,有些官只是空名,使他們保持官位,領取俸祿,但不使掌握實權,按照這個制度,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官只是說明他可以領取俸祿,而職纔有實際的權力。

官稱和實職的分離,使朝廷內外大批官員無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義上都有正式官員,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職事。

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設立流內銓、委派權判流內銓事二員,專管考試選人、判決案例和擬定差遣等事,還設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員數不定,負責對東西頭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課和擬定差遣等事。

太宗時,設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總稱磨勘院,負責對京朝官和選人進行考覈,隨後,改磨勘京朝官院爲審官院、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爲考課院,兩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一員、主簿二員爲主官。

也就是說,審官院和考課院,實際就是相當於行使吏部的職能,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覈功過、敘其爵秩、注擬差遣、選試、注擬、責任、升遷、敘復、蔭補、考課等職能。

而楚汲身爲審官院的同知院,位居正二品,真可謂朝廷大員,不說當朝文武百官,就是宗室勳爵也都要給幾分面子,說是位高權重也一點不爲過,平常時候,爲了避開閒言閒語,身爲親兄弟的楚洛楚潛沒事的時候也不敢輕易求見。

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名正言順,帶上家人親眷上門拜訪,有這樣一個強勢的大伯子,惠夫人自然希望楚質在他的面前多露臉親近,以後能多承拂照應楚質,可是如今聽到楚洛不讓楚質一同前往,惠夫人心裡自然幽怨之極,知道楚洛的怒氣還未散去。

“就這樣了,你回去告訴質兒,讓他在家裡好好反省。”看到惠夫人蛾眉緊鎖,秀容幽怨的樣子,楚洛絲毫不爲所動,站了起來,拂袖匆匆離去。

西屋閣樓

“孃親,不能去就不能去,反正清明節的時候,孩兒已經去看過大伯了。”聽到惠夫人吞吞吐吐的暗示,楚質怒火上涌,礙於惠夫人在一旁,勉強壓了回去,反而露出笑容,希望能寬慰傷感的惠夫人。

“質兒,你父親還未知道你已經悔過了,等端午節過後,娘立即和你父親說清楚。”惠夫人柔聲說道,心裡卻嘆息不已,如果不是前天晚上小叔子又和夫君吵了一次,夫君心中的怒氣應該消散得差不多了吧,不過三叔也是一片好心,自己豈能責怪。

楚質自然是一臉笑容的答應,心裡面卻非常不以爲然,從以前的記憶中瞭解,對於父親楚洛,以前的楚質總是畏懼有加,沒有任何的親切感,到了現在,在楚質心中的地位還沒有秋兒高,楚質自然不把他放在心上了。

第446章 爲誰而來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8章 大相國寺第398章 好官第326章 知天命,盡人事第12章 宋體字第282章 算計第398章 好官第434章 激動第138章 宋祁第103章 禮物第349章 尾行第427章 猾賴第433章 刺繡第413章 考驗第244章 下鄉視察第6章 白雀書院第201章 半日閒第351章 怒火第305章 救援(一)第175章 導從炫耀第207章 上門第5章 痛改前非第227章 擒獲第401章 珍貴的禮物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31章 功課第364章 搶錢呀第317章 新貴第101章 曹家雙姝第30章 茶百戲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312章 義莊第85章 時局變幻第233章 議親第210章 皇子第236章 酒樓相親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61章 引弓射箭第128章 幫忙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71章 夭折第87章 癡情第131章 楊家村第55章 重返書院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379章 安石第389章 讚頌第185章 三絕第382章 緣故第81章 半截文章第116章 案首第282章 算計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13章 花明柳暗第210章 皇子第374章 探視第406章 館職第414章 洞穿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399章 思念第341章 轉機第330章 鴻門宴第251章 對策第350章 行蹤第53章 成績第135章 作畫第204章 立碑題名第216章 被連累了第283章 名節第366章 巴結第409章 先見第230章 事了第427章 猾賴第340章 補闕第207章 上門第433章 刺繡第42章 不勝酒力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56章 時光如水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433章 刺繡第163章 親迎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373章 逼迫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282章 算計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29章 拜訪何涉第22章 父子會面第33章 後院第418章 乖巧第444章 初兒妹妹第373章 逼迫
第446章 爲誰而來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8章 大相國寺第398章 好官第326章 知天命,盡人事第12章 宋體字第282章 算計第398章 好官第434章 激動第138章 宋祁第103章 禮物第349章 尾行第427章 猾賴第433章 刺繡第413章 考驗第244章 下鄉視察第6章 白雀書院第201章 半日閒第351章 怒火第305章 救援(一)第175章 導從炫耀第207章 上門第5章 痛改前非第227章 擒獲第401章 珍貴的禮物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31章 功課第364章 搶錢呀第317章 新貴第101章 曹家雙姝第30章 茶百戲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312章 義莊第85章 時局變幻第233章 議親第210章 皇子第236章 酒樓相親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61章 引弓射箭第128章 幫忙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71章 夭折第87章 癡情第131章 楊家村第55章 重返書院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379章 安石第389章 讚頌第185章 三絕第382章 緣故第81章 半截文章第116章 案首第282章 算計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13章 花明柳暗第210章 皇子第374章 探視第406章 館職第414章 洞穿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399章 思念第341章 轉機第330章 鴻門宴第251章 對策第350章 行蹤第53章 成績第135章 作畫第204章 立碑題名第216章 被連累了第283章 名節第366章 巴結第409章 先見第230章 事了第427章 猾賴第340章 補闕第207章 上門第433章 刺繡第42章 不勝酒力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56章 時光如水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433章 刺繡第163章 親迎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373章 逼迫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282章 算計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29章 拜訪何涉第22章 父子會面第33章 後院第418章 乖巧第444章 初兒妹妹第373章 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