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相思

不久之後,帆船路過河道關卡,按照規矩,於二應該出示通關勘合,而且關卡的巡邏官兵也要上船檢查的,但是當船隻順着關卡駛入內陸河時,軍士們對此似乎視若無睹,甚至居然與船上幾人友好微笑,點頭示意。

楚質不是什麼眼睛裡容不下沙子的人物,就是明知道其中的貓膩,卻也沒有打算揭穿,就像在縣衙一樣,就算了解到衆衙役的一些劣跡,偷懶耍沒,貪污受賄,欺壓百姓的事情沒少幹,不過水至清無魚,而且以時下的背景,說廉政簡直就是下笑話,楚質自然也就睜隻眼,閉隻眼,裝糊塗了。

說到底古代還是人治的社會,況且人家還有恩於自己,忘恩負義,突然翻臉的事情楚質可做不出來。

進入河道之後,沒有海風之助,船隻吃水稍重,於二令人放下風帆,改由木槳輕劃,嘿呦嘿呦的口號聲響了片刻,船隻緩緩停靠在一處僻靜的地方,遠處炊煙裊裊,隱約傳來雞鳴犬吠及小孩哭啼之聲,應該是座村莊。

“兩位可以下船了,從村子向東走一里地左右,就是鹽官縣城。”站在船頭,於二淡聲說道:“恕不能送兩位前去,失禮之處,還請你們不要見怪。”

心裡早有準備,兩人當然不會介意,客氣感謝了幾句,相扶下船,拱手告辭,轉身離去,不料於二卻叫住了他們,從艙裡取出了個包裹布袋,跳下船,來到楚質旁邊,遞了過去,輕聲說道:“這是我爹孃給你們的。”

說着不等楚質推辭,撒手就回到船上,望了兩人一眼,指揮船隻調頭而行,很快就消失在遠處,江南地方水域河道諸多,四通八達,就像一張網,就算是跑船數十年的行家,也不敢說盡悉其中的航線,而且古代的水道還沒有開發殆盡,只要往條人跡罕至的江河一躲,就算有心搜尋,也難以找到他們的行蹤。

輕輕打開包裹,發現裡面除了一些乾糧之外,居然還有兩串銅錢,想必是於老漢夫婦覺得兩人不幸落難,行李盡失,這是特意爲他們準備的盤纏,兩人對望一嘆,心中又多了幾分感激之情。

兩人也不矯情,把恩情記在心裡,徑直走到小村莊,託求村裡的一個純善大叔趕着牛車達到縣城,再顧了條載客小舟返回錢塘縣,途中聊起了於二,沈瑤輕聲感嘆道:“固然觸犯朝廷律法,但於二卻不是壞人,生性純孝,如此作爲,不過是生活所迫罷了。”

楚質微微點頭,深以爲然,鹽丁,也稱爲竈民,生產生活在環境極其惡劣的地方,終日勞作,經歷的艱辛更是難以想象的,沿海煎鹽爲生的鹽丁許多是移民,他們居住條件非常艱苦,住的都是隨意搭起的茅草房,飲食以粗糧爲主,他們的生活十分悲慘。

以煮海爲業的鹽民,夫不耕地妻不織布,特別是生活在海礁上的島民,不能種植莊稼,只有守着海灘煎鹽,不煎鹽就只有死路一條,他們只有煮鹽賣給官衙,年年在春夏時節海潮退後,將那些海水泡過的泥土刮成堆,經過風吹日曬後,再用海水淋泥製成滷水。

鹽民在生命沒有保障的環境下生產,既要忍受鹽官的壓榨和垣商的剝削,還要受低級小吏的欺凌,而且朝廷官府總是不斷提高鹽稅收入,致使鹽民生活更加窘迫,辛勤忙碌了一天,曬出了一些鹽來,卻只能換來夠吃一頓的粥米。

況且,這樣的生活並不會過去,要知道鹽戶是世襲罔替的,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要過着同樣的生活,這點極其讓楚質感到不滿,就算身處封建社會,但是他還保留有一些人權思想,覺得鹽戶也是百姓,不管他們之前犯過什麼罪孽,但不應該由他們的後代承擔。

據楚質瞭解,於老漢夫婦,並不是第一代鹽民,他們祖輩已經在島上生活了三四代,一直過着這種悲苦生活。

在強暴和壓迫面前,有些人選擇忍辱含憤,逆來順受,但也有人不會甘心,如果是動亂年代,他們或許會選擇造反,但是如今是仁宗時期,社會還算富足安穩,造反成功的機率並不高,那些不甘寂寞,不願走祖輩老路的鹽民們,只能選擇走私販鹽這條路,以期望能擺脫身爲鹽丁的悲苦處境。

於二等人的選擇似乎沒錯,可以看得出來,就是源於他們的行爲,與海岸邊其他的鹽丁情況相比,島上居民的生活過得有些寬裕。

爲百姓之苦而悲嘆,楚質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以前總是以自己職微力薄,不能改變什麼爲藉口,其實害怕承擔責任,可是如今,由於自己的推動,本應在幾十年後,由蘇軾主持疏浚的西湖工程提前完成,而且效果似乎也不差。

這充分表明,只要自己有心,固然不能做些逆天大事,但是改變一些小事情還是可以的,區別只是在於自己是否願意勞心勞力而已,且不說定會成功,既使最後失敗也不要緊,盡力而爲,自己舒心,若是從未行動,那就虧心了。

加上落崖,差不多已經是死過兩回的人了,沒有必要那麼謹慎,嘗試一下,說不定就成爲比肩范仲淹、王安石的名名臣了,況且以自己曹家女婿的身份,應該沒人敢爲難自己,大不了丟官,轉而當自己的大商人。

可以諒解,經歷一場劫難,心情激盪,難免有幾分衝動,渾渾噩噩的有很多想法,再過幾天冷靜下來,或許就不會那麼想了。

思潮起伏,楚質認真思考,一時忘記沈瑤在旁,發現這個情形,沈瑤也沒有多問,美眸也滯愣似的望着前方,思緒萬千,模樣也好不到哪裡去。

“兩位客人,到地方了。”

將近黃昏時候,天空一片赤霞,小舟安全抵達錢塘縣碼頭,在船伕的提醒下,兩人恍然驚醒,付了錢,緩步上了岸,悄然對視,一時之間,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碼頭上商客雲集,人來船往,搬裝卸載,好不熱鬧,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也沒人注意兩人,半響,楚質輕咳了下,說道:“我先送你回家吧。”

“不。”話音未落,沈瑤立即開口拒絕,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有些強烈,螓首微垂,低聲道:“沈家就在附近,走兩步就到了,不必相送,反而你身爲知縣,又失蹤了兩日,縣衙不知亂成爲何樣,還是先回去安撫人心爲上。”

尋思片刻,楚質說道:“也好。”

“嗯。”沈瑤輕柔頷首,轉身朝沈園走去,走了幾步,忍不住回首顧盼,發現楚質並未離去,而是站在原地目送自己,俏面微紅,又悄然走快了兩步,心情不知是喜是羞是怨,還有無邊的慌恐彷徨

望着沈瑤消失在街道角落,楚質苦澀一笑,呆愣站了片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過了良久,才搖了搖頭,舉步而去。

回到縣衙門前,夕陽已經西下,天色如幕,昏暗成團,衙門高掛着幾盞燈籠,門前兩旁分別站着四個衙役,垂頭喪氣的模樣,冷冷清清,全無往日的一點人氣。

當楚質走到門檻之前,就要邁步而進時,衙役們還是沒有反應,攔都懶得阻攔,只是懶洋洋說道:“來者何人?沒事就走吧,衙門今日沒人,不辦事。”

“今日好像不是沐休日吧,怎麼會沒人?都跑去哪了?”楚質微笑問道。

“去哪,不是你該知道的。”說了半,突然覺得這聲音十分耳熟,衙役猛然擡頭,發現在燈下含笑的楚質,立時愕然呆愣,片刻之後回了神,第一反應就是使勁的揉起了眼睛。

“楚大人,知縣。”驚呼,不敢置信,特別是見到楚質如往日不同,一身村民麻衣打扮,衙役深怕自己認錯了人。

“聽到了,本官沒聾,用不着喊這麼大聲。”楚質笑道:“劉主簿呢,是否將李賊等人捉捕歸案了?”

“真是楚大人。”聲音,語氣,神態沒錯,確認無疑,衙役興奮之極,喜悅之情像是要從胸口膨脹出來,強忍住仰天長嘯發泄的衝動,轉身奪門而入,如風似火的大叫了起來:“大人回來了,楚大人回來了。”

任由衙役吼了半天,縣衙卻無人響應,跟隨而進,準備享受衆人歡呼慶幸的楚質不由有幾分驚奇。

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衙役摸着腦袋,不好意思道:“大人,小的忘記了,縣衙的兄弟,還有劉主簿他們,都去搜救大人去了。”

“哦。”楚質失笑了下,立即揮手道:“嗯,本官已經安穩脫險,他們還未知道,你去告知一聲,讓他們回來吧。”

“小的這就去。”衙役答應一聲,也不顧現在天色已晚,即刻沖沖的跑了出去,這可是賣人情的機會啊,這一去,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感激自己呢。

羨慕望了那衙役一眼,旁邊三個衙役也不甘示弱,連忙擁着楚質走入衙內,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對於知縣大人失蹤的擔心憂慮,以及見到知縣大人安然無恙回來的驚喜交集。

楚質微笑點頭,姑且就這麼聽着,走到大堂,步伐也沒有停,向着內宅走去,聽聞自己失蹤的消息,不知初兒會有何反應,肯定是傷悲斷腸之至

心中着急,楚質快步而行,離內宅還有段距離之時,只見一抹淡綠忽閃而來,徑直投入楚質懷中,衝撞得他連連退後幾步,胸口發悶,這種勝似襲擊行刺的行爲,旁邊幾個衙役卻視若無睹,反而十分識趣的自行消失。

雙手牢牢的抱住楚質,初兒悄臉微昂,睜大了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清澈的眼眸中帶着幾分迷離和驚喜,癡癡地望着他的面孔,嘴巴張開,輕聲道:“公子,初兒沒有做夢吧,真的是你嗎?”

楚質儘量想要表現得神態自若,但是心情激動之下,喉嚨突然有睦哽住,強忍住咳嗽的衝動,笑了笑,左臂摟住她的身子,右手慢慢梳理她的秀髮,低聲顫道:“不是我,還能是誰。”

初兒的目光慢慢明亮起來,像夜晚降臨時兩顆冉冉升起的星星,蒼白的臉色因爲激動微微有了一絲紅暈,喜悅的光芒從眸子深處一點點滲出來,一下抱住楚質的脖子,兩片紅脣顫抖着湊上來,狂亂地親吻着他,淚水沿着她的臉頰嘩嘩而下。

楚質心中激烈,全身滾燙,胸中熱血沸騰,回抱着佳人,張嘴含住她的柔脣,熱切的迴應,天地間,彷彿一下子變得極小,小得都容不下第三個人。

兩人如癡如醉、渾然忘我,不知道過了多久,兩人緩緩分離,初兒繼續望着楚質,一雙眼睛定定地,目光迷離,眼神時而清晰,又漸漸變得朦朧,長長的睫毛微顫輕抖,兩絲晶瑩的淚珠從眼眶裡面悄然滑出,無聲地跌落在地上,慢慢的化了。

“初兒,見我回來了,怎麼還哭哭啼啼的,再哭就不漂亮了。”楚質柔聲道,伸手輕輕撫去她臉上的淚珠,心中柔情無限,低頭在她嬌嫩的臉蛋上親吻起來,自然得到她熱烈的迴應,兩人一下子又粘連起來。

“公子,回房,我要。”肝腸寸斷了兩日,忽見楚質安然而歸,初兒心情激盪難以自制,一時勇氣百倍,說出了平日絕不會說的話來,醒悟過來,只見她滿臉紅暈,眼波欲流,說不出的嬌媚可人。

楚質心頭一熱,微身伸手一探,將她橫抱而起,快步朝內宅房中走去,自然,似乎早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無論是衙役,還是內宅中的僕役侍女,都不會出現在這裡,就算碰到,也會選擇自動消失,以免打擾到沉浸於喜悅之中的兩人。

然而,就處如此,初兒也羞得滿面通紅,心中怦然顫抖,索性學着鴕鳥一樣,把腦袋埋入他的臂彎。

三步作兩步,回到房中,臥室內亮着一盞燭臺,燈火幽暗,景物依稀,屏風鏡臺,雕花木牀,回到自己的房間,一切是那麼的熟悉親切。

移步牀邊,將佳人輕放錦被,楚質輕身伏了上去,肌膚溫暖而滾燙,嘴脣如蜻蜓點水,掃過她的眼眸、俏臉,含住她的耳垂

初兒嗚咽一聲,似要哭出聲來,一雙潤白素臂摟抱着他的脖頸,星眸迷離,嬌喘細細,胸腔之中如燒着一團火,情潮如涌,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楚郎。”

紅燭搖曳,低低的呼喚在屋中迴盪,纏綿悱惻,相思入骨。

第158章 殿試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79章 舞姿勾魂第344章 設計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125章 調整心態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58章 箭發虛不第207章 上門第333章 漫長的一日第389章 讚頌第66章 喜慶第46章 香火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411章 繁榮第86章 安家置宅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356章 私鹽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40章 補闕第393章 心態第188章 曲第52章 唱詞第11章 心有所動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403章 尊師第266章 對策第147章 幸福的清晨第100章 印象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350章 行蹤第39章 白瑾瑜第433章 刺繡第246章 要來了第35章 公堂之上第26章 美人計第180章 提點第40章 舞伎月香第122章 春閨之日第404章 重聚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41章 有意提攜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180章 提點第217章 冤枉了人家第330章 鴻門宴第76章 冥思苦想第336章 禍害第35章 公堂之上第163章 親迎第383章 遊聚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26章 美人計第404章 重聚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123章 運氣第36章 斷案第86章 安家置宅第5章 痛改前非第6章 白雀書院第304章 熱血沸騰第183章 瓊林苑第226章 授權第272章 本末倒置第22章 父子會面第256章 沸沸揚揚第209章 答謝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134章 綻放的梅花第321章 稀客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146章 青出於藍第329章 算賬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268章 求糧第361章 序幕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404章 重聚第357章 相思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61章 引弓射箭第402章 欣慰第65章 兄友弟恭第145章 歡聚第33章 後院第333章 漫長的一日第84章 推官第285章 十五之約第121章 治療之方
第158章 殿試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79章 舞姿勾魂第344章 設計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125章 調整心態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58章 箭發虛不第207章 上門第333章 漫長的一日第389章 讚頌第66章 喜慶第46章 香火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411章 繁榮第86章 安家置宅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356章 私鹽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40章 補闕第393章 心態第188章 曲第52章 唱詞第11章 心有所動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403章 尊師第266章 對策第147章 幸福的清晨第100章 印象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350章 行蹤第39章 白瑾瑜第433章 刺繡第246章 要來了第35章 公堂之上第26章 美人計第180章 提點第40章 舞伎月香第122章 春閨之日第404章 重聚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41章 有意提攜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180章 提點第217章 冤枉了人家第330章 鴻門宴第76章 冥思苦想第336章 禍害第35章 公堂之上第163章 親迎第383章 遊聚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26章 美人計第404章 重聚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123章 運氣第36章 斷案第86章 安家置宅第5章 痛改前非第6章 白雀書院第304章 熱血沸騰第183章 瓊林苑第226章 授權第272章 本末倒置第22章 父子會面第256章 沸沸揚揚第209章 答謝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134章 綻放的梅花第321章 稀客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146章 青出於藍第329章 算賬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268章 求糧第361章 序幕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404章 重聚第357章 相思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245章 難得糊塗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61章 引弓射箭第402章 欣慰第65章 兄友弟恭第145章 歡聚第33章 後院第333章 漫長的一日第84章 推官第285章 十五之約第121章 治療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