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聲望與反響

聲望是好東西,荀氏自然需要好好刷刷聲望值,不過這次的主角,卻是李明。

二十歲成爲太守(雖然是花錢買的),上任不多時就收編會稽郡各縣城外數十個山越村落,爲答案平添了不少人口,還消除了不少的隱患。

去年半年,會稽郡都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越人作亂。與此同時,丹陽郡的祖充,還有吳郡的嚴白虎兩大豪帥,如今皆已伏誅,李明以少勝多,平定匪亂的同時,間接帶動了吳郡和丹陽郡的安定,是以兩郡太守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爲他宣傳宣傳。

實際上,如今整個中原大地,只要是荀氏,甚至是辛氏商會涉及到的地域,都會流傳李明的消息。二十歲的太守,本來就是個吸引人的嚼頭,更別說還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建立如此功勳。

一時間,李明在大漢的威望暴漲,他本身也順利進入到了‘名士’的行列。至少大部分主要城市,百姓都開始知道,大漢有一個叫做‘李明’的太守。

“前年的時候,爹曾經在他麾下當過兵……”曾經在潁川加入過李明麾下的士卒,他們或許不少已經殘疾,不過他們提起李明的時候,心中只有自豪。

“爹爹好厲害!”聽了父親的話,小孩興奮的歡呼着,老卒虛榮心也因此得到了滿足。

“當家的,聽說江南煙瘴大,蛇蟲鼠蟻多不勝數,還有妖魅和妖獸,你說大人怎麼就去了哪裡?不會是,被貶了吧?”妻子剛好做完手頭上的工作,有點擔心的問道。

“你聽聽外面怎麼說的?”老卒頓時不樂意了,“大人如今在會稽,做了多少大事?他既然選擇去會稽,自然有他的道理……”

“當家的,如果江南真的沒問題,你說我們要不要也搬過去?你也看到了,中原似乎越來越不太平了……”妻子不由得提議道。

“我如今這樣子,還能做什麼?”老卒比劃了一下殘缺的左手,苦笑不已。好在大人仁義,教他做饅頭的手藝,他們每天做一批饅頭出去賣,也賺了不少的錢,再加上以前的賞錢,三五天吃上一小碟肉都沒問題。

“大不了,我們在江南繼續賣饅頭唄!”妻子提議道。

“那好!我也的確是有點想大人了!他如今既然已經成家,也不知道需不需要家丁……”老卒緩緩站了起來,似乎已經做了決定。

類似的事情在許多的地方都有,尤其是當商旅宣傳李明開發出了打蟲藥,江南的妖魅(寄生蟲病)終於可以根治之後,不少人就有南下的想法。

故土難離是相對而言,二月江夏蠻反叛,以趙慈爲主的部隊攻下了南陽,南陽太守秦頡陣亡;青州有青州黃巾,最近似乎變得更加暴躁起來;黑山黃巾也是蠢蠢欲動,陛下才準備派人前去征討。感覺中原甚至河北地區都沒有安全的地方,或許可以考慮一下江南。

民間裡面的寒門士子,還有武者也是蠢蠢欲動,誰都看得出一個全新的世家即將崛起!只是這個世家還很弱小,自保的能力或許尚有不足,這個時候若是雪中送炭,好處自然是沒的說的!尤其不知道哪裡傳出,李明當初把蘭臺的書籍都給抄走了一份……

真假不得而知,不過穿得有鼻子有眼,據說還是因爲這樣,纔不得不退到會稽郡當太守避嫌。從李明的發跡歷史來看,這件事情只怕很大程度是真的!

“佐治,如今你可後悔沒有跟過去?”雒陽城的小酒館裡面,辛評給辛毗斟了杯酒。

“不後悔!”辛毗搖了搖頭,“李明麾下能人似乎越來越多,我現在的水平過去,想要出頭根本沒有可能!還不如趁機在雒陽充實一下武藝和文化,陛下要征討南陽趙慈部,我打算過去拼一拼,運氣好再去蘭臺看看書!”

“只是我擔心,到時候李明沒辦法相信你!”辛評頗爲擔心,他註定要投靠袁紹,則是辛氏的決定,辛氏需要依靠袁閥來進一步發展,不過辛毗不可能和他一起投靠袁閥。

至少就如同如今他擔心的那樣,辛毗若是要投靠袁閥,袁紹或者袁術未必肯相信他。就算加入麾下,被時刻提防着,甚至若有若無的存在,又有什麼意思?!

“李明到底出身寒門,很多事情義氣爲先,只要我待之以誠,何須發愁?”辛毗笑了笑,到底是跟在李明身邊一段時間,辛毗瞭解李明的爲人。

“有些事情沒有公然傳播,不過你要有點心理準備!”辛評壓低聲線,“聽聞李明改良了藥浴的配方,可以提升兩成效果!宮中已經開始使用,但似乎還沒有普及!另外還有消息,李明馴服了一頭巨大的山豬作爲坐騎,卻是一頭靈獸!”

“沒想到才那麼短的時間,他居然有了那麼高的成就……”辛毗聞言愣了一陣,隨即苦笑着搖了搖頭,本以爲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但在李明的表現面前,還是遠遠不夠看。

與此同時,在雒陽的另外一邊,周邸之中,雒陽令周異,兄周忠和周尚都在這裡。大哥周崇襲爵安陽鄉侯,並不在此地。

“兄長,以你之才華,哪怕直接當一方郡守都不成問題,爲何要答應當個縣令?”周異有點擔心的看向二哥周尚,江東那個地方煙瘴妖獸橫行,更有妖魅和山越作亂,除非江東的那些世家,或者犯了事的罪官,否則誰會喜歡在那裡出仕?

至於漢帝的命令,直接掛印而去便是,這年頭掛印而去的人也不少,甚至成爲一道潮流。那些名士掛印而去的情況還少了?最後還不是朝廷眼巴巴的,把別人請回來?!

“我對縣令沒什麼興趣,但對李明很感興趣!”周尚笑吟吟的說道,“能馴服靈獸的存在,我很好奇,他會對大漢的局勢,造成怎麼樣的影響!關鍵是我也很好奇,他到底是什麼人?忠臣,奸臣,還是徹頭徹尾的野心家!”

“這又如何?他是什麼人,與我等有何關係?”周異問道。

“問題大了!”周尚笑着搖了搖頭,“他雖然是會稽郡守,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成爲揚州刺史?別忘了,我們的祖地,可就是在揚州治下的廬江郡舒縣啊!”

“伯父,我也想要去江南看看!”小周瑜上前拱手說道,按說他作爲後輩,不好輕易插口,但在第三代子弟裡面,他算是重點培養的嫡系子弟,有資格發話。

君不見,他身邊的三代子弟,哪怕是他的兄長,此刻連發話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羨慕的看着周瑜在那裡發言。

“公瑾,說說你的想法!”周異尚未發話,四叔周忠發話了。

“聽聞荀氏要在山陰縣開設會稽書院,荀氏的資源也會逐漸朝着會稽郡轉移一部分,真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關鍵根據傳聞,李明居然是會稽書院名譽山長,父親和兩位伯父可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周瑜緩緩說道。

“李明這是在給自己培養人才班子啊!哈哈,看來不用去分辨了,李明怕也不是什麼忠臣,要不要彙報給陛下?”周異聞言,很快就反應過來,頓時大笑。

“陛下只怕已經知道,沒想到的是居然縱容了他這樣!”周尚搖了搖頭,虛歲十二的周瑜都能分析出來的事情,難道漢帝是傻瓜不成?

“陛下的行爲越來越詭異,這不是爲君之道!”周異搖了搖頭。

“兄長就是太正派,才吃虧!”周忠卻是突然說了句。在他看來,周異才華是有,就是太正直,以至於在官場上難免缺少了點人脈,否則也不會只是雒陽令。

要知道,高祖和曾祖,甚至是他們的大伯,可都是當過三公的!只是他們三人並不知道,最沉默寡言,四兄弟年紀最小的周忠,在歷史上其實也當上了三公之一的太尉!

“繼續!”周忠繼續看向周瑜。

“瑜對音律有些興趣,也曾經在蔡公門下學習過幾個月的琴藝。聽聞蔡公也在會稽書院教書,自然打算過去聆聽一番教導。

關鍵還是靈獸的事情,有記載能馴服靈獸者,有項羽、韓信、霍去病、李陵和段熲寥寥數人,這些人都是難得的名將,李明能馴服靈獸,哪怕是一頭山豬,也讓瑜頗爲好奇,相近距離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周瑜拱手說道。

說到底還是好奇心作祟,不過三個大人並不奇怪,周瑜才十二歲,好奇心強很正常。

“呵呵,此番南下,就讓公瑾跟在我的身邊!”周尚笑道,“再說三弟你公務繁忙,也沒什麼時間教導公瑾,他這個年紀,出去走走也是好的!既然李明已經能夠解決妖魅的問題,那麼小心點,江南也是什麼危險的地方。”

“也好!”周異猶豫了一陣,“公瑾,此番南下,務必要聽伯父的話!”

“爹爹放心!”周瑜得到了答覆,頓時高興的說道,至於其他兩位堂兄弟,只能羨慕的看着周瑜獲得了這次出遊的機會。

然而誰也不知道,一些陰暗的地方,有些人關注的地方卻是別的。

“知道了嗎?根據情報,張寧那個賤人似乎是進入了嚴白虎的地盤,如今只怕已經落入李明手中!”袁隗看向自己的兄長袁逢。

“《太平要術》和《太平心經》,只怕陛下比我們還要着急!更別說那些黃巾賊了!”袁逢淡淡一笑,李明真的收留了張寧,那麼就相當於拿到了一塊燙手山芋。

“我們也不能坐看別人得到!”袁隗肯定的說道。

“這是當然的!”袁逢已經從三公的位置上退了下來,最近幾年身體已經有點糟糕,所以他只希望能在死前,讓袁閥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哪怕一點也好。

щщщ ▪тtkan ▪¢ Ο

與此同時,漢中郡之中。

“收到消息,張寧如今已經在李明手中!”申月激動的說道,他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只是漢中郡,距離江東太遠太遠了!”劉廷自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只是他們鞭長莫及,只能默默的嘆了口氣。

“沒關係,哪怕我們得不到,至少其他黃巾賊也得不到!青州黃巾據說已經開始南下,只怕很快就要進入徐州境內,進入吳郡不過是遲早的事情!更別說,琅邪宮那邊,難道就能淡定面對?”申月眼睛轉溜了一番,已經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反正讓這塊燙手的山芋,燙傷,最好燙死李明最好!

“申月,你太壞了!”劉廷笑了笑,卻是並未拒絕。《太平心經》不過是玄級中品功法,要不要無所謂,關鍵是《太平要術》,裡面有關於黃巾力士、黃巾猛士和影衛的培養法門,還有傳說中的道兵豢養法門,其他如符篆法門也是讓人流口水啊。

其他地方,陸陸續續也有不少遊俠,或者在野的武者收到了消息。和那些投機倒把的存在不同,他們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存在,只是出身等問題,沒辦法走正規途徑出仕而已。

“年輕一代最強的武者?有意思!”豫州沛國之中,一名遊俠殺死了一羣攔路搶劫的賊人,在和解救出來的商隊對話之中,瞭解到了李明的存在。

“我來去會會你!”男子笑了笑,接過了商隊的謝禮,然後就直接南下。

類似的情況,也有不少,其中反響最強烈的,其實還是揚州的遊俠或者在野之士。

“子綱,徐州已經是是非之地,你我不若遷到江東如何?會稽,似乎是個不錯的地方!”張昭拿起酒杯,靠在太師椅上愜意的小酌。

會稽那邊流傳出來的傢俱,就是這種‘宜居’牌子的傢俱,已經開始朝着周圍輻射出去,徐州已經有一些豪門訂購,甚至開始仿製。

“走吧!”張昭對面的男子,廣陵張紘想了想,最後做了決定。

徐州無險可守,如果青州黃巾南下,那他們這種小家族,怕是要直接倒黴。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趁早做出打算。就算不直接遷徙到會稽,小規模轉移財產也好。

至於李明,只怕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聲,已經多重宣傳,徹底打了出去。不說天下聞名,好歹也是堂堂名士。

此刻的他,依然是每天練練武,然後關注一下作坊和政務情況。自從他引入了阿拉伯數字之後,與漢字數字並軌使用,小吏想要在賬目上作假,也變得沒那麼容易了。至少戲志才和賈詡,也非浪得虛名的,頂上更有荀表把關,自可萬無一失。

或許是懷孕的女人變得更加的敏感,荀採的感情波動開始有點強烈。作爲丈夫,李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陪着她,這才讓荀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態。

得知此事後,荀表和已經抵達會稽郡的荀棐,滿意的點了點頭,兩位妹控,對李明這個妹夫的怨念,到底是沖淡了許多。

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130章 劉廷找上門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151章 西園八校尉第112章 入主丹陽郡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11章 遭遇下馬威第62章 東城縣魯家第81章 事情的經過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39章 私學與獸場第126章 黃忠VS管亥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6章 圩集與戶籍第159章 匈奴人主力第17章 火爆的圩集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99章 當一回新娘第145章 黑夜的殺機(上)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89章 彪悍的登場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10章 輕取下邳城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3章 人脈的力量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81章 事情的經過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74章 美味停不住第72章 私藏傳國璽第14章 就差那一點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134章 絲路已打通第95章 張默的表白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章 影響與應對第29章 設計與結陣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49章 後續的轟動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63章 眉尖刀彭堀第112章 入主丹陽郡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24章 突變的局勢第51章 某乃黃漢升(上)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27章 封王或封侯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15章 夜宿許家堡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24章 突變的局勢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51章 餘孽的消息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26章 封王的條件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147章 上奏與結果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25章 肖遙納樊氏
第52章 張默去倭國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130章 劉廷找上門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151章 西園八校尉第112章 入主丹陽郡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11章 遭遇下馬威第62章 東城縣魯家第81章 事情的經過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39章 私學與獸場第126章 黃忠VS管亥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6章 圩集與戶籍第159章 匈奴人主力第17章 火爆的圩集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99章 當一回新娘第145章 黑夜的殺機(上)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50章 消瘦與唱歌第101章 彭蝶的饋贈第189章 彪悍的登場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58章 魄力還不夠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49章 射殺與驅民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12章 勾搭與藉口第10章 輕取下邳城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3章 人脈的力量第16章 否定與頓悟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81章 事情的經過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74章 美味停不住第72章 私藏傳國璽第14章 就差那一點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134章 絲路已打通第95章 張默的表白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151章 張飛被打敗第48章 李明的提議第1章 影響與應對第29章 設計與結陣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49章 後續的轟動第125章 朱儁的到來第63章 眉尖刀彭堀第112章 入主丹陽郡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126章 倭人認輸了第114章 絕學已盡傳第24章 突變的局勢第51章 某乃黃漢升(上)第142章 盛宴與盛怒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68章 李明的使者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27章 封王或封侯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15章 夜宿許家堡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24章 突變的局勢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51章 餘孽的消息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128章 認慫的陶謙第143章 泄密與遇伏第26章 封王的條件第132章 公元187年初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147章 上奏與結果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25章 肖遙納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