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

六安縣距離合肥縣一百三十餘里,李明深知兵貴神速,直接推進到了後世的大柏鄉所在,距離合肥縣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路程。

相比之下,袁術軍後知後覺,還沒有出發已經收到李明已經推進到大柏鄉的位置,最後不得在距離大柏鄉二十里外,後世的小廟鎮一帶駐紮下來。

“沒想到袁術那種蠢貨,下面倒還有點能人!”李明遠遠查看着對方的營地,紀靈他們到來有點倉促,但並不意味着他們就能欺負。

首先的營地外圍的拒馬槍,然後在一排排的地刺,主要是用於防備敵軍的騎兵衝鋒。在這個基礎上,最外圍的圍欄開始迅速搭建起來,然後是裡面的營帳,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搭建,爲此袁術至少調動了上萬的民夫。

“日曜……”王御來到李明身邊,兩人私下交情還不錯,“袁術只是對家世非常看重,這個習慣源自東周時期,貴族出身的官員看不起庶民出身的官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他本身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從小就有不少的資源給他練炁,很顯然袁術不是習武的料。他覺醒了先天之炁,也只是作爲一種強身健體,延長壽命的東西。

同樣兵法韜略,甚至治政和交際能力都有嚴格培訓過。你可以想象,在經過二十多年的訓練,他累積下來的知識和能力已經超越了當下七成以上的人,在剩下三成的人裡面也是比較靠前的存在,他的確有值得驕傲的資本!”

與有些人一輩子都沒辦法上學,或者好不容易纔能接觸到一些書籍或者武技比起來,他從小就接受嚴格的嫡子培訓,這個嚴格程度比袁紹這個庶子還要嚴苛。

突然明白,他爲何那麼討厭袁紹。他明明比袁紹更加刻苦,承受的壓力更大,更像是一個貴族,結果家中的長輩卻更看重袁紹這個庶子,這個如同那羣粗俗的傢伙一樣的存在。

李明覺得,換作是他也接受不了,甚至懷疑自己這二十年來的努力到底算什麼,然後開始變得自暴自棄,甚至自我放逐。

王御此刻指了指對方的營地,繼續說道:“袁閥分裂了,但袁閥的底蘊還在,依然有不少依附於袁閥的勢力。他們也許來自地方的土豪,或者來自小型甚至是中型的世家。

他們也有屬於他們的底蘊,袁術那個性格,不是世家子弟,又或者不是名士的話,他也不會招募在麾下。而既然是世家子弟,那麼自然也有不錯的軍事素養。

其實一直以來你有一個誤區,寒門裡面出色的將領也有,不過要從寒門成長爲一個能夠獨立領軍的將領,他必須要識字,並且具有軍師和謀略知識,就這點刷掉了九成以上的寒門軍官,於是大部分寒門出身的軍官,最多隻能當上軍侯,又或者到地方縣城擔任縣尉。”

比如徐晃,他來自河東豪族,所以有點文化可以理解;比如張默,後天努力學習,關鍵他有這個環境;相比之下,剛剛加入的趙雲和張遼,他們兩個沒有系統學習過軍隊的知識,至今還不具備獨立領軍的資格。就算是徐晃和張默,也只是合格,要成爲出色,還需要不斷累積戰場經驗,關鍵的一點是……活下去!

“所以我一直想要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力!”李明說道。

“然而只是印書,已經差點讓世家爆發起來。好在你提出的科考制度非常不錯,應該能適當安撫世家們的情緒。不過你說打算設立鄉學,這樣會讓他們集體爆發的。”王御趁機勸說道。

“你知道我的身份,總有一天會暴露出來。到時候我有可能陷入被動,無論我是否一直姓李。人才會畏懼不前,我們後續的人才儲備會非常狼狽,我是真的怕了,所以打算提前囤積一批人才。”到底是自己的從屬,絕對的忠誠,李明纔敢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你多慮了……”王御聞言笑了笑,“只要你展現出足夠的實力,那麼就算是你直接宣佈,自己是西楚霸王的後裔,也會有人源源不斷的過來投靠。當有一天你成功坐上皇位,歷史你都可以隨便修改,包括昔日的楚漢之爭,你可以不斷抹黑大漢,一切隨你喜歡!”

“非常感謝,沒有你的提醒,我估計會真的在這上面鑽牛角尖。”李明點了點頭。

“至於現階段很簡單,我可以建立王氏族學,你可以繼續擴建你的李氏族學,另外張默可以外派出去,比如肖遙也可以建立肖氏族學。我們可以用私學的名義,在民間招收一批學生,然後先期進行培養,然後適當給予一定的‘照顧’,這樣最初的第二代班底就出現了,甚至第三代的班底,都可以通過這個手段培養。

相對的,若是三代人才班底,都沒辦法讓你獲得威懾全天下世家,逼迫他們妥協的實力的話,那麼我覺得也沒什麼必要建立鄉學。你不是那種不思進取的存在,對吧?”

“對,我會讓他們妥協!時代會改變,隨着大航海,還有商業的崛起,糧本位的徹底淘汰,我會讓他們瞭解在這場變革裡面,唯有跟隨我的人,才能獲得好處!”李明笑道。

一天一夜的時間,雙方居然是同時完成了營地搭設。不同的是李明這邊,用的只是五千工程營的士卒,對方卻動用了三萬的民夫,期間似乎還造成了大概三百多人的減員。

凍死或者感染風寒什麼的,又或者進度慢被殺雞儆猴。這羣世家出身的將領,對於普通的百姓,的確不把他們當一回事。或者說,貴族本身不就是踩着數百萬百姓上位的麼?

“所以接下來該怎麼做?直接給派個人過去謾罵幾聲,還是派出一個使者過去約定什麼什麼時候開戰什麼的?”李明端坐大帳之中,“畢竟袁術那麼看重血統和家世,要不要按照春秋時期諸侯王的模式開打?!”

“這樣也不錯,不過如今到底是大漢的時代。很多東西已經改變,包括動不動就用《詩經》來對話什麼的,後續就如同孔子所言,則已經是‘禮樂崩壞的時代’。有些東西,已經不需要那麼遵守,只需要在陣前排兵佈陣,對方自然也會做好應對。”王御聞言笑道。

李明會那麼說,顯然還是針對他之前關於袁術的那番評價。

“那明天誰來打頭陣?”李明看向衆將,同時看向郭嘉,“甘寧和周泰就位沒有?”

“已經就位,甘寧已經抵達樅陽,大概兩天內就會進入巢湖!關鍵還是歷陽的人馬,周泰打算半渡而擊,在大江之上將其殲滅!”郭嘉回覆到。

“商量好沒有?”李明看向衆將,“我不介意自己上陣的!”

“主公,這次怎麼都要由屬下來會會他們了吧?”祖郎跳了出來,北上討董他留守,之後還要假扮山越,爲李明入主豫章創造條件,心中早已憋了一口氣。

“那好,帶着你麾下的士卒,明天去試探一下對方的戰鬥力。說真的,天氣似乎又冷了一下,我想知道士卒冬季戰鬥的數據。如果影響不大的話,我真的打算把冬季戰鬥變成一種常態,畢竟就如同夜襲一般,總能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李明緩緩說道。

“包在屬下身上!”祖郎得到允許,當即拍着胸膛回道。

“需不需要強弓兵從旁支援?”張默拱手問道,作爲遊擊軍裡面負責統御強弓兵的李通,此刻也是蠢蠢欲動。

“可以從旁支援,只要對付對方的弓箭手!”李明點了點頭,李通則是欣然受命。

與此同時,在紀靈的大營裡面,幾個將領湊在帥帳之中。到底是入冬,大半夜的寒風呼嘯,紀靈幾人湊在一塊烤着火,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抵禦這寒冷的天氣。

“李明是不是瘋了!”紀靈頓時也是抱怨起來,“都入冬了還開戰!”

“李明瘋了,我們打起來才輕鬆不是?我們冷他們也冷,我就看他們打算怎麼打!”樂就得意的說道。這個時候一陣寒風襲來,頓時又縮了縮身子,帥帳到底是帳篷,只要在帳篷那麼擋風效果到底還是差了點。

相比之下,李明麾下的工匠營卻是淘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爲了巴結李明,專門搭設了木質的指揮中心,畢竟這怎麼都不能算是帳篷了。通過土木結構的混合,確保了這個臨時庇護所的擋風性能,同時還壘了一個土炕,確保半夜也能睡得很舒服。

這樣的待遇,只有將領級別纔有,下面的校尉還能有一座土炕,至於更下面的軍官,也只能如同對面一樣,抱團羣暖。好在煤炭供應充足,再加上加厚的皮襖,士卒們晚上睡覺倒也不會覺得寒冷。

“主公設計的火炕非常不錯!”郭嘉懶洋洋的躺在火炕,按照分配,他們這些參謀都安排在一個房間裡面,土炕壘了兩個。

“有了這個,百姓那邊冬天也不必擔心會出現孩子夭折,或者老人過世的悲劇。”戲志才點了點頭,諸暨縣率先採用了火炕設計,然後開始在周圍輻射出去。火炕被調換的官員帶去其他縣城,眼看冬季到來,到處都在加蓋火炕來禦寒。

這樣間接導致柴火和煤炭的銷售火爆,偏偏江南之地最不缺的,便是柴火。製作木炭的百姓,也因此賺了不少錢。最大的問題,大概便是一氧化碳中毒,這點李明也已經推出了《碳毒知識手冊》,義務宣傳燒炭的注意事項和自救原理。

“兵員方面我並不擔心,關鍵還是武器方面,天氣冷了,武器也變得脆了不少,只怕對拼一陣子就要毀掉不少。我們此番北上,後勤壓力比較大。反而他們是本土作戰,武器可以隨時補充,若是沒辦法速戰速決,我們估計就要受限於武器的問題,不得不退兵了!”郭嘉看向天花板,低聲嘀咕道。

“我們的計劃,本來不就是圍繞着這些事情制定的嗎?按照主公所言,我們已經預留了未知因素的可能,以及計算過最壞的情況,能想到的解決辦法,我們已經想好做好,剩下的,也只能看老天爺的意思了!”戲志纔回道。

“是啊……”郭嘉緩緩回了句,不多時也進入了夢鄉。

第113章 血殺與修羅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54章 打斷與青睞第11章 第一站吳縣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47章 小饞蟲荀採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3章 不想當親兵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66章 最後的勝者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28章 瘟疫橫行時第104章 激辯與目的(下)第149章 去留與新槍第50章 襲擊與暗殺第56章 魚兒已上鉤第26章 封王的條件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56章 魚兒已上鉤第148章 大青寨李樂第2章 雒陽動亂起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0章 鄉野有遺才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35章 不接受投降第88章 不好的預感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190章 被罵三天多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106章 人才啊人才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07章 肖遙的選擇第56章 邀請與好處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67章 僥倖殺波才(上)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39章 第一屆科考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32章 靈山有靈藥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70章 公元199年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192章 凱旋與徵辟第40章 戰後的打算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75章 曲終人散去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30章 真無雙割草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65章 陳氏欠君恩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8章 關羽的消息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39章 夜襲終戰篇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170章 收徒的條件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173章 瘋狂刷經驗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50章 呂布來搦戰
第113章 血殺與修羅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54章 打斷與青睞第11章 第一站吳縣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47章 小饞蟲荀採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3章 不想當親兵第62章 勝負的關鍵第66章 最後的勝者第2章 餘韻與改革第28章 瘟疫橫行時第104章 激辯與目的(下)第149章 去留與新槍第50章 襲擊與暗殺第56章 魚兒已上鉤第26章 封王的條件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1章 搶書的強盜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56章 魚兒已上鉤第148章 大青寨李樂第2章 雒陽動亂起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0章 鄉野有遺才第66章 說服與貂蟬第35章 不接受投降第88章 不好的預感第118章 沒一個簡單第190章 被罵三天多第26章 收復九江郡第106章 人才啊人才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07章 肖遙的選擇第56章 邀請與好處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145章 切磋勝華雄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67章 僥倖殺波才(上)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39章 第一屆科考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32章 靈山有靈藥第17章 曹操跑路了第144章 吃貨最可怕第70章 公元199年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192章 凱旋與徵辟第40章 戰後的打算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75章 曲終人散去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30章 真無雙割草第29章 襲軻比能部第25章 大漢的新貴第65章 陳氏欠君恩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106章 趁火來打劫第105章 回還與急報第109章 狂熱的銷售第25章 肖遙納樊氏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8章 關羽的消息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64章 朱儁慾火攻第39章 夜襲終戰篇第36章 打完好收工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60章 開發與移民第170章 收徒的條件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1章 楚皇帝李明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93章 硬仗與擊潰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173章 瘋狂刷經驗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48章 敵襲與應對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127章 最驚險生產第50章 呂布來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