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九品中正制

鏡頭稍微回到關中,或者說當劉廷再次甦醒,並且戒備地從牀榻上起來的時候,他們的大部隊已經進入函谷關中。

好幾萬的大部隊參與攻打李明,黑山軍甚至放棄太行山的基業南下設伏,沒想到這樣還是沒有能夠留住李明。不過這怪不了誰,誰能想到,李明已經能夠驅使大妖來助陣。

“我們爲了打贏李明,投入了那麼多,爲什麼結果還是失敗了?”劉廷躺在牀榻上,喃喃自語,只是遲遲沒有人回話。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申夜,似乎不在他身邊。三十多年下來,他已經習慣了在思考的時候,有申夜在身邊,當了王和皇帝之後,他也有獨立思考的時候,不過遇到什麼重要的問題,他還是習慣去把申夜叫過來。

“申夜呢?”劉廷隨口問了句。

“申金吾至今未歸……”親衛搖了搖頭,“申金吾決定啓動北邙大陣,帶着二十多個道士留在那裡。”

“蠢貨!觸發大陣根本就不需要他親自動手!”劉廷頓時怒吼起來。不過轉念一想卻又明白了,陣基石是大漢秘寶,申夜也不好隨便交給別人使用。

“他還沒回來?”劉廷只覺得如今亂糟糟的,失去申夜之後,他發現自己居然失去了決策的能力。他甚至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纔好,一種強烈的不和諧感席捲而來。

“至今仍然沒有消息……”親衛搖了搖頭。

如此等了三天,申夜一直沒有消息,最終在第五天收到消息,申夜和二十多個道士,已經在北邙山被殺。當時的情況,也通過漢魂的情報人員,陸續匯聚過來。

“仲達,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消息來得太突然,劉廷有點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司馬仲達,也就是司馬懿是個25歲的年輕人,司馬家全族投靠朝廷,司馬朗和司馬孚都在朝廷任職。唯有次子司馬懿加入漢魂,成爲情報人員。

或者說是被申夜發展出來,作爲接班人來培養,這也是如今劉廷會找到他的原因。

“事情是這樣的……”司馬懿把偵查到的情報緩緩說出來,沒什麼感情渲染,不過還是很好的把當時發生的事情,通過一些零碎的片段還原了回來。

“你很不錯!”劉廷愣了一陣,“以後你來擔任金吾衛吧!”

“謝陛下!”司馬懿拱手領命,他很清楚金吾衛意味着什麼,這相當於是天子近臣。

讓司馬懿下去休息,劉廷卻是不斷回憶着申夜最後對他說過的那些話。前方已經傳來消息,袁紹已經被袁譚所殺,整個冀州也已經落入李明手中。

馬騰在幷州站穩了腳跟,孫堅坐鎮函谷關,暫時也沒有讓李明打過來。饒是如此,失去了河內和河南尹,再加上冀州,朝廷的地盤在不斷削弱。五萬朝廷精銳在戰場上陣亡,對於李明那邊來說,最多隻是破了一層皮,對於朝廷來說卻是傷筋動骨。

“沒有十年估計沒辦法主動進攻,不過他那邊估計不會給我們十年時間!”劉廷很清楚,接下來的日子,要進入被動防禦的狀態。這次的決鬥,完全就是完敗。

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南中的戰況,不得不說申夜最後的安排還是奏效,南中地區最終奪回了兩郡,江州的守將嚴顏可謂是功不可沒,數次擊退了彭虎和肖遙的攻打。

也多虧了那邊的環境因素,畢竟那邊顯然不適合組裝重型投石車。只是一想到這種武器,劉廷就很鬱悶,李明有這種利器,以後他們要攻城略地,他們拿什麼來抵擋?

回到皇宮已經一天,他最終還是決定首先把陳羣找了過來。沒有了申夜,他需要有一個辦法,來平衡各個門閥。他們必然會趁着這個機會,爭取更多的權力。劉廷突然意識到,他身邊如今真的是一個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沒有。

“是朕負了你……”劉廷看着空蕩蕩的御書房,低聲沉吟道。有些事情其實就是這樣,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然後伴隨而來的便是追悔莫及。

“陛下,議郎陳羣前來覲見!”近侍前來通報,表示陳羣已經在外面等候。

陳羣來自潁川陳氏,在大漢也算是頗有名望的經學和政治家族。周武王把長女大姬嫁給舜帝三十三代後裔嬀滿爲妻,封於陳地,建立陳國,奉祀舜帝。嬀滿死後諡號爲‘胡公’,爲陳胡公,乃潁川陳氏先祖。

陳羣的父親陳紀,曾任大鴻臚,受黨錮之亂下野隱居,在士族中頗有名望;爺爺陳寔爲太丘縣長,與鍾皓、荀淑、韓韶等以清高有德行聞名於世,合稱爲“潁川四長”。

或許是荀氏支援李明而得到好處的關係,陳家投靠朝廷也是頗爲盡心盡力。科舉制度能夠順利推廣下去,申夜的謀劃功不可沒,但沒有陳氏的幫忙,怕也沒那麼容易。

“陛下!”陳羣進入御書房,朝着劉廷行禮。

“這次決戰,我軍損失頗重,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怕要進入守勢。但最關鍵的是,申夜罹難,其他世家怕會抓住機會爭取權利,朕不希望現有的政策被推翻,愛卿可有良策?”劉廷決定相信陳羣,畢竟那是申夜推薦的人才。

“陛下,如今的局勢,如果不放出一些好處,怕世家們只會不斷咬住不放。既然如此,不若主動讓出一些好處,這樣他們反而沒有了攀咬的機會。臣有一個想法,如果順利的話,可以讓各個世家互相攀咬,然後陛下從中受益,甚至可以趁機平衡各個勢力,讓某些勢力爲陛下所用!”陳羣緩緩說道。

“哦,愛卿有何良策?”劉廷聞言,當即來了興致。

“臣的這個構思,便是九品中正制!”陳羣提出他的看法,“楚國已經進行政治改革,內閣制度和各部制度,很適合他們大楚,卻不適合我們大漢!臣嘗試思考過,最終得出的結論,便是比較適合我們大漢的九品中正制!”

“具體如何?”劉廷自然知道李明的改革,他們的改革是建立在李明對臣子的絕對掌控下,各個世家不得不妥協的結果才能推行。反之大漢不行,隨便搞內閣制度的話,君主的權力很有可能會被架空,尤其是現階段的情況下。

“具體便是……”陳羣把九品中正制的具體內容說了出來,這個制度繼承大漢的選官制度,又和科舉制度直接掛鉤,關鍵是創造出一個讓世家攀咬的環境,的確適合大漢現狀。

“你是個人才,以後朕應該與你多親近親近!”劉廷聞言點點頭,陳羣的確很不錯。

第141章 以修羅之名第8章 赴任與爛賬第81章 事情的經過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94章 誣陷與裁定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66章 蘭臺裡選書(下)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24章 根本不過癮(上)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78章 夜曲與心跡第91章 可惡的土人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15章 籌碼與妥協第53章 天級存傳說第75章 見面打一架第68章 李明的身世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79章 你是我新娘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9章 宴請與商議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13章 血殺與修羅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62章 硬抗到最後(下)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124章 封賞與約戰第33章 我們要報仇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33章 統御的作用第115章 荀府的夜宴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15章 初聞練炁法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52章 三怪物傳說第19章 大風破陣槍第48章 豪帥嚴白虎第9章 打出的威名第96章 連續升兩級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57章 漫天的石雨第169章 童淵與趙雲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111章 歸宅與提議第81章 袁紹的投降第30章 真無雙割草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70章 從朋友開始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50章 爽快級斬將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118章 水軍的初戰第130章 農業新理念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175章 衛氏的責難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88章 不好的預感第141章 以修羅之名第97章 萬事已俱備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54章 民心猶可用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38章 李衝的孝義第104章 妖丹的作用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2章 雒陽動亂起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70章 收徒的條件第54章 拉攏與謀劃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96章 大破廣宗縣第85章 宣傳與定位
第141章 以修羅之名第8章 赴任與爛賬第81章 事情的經過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32章 第一個從屬第94章 誣陷與裁定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18章 空城與破局第166章 蘭臺裡選書(下)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24章 根本不過癮(上)第154章 李明被吃了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33章 沛郡的攻伐第78章 夜曲與心跡第91章 可惡的土人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15章 籌碼與妥協第53章 天級存傳說第75章 見面打一架第68章 李明的身世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79章 你是我新娘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9章 宴請與商議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113章 血殺與修羅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62章 硬抗到最後(下)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31章 慘勝猶如敗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105章 張寶的罩門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124章 封賞與約戰第33章 我們要報仇第123章 方術士辛秘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33章 統御的作用第115章 荀府的夜宴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15章 初聞練炁法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52章 三怪物傳說第19章 大風破陣槍第48章 豪帥嚴白虎第9章 打出的威名第96章 連續升兩級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57章 漫天的石雨第169章 童淵與趙雲第37章 你又變強了第111章 歸宅與提議第81章 袁紹的投降第30章 真無雙割草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70章 從朋友開始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103章 激辯與目的(上)第50章 爽快級斬將第42章 考生入考場第118章 水軍的初戰第130章 農業新理念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175章 衛氏的責難第80章 漢獻帝殞落第8章 廢立與刺殺第88章 不好的預感第141章 以修羅之名第97章 萬事已俱備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54章 民心猶可用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32章 加料的軍糧第95章 幕後有黑手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38章 李衝的孝義第104章 妖丹的作用第57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2章 雒陽動亂起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59章 席捲的趨勢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70章 收徒的條件第54章 拉攏與謀劃第22章 九品中正制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96章 大破廣宗縣第85章 宣傳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