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孫堅入南陽

大漢朝廷,針對南越國的存在做出明確回覆,甚至通過聖旨向全天下宣佈:

南越國爲叛賊勢力,並非獨立的國家。否定南越國主合法性的同時,宣佈只要心繫大漢的交州世家,可以暗中積蓄實力,等待王師抵達。不過有一個家族例外,那就是士氏。

士氏投敵,罪不可恕,王師南下,全族族誅。其他依附於士氏的家族,最好認清楚實施情況,願意臨陣反正或者主動投降的,朝廷將不追究其投敵責任。

即日起,孫堅部正式開拔,朝廷勒令袁術離開南陽郡,同時任命袁術爲豫州刺史。

西域那邊運回的錢糧已經陸續到位,大宛國願意歸順大漢,並且獻出一萬匹大宛馬作爲誠意,讓人心動的是,其中有一百多匹靈獸級別的戰馬。

靈獸級的戰馬,劉廷專門派人培養,同時賜予立下汗馬功勞的武將們,一人一匹。馬騰、馬超、孫堅、孫策和程普等將領都有份。

這些戰馬其實比不上赤菟,赤菟已經是接近於妖獸級別的存在,不過同樣每一匹都是難得的極品良駒,速度上遠非凡馬可比。

“朝廷打算南征?”李明也是七八天後才收到消息。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進入到農曆六月份,眼看就要進入夏季。這個時候屯田兵會稍微輕閒一些,按照最初的計劃,他們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訓練,唯有夷州那邊不會,他們會繼續建設新的家園。

“孫堅被任命爲徵南將軍,已經在雒陽開始集結起三萬部隊,其中兩萬騎兵,一萬步兵,另外還有五萬輔兵,號稱十萬大軍。他們即將南下,走以前我們走過的那條路,進入南陽郡內。”王御緩緩說道,

朝廷的詔書是按照慣例下發,南征的情況卻是王允偷偷派人送來的。王允在長安的地位,因爲王御的關係不是很好,不過憑着以前的人脈和名望,倒也不至於被冷落。最終發揮出了足夠的能力,並且隨着王凌進入軍中服役,王允也稍微得到了劉廷的重視。

“攻城略地可不是隻靠兩萬騎兵就能做到的,朝廷的底線是哪裡,打下南陽郡,還是一路南下到桂陽零陵一帶?”李明看向王御。

“這個沒說,不過你不是傻瓜,朝廷諸公也不會是傻瓜。既然派出了兩萬騎兵,換言之朝廷的目的應該是南陽或者豫州,就看袁術有多蠢!”王御緩緩說道,“五萬輔兵裡面,有一萬工程營,還有一萬攻城器械營,甚至還有三千軍醫,日曜你怎麼看?”

“我們的編制,朝廷看來一直有在留意。我們兩個都在派遣人手到對方治下刺探情報,讓人鬱悶的是,他們只需要打探到一點情報,就夠他們受用無窮。反之我們得到許多情報,也不過如此!”李明聳了聳肩,總不能讓他派人過去朝廷,向劉廷索要專利費吧?

漢律裡面,可沒有關於專利費的設定。基本上一項技術出了揚州,怕是到了江北,別人怎麼用還不是他們的事情。

“關鍵還是袁術,就這樣賺了一個豫州刺史。”李明冷哼一聲。

“朝廷需要他作爲我們之間的緩衝,如果他夠聰明的話!”王御笑道。

看得出來,朝廷對揚州的情況還是很瞭解。也知道李明這貨不是打算乖乖當一個臣子的,至於有沒有進一步打探到一些其他的情報很難說。不過很顯然,現在不是討伐揚州的最佳時機。畢竟比起一個名義上還順從的漢臣,南越國的建立對漢室的威望損害更大。

“假道伐虢的概率有多大?”李明看向王御。

“不排除,所以最好讓他們從南郡南下,同時讓太史慈和張郃他們做好準備。當然,也包括在甘寧,不得不說,半年前你扁了他一頓後,他乖巧了不少!”王御說道。

半年前那是討伐袁術之後,甘寧說要和李明切磋一番,結果被扁了一頓。這位還沒有覺醒先天之炁,無論武力還是敏捷都比不上李明,結果一開始已經不言而喻。

“倨傲不羈孩子背後,總有一顆需要關愛的心靈吧?”李明微笑着點評道。

十天後,時間進入到六月中旬,朝廷部隊開始南下,先頭部隊抵達了南陽郡的丹水縣。

朝廷等着袁術的正式回覆,或者說全天下的人,都在等着袁術的回覆。袁紹幾天前知道這件事情後,在與公孫瓚和黑山軍兩線作戰的情況下,還是派人給袁術送了一封信。

放棄南陽,固守豫州!信函的內容便是這個,南陽已經是四戰之地,別說曹操虎視眈眈,只說朝廷也必然要收復,更別說南陽郡本來就屬於荊州,劉表也不會坐視不理。

“袁紹以爲,他自己是家主了嗎?放棄南陽,固守豫州,我tmd不是他的下屬!”袁術看着袁紹的信函,直接就摔在地上,踩了幾腳。

“主公,固守南陽頗爲不智,荊州劉表已經調集部隊在新野一帶駐紮,曹操那邊估計也不會坐視不理,如今南陽三路合圍,南陽已經失去了原本的作用。與其在這裡浪費兵力,還不如固守豫州!”楊弘出面前所,閻象也從旁附和。

“我知道!”袁術大口大口的呼着氣,他或許衝動,或許容易失去理智,但他並不蠢。

深深的吸了幾口氣,袁術到底還是正式下達了命令:“勒令陳蘭和雷薄,帶着人馬離開南陽郡!不過也不能那麼便宜他們,命令他們把所有錢糧都給帶走!”

“這樣只怕對主公的名聲有影響!”袁滂站了出來,他可以想象被帶走了糧食的百姓,日子過得會有多麼悽慘。

“朝廷會幫助他們!”袁術直接反駁。

“這樣也會讓朝廷,很輕易就得到南陽百姓的心!以後我們要回到南陽郡,只怕百姓就不會支持我們!”袁滂進一步諫言,或者說他本身就不畏懼什麼。

“好了好了,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一個兩個平時都如同啞巴一樣,如今卻都跳出來說着說那的。”袁術頓時意興闌珊起來。

袁術到底還是撤軍了,很多人印象之中,袁術會力拼的情況沒有出現。朝廷大軍以孫堅爲主,陸陸續續調集五萬戰兵,十萬輔兵進入南陽郡。

隨着袁術撤軍,劉表居然讓軍隊撤出了南陽郡,退回襄陽駐守,是以朝廷軍隊兵不血刃,便佔據了整個南陽郡。

“這個秋天,估計會很熱鬧……”一道道情報不斷朝着宛陵這邊匯聚過來,李明得知朝廷大軍已經正式入主南陽郡後,不由得嘆了口氣。

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4章 新手大禮包第41章 李明說科舉第64章 潛入雒陽城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15章 酣暢戰一場(中)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78章 夜曲與心跡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7章 論功與孫堅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100章 駐軍豫章郡(中)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8章 赴任與爛賬第36章 寒門的無奈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2章 上任揚州牧第27章 燉肉與偵查第4章 公元194年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38章 潁川多俊傑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4章 公元194年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130章 農業新理念第166章 蘭臺裡選書(下)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43章 弩末與終結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31章 系統的升級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4章 韓當的指點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25章 槍挑建御雷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77章 收服張文遠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109章 嘉獎與班師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97章 李明VS張樑第102章 求救與定計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22章 殺豬與烹煮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64章 聞下邳陳氏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139章 深山種植園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102章 還有誰不服第5章 學醫與驚聞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00章 高傲與代價第27章 封王或封侯第91章 匪情與誘餌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3章 歷史的慣性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63章 劉廷的底牌第83章 旺夫的彭蝶第56章 魚兒已上鉤第102章 還有誰不服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155章 還有點意思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16章 真正的大禮
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4章 新手大禮包第41章 李明說科舉第64章 潛入雒陽城第6章 應召與拒召第9章 別和我比壕第80章 典傑與啓程第15章 酣暢戰一場(中)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162章 朝廷的賞賜第52章 某乃黃漢升(下)第78章 夜曲與心跡第187章 我們中計了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45章 劉廷與帝心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7章 論功與孫堅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98章 推廣與自願第100章 駐軍豫章郡(中)第6章 審訊與總結第8章 赴任與爛賬第36章 寒門的無奈第39章 歌舞與引戰第2章 上任揚州牧第27章 燉肉與偵查第4章 公元194年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16章 同人不同命第38章 潁川多俊傑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20章 傀儡道兵符第52章 後續的瑣事第4章 公元194年第113章 且渡江北伐第130章 農業新理念第166章 蘭臺裡選書(下)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43章 弩末與終結第183章 招攬與急報第31章 系統的升級第71章 諸暨縣變化第14章 韓當的指點第137章 一人一袋箭第122章 公元192年(上)第10章 義診與計劃第83章 雨夜的來客第125章 槍挑建御雷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77章 收服張文遠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109章 嘉獎與班師第78章 途徑餘暨縣第97章 李明VS張樑第102章 求救與定計第45章 廢掉的左臂第85章 宣傳與定位第68章 僥倖殺波才(下)第22章 殺豬與烹煮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54章 符篆與總攻第64章 聞下邳陳氏第127章 雷法與追人第139章 深山種植園第41章 地級的奧秘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13章 呂布的決意第102章 還有誰不服第5章 學醫與驚聞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4章 董卓欲廢立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100章 高傲與代價第27章 封王或封侯第91章 匪情與誘餌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26章 人情與敵情第3章 歷史的慣性第71章 基礎與進階第5章 吾乃呂奉先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94章 深夜的《梁祝》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7章 接管與挑釁第14章 拔牙與炒作第63章 劉廷的底牌第83章 旺夫的彭蝶第56章 魚兒已上鉤第102章 還有誰不服第82章 武技的秘密第155章 還有點意思第129章 幕後的算計第16章 真正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