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明說科舉

“看來這一屆的考生都很熱情……只是這樣我根本出不去了!”李明站在府衙門前,看着眼前裡三圈外三圈的考生,頓時頭痛的看向身邊的張默。

“都讓開,楚公要出來!”張默會意,立刻帶着許褚幫忙開路。同時也不得不戒備,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刺客躲在人羣之中,趁機暗殺。

用刺客暗殺敵軍首腦,可以說是最節省成本的戰爭方式。李明一死,李衝這些後裔根本鎮不住場子,整個地盤四分五裂是必然的結果。就如同劉廷若是死去,如今的朝廷同樣會四分五裂,至少馬騰和孫堅必然會重新成爲一方諸侯,更別說已經進入西域的曹操。

“各位考生!”李明一陣小跑,隨即跳到了已經準備好的高臺上面,“感謝各位給李某一個薄面,參加這次科舉考試。李某人一直認爲,傳統的孝廉制度,已經沒辦法滿足朝廷的用人需要,同時也會讓許多寒門子弟,失去出仕的機會。

人生短暫,我們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等待?我也不希望,有真正才能的人,因爲所謂虛無縹緲的‘德行’二字,一身才華沒辦法發揮作用。在李某看來,一個人的德行是否有虧,應該由朝廷的監督制度來判斷,而不是某個名士隨便說說就能作數!

爲了適應新時代的新需求,李某和諸位同僚,嘗試召開科舉制度,把揚州、豫州和徐州作爲試點,爲朝廷用人制度的改良,提供經驗和方案,讓更多的人才,不至於被埋沒。”

“哇!”許多考生聽了,只覺得滿腔熱血,不過更多人卻是有點心寒,李明這番話,顯然不僅僅是挑釁朝廷的孝廉制度,甚至是打算全盤否定所謂的‘名士’效應。

關鍵還是監督機制這點,以前所謂的監督,主要是依靠輿論的監督,說穿了就是世家和‘名士’的監督。只說某人‘德行有虧’,那麼就能把免了某人的官位,孔子誅少正卯,儒家的那些嘴臉,不外乎如此。改革後從主觀判斷變成客觀判斷,換言之就是否定儒家的地位,開始偏向法家。

“呵呵,看來這次科考之後,只怕坊間要謠傳主公提倡法家理念,走酷刑酷吏的路線了!”郭嘉笑吟吟的看着高臺上的李明。

“對於某些存在來說,家主的執政理念本身就是嚴酷無情……”李優卻是不以爲然,走法制路線,唯一吃虧的,無非便是這些一直享受着‘特權’的世家大族而已。

“只是這樣一來,對剛剛打下的豫州和徐州的統治,會變得困難不少。”郭嘉嘆道。

“這些郡同樣是在前線,與其慢慢收心,還不如快刀斬亂麻!放在幾年前,家主還需要和他們慢慢商量,到了如今,他們有什麼資格再與家主討價還價?”李優冷哼一聲。

與此同時,李明已經把他的理念說了出來,並介紹了科舉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意義。反正對外的宣傳,便是作爲朝廷的試點,得到經驗再交給朝廷進行全國推廣。

至於到底要‘試’多久,多久才‘全面推廣’,還要看朝廷的意思,又或者李明什麼時候把關中給佔了,真正得到了這個天下,那麼自然可以推廣下去。

“各位已經知道科考的重要性,那麼我稍微說明一下這一次科考的注意事項,還有具體內容。眼看還有兩天就要科考,我希望大家早早做好準備!”李明看向衆人。

原本還在喧譁的衆人,頓時閉上了嘴巴,顯然比起李明的執政理念,這次科考的內容纔是他們值得關注的。

“科舉考試製度,以前前所未有,所以這次也不爲難大家,把大家都召集了過來考試。我們在城外,已經設置好了專門的考場,完全足夠各位入座考試。考試時間爲三天,明天辰時正是入場,不過要提前兩刻鐘到場檢查。

除了筆墨硯臺之外,所有考生不能再帶片紙進入考場,一經發現,將被取消考試資格!若有夾帶、小抄等行爲的,取消這次考試資格,同時登記造冊,以後若你們能考上,這個履歷也會伴隨你們一輩子。李某在此,希望各位不要自誤!”李明看向衆人。

考生們聞言,才知道這次考試的要求是如此的嚴格。不過這樣剛好,剛好能考出真水平,至少不必擔心有人通過作弊過關的情況。

“進入考場後,你們有三天的考試時間,期間我們會安排好隔間,給你們休息和考試,也有專門的茅廁,午餐和晚餐也會有供應,當然晚上也會提供熱水給你們洗漱。這三天時間,你們都要在考場裡面逗留,直至考完三場,或者提前放棄科考。”李明繼續說道。

“呀!”很多考生聞言頓時驚呼,考試居然要考三天時間,這三天還都要住在考場裡。

“辰時兩刻開始髮捲,酉時一到立刻收卷。每人都會提供一張空白的草稿紙,若不夠還能向監考的小吏索取,時間說多也多,說少也少,你們好好把握。聽到收卷鐘聲響起,所有人必須要停筆,鐘響還在動筆者,這一天的考試成績作廢。”李明再次說道。

考生們都鬆了口氣,幾個時辰下來,沒理由寫不完。

“三天的內容,李某也不妨說一下,好讓大家有點心理準備!”李明繼續說道,而這句話剛說完,周圍又變得靜悄悄的。不同都是,所有人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

李明接下來要宣佈的內容,將很大程度決定,他們是否能夠考中,也難怪如此緊張。

“第一天考試!”李明比了第一個手指,“主要是綜合能力考覈,不僅有經義,同時也包括了一部分數算,天文地理、工商和農業方面的知識都有。這一天的考試,主要是看看你們的知識累積程度!這一天的考試雖然也作爲取士的參考,但並不重要!”

衆人聞言,頓時又鬆了口氣,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個大綜合測試,真的是要了不少人的老命。

“第二天是策論,考官會給出兩個題目,你們來針對這兩個題目來進行回答。第二場考試纔是關鍵,各位考生務必的慎重作答;第三天考的是時事政治,各位根據如今華夏的形勢,各抒己見,就天下大勢的發展進行點評,文體不限,哪怕你用白話文都可以,有本事用詩詞歌賦也行,這道題目考驗的是各位的大局觀,當然你們要奉承我,我也不介意!”李明笑了笑,緩緩說道。

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就是兩天後,你們即將面對的科考內容。你們還有兩天的時間,好好去複習,同時也不要累着。畢竟三天的科考,考驗的不僅是你們的才華,也考驗你們的意志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好了,沒事了,大家散了吧!”

“轟”的一聲,衆人頓時就四散而去,顯然是忙着找書複習去了。

第50章 陽謀對陽謀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111章 賊勢與定計第38章 夜襲技能篇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136章 喧囂的秋季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62章 東城縣魯家第3章 不想當親兵第139章 深山種植園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7章 論功與孫堅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24章 李衝的婚禮(下)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47章 新縣與匪情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24章 遁甲門郝浪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190章 被罵三天多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8章 圩集的影響(上)第78章 呂蒙的醒悟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85章 獻上玫瑰酥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188章 都給我留點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11章 各自的成長(2)第40章 齊聚與華佗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27章 血爆VS神速(下)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31章 系統的升級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54章 定點與多點第127章 蠻力破符陣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34章 絲路已打通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109章 嘉獎與班師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75章 曲終人散去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50章 陽謀對陽謀第86章 治所的遷移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76章 衛家的目的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67章 李儒圍綺羅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173章 瘋狂刷經驗第12章 正式的決裂第182章 賣柴的青年第133章 袁閥的獠牙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22章 拐走少年郎(上)第152章 項狼的隕落第18章 許仲康認主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73章 準備開飯吧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119章 背鍋俠許貢(上)第83章 諸葛亮離去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27章 血爆VS神速(下)第96章 大破廣宗縣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91章 匪情與誘餌第39章 歌舞與引戰
第50章 陽謀對陽謀第7章 真實的江南第147章 鼠災與希望第111章 賊勢與定計第38章 夜襲技能篇第180章 雄師再出徵第136章 喧囂的秋季第68章 張默的睿智第62章 東城縣魯家第3章 不想當親兵第139章 深山種植園第124章 我在即城在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7章 論功與孫堅第122章 奴僕與家兵第30章 李明收祖郎第57章 郡守跪下了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24章 李衝的婚禮(下)第110章 帝都雒陽城第46章 人約黃昏後第25章 老朽名左慈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47章 新縣與匪情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24章 遁甲門郝浪第84章 感情需經營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78章 完虐與意向第41章 勸諫與發現第190章 被罵三天多第185章 引出而殲之第18章 圩集的影響(上)第78章 呂蒙的醒悟第22章 李明當先鋒第12章 各自的成長(3)第19章 論勢力潛力第85章 獻上玫瑰酥第76章 三十年河西第107章 不就是書嘛第188章 都給我留點第86章 進入冀州境第11章 各自的成長(2)第40章 齊聚與華佗第141章 抉擇與決定第77章 鍛造與肖遙第27章 血爆VS神速(下)第45章 榜單發放日第41章 先天體與炁第71章 羽絨與棉花第31章 系統的升級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54章 定點與多點第127章 蠻力破符陣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34章 絲路已打通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81章 典傑VS肖遙第109章 嘉獎與班師第34章 決定與凱旋第75章 曲終人散去第101章 戰敗和俘虜第50章 陽謀對陽謀第86章 治所的遷移第144章 回還與樓空第84章 李儒的投效第181章 劉廷的陰謀第79章 逼周尚攤牌第176章 衛家的目的第17章 李明VS許褚第67章 李儒圍綺羅第138章 發奮的肖遙第61章 戲志才認主第173章 瘋狂刷經驗第12章 正式的決裂第182章 賣柴的青年第133章 袁閥的獠牙第122章 烏程縣告急第114章 招攬與建議第13章 罵陣和算計第42章 控制諸暨縣第22章 拐走少年郎(上)第152章 項狼的隕落第18章 許仲康認主第46章 信函與情感第161章 匈奴的武道第73章 準備開飯吧第194章 偷渡者蔡琰第61章 去徐州買糧第119章 背鍋俠許貢(上)第83章 諸葛亮離去第13章 神奇的藥劑第27章 血爆VS神速(下)第96章 大破廣宗縣第85章 局勢的變化第129章 倭人的認慫第93章 章安縣解圍第91章 匪情與誘餌第39章 歌舞與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