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

秦州城。

成紀縣戶曹書辦劉顯腳步匆匆走進陳舉的書房。平日裡劉顯總是竭力學着士大夫們的閒雅從容,總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行走時方規矩步,少有如今這般倉促,甚至可以說是惶急。

書房中,秦州道上赫赫有名的陳押司,正貌似悠閒坐在桌邊喝着茶湯。一名秀麗脫俗的侍婢手持茶杵,研磨着產自福建的入貢團茶——雖然只可能是最爲普通的一品團,而不是隻供御用、有金箔包裝的一斤二十餅的龍團和鳳團。但能弄到一塊,也是難能可貴。

拈着茶杵的纖手嫩如蔥管,白皙如玉。手腕輕轉,便將雪白的團茶研磨成末。注入滾水後,水脈翻騰,似有無數花鳥蟲獸浮現於水中,繼而又悄然隱去,如此絕妙手段,如是與人鬥茶,甘拜下風者不知凡幾。

陳舉侍婢嚴素心的茶藝,在秦州城中也是頗有點名氣。青茶盞,白茶湯,被一對柔若無骨的玉手端到陳舉眼前,茶香撲鼻,看她素手烹茶的韻律,似與舊日並無兩樣。

可再看原本保養得甚好的陳舉,雖然端坐在茶桌邊,舉杯而飲。但濃濃的憂色纏繞在眉間,顯得心神不寧,全不知味。才幾天工夫,他鬚髮間都已經有了星星點點的斑白。一見劉顯進來,陳舉便對侍婢一擺手,“素心,你先收拾了出去。”

嚴素心輕聲應了,低頭收拾起茶具。而陳舉連茶盞都忘了放下,上前急問道:“怎麼樣了?韓三回來了沒有?!”

劉顯頹然搖頭:“沒有回來。”

嚴素心悄步出門,只聽得陳舉在身後房中怒叫:“沒回來?他怎麼還不回來!延期不歸,他想作死不成?!”

“爹、娘,終於等到了嗎?”嚴素心低聲喃喃,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她腳步不停,淚水卻難以抑制的從眼眶中溢出,“老賊,你也有今日!”

書房內,劉顯從袖子裡摸出了一份蓋着硃紅色大印的公文遞給陳舉。他嘆氣聲很無奈:“韓三被張守約留下了。這是五天前甘谷城發到州衙的公文,說是要留韓岡在甘谷聽候指揮,但到今天才轉發來縣衙中。這件事就算有過,也被張守約擔下來了。韓岡攀上了張守約,現在是有恃無恐。”

韓岡是在成紀縣有差事的衙前,按法度,張守約無權將其留用。但誰敢爲了一個衙前而跟一路都監過不去?

就連李師中都不會做的事,成紀知縣怎麼可能有這個膽子?

即便陳舉能瞞着知縣私發一份公文去甘谷要人,如果張守約不加理會,丟到一邊,甚至拿去擦屁股,還能把官司打到李師中面前去?

韓岡算是逃出生天了——靠着張守約的幫助。陳舉一陣怒起,但轉眼他便平靜下來,無奈苦笑。

韓岡其實早就脫離了他的掌握……

裴峽谷蕃人慘敗的消息早在戰後的第三天就已經傳到陳舉的耳中,單是因爲這事,曾經與陳家來往了幾十年的末星部就跟他翻了臉,直接殺了陳舉派到部中聯絡的親信。在末星部看來,他們是上了陳舉的惡當。能在被伏擊的情況下擊敗兩倍的族中精銳,護送着輜重車隊的又怎麼可能會是普通的民夫?

但陳舉也一樣暴怒,是近百人去埋伏人數不過四十的車隊啊!整整兩倍的兵力——

怎麼還會敗?!

怎麼還能敗?!!

怎麼還敢敗?!!!

難怪末星部一年不如一年,被隆中部壓着打。

還有董超、薛廿八兩人,是死是活,是投了韓岡,還是繼續聽命於他陳舉。這些陳舉都不知道。再加上黎清那混賬東西,到了甘谷後連句話也沒傳回來,讓他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倒是韓秀才在伏羌城射了向寶家奴一箭,才幾天整個秦州就傳得沸沸揚揚,但都鈐轄家連個屁都沒放。而向家商隊回到秦州的第二天,從向府後門就擡出去個席子包裹,直接擡到了化人場,說是急病而死,恐有疫症,要儘快燒掉。

都近臘月了,有個哪門子的疫症?

堂堂都鈐轄拿韓三都沒轍,他區區一個押司還能將韓三如何?

曾經仗着威勢,陳舉將成紀縣視作自家的後院,直以爲憑藉三代人近百年的積累,自己的地位如同鐵打的一般。但現在看來,卻不過是一層窗戶紙,不見韓岡費什麼手段,就給戳得到處是洞。

劉顯原本就是臉色蒼白,現下更是如紙一般,“押司,現在該怎麼辦?”

陳舉緊緊捏着茶盞,啪的一聲輕響,薄胎青瓷在他的掌心碎裂。滾燙的茶水潑了出來,他卻恍若不覺。這幾日陳舉都睡不安穩,多少次在噩夢中驚醒,渾身都是冷汗。每次醒來,夢裡的一切都已模糊不清,猶能記得的,是在鼻尖心頭繚繞不去的濃濃血腥,還有每次都會出現在夢境中的那對太過鋒利的眉眼。

“放出消息去,我給一百貫的賞格。有關韓岡的事,有一條,我付一條的錢,有十條,我付十條的錢!先把韓岡的底摸清楚。”

陳舉咬着牙,韓岡不死,他如何能安心!

劉顯點頭應了。

“還有,他的父母不是逃到鳳翔府去了嗎。找人把他們弄回來……不!”陳舉改口,神情更爲狠厲:“讓他們得個急症,看韓岡會不會趕去鳳翔盡孝!”

“是在半路上……?”

陳舉瞥了劉顯一眼,眼神森寒,戶曹書辦慌忙應是。

“你再去找王舜臣。什麼都不必說,直接給他一百兩金子,如果他不收,再加一百兩。”

韓岡沒回來,王舜臣卻回來了,可見兩人的交情還未拉得太近。兩百兩金子足以兌上五千足貫銅錢,陳舉不信一個赤佬能有多清高。因爲韓岡,他已經將家裡明面上的財產用去了三分之一,而暗地裡的家財也大半暴露在外,現在再用上五千貫,其實也算不得什麼了。

“什麼都不說?”

“王舜臣是聰明人,該知道怎麼做。”

劉顯點頭記下。又故作輕鬆地勉力笑道:“有押司你這幾招,我便不信,小小的村措大還能翻了天去。如果他死了,都鈐轄肯定高興。”

陳舉沒理劉顯在說什麼,他右手捏着額頭,血淋淋的左手一下下的在桌面上敲着。嗒嗒的響聲持續了許久,突然停下了,陳舉臉色泛着鐵青:“經略司王機宜是前日回來的吧?”

劉顯茫然點頭,不知陳舉爲何如此發問。

“王機宜前段時間可是在伏羌城?!”陳舉的聲音問得更急。

“王機宜主管蕃部事務,所以這幾個月,都是在邊境的各處城寨來回走動。達隆、者達、安遠、通渭,還有甘谷、伏羌,他……”劉顯的聲音又頓住了,一個讓他全身冷透的念頭從心底浮起:“押司,難道……”

“……你說他有沒有碰到韓岡?”陳舉幽幽發問。

“不會!不可能!絕不可能!”劉顯拼命搖着頭,但他的否認連自己都難以說服。計算時日,裴峽谷一戰以及韓岡抵達伏羌城的那一日,正是王韶從北面趕回來的前兩天。從甘谷到秦州,快馬一日可至,而王韶是跟甘谷城的報捷信使一起回來,他和他的護衛的十幾匹坐騎,據說有兩匹倒斃於馬槽中。

甘谷當時已然平安,還有何要事須王韶不惜馬力,也要全速趕回?除了裴峽谷之事,陳舉和劉顯想不出其他理由。而韓岡正是當事人,王韶不可能不向其問明來龍去脈。

陳舉又恨起末星部來,如果能在裴峽中將韓岡一衆一舉剷除,就算有後患,也能栽到別的部落身上。但現在有這麼多活口在,誰能保證陳舉他和末星部不會暴露出來?

“只是一個機宜文字,又有什麼可怕!”劉顯叫起來,只是他聲音越響,越是顯得心虛。

“時間吶!”陳舉的雙手都在抖着,面色慘白,“從王韶回來,我們到底耽誤了多少天?!”

經略司機宜雖然權重,但品秩不高,畢竟不是經略安撫使。如果陳舉能傾其所有身家,發動他的一切關係,還是能拼上一拼。可耽誤的時間卻追不回來,王韶從北面返回,自己卻沒能在第一時間反應,現在王韶還會再給他們時間嗎?

“老爺!老爺!不……不好了!”陳家的老管家這時跌跌撞撞地奔進內院,衝到書房,已是上氣不接下氣。

“什麼不好?!”陳舉瞪眼怒道:“待會兒去領二十棍家法!”

“老……老爺!老爺恕罪,”管家心中一慌,喘得更加厲害,“門外……門外……”

他“門外”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但陳舉和劉顯已經不需要聽他再說了。只聞得前院轟然一聲巨響,陳家宅院的大門被人猛然撞開。兩扇厚重達數百斤的門板向後倒去,撲起滿地的灰塵,將幾個家丁壓在了下面。

一個粗豪雄壯的聲音隨即在前院響起:“灑家奉經略相公之命,捉拿西賊奸細陳舉、劉顯,及二人親族、黨羽。凡有妄動者,一例格殺勿論!各自細細搜檢,莫走了陳、劉二賊!”

管家面色如土,舌頭忽然間也不打結了:“門外是王舜臣帶着兵給圍上了!”

半刻鐘後,陳家的宅院中,各處仍有着搜捕的喧囂,但王舜臣已經站在書房中,俯視着腳下。在他身前,兩名被指名要緝捕的罪魁陳舉和劉顯捆得如糉子一般,被強按在地上,等待王舜臣發落。

陳舉和劉顯一貫是衣冠楚楚的士紳模樣,但如今,兩人衣服被扯破,頭髮披散着,臉上更是有着擒拿時留下的青紫傷痕。

劉顯面色猙獰,過往刻意表現出來的雍容氣度全不見蹤影,他在地上用力掙扎着擡起頭:“王舜臣,你別得意!等我們出來,有你哭的時候!”

“出來?是再投胎嗎?”王舜臣自眼底瞥着他,冷笑着:“爺爺就等你十八年!”

一腳踢開劉顯,他又在陳舉身邊蹲下,低頭獰笑道:“你不是要殺三哥嗎?怎麼樣?現在是誰殺誰?”

陳舉臉色蒼白,三代人建立的基業被一個身份卑微的窮措大一腳踢垮,而陳舉的自信,也隨之東流,唯一記得的是要給陳家留個香火,“王將軍……”他向王舜臣腳邊挪了挪,仰起的臉上擠出一個諂媚的笑容:“只要王將軍你肯放人帶個口信去鳳翔給小人的兒子,給我陳家留條生路,小人願把家裡舊日藏的窯金都獻給將軍,足足一萬貫!”

“呸!”王舜臣一口濃痰吐在他臉上,“這時候倒肯服軟了?!過去害人的時候,怎麼不見你饒人一條生路!想想你家三代害了多少人?積了多少陰德?!實話告訴你,去追捕你家兩個兒子的人早走了,追不回來了!走,帶他們回去!!”

王舜臣押着陳劉二人回到外院中,陳舉的一衆家眷哭哭啼啼地被趕了過來,都用繩子綁成了一串,誰也逃脫不了。另一邊,陳家的數十名僕役和婢女被圈在一邊,也都是哭喪着臉,小聲抽泣着。

唯有一名身着白衣的秀色侍女,懷裡摟着個小女孩,寧寧定定地站在角落裡。王舜臣多看了她一眼,卻見她的一雙眼睛只死死地盯着陳舉,頭髮上,一朵白花在寒風中晃着。

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二十三章 虛實(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四)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變故(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九)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
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二百五十章 新議(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二十三章 虛實(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八)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四)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變故(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六)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九)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