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

韓岡並不知道京中他岳父和大舅哥現在的困擾,他現在正在接待他的二舅哥。

大過年的,就算要見面,也是韓岡這個女婿去京城拜見岳父岳母。但王旖終於有了身孕的消息,被韓岡命人急報東京城的岳父家,王安石夫婦聽了之後,也不管是不是過年,就立刻讓王旁帶着一堆滋補的藥材來探望。

韓岡親迎了王旁進衙,問過岳父母安好,又設宴款待。到了晚間,韓岡安排了王旁在偏院中睡下,回到房中,王旖卻還點着蠟燭,坐在桌邊沒有睡。

“怎麼還不睡?”韓岡進來後就問着,孕婦可是要多休息的。

王旖轉過身,遞上來一封信。

韓岡拿着信紙,有些糊塗:“這是……”

“是娘寫給奴家的私信。”

“……是說了什麼不能給仲元知道的事?”韓岡一下就明白過來。

如今託人寄送的信函,有的封口,有的不封。不過託自家人帶的信件,就不可能塗了糨糊或是火漆上去。王雱寫給韓岡的信,王旁也許會看。但吳氏寫給女兒的信,王旁怎麼也不會有心去看的。

“還是二哥和二嫂的事。”王旖話聲中帶着憂鬱。

韓岡瞥了一眼手上的信,吳氏寫得倒是一筆好字,一手的快雪時晴讓只擅楷書的韓岡自愧不如。只是信中的內容,韓岡沒有去看,直接放到了桌上。想來除了要王旖安心養胎的話,就是家裡的事,且多半是在說王旁。

王旁與妻子龐氏不合,因爲兒子長得不像自己,日夜吵鬧不休。這一事,韓岡在與王旖成親之前就已經知道,現在快一年了,王旁夫妻的關係還是沒有改善,看起來反而更惡化了。

韓岡明白,王旖將岳母寫給她的私信交給自己看,是想自己能幫着解決這個問題,可他在這方面卻一點經驗也沒有。

“仲元夫妻倆的事,我這個做妹夫怎麼開口?”韓岡搖搖頭,沒有興趣摻和。

自己的那一個才兩歲的內侄,的確不像王旁,但也不像王雱,或者說並不像王家的人。可龐氏本就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且又不是早產的惹人疑竇,還能有什麼猜疑?相貌不似父母的世上多有,怎麼也不能作爲證據。可王旁卻認定了那不是自己的兒子,誰來說都沒用。

“二哥只是認死理,官人你跟二哥一向合得來,能不能開解一下。”王旖拉着韓岡的衣袖,像個小女孩兒一樣輕輕搖着,輕聲問着:“好不好?”

認死理就是偏執。而偏執是一種病,韓岡知道這一點,但要說救治,他可沒轍。精神病醫生或者說心理醫師不是光靠說話就能解決問題,許多時候還要用藥。而且以自己的行事作風,從來都是簡單明快,做事都是快刀斬亂麻一般。糾結的家務事真的不是他所擅長的,而且摻和親友的家中事,他也沒有這個習慣。

韓岡有心拒絕,但看見王旖擡着頭,波光盈盈的眼中盡是祈求,泫然欲泣的樣兒,心中也不由得一軟:“開解不好說。這方面的事,你越提他就會越火,我這邊就陪着仲元多散散心好了。”

王旖破涕爲笑,瞬間綻放的笑容如春花一般燦爛。

韓岡摟着她過來,“照我說,要真的不行,還是讓岳父安排個差遣,讓仲元出去做點事。天天見着,當然容易看着生厭。隔着遠了,日子一久說不定就會掛念起來。”

王旖聽着轉過臉來:“官人是不是天天看着奴家也生厭?”

“胡說什麼吶!”韓岡反手彈了下王旖的額頭,“我可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王旖捂着頭:“騙人。”

“是真的!”

韓岡賭咒發誓,嬉鬧了一陣,王旖才又理着披散下來的頭髮,將話題說回去:“二哥要到明年才滿二十五。爹爹怎麼會爲他請官家特旨?”

韓岡拍了拍額頭,竟然忘了這一茬。進士等有出身官員不到二十歲,蔭補官不到二十五歲,都不可任實職,只有天子特旨可以例外。韓岡是個例外,但他不覺得王旁有資格例外。

“要不,讓仲元出去尋師訪友也可以……”韓岡說到這裡,突然愣了愣,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打的這個主意!”

王旖乖乖地縮在韓岡懷中,“大哥也是怕爹爹日夜煩心,所以跟娘說了,讓二哥到家裡來住上一段時間。”

“我這邊就不煩心了?你大哥還真是會使喚人!”韓岡知道自己又有的頭疼了,“要拖住可不容易,我也沒有多少時間陪他。我看還是找點事請你家二哥幫忙吧。”

怎麼都是自家事,能幫一把就幫一把。而且自己的夫人又是冰雪聰明,自家要是隨便敷衍的話,她一下就能看破。因爲王旁的事,弄得自家吵起來,可就是太蠢了。

當然也是因爲王旖是自己的枕邊人,無意用心機待她。換做是外人,他多年磨鍊出來的臉皮和口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

第二天,韓岡就拉着王旁去城外。此時還沒有到上元節,縣中雖然年假已過,可過年的氣氛還很濃。衙門裡也沒什麼事要處理,韓岡上午就可以出城去。

由於糧價降了下來,物價也都跟着降了,白馬這邊的百姓,至少在過年時,還是有着輕鬆的笑容。只是到了城外,漸漸靠近了流民營地,就能看到一片緊張的勞動場面。

在此時,救災最常用的策略就是以工代賑,讓流民中的精壯能填飽肚子,卻又累得沒有造反的力氣。流民身無餘財,又沒有儲備,一家老小都靠着衙門裡安排的活計來掙佣錢。一天一個壯勞力能掙上百十文,買米買炭,再買些日用品,一天的工錢將將夠用。

至於韓岡,他付給流民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錢,而大部分是庫中的稻穀和小麥——平常糧店裡賣的米麪,都是十成的穀子,出七成的粉或是米。但流民自己來磨,甚至能出到九成。連麥麩和米糠都不放過——現在在白馬城外,已經安頓下來的七八百流民,都有着事情來做。

“他們在做什麼?”王旁就指着圍着個軲轆的一羣人,不時地還能從那羣人中聽到咚的一聲悶響。

“是在打井!爲了抗旱,現在縣中四處打井,而且要深過二十丈的深井才保證出水。”韓岡說着,將他提拔井十六開鑿自流井的事也說了一通。

王旁聽了有了點興趣:“愚兄素來只見過泉眼,但開鑿出來能自動吐水的深井,還真沒有聽說過。開成了沒有?”

“沒有!”韓岡搖頭,“井十六的深井倒是鑿成了,但卻不是自流井,井水的水面的確上涌,但到了兩丈深的地方就不再上升了。不過這個深度足以使用手壓式唧筒,用浸了油的絲麻作爲活塞填縫,以竹筒爲本體,上下提動搖把,就能將井水給提出來。”

“又是唧筒取水。”王旁笑着,他對韓岡的發明沒有多少一探究竟的興趣,道:“玉昆你真是什麼都能變得出來。”

“這也是沒辦法,要是有自流井,小弟還要費那等氣力作甚?”韓岡無奈地說着,“其實自流井,在蜀中多一點,關西那裡也有。這次沒能一次頭給打出來,多半還是運氣不夠的緣故,沒有找準水脈。不能算是井十六水平不夠,我這邊也是犯了點迷糊,只打一眼就正好撞上自流井,也不可能能有這等好運。”

說着韓岡又嘆一口氣,望着這一片黃河大堤下的平原。從近到遠,都是一色地只見泥土的土黃色,完全沒有半點正常年景的冬日,積雪覆蓋原野的景色。“這件事其實就跟之前岳父要開汴口、鑿河冰的情況一樣,我這邊也算是急得沒辦法了。從去歲來此上任,三個月來一滴雨一片雪都未見。地裡出苗只有一半。明年開春若是沒有水,想補種都沒辦法。要是真有一口自動冒水的深井,不知能澆灌出多少田地。”

從這口深井中提出來井水清澈甘甜,沒有普通井水的澀味。可沒能打出自流井,井十六還是失望不已。與近在咫尺的官身錯失,使得這位井師一下變得頹喪起來。韓岡倒是安慰了幾句,又賞了不少銀絹作爲獎勵。無論如何,旱澇保收的一口好井,就算不能自流,也是人人爭搶的寶貝。

韓岡還是想要能自流的井水,自然的辦法不行,那用機械的辦法也可以。他打算將其改造成自動提水的裝置,“小弟的懸賞已經貼出去了,用風車驅動或是畜力驅動都可以,只要能汲出水來。就看哪一個聰明人能拿到五十貫的賞錢了。”

“希望能早一點有人揭榜。”王旁看過乾裂後的土地,心中也爲之黯然,今年的災荒只會更重:“如果真有人能發明此等機械,那可是善莫大焉。不知會有多少百姓爲此而感恩戴德。”

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二)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撲朔(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遷(十)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
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四)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八)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二)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撲朔(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遷(十)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