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

章惇不是來跟韓岡鬥嘴皮子的,徑直坐了下來。

待韓家的下人送上涼湯,全都退下去後,他方開口,“玉昆,你可知太上皇后御內東門小殿了?學士院今晚也鎖院了。”

“哦,誰這麼好運?”

不論是御內東門小殿,還是學士院鎖院,這都是拜除兩府重臣的標誌。

原本學士院鎖院,是爲了防止拜除宰輔的消息還沒公佈,就泄露於外,但這一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蘇頌要進西府了。今日鎖院,只是照規矩,其實有等於無。

章惇搖搖頭:“自然是蘇子容。”

“也該他了。”

“說得是。”章惇沒有就蘇頌的事多說,又道:“呂升卿被彈劾了,是陝西憲司。”

“蔡持正有心了。”韓岡冷笑了一聲。

韓絳如今是百事不理;被貶斥在外多年的曾布,手還沒那麼長;張璪、章惇也都不可能。能出手,會出手,只有蔡確一人。

兩件事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沒什麼好說。

“呂望之今天上了殿。”章惇繼續跟韓岡通報着。

“嗯。”

“請太上皇后開內藏庫,犒賞百官三軍。”

“應有之理,現在也只有內藏庫有錢。”

章惇猶豫了一下,還是開了口:“呂望之要鑄新錢。鐵錢一文,青銅折五,黃銅折十,紅銅當五十。”

“呂望之要鑄異色新錢?”韓岡揚起了挺直的雙眉,他真的是很驚訝,聲音都微微變了調。真的是不要臉了,怎麼都想不到。但他隨即又笑了起來,“這個不是好事嗎?”

“就知道玉昆你會這麼說。”

韓岡想要的是什麼,章惇當然十分清楚。但人又不可能總是保持理智?呂嘉問做得實在難看,更像是挑釁。來之前,還是擔了點心。見他果然沒有大發雷霆,也是稍稍鬆了口氣。

“太上皇后也沒想到呂望之會用玉昆你的方略。還發了通火,只是因爲是玉昆你的提議,不便駁回。”章惇笑道,“不過呂望之也算是向玉昆你低頭了,新錢發行後,他也沒臉居功。”

“他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韓岡笑道,“免得到時候做不好,又往小弟我身上推。”

“這倒不至於。太上皇后眼裡也揉不得沙子。”章惇隨即跳過了呂嘉問,對韓岡道:“年號也定了。”

“這麼快。太常禮院那邊是吃了什麼藥?”韓岡表示了一下驚訝,問道,“定了什麼?”

“元祐。”

韓岡也是覺得耳熟,只是沒什麼印象。

同時還是有些驚訝:“不用天佑了?我還以爲至少會能有這兩個字。”

“太常禮院進呈的年號裡面,有個天佑安國。”

果然是不能小瞧太常禮院禮官們的臉皮厚度,天佑這麼好的詞,他們怎麼都會想辦法塞進去的。

“天佑安國很不錯,太上皇后爲什麼沒有選?”韓岡問章惇。

“還有一個明泰,也一樣不差。”

日月安泰,也是不錯的年號,同樣貼合現在的情況。但向皇后也沒用。

“太常禮院進呈的就是這三個年號?”

“就這三個。”

有天聖、明道兩年號在前,向皇后不可能不明白天、明二字的用意。天佑安國、明泰、元祐三個年號裡面,只有元祐離垂簾聽政最遠。兩個應時的年號都沒有選,難道是皇后不想學章獻留後,想要保持謙遜的姿態?

這倒不是不可能。章獻明肅劉皇后,出身蜀地。蜀中出美人,真宗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眼巴巴地就想要一個蜀地美女。最後被獻上來的,就是曾經嫁給銀匠龔美【注1】、跟着從蜀中來京城的劉皇后。

論經歷,向皇后肯定比不上劉皇后。論潑辣,蜀中女子到了千年後都是鼎鼎有名,向皇后更是比不了。論膽魄,劉皇后敢穿着天子服去祭祀太廟,而向皇后,想也知道不可能。

“或許還是沒有那個心思吧。”韓岡猜測着。

“不是啊。”章惇一口否定,“太上皇后一時做不了決定,然後問了天子。”

“嗯?”韓岡終於動容,這情況可就不對了,“天子爲什麼選?”

“說是聽着覺得好。”章惇沉着臉,一點表情都沒有。

韓岡也沉吟起來。

太上皇后的心思讓人弄不清,而皇帝爲什麼選元祐,還是讓人想不通。可趙煦終究才六歲啊,如果是十六歲就得另說了。

數學上容易出天才,但文字攸關人心,再天才也不至於六歲就看懂文字內的含義。拆字解字雖是小道,本身淺顯,只是靠解字人的一張嘴,可也不是讀了兩天書都能瞭然於心。

“怎麼回事?”韓岡問章惇。

章惇嘆了一口氣,“愚兄也是想不明白。玉昆,你說怎麼辦?”

“心裡存着就是了。”韓岡搖搖頭,“也只能這樣。日久見人心,等着慢慢看吧。”

才六歲的皇帝,日子還長,現在尚沒有必要太放在心上。這話韓岡沒說出口,但章惇也是明白的,也不多說了。

將今日朝堂上的情況交代了幾句,讓韓岡早點將火器局的架子給搭起來,再跟韓岡說了些閒話,他便告辭離開。韓岡挽留了他一下,見章惇當真無意留下吃飯,也就罷了。

章惇方走,王旖就進來了,很奇怪地問着,“章子厚怎麼就走了?正讓素心去準備些下酒的小菜呢。”

“子厚他來幫人傳話的。當然無心多留。”

“誰?”

韓岡笑了起來:“總得給岳父一個面子。畢竟是你爹啊。”

王旖一頭霧水,韓岡的話說得沒頭沒腦的:“到底是什麼事?”

“記得爲夫前幾日上殿,給太上皇后出得幾個主意嗎?”韓岡問着,又解釋了一句,“就是造錢鑄幣的。”

王旖點點頭,她曾聽韓岡提過,雖然並沒有詳說,但大體上是知道的。“怎麼了?”她問。

韓岡笑了一笑:“呂望之倒是有心,全都給囫圇搬過去了。”

王旖啊地吃了一驚,然後就騰騰地心火冒起,氣憤道:“怎麼就有臉面這麼做?!”

“面子什麼的,都不是問題。只要呂望之將事情辦好,沈存中就上不來。他照樣能做着他的三司使,有個機會,說不定就進兩府了。只是爲了朝廷和百姓,爲夫怎麼也得忍着。”

說起來年號的事,韓岡不是很在意。還是那句話,還有十幾年呢,沒必要現在擔心。反倒是呂嘉問這個三司使,讓韓岡有些頭疼。人不要臉那真是沒辦法了。

“這事爹爹知道?”

“當然。呂望之怎麼可能不跟岳父說?”

王安石會幫呂嘉問,肯定是呂嘉問先登門去關說王安石的。

王旖小心觀察着韓岡臉上的神色:“官人不高興?”

“怎麼不高興?”韓岡呵呵笑着,“辦好了,是爲夫贊畫之功,辦不好,是呂嘉問無能。”他拍拍手,“勝則加功,敗則無傷,爲夫辛苦多年,終於可以做一個真正的儒臣了!”

什麼叫儒臣,就是隻要有一張嘴,剩下的都可以不要。可以說水利,說軍事,說治政,上諫君王,下督百官,但等到要他們去做實事,那就是搖頭——此非待遇儒臣之法!

比如司馬光,當年因黃河決口而起開二股河之議,他說得頭頭是道,可一旦要他去做“都大提舉修二股工役”,呂公著就說了,“朝廷遣光相視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職、待遇儒臣也”。

這就是舊黨大佬眼中的儒臣。

王旖知道自己的丈夫一向看不起這樣的人,一貫講究事功。現在一反常態,倒是在說氣話了。

對於朝廷政事,王旖不好摻和些什麼。韓岡說就聽着,不說也不多問。見周南帶人端着涼湯進來,便讓她給韓岡捶腿,自己則靜靜地幫忙捏着肩膀。

韓岡靠在躺椅上,眼皮半垂,半睜半闔間,周南胸前的春光倒是一覽無餘。

渾圓飽滿的乳脂白皙如玉,小拳頭一上一下,也隨之搖曳着。

周南的臉漸漸燒了起來,丈夫貪婪的目光,火辣辣地定在胸口上,她如何感覺不到,可手不願停,只是越來越沒了力氣。

韓岡默唸着夫人真是體貼,心情倒是逐漸就好起來了。只是肩膀上的一對小手,已經從按摩揉捻,變成了用力擰着。

小院中靜靜的。

雖然說不論是怎麼結果,都不會影響到韓岡。呂嘉問將事情辦得越好,韓岡就越有功勞。他的錢源論,也會得到更多的認同。

但要往下看呢?在整套方案的實行過程中,能提拔出多少有能力的官員?

韓岡計算過,只要把持好鑄幣和發行的位置。每隔三五年,就能將兩三名選人送進升朝官的序列中。

想想就覺得可惜。

就算是採用了韓岡的策略,但具體經辦的人,還是要佔去主要的功勞。除非現在韓岡站出來攻擊呂嘉問,否則就只能看着他用自家的方略,去培養他的人手。

但韓岡必須要給王安石一個面子。章惇趕過來,也正是想勸說韓岡。

現在宰輔們因爲擁立而站在了一起,可這樣的關係,還十分脆弱,需要不斷磨合和調整才能達到最穩定的結構。穩定的朝堂,對韓岡本人有着更爲巨大的利益,因爲呂嘉問而破壞掉,那就太虧本了,他也不可能去做。

“可惜啊。”

韓岡輕聲道。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遷(十三)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二)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上)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變遷(十三)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二)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一)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上)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