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七)

遊師雄也是張載的弟子,在同學中向以知兵著稱。不過他並沒有跟韓岡同窗就學的經歷,因爲就在五年前,也就是治平二年,他就已經中了進士。不過韓岡還是在張載門下見過遊師雄一面,雖然當時的主角是遊師雄,而韓岡則是在人羣外的看客。

現如今,張載門下的出色弟子,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聯繫。今年開春後,遊師雄轉任邠州軍事判官,這件事種建中在給韓岡的書信中提過了。可韓岡並不知道吳逵跟他的關係如何。一般來說,文官武官之間的鴻溝比渭河還要寬上一倍,而吳逵正因李復圭之案而憤恨不已,這兩天的閒談時,韓岡便沒提到遊師雄。只是現在看來,兩人還是有些交情的。

能見到聞名已久的師兄,韓岡也是喜出望外,寒暄了幾句,問道:“景叔兄今次至長安,是爲了拜見韓相公,商議軍事的?”

“愚兄這邠州軍判可站不到韓相公的軍議上去,只是到京兆府來要錢糧的。不過韓相公既然,說不得也得過來拜見一下。前兩天遞了帖子,今天終於能進去說上兩句。”遊師雄自嘲地笑了笑,瞥眼看到吳逵還竟然還在一邊站着,急道,“吳逵,你還不快進去,前面韓相公已經提到你的名字了!”

吳逵臉色驟變,給高高在上的宰相惦記上,可不一定是好事。他匆匆向韓岡告了罪,丟下手下的一隊人馬,飛快地走進了驛館中。

吳逵的親衛等在門前,但看門的守衛視他們爲麻煩,將他們驅趕得遠遠的。只是此處正是巷中風口處,風呼呼地颳着,如同刀劍切割着行人的皮膚。韓岡想讓他們換個地方去等候,不然遲早會生病。可這些廣銳軍的士兵一齊搖頭表示拒絕。

一路同行兩天,韓岡看得出來,吳逵在這些士兵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讓他們悚然待命。但吳逵也不是全靠威嚴來鎮壓麾下將士,噓寒問暖的事他沒有少做。他是把手下當自家人來看,要不然這些悍勇之人也不會安分守己地等在驛館外面。

吳逵進去了。韓岡和遊師雄不便再堵在驛館門前。由遊師雄帶領,往最近的一家酒樓走去,李信、李小六跟在後面。這次,換做了遊師雄發問:“玉昆,你與吳逵怎麼走在一起的?”

“不過是道上偶遇。前日暴雪,馬嵬驛牆倒屋塌,入住同一家客棧,正巧碰上了。”韓岡簡略地解釋了一下。

“原來如此,”遊師雄點點頭,轉而又問道:“玉昆,你從秦州過來,路上正好經過橫渠鎮,有沒有去看望一下先生?”

“今次運氣不好,先生正好得了蔡經略的書信去渭州了,沒能遇上。不過看到了新修的書院,大體上已經修得差不多了,明年開春前當是能進人了。”韓岡無奈地笑了一笑,他幾次經過橫渠鎮,都沒有機會跟他的老師們打個照面。

“新的書院有四分之一的功勞是玉昆你的。愚兄這裡都聽說了,今次興建書院全靠玉昆你送上的價值幾百貫的財帛,不然先生畢生所想的這座書院,至少要到一兩年後才能動工。”

“一點阿堵物而已,比起先生對小弟的教誨和栽培,不值萬一。”韓岡隨着遊師雄穿過兩條小巷,一邊笑着說道:“先生要辦書院,其既有此心意,做弟子的哪能不照辦。有事,弟子服其勞嘛。今次小弟還看到了先生劃的井田,的確有些意思。”

“有些意思?”遊師雄略略提高了聲調。

“有些意思!”韓岡很肯定地點着頭。僅僅是有些意思而已,井田這種已經消亡了的土地制度,在現實的生活中實際上根本沒有半點可操作性。

遊師雄這時在一間食鋪前停了下來,門面很小,也沒有樓層,與其說這是酒樓,不如說是街邊小店。

“這個食鋪雖然簡陋,但味道上佳,比起外面的大酒樓要強上不少。幾次來長安,都要到這間店中吃飯。”遊師雄帶着韓岡三人走進去,店家便迎了上來,引了幾人坐到了桌邊,倒了茶來。“正好可以慶賀玉昆你不日便要高升。延州的將士可是翹首以待多時。”

“不知景叔兄從何處聽來?!”韓岡聞言一驚:“小弟只是奉命進京而已,沒聽說要轉調鄜延。”

“怎麼還沒聽說啊,愚兄是從種彝叔那裡聽來的,當不會有假。”

事關前程,韓岡追問着:“種彝叔的信是怎麼說的?”

“種彝叔給愚兄的信中,提過有關玉昆你的事情,說玉昆你開設的療養院,還有沙盤軍棋,都是發前人所未發,連種五都深爲讚許。前幾封雖然沒明說,但看文字的意思,就已經是想要把玉昆你調到鄜延路去。而前日寄來的最後一封,已經點名玉昆你擔任鄜延路的管勾傷病事。”

“管勾傷病事?!……竟有此事!”韓岡臉上有了驚訝,心裡卻是罵開了。韓絳未免太小瞧人,管勾傷病是臨時差遣,根本不是正式的工作。想把他調到延州,好歹給個像樣的職司,管勾傷病事做兼職可以,不可能當成本職工作去做。

“怎麼,玉昆你不願?”韓岡沒有刻意掩飾他心裡的想法,讓遊師雄看出了他心中的不快。

韓岡聞言反問:“景叔兄,你當真以爲今次羅兀能成事?”

酒菜這時都端了上來,菜餚多是雞鴨,味道是難得的好口味。但他家的生意做不大,的確讓人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用兵‘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如果党項人今次沒有發覺延州那裡的動靜,出齊不意四個字,的確是做到了。”

“但接下來呢,孤懸在外的羅兀城,又能抵擋多久?”

在韓岡看來,不論韓絳和種諤都是太性急了。剛剛得到綏德城,便把眼睛放到了羅兀城頭。尤其是種諤,他老子種世衡的耐心一點都沒繼承下來。種世衡當年築起清澗城後,斷斷續續花了十年的時間,開闢荒田,收復蕃部,把清澗城的防禦體系打造如鐵桶一般。而正是有了清澗城這個基地,種諤才能在三年前徹底奪下綏德城。

“清澗城周圍十七處寨堡總計用了十年才修造完成,大順城到現在還在修築中,秦州的甘谷城,如今建起才三年,雖然地勢絕佳,但連成一體的附堡纔不過三處……聽說去年和今年便有兩次差點就被攻破掉。即便攻下羅兀,要想能穩守,不是三年五載可以見功的。”遊師雄不負知兵之名,在兵法上果然有長才,早就把攻打羅兀城的害處看透了。

韓岡很奇怪,“即是如此,景叔兄你爲何不去找種彝叔,怎麼跑來找我了?”

“玉昆你以爲到了這時候還會有人聽嗎?愚兄已經給種彝叔去了四封信了,沒少提這話,但就是沒有迴應。”遊師雄與韓岡互相敬了幾杯,此時多了點醉意,絡腮鬍子參差不齊,而當他眼神剔起,便更顯得兇悍。讓人不禁懷疑,他到底是不是進士。

“不知將此事說給王相公聽,會不會讓他警醒過來,改成了更好的做法。”韓岡像是在自言自語,很快就搖搖頭,“就算能夠說服王相公,但韓相公如今可是昭文相,會聽王相公的話?唉,可惜國事……”

如司馬光、韓絳這樣的朝廷重臣,對遊師雄剛剛入官五年的選人來說,都是要仰頭看的。哪可能如韓岡這般輕輕鬆鬆地提起來。而像韓岡一年跳過幾個臺階的情況,根本是個異數。普通一點的官員,少說也要費個七八年時間,才能能走完韓岡一年的道路。遊師雄雖然是進士出身,又做了五年官,但論起本官官階,比韓岡還要低上一級。

不過遊師雄沒有嫉妒的意思,他是按部就班,以進士之身,遲早會升上去的。放下心頭事,兩人繼續喝酒聊天,韓岡久歷世情,想要刻意與人結交,通常很容易就能打得火熱。遊師雄本就是他的師兄,互相聞名已久,今日一見,一番閒談下來,都覺得不負傳聞之名。

……

次日,處理完了一番緊急公務。韓絳在驛館中端起了茶盞,喝了兩口甘甜的茶水,問道:“不是說韓岡就在城中嗎?怎麼他的帖子還沒遞進來?”

聽命外出的親兵繞了一圈就回來了,他回來後對韓絳稟報:“回稟相公,韓岡今天已經啓程東去了。”

韓絳的臉色閃過一抹陰雲,不過轉眼間就消散了,他微笑着,像是在讚許:“無事幹謁上官,本是官場惡習。韓玉昆不從流俗,不媚顯貴,的確是難得。”

“元智,”韓絳叫來常爲他代筆的門客,“且去草擬一份奏摺,就說大軍北進在即,戰事一起,損傷難免,望朝廷速遣韓岡至延州。”

元智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問道:“……還是請朝廷遣韓岡至延州?”

韓絳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四章 流水(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八)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百零一章 火箭(九)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妄(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撲(中)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二百零六章 變故(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
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四章 流水(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八)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百零一章 火箭(九)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妄(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八)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撲(中)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二)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二)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八)第二百零六章 變故(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一百二十章 伎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