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鋒芒(二)

第330章 鋒芒(二)

一席話,聽得羅尚書心裡涼颼颼的。

羅尚書神色也凝重起來。他自己並無私心,只因爲京城太過重要,所以不支持將精兵都派出去。

可陸明玉這麼說,也極有道理。

萬一民匪鬧得厲害,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有個三四萬。朝廷慢吞吞地派一萬士兵前去,還有什麼用?

“民匪之禍,想來羅尚書和喬閣老比誰都清楚。”陸明玉的聲音再次響起:“儘快平亂,安撫亂民,纔是重中之重。”

“最怕沒及時平亂,亂民壯大了,一路闖到京城來。到時候後悔也遲了。”

陸明玉描繪的情形實在可怕。

四皇子的臉色也變了,忍不住插嘴道:“太子妃說的極是。我也以爲,應該早些派兵前去平亂。”

其實,四皇子一直都支持派精兵前去。奈何他這個皇子說話沒什麼分量,喬閣老羅尚書十分堅持,以致此事爭執不下。

喬皇后一直默不出聲,此時終於張口了:“本宮不懂用兵。不過,眼下皇上太子領兵在外,舉國出征,大魏絕不能再起民亂。本宮也覺得,還是早止干戈爲好。”

羅尚書終於動搖了,看向喬閣老。

喬閣老神色變幻不定,半晌才道:“精兵盡出,京城若有事,該如何?”

陸明玉眸光一閃,反問道:“京城的城牆最高最厚,守城的士兵有兩萬,守城的器械兵器齊全,存糧足夠京城百姓吃一年。再不濟,從官員府中抽調侍衛,或是招募壯丁,也能湊出幾萬人來。便是有人心懷不軌趁機作亂,難道守不住京城?”

喬閣老啞然無語。

陸明玉又說道:“這世間,沒有十成十的把握。凡事都有意外,都有萬一。不過是權衡之下,做出選擇而已。這件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今日就得定下章程,兩日之內要出兵。”

四皇子張口附和:“太子妃說的對。”

喬皇后也贊成:“那就儘快出兵吧!”

喬閣老終於不敵,不情不願地應下:“既然皇后娘娘和四皇子殿下都贊成,老臣也沒什麼可說的。不過,要派精兵,派多少合適?還有,以誰爲主將?”

陸明玉淡淡道:“具體事宜,等兵部的姚尚書來了,再商議吧!”

羅尚書暗暗鬆口氣。

太子妃倒也沒有攬權的意思嘛!也是,要派誰爲主將是兵部的事。姚尚書應該早就盤算過了。

衆人都沒說話,文華殿裡頓時陷入沉默。

氣氛有些凝滯。

喬皇后定定心神,溫聲安撫喬閣老:“喬閣老一片忠心,處處爲大魏着想,本宮心裡都明白。只是,平亂一事耽誤不得,得早些派兵。陸氏也不是有意針對喬閣老,喬閣老心中別介懷纔是。”

喬皇后親自出面打圓場,喬閣老不能不領情,聲音也緩和許多:“皇后娘娘放心,老臣若連這點胸襟都沒有,也不配爲首輔了。”

陸明玉也笑了起來:“是啊,母后就別擔心了。來之前我就和母后說過,喬閣老從無私心,絕不會爲了此事耿耿於懷。”

然後,笑吟吟地行了個晚輩禮:“我性子急,說話直接,不會拐彎。剛纔有冒犯之處,喬閣老別放在心上。”

這份翻臉如翻書的本事,令四皇子大開眼界。

以前一直覺得二嫂霸道又厲害,現在才知道,原來二嫂還有隨時變臉的能耐。

羅尚書捋了捋鬍鬚,心想喬閣老你今日輸得倒也不算冤枉。

喬閣老面色複雜,稍稍避開讓了這一禮:“太子妃娘娘這麼說,真是折煞老臣了。”

至此,氣氛總算大爲緩和。

就在此刻,內侍馬公公進來稟報:“姚尚書等五位尚書覲見!”

另外五位尚書,一同趕着進宮來了。喬皇后迅速和陸明玉對視一眼,張口道:“宣他們進來吧!”

……

姚尚書等五人緊趕慢趕地進宮來,一路快步未曾停歇,初春的天氣硬是走出了滿額的汗珠。沒來得及擦拭,就進了文華殿。

然後,衆臣也被陸明玉的出現驚了一驚。

皇上不在,朝事爭論不休,皇后娘娘出面情有可原。太子妃怎麼也跟着來了?

陸明玉一改片刻前的犀利,語氣溫和:“我伺候母后前來,不會多嘴多言。諸位只管議事,無需顧慮我在此。”

姚尚書等人定定心神,先向喬皇后行禮。

喬皇后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此時也不慌了:“都平身吧!朝中因民亂一事起紛爭,四皇子心中憂急,已經稟報本宮了。本宮今日召你們前來,就是要商議個章程,早日出兵平亂。”

此言一出,姚尚書心中暗喜。

聽話聽音。可見喬皇后已經說服喬閣老羅尚書了。

果然,喬閣老再張口,話風也轉了過來:“皇后娘娘所言甚是。姚尚書說一說,要儘快平亂,派多少精兵纔是?還有,朝中誰適合做主將?”

姚尚書果然早有思慮,立刻說道:“速戰速決,抽調兩萬禁衛軍一萬守城軍,以孫將軍爲主將,立刻出兵前去平亂。”

孫將軍也是老將了。當年永嘉帝起兵時,孫將軍是永嘉帝麾下猛將,驍勇過人,立下戰功無數。後來年歲大了一些已經很少領兵。不過,論作戰經驗之豐富,無人可及。

如此一來,京城就剩一萬禁衛軍和一萬守城軍了。

喬閣老還沒來得及皺眉,刑部楊尚書便接過話茬:“從今日起,京城開始宵禁,加強巡邏警戒。另外,四處城門,關閉兩個,只留兩處城門。如此,守城兵少一些也能支應。”

姚尚書又看了四皇子一眼。

四皇子福至心靈,立刻主動請纓:“我做督軍,一同隨軍平亂!”

總算有些擔當。

這等時候,身爲皇子確實該挺身而出。如此,也能迅速安定人心。

姚尚書心裡滿意,張口問戶部尚書:“戶部可能在兩日之內準備好糧草?”

高尚書頭頂將禿,說話鏗鏘有力:“能!”

衆人意見一致,也沒什麼可多說的了。

喬皇后舒展眉頭:“好,此事就這麼定了。”

(本章完)

第534章 兄弟第344章 交心第585章 後續(一)第437章 歸京(一)第599章 認罪(一)第387章 驚聞(一)第291章 冊立(二)第500章 結親第378章 穩住(二)第543章 新婦(二)第239章 紛亂第413章 喜訊(二)第121章 大戲(二)第170章 新婚第182章 升位第687章 道別第656章 驚變(二)第581章 援兵(二)第474章 母女(二)第185章 相送第404章 主謀(一)第122章 良人(一)第607章 卒中(三)第426章 相聚(四)第640章 勢弱第41章 心意第660章 駕崩(三)第502章 提議第705章 番外之翁婿(一)第17章 蛻變第520章 輪流第151章 出嫁(二)第273章 早產(一)第267章 捷報第208章 安胎第485章 拒婚(一)第530章 歸來(二)第4章 家人第465章 規矩(一)第100章 婆媳第672章 重傷(一)第453章 歡聚(二)第458章 中宮(一)第626章 真相(一)第718章 番外之遠行(二)第285章 添丁第18章 母女第430章 離宮(一)第689章 安葬第185章 相送第52章 孽債(一)第255章 傷痛第13章 驚人第153章 拜堂第332章 亂局第662章 瞞天(一)第249章 回府第46章 退讓第637章 雲涌(一)第300章 示警第56章 交鋒(三)第178章 蘇妃(一)第16章 好戲第564章 驚聞(二)第182章 升位第586章 後續(二)第612章 憐憫(二)第26章 父子第361章 敗仗(二)第457章 忠心(二)第466章 規矩(二)第484章 較量(四)第409章 紛亂第529章 歸來(一)第319章 離別(一)第214章 安胎(二)第325章 好戲第594章 大軍(二)第577章 驚變(二)第72章 下馬(三)第229章 徹查(一)第249章 回府第157章 前塵(二)第490章 聖眷(二)第117章 觀禮(一)第103章 風波(二)第566章 隱瞞(一)第347章 女兒第557章 楊嬪(一)第108章 殷勤第132章 新婦(二)第642章 意外(二)第262章 撐腰第317章 忠奴(一)第255章 傷痛第245章 後續第598章 牽連(二)第669章 動亂(五)第541章 大婚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
第534章 兄弟第344章 交心第585章 後續(一)第437章 歸京(一)第599章 認罪(一)第387章 驚聞(一)第291章 冊立(二)第500章 結親第378章 穩住(二)第543章 新婦(二)第239章 紛亂第413章 喜訊(二)第121章 大戲(二)第170章 新婚第182章 升位第687章 道別第656章 驚變(二)第581章 援兵(二)第474章 母女(二)第185章 相送第404章 主謀(一)第122章 良人(一)第607章 卒中(三)第426章 相聚(四)第640章 勢弱第41章 心意第660章 駕崩(三)第502章 提議第705章 番外之翁婿(一)第17章 蛻變第520章 輪流第151章 出嫁(二)第273章 早產(一)第267章 捷報第208章 安胎第485章 拒婚(一)第530章 歸來(二)第4章 家人第465章 規矩(一)第100章 婆媳第672章 重傷(一)第453章 歡聚(二)第458章 中宮(一)第626章 真相(一)第718章 番外之遠行(二)第285章 添丁第18章 母女第430章 離宮(一)第689章 安葬第185章 相送第52章 孽債(一)第255章 傷痛第13章 驚人第153章 拜堂第332章 亂局第662章 瞞天(一)第249章 回府第46章 退讓第637章 雲涌(一)第300章 示警第56章 交鋒(三)第178章 蘇妃(一)第16章 好戲第564章 驚聞(二)第182章 升位第586章 後續(二)第612章 憐憫(二)第26章 父子第361章 敗仗(二)第457章 忠心(二)第466章 規矩(二)第484章 較量(四)第409章 紛亂第529章 歸來(一)第319章 離別(一)第214章 安胎(二)第325章 好戲第594章 大軍(二)第577章 驚變(二)第72章 下馬(三)第229章 徹查(一)第249章 回府第157章 前塵(二)第490章 聖眷(二)第117章 觀禮(一)第103章 風波(二)第566章 隱瞞(一)第347章 女兒第557章 楊嬪(一)第108章 殷勤第132章 新婦(二)第642章 意外(二)第262章 撐腰第317章 忠奴(一)第255章 傷痛第245章 後續第598章 牽連(二)第669章 動亂(五)第541章 大婚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