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結親

第500章 結親

大魏共有四處精兵,分別是陸臨執掌的滎陽軍、廣平侯麾下的孟家軍、濮陽侯統領的趙家軍,還有樑大將軍統領的御林軍。

幾位皇子妃和太子妃,正出自這些將門。

到了五皇子這兒,大魏江山平定,基本沒有大仗可打,武將們在朝堂中的分量漸漸減弱。永嘉帝必然會擡舉文官,和武將們抗衡,這是帝王心術的平衡制約之道。

之前所謂和陸家結親聯姻,不過是設下的計謀。李昊料定了陸家絕不會應,藉此事離間天子和東宮的父子情。

這些文官,在武將們勢壓朝堂的時候,團結一致對外。現在戰事平息,朝堂裡文官們分量越來越重,不過,文官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派系也漸漸明顯。

文官以喬閣老爲首,禮部羅尚書和喬閣老一個鼻孔出氣。另一派,就是吏部的餘尚書。工部金尚書,和餘尚書私交甚篤。

戶部尚書一心掌管國庫,從不參與黨爭。刑部尚書是根牆頭草。

李昊真正想爲李昌求娶的,是吏部尚書府的姑娘。

“五皇子和餘家結親,殿下藉着聯姻,可以拉攏餘尚書一派。”廣平侯低聲道:“不過,此事急不得。餘尚書和喬閣老政見雖然不同,卻也是太子的支持者。”

太子李景,是永嘉帝唯一的嫡子,在一衆文官心中,李景天然就是皇位的繼承者。

而且,李景年少聰慧,平易近人,又在戰場立過無數戰功。儲君之位安然如山,輕易撼動不了。

想將餘尚書一派拉攏過來,不是易事。

“岳父所言,我心裡都清楚。”李昊緩緩說道:“岳父放心,我不會急着做什麼。等和餘家結了親,便有理由走動。此時急不得,也不能急。”

“好在我和五弟都年輕,父皇也是春秋鼎盛之年。我們多的是世間。”

廣平侯呵呵一笑,目中滿是欣賞:“說的沒錯。成大事者,一定要沉得住氣。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就能有這樣的耐性。”

李昊扯了扯嘴角,目中閃過一絲苦澀:“沒了親孃庇護,什麼都得靠自己,自然要成長得快一些。”

提起死去的蘇妃,廣平侯心裡也是百般滋味。

只是,以他的身份,不便多說,只能乾巴巴地安慰一句:“人死不能復生,看開些纔是。”

李昊深深呼出一口氣,衝廣平侯笑道:“岳父不必擔心。母妃離世已有一年,我爲母妃守完孝期,心裡也踏實多了。以後,我和雲蘿好好過日子,早些生個子嗣。”

“你這麼想就對了。”廣平侯笑着拍了拍女婿的肩膀:“人不能一味沉溺過去,總得向前走向前看。”

“對了,你別隻顧着低頭琢磨李昌的親事,也該爲皇上想一想。皇上登基這麼多年,一直領兵打仗,辛苦征戰。後宮就那麼幾個嬪妃,來來去去幾張老面孔,皇上怕是見也見煩了。”

李昊一愣,擡眼和廣平侯對視。

廣平侯衝李昊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男人嘛,天性都喜歡年輕貌美新鮮的。後宮那位王婕妤,就頗受皇上寵愛。如果能送朵解語花到皇上身邊……”

又拍了拍李昊的肩膀,卻沒再說下去。

李昊心中轉瞬閃過一連串的念頭,很快了悟,點點頭道:“岳父的意思,我都懂了。”

蘇妃一死,李昊在後宮中全無助力。時日久了,十分不利。

是該動腦筋想辦法了。

……

過了幾日,李昊私下向永嘉帝進言,爲李昌求娶餘府的二姑娘。

李昌再平庸蠢鈍,也是親兒子。

永嘉帝思慮一回,便召了餘尚書前來,提起了親事。

家中能出一位皇子妃,是何等尊榮體面。

文官又不比那些世襲的勳貴武將,一旦致仕榮休,家族就會面臨衰退的窘迫。和天家結親,以後家中兒孫想做官也便利得多。

唯一的不足,就是李昌又矮又胖,相貌平平,比起其餘皇子來差了一大截。

不過,天家也只這麼一個沒成親的皇子了。

餘尚書迅速權衡,然後恭敬地應道:“皇上天恩,相中了餘氏女。這是餘氏一門的榮幸。臣懇請皇上下旨賜婚,給餘家一個體面。”

永嘉帝心情舒暢,哈哈一笑:“好,朕明日就下旨。”

隔日,永嘉帝下旨,爲五皇子和餘二姑娘賜婚。

餘家上下激動地迎了聖旨。餘二姑娘的閨房裡,擠滿了前來道喜的親眷。

十五歲的餘二姑娘,相貌不算頂美,堪堪清秀。不過,她自幼飽讀詩書,擅長作畫,氣質嫺雅,一派大家閨秀的氣度。

衆人圍繞着道喜,餘二姑娘臉頰微紅,羞澀地垂着頭。

待衆人都散去,餘大太太滿心歡喜地對女兒說道:“皇上下旨賜婚,這等尊榮體面,世間少有。好女兒,你以後可是要做皇子妃了。”

餘二姑娘咬了咬嘴脣,輕聲道:“母親,我聽說,五皇子殿下相貌平平,且矮胖……”

“我的傻姑娘,”餘大太太笑吟吟地打斷餘二姑娘:“那可是天家皇子,身份再矜貴不過。能做皇子妃,是你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再說了,男子漢大丈夫,相貌如何不要緊。只要對你好,肯疼人,你這輩子都享用不盡了。”

話是這麼說,哪個姑娘不期望嫁一個英俊夫婿?

餘二姑娘嬌羞地應了一聲,再次垂下頭。

……

這一日,三皇子府裡也是人來人往,頗爲熱鬧。

李昌一直住在三皇子府裡,今日接了聖旨後,聞訊來道喜的宗親也不少。就連李晏也來了。

李晏笑呵呵地拱手道喜:“五皇子殿下大喜,太子殿下令我前來賀喜,恭喜殿下。”

李昌臉上的肥肉顫了顫,細長的小眼中射出憤怒的光芒。

總算記着李昊的反覆叮囑,從牙縫裡擠出幾句:“代我謝過二哥的美意。也恭喜你定了親,即將娶心儀的姑娘過門。”

李晏挑眉一笑:“同喜同喜。”

李昌心裡咬牙暗恨,哼了一聲。

他未必就那麼的喜歡陸明月,可被人生生搶走了,又是另一回事,心裡實在難平。

(本章完)

第133章 姑嫂第145章 添妝(二)第149章 教導第344章 交心第453章 歡聚(二)第65章 不散(一)第418章 波瀾(二)第3章 李昊第90章 賜婚(一)第653章 瘋癲(三)第420章 歸來(一)第276章 洗三第329章 鋒芒(一)第422章 歸來(三)第551章 散心(一)第34章 反目(一)第154章 夫妻(一)第12章 宮宴第270章 新寵(二)第175章 婆媳(一)第703章 番外之歸京(一)第474章 母女(二)第651章 瘋癲(一)第38章 春獵(二)第700章 番外之立儲(一)第621章 鶴唳(一)第165章 月下第231章 亂麻(一)第515章 血脈(一)第521章 出手(一)第67章 不清第612章 憐憫(二)第392章 兵臨(二)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第385章 變故(三)第650章 酒瘋第214章 安胎(二)第124章 婚期第344章 交心第276章 洗三第563章 驚聞(一)第593章 大軍(一)第169章 女婿第538章 口舌(二)第208章 安胎第48章 心動第58章 紛亂(一)第254章 波瀾第92章 賜婚(三)第416章 雪恨(二)第149章 教導第230章 徹查(二)第435章 新年(二)第171章 忠奸第479章 心思(一)第267章 捷報第405章 主謀(二)第245章 後續第498章 定親第430章 離宮(一)第436章 新年(三)第491章 及笄第79章 母子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第32章 招婿第133章 姑嫂第92章 賜婚(三)第151章 出嫁(二)第21章 團聚第133章 姑嫂第188章 爭鋒(一)第207章 嫉恨第261章 嫉恨第292章 沒臉第588章 審問(一)第431章 離宮(二)第697章 番外之李昊(一)第667章 動亂(三)第500章 結親第535章 父子(一)第311章 舊怨第540章 父子第263章 民亂第688章 出征第181章 遷怒第284章 臨盆第99章 隔閡第509章 規矩(一)第520章 輪流第53章 孽債(二)第79章 母子第36章 無力第400章 夜襲(一)第499章 甘甜第522章 出手(二)第28章 求娶(二)第723章 番外之歸寧(一)第495章 風波(三)第354章 平安(一)第656章 驚變(二)
第133章 姑嫂第145章 添妝(二)第149章 教導第344章 交心第453章 歡聚(二)第65章 不散(一)第418章 波瀾(二)第3章 李昊第90章 賜婚(一)第653章 瘋癲(三)第420章 歸來(一)第276章 洗三第329章 鋒芒(一)第422章 歸來(三)第551章 散心(一)第34章 反目(一)第154章 夫妻(一)第12章 宮宴第270章 新寵(二)第175章 婆媳(一)第703章 番外之歸京(一)第474章 母女(二)第651章 瘋癲(一)第38章 春獵(二)第700章 番外之立儲(一)第621章 鶴唳(一)第165章 月下第231章 亂麻(一)第515章 血脈(一)第521章 出手(一)第67章 不清第612章 憐憫(二)第392章 兵臨(二)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第385章 變故(三)第650章 酒瘋第214章 安胎(二)第124章 婚期第344章 交心第276章 洗三第563章 驚聞(一)第593章 大軍(一)第169章 女婿第538章 口舌(二)第208章 安胎第48章 心動第58章 紛亂(一)第254章 波瀾第92章 賜婚(三)第416章 雪恨(二)第149章 教導第230章 徹查(二)第435章 新年(二)第171章 忠奸第479章 心思(一)第267章 捷報第405章 主謀(二)第245章 後續第498章 定親第430章 離宮(一)第436章 新年(三)第491章 及笄第79章 母子第713章 番外之梁氏第32章 招婿第133章 姑嫂第92章 賜婚(三)第151章 出嫁(二)第21章 團聚第133章 姑嫂第188章 爭鋒(一)第207章 嫉恨第261章 嫉恨第292章 沒臉第588章 審問(一)第431章 離宮(二)第697章 番外之李昊(一)第667章 動亂(三)第500章 結親第535章 父子(一)第311章 舊怨第540章 父子第263章 民亂第688章 出征第181章 遷怒第284章 臨盆第99章 隔閡第509章 規矩(一)第520章 輪流第53章 孽債(二)第79章 母子第36章 無力第400章 夜襲(一)第499章 甘甜第522章 出手(二)第28章 求娶(二)第723章 番外之歸寧(一)第495章 風波(三)第354章 平安(一)第656章 驚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