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赫茲的鯨它叫Alice,它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在其他鯨魚眼裡,Alice就像是個啞巴。它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隻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它的頻率一直是與衆不同的。
Alice被科學家稱爲世界上最孤獨的鯨。我們每個人都和Alice一樣,生來孤獨又倔強,渴望被聽見,渴望難過時有人理睬,渴望擁有一個真正瞭解自己的人。而人和小鯨魚不同的就是,哪怕身邊已經有足夠多的人,卻總在某一刻是感覺到孤獨的,總有一刻只是大家的狂歡,而我什麼也沒有,那一刻宛如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單的孩子。
所以當蔡伊顏的弟弟把一條小海豚掛件給她的時候,那一刻,她就決定把它一直帶在她身邊,它讓她感受到一種陪伴的感覺,就是那種無論怎麼樣,還是一如既往地呆在她身邊,趕也趕不走,就想賴着她。它在她苦味的生活裡有了很大的希望,暫且就把它稱之爲她的靈魂伴侶吧。
用再多的話語去描述,總結來說就是,它可以說是那時候是對她意義非凡的存在。
當她決定把它給簡博時,就是在她多次疏遠他的時候,就是在他承受巨大痛苦的時候,就是在他處於高三這個乏味無趣只有學習學習的時候,她希望有一樣東西能陪伴着他,給他能量,亦如她所感受到的希望一樣。
在一個和往常一樣的自修課上,她小心翼翼地戳了戳他的後背,她掏出了放在她身邊很久的小海豚,把它和一條小紙條遞給了簡博。
那條紙條上的字改了又改,紙條換了又換,終於把她想說的話表達了出來。
“把這個小海豚送給你。希望它能懂你的難過,更希望它能治癒你。”
她不知道他收到它的時候的想法,也不知道他是否懂得這個小海豚的意義。但是她知道它對於他來說,是個特別的存在。
高三上中期,那個時候他們兩個又變回了前後桌,一次大考,他們需要佈置座位,原本的三個人的座位,搬成了一個人一個座位,搬了座位後她和他隔了一個位置。晚上覆習時,她開玩笑地和他說,“你要不要搬過來我這裡?”
她真的絲毫沒有想到,他當真了!而且下一秒立刻把座位搬到她隔壁,挨着她的桌子。
“你當真了???”
“那不然呢,還有假的?”
表面鎮定的她就這樣度過了一節自修,她連呼吸都屏住了,生怕發出一點聲音被他發現自己的異樣,似乎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在第四組最角落的她和他。
也許只是因爲她自己心理作怪吧,別人可能完全對此沒有興趣,但是處於當時那個環境的她,處於那個年紀那個時期的她,不可能是很瀟灑的,不可能覺得別人愛說就說去吧。
不出意料,她又一次造作了。“要不你搬回去吧?”
他假裝沒有聽到她的話似的,還是靜靜呆在那裡看書。她就像不得逞一樣,又說了一次,“不然你還是回去吧?”
這次他終於有反應了,用一種強硬的語氣說,“爲什麼要搬回去?”
然後他們的動靜引來了更多人看過來。她似乎有點惱羞成怒一樣,就是臉漲得有點紅,像是一種做了什麼被別人捉住的感覺。
“那我搬遠點不打擾你學習。”她把她的桌子移開了他的桌子七八釐米。
他像是要和她剛上一樣,隨她怎麼樣就怎麼樣,也不影響他依然不搬離那個位置。
只是,他的神情沒有來時的那種歡喜了,他的眉頭皺的比橘子皮還要彎折。
她當時沒有告訴他的就是,那一刻她真的是心疼死他了。所以她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又偷偷把凳子挪到他旁邊。
她趁他不注意,把手伸進他的校服口袋,也許是因爲她想給他一絲安慰,也許是想看看學霸的衣服和自己的有什麼不一樣,她不清楚。
悄咪咪地,小心翼翼地,她把她的魔爪伸進他的口袋裡,她摸到了好大一個破洞,還有,還有一個軟綿綿的小東西?
熟悉的手感,那個軟綿綿的小東西,她不知道把它拿在手裡多少次了,它的每一寸布料的構成,她都瞭如指掌。爲了證實她的想法,她把它掏出來了。他似乎感覺到她的手的力度了,側過身來。
小海豚。他們同時看到了它。
“我……我……"伊顏那種心情真的是無法言喻,那種證實一件事後的喜悅,真的是第一次有這種程度的開心……原來,很長一段時間,它不在他的桌子上,是因爲他一直都把它隨身帶着了。
他竟然比她自己還要珍惜它,哪怕校服換了一次又一次,怪不得,有時候他脫了校服放一旁,她不小心蹭到時,都覺得袋子鼓鼓的,那被她認爲是紙巾的東西,是她自己送的小海豚。
這也是第一次她感受到他對她的心意原來,原來不是假的……
也是從那刻起,她決定以後不要對他那麼壞那麼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