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鬆井真二被扁

在1882年壬午事變爆時,李鴻章因爲丁憂回肥西,暫由兩廣總督張樹聲北上津門,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事宜。

當張樹聲得知事變,立即果斷的派出丁汝昌,吳長慶,馬建忠率領數艘軍艦和3ooo長慶軍,快東渡漢城。

乾淨利落的扣押大院君,接回閔妃,平定了朝鮮政局。

這時候,東洋領事花房義才率兵姍姍來遲。

結果在仁川港外看到海港內雲集的大清軍艦,嚇的東洋運兵船呆在仁川港外死活不敢入港。

最後花房義只好划着一艘小舢板登陸仁川港,上岸就被吳長慶逼迫着和大清簽訂了撤軍協議,隨即帶着軍艦灰溜溜的逃回東洋。

之後不久,張樹聲,吳長慶,張謇,袁世凱等北洋強硬派,和軍機大臣兵部尚書潘祖蔭,以及潘祖蔭的鐵桿好友,帝師,新任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翁同龢,密謀吞併朝鮮。

這事兒上呈到慈禧那裡,猶豫不定的慈禧就去電肥西,詢問李鴻章的意見。

此時在肥西的李鴻章,早就得手下的暗報,知道了張樹聲他們的計議。

李鴻章憤怒的認爲這是張樹聲,吳長慶他們,想借機謀奪他對北洋的控制權。

當即回電慈禧,說此舉很可能會面臨西方列強的強烈干涉,從而打消了慈禧的念頭。

事後不久,張樹聲病休,吳長慶的長慶軍6營被一分爲二。

3營隨吳長慶回金州駐防,3營留在漢城,劃歸倒戈向李鴻章的袁世凱掌控。

當時的徐邦道也堅定的站在張樹聲這一邊,結果不但兩年之後張樹聲和吳長慶同時鬱鬱而終,徐邦道也被北洋徹底的邊緣化,整整雪藏了十年。

這些年以來,徐邦道和北洋衆將的關係一直都很隔膜,只是仗着以前的交情,見面應付幾乎廢話而已。

所以聽到連順的埋怨,徐邦道也只好默不作聲。

駐守貔子窩海岸的馬隊哨官榮安突然說道:“不知道那支援朝軍怎麼樣?他們在對面大連灣可有一千來人;他們騎兵的長官沈兆翱和毛,我在貔子窩見了一面,不但兵強馬壯,而且似乎很好說話。”

連順望着徐邦道,徵求他的意見:“徐軍門,這條路子行不行?要是能走,我明兒就帶着一些山貨走一趟。”

徐邦道看着連順,心裡嘆息。

爲了守金州,連順這個堂堂的正二品鑲黃旗副都統,居然要備着厚禮,去結巴毛這個五品守備和沈兆翱這個六品營千總,也真算是難能可貴了。

只是老中堂門戶之見極重,眼睛裡向來容不得半點沙子,沒有他點頭話,北洋哪個將領敢派兵進入金州城協防?

與之同時,在金州城正東八百里的大同江口,魚隱洞海峽灣裡一片喧沸。

名古屋丸、和泉丸、豐島丸、三池丸、釜山丸、海洋丸、宇品丸、攝津丸、鬆島丸、廣島丸、南越丸、福岡丸、新田丸,——

東洋十六艘運兵船,依次停泊在狹長的魚隱洞海峽岸邊,數萬日軍如蟻羣一般,不斷的把大炮,槍彈,軍馬,糧食,——

各種軍資朝船上運送。

東洋聯合艦隊的所有軍艦都已全部升壓起錨,徘徊在大同江口,作着最後的戰前準備。

而在大同江口正北六百里的義州城,山縣大將正在聽來自對岸虎山的東洋間諜,神尾美紀的報告。

“後天清晨,帝國一個加強大隊的軍隊,將會由佐藤正率領出義州城,然後到安平河口強行渡江;只要行動隱蔽而快,帝**隊完全可以在清軍的增援部隊過來之前,全殲這一個半中隊的清軍。”

山縣有朋對神尾美紀命令道:“你去和佐藤正商議渡江事宜;至於那個何長纓的花炮,想來不過是想仿照古代以炮爲信的小伎倆,和沿江附近各路清軍聯動結防;在帝國絕對的鐵拳面前,這一切鬼魅魍魎都是不堪一擊,四分五裂!”

神尾美紀和鬆井真二佩服的望着山縣大將,他們兩人在路上反覆探討了半天,才大致得到了這個結論,沒料到山縣大將只是聽一遍,就準確的猜了出來。

“司令,安平河口雖然可以直接涉水渡江,而且清軍的防守也十分薄弱,可是往下游到虎山再到靉河左岸,都是崎嶇難行的小道,到處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山口;”

鬆井真二中尉滿臉賠笑的說道:“如果帝國要進攻長甸,再直奔遼陽,奉天,往上游必須要經過蒲石河口,月亮灣,一路都要打過去;不如在蒲石河口直接涉水渡江划算。”

神尾美紀驚訝的看着滔滔不絕的鬆井真二,心裡佩服的想着,這個豬腦子還真是不知死活啊!

看到山縣大將目光灼灼的望着自己不說話,鬆井真二心裡顫,鼓足勇氣繼續說道:“如果帝國要打九連城,義州這段江面將是最理想的渡江點;只是不知道咱們帝國6軍要從哪裡渡江?”

山縣有朋站起來,走到筆直站立的鬆井真二的面前,虎目依然緊盯着他的眼睛。

“將軍——”

鬆井真二不覺聲音顫抖,口乾舌燥,感覺心跳都快停止下來。

“砰!”

“啊——”

鬆井真二一聲慘叫,直接被山縣有朋一腳踹飛了起來,重重的撞到牆壁上面,滑了下來。

一羣警衛衝了進來。

山縣有朋兩步踏到送井真二的面前,牛皮大頭皮鞋‘砰,砰’的繼續朝着鬆井真二的身上踢去,嘴裡大吼道:“你是一隻豬麼?老子要你教從那裡渡江,你還不說自己是一個白癡,蠢驢!”

山縣有朋揍完了鬆井真二以後,他手下見怪不怪的警衛們,立即把滿臉是血的鬆井真二拖出去醫治,留下一臉震驚的神尾美紀站在那裡。

這個山縣大將果然名不虛傳啊。

真是太暴力了!

不過打得好,看着就讓人心曠神怡。

對於鬆井真二這個白癡搭檔,神尾美紀的手兒早已經癢了很多年了。

“真二這個白癡就不用回去了,他將去下游去找水野信他們,協助奧山義章部;你協助佐藤正渡江之後,你就可以回國覆命。”

然後山縣有朋扭頭對他的副官大庭二郎中佐說道:“晚上把這兩隻鴿子燉了,我要喝鴿子湯。”

神尾美紀聽了心兒微微一跳,在那個孤寂的虎山寨,這兩隻鴿子可投注了她不少的情感。

“司令,我有機會接近援朝軍團長何長纓,是不是找機會將他格殺?”

神尾美紀不動聲色的望着山縣有朋,等候他的命令。

“不用,做好你自己的任務;八嘎,這個王八蛋不是說要活捉我,放煙花慶祝麼?等我活捉了他,非用火炮轟了他!”

山縣有朋氣的吹鬍子瞪眼,一提到這個小兔崽子,他就一肚子的火氣。

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七十章 長出翅膀的蒼蠅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求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六百五十四章 山海關夜空中的煙花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實話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三十章 一起吶喊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狼羣的屏障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四百五十九章 營城子一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三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強攻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五百四十六章 旅順亡,水師亡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騎兵二連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五百三十八章 旅順帶來的變數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陸點第三十八章 哥不習慣下跪第三百七十五章 對持肖家溝第五十七章 戰地記者的邀請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
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三百七十章 長出翅膀的蒼蠅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求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津門雷霆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六百五十四章 山海關夜空中的煙花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實話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三十章 一起吶喊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百四十五章 金家溝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頭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五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明火炮,炮擊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州來電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狼羣的屏障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四百五十九章 營城子一第二十章 失而復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三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強攻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五百六十二章 換防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五百四十六章 旅順亡,水師亡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騎兵二連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五百三十八章 旅順帶來的變數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兵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陸點第三十八章 哥不習慣下跪第三百七十五章 對持肖家溝第五十七章 戰地記者的邀請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山童姥第六百零四章 石門寨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