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

可惜大煙常年對身體和精神的蠶食,還有大清官員不願睜眼看世界的通病,讓劉坤一這樣一個晚清的名臣,也不免被時代遠遠拋棄。

“走吧,咱們還沒來得及吃飯,肚子餓了,喊上李大哥一起。”

在怎麼寫告狀信這方面,文官出身又是李鴻章大兒子的李經方,顯然要甩何長纓三人幾條街。

“這羣兔崽子,枉費我在他們身上費了這麼大的心思!”

徐邦道甕聲甕氣的一臉的怒色。

“你這西羅城除了聶士成的武毅軍,就只有跟你沒幾天的奉軍,旅順潰軍和一羣新兵蛋子,這種反應是很正常的;”

賈起勝失意的望着靜悄悄的三城:“倒是我那兩營盛軍,都跟了我幾十年了,我找誰說理去?”

這時,在東西羅城修築的五百米長,近兩米高的胸牆中間的包銅大門處,突然亮出一盞潤黃的燈籠,在那裡微微的明亮着。

“走。”

一行十六人在寒風中,朝着一里遠的胸牆走去。

還沒走近,衆人就看到在這道胸牆的外面,居然黑壓壓的站滿了士兵,只是大致目測就絕對不下千餘人。

而在那大敞的大門裡面,在幽幽的月光之下,更是人山人海。

均是肅立,寂靜無聲。

“這羣猴崽子——”

徐邦道的聲音裡帶着絲絲的顫音,責怪的低聲‘罵道’:“這麼冷的天不好好睡覺,在這裡傻站着幹什麼,當木樁子啊?”

當天夜晚,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李經方,劉明陽,聶青雲,聶鵬程,沈增甲,範文禮,——

一羣北洋系的將領們連夜議事,直到東方既白。

這支近9000人的隊伍,在整個直隸省除了羅榮光部2000餘炮兵,大沽口一營守關練軍之外,唯一的一支北洋野戰陸軍集羣。

除此之外,北洋軍力還有衛戍威海衛的戴宗騫,劉超佩,張文宣總計十六營一哨,8000兵力。

奉天以北宋慶,章高元5000兵力。

旅順諸軍的近25000兵力。

雖然在朝廷一連串的打擊分拆之下,北洋諸軍七零八落,老一代大將紛紛下獄罷官,然而隨着何長纓的逆勢崛起,尤其是對旅順諸軍的整合。

北洋軍力依然不可小覷,仍然是大清戰力最強的一支陸軍野戰集團。

第二天清晨,三城的士兵開始陸續入關,砍伐山海關附近山裡的松木,製作大量拒馬樁,布在三城三道胸牆圍起的區域內部,作爲萬一胸牆被日軍損毀之後的新一道阻敵防體。

抗倭軍歷來講究公平,童叟無欺(我不欺負你,你丫的也別想欺負我),李經方讓士兵請來了那幾座山頭的地主,商議着買樹。

前有永平府大豪寶灃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榜樣,這個本來就沒有什麼勢力的小地主,自然是溫順服帖無比。

與之同時。

劉坤一,吳大澄,魏光燾,衆將聯名具電,聯名彈劾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三人結黨勾連。

先是強佔山嶺,屠殺三十九名無辜百姓,後又咆哮大堂,辱罵上官。

竟而縱容手下士兵兵亂,突襲臨時督撫,挾持衆將,殺人四十三口的逆反暴行。

請皇上下旨刑部,捉拿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三人,及當夜行兇兵匪,押赴京師嚴審,以正國法軍紀。

而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三人,則是具電彈劾劉坤一,無故下獄三人,在關外強敵環視之時如此作爲,實有通敵嫌疑。

懇請皇上派一大員,赴關查明劉坤一通倭之事。

而在這之前,白濟,連順的一封聯名密函,正用800里加急的方式,快馬接力披星戴月的送往京師,預計近午才能抵達。

兩人在密函之中,詳盡的敘述了當夜兩人的所見所聞。

這封密函因爲涉及一方朝廷重臣和一代新興將星的言談舉止,所作所爲,因此根本不敢走明處的電報局,只能快馬送抵。

當天上午,坐鎮直隸通州電報局對倭督辦軍務處的幾位軍機大佬,均是出現在早朝朝堂。

北洋幫辦大臣王文韶彈劾何長纓佔地殺人的奏摺,京師衆清流彈劾何長纓‘佔山殺人,縱兵暴亂,請誅賊首’的摺子,也高高的摞在光緒的案頭。

而在清晨早起就得到消息的光緒,氣的差點都背氣暈死過去。

關外三城是山海關防線重中之重,而關外的9000大軍,更是集中了山海關最精銳的一批營頭。

4營盛軍,1營仁字軍,4營蘆榆防軍,這是除了古北口1營,大沽炮臺5營之外,整個直隸最後的9營北洋練軍。

一旦倭夷破關,不用六天,倭夷大軍就能出現燕京城下,劉坤一真是抽多了瘋了心還是怎麼着?

上任的第一天,就鬧出了此等惡劣不堪的幺蛾子!

他究竟想幹什麼?

憋了一肚子怒氣的光緒上了早朝,結果還沒等他說這事兒,朝堂裡面就吵成了一團粥。

尤其是在劉坤一,何長纓各執一詞的電文,快馬送進紫禁城以後,更是滿朝喧沸。

以剛毅爲首的‘除惡務盡’派,力陳皇帝宜立刻下旨鎖拿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三人,及其昨夜兵亂士兵,押回京師受審。

孫毓汶、徐用儀爲首的‘等河過完’派,則是堅持現在國戰大局爲重,等到戰事平息,再找何長纓秋後算賬不遲。

而李鴻藻,翁同龢手下的清流‘打手’們,則是‘一個也不饒恕’派,提議把劉坤一,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統統押回京師,按律嚴審各治其罪。

看着朝堂下面一羣老頭子,一鍋雞雞鴨鴨的爭得脖子臉通紅,光緒的心兒冷的如同殿外的寒霜。

你們都不知道倭夷兵,就在800裡處的山海關麼?

鎖拿了何長纓,徐邦道,賈起勝,這是在逼着朕自毀長城麼?

你們這些說‘秋後算賬’的傢伙,是當何長纓他們是傻子嗎,就等着‘鳥獸盡,走狗烹’麼?

那時,天下人會如何看朕?

有了這個例子,以後還有誰敢真正替朕的大清賣命!

吵了一個早朝,還是那個老樣子,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老臣重臣們都在光緒的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紛紛倚老賣老的過了一個嘴炮癮。

而光緒則是罕有的強忍着不出聲,他在等白濟電報裡說的密函。

雖然在山海關,劉坤一和何長纓三人鬧得勢如水火,不過好在雙方依然在各司其職,保障關口的安穩,所以即使光緒怒火灼心,卻依然能夠忍受下來。

近午時分,三批快馬衝進燕京城,直奔紫禁城而去。

白濟連順兩人聯名的密函,終於送到了京師。

不久,這封密函送到光緒皇帝的手裡,他微微顫抖着雙手,拆開了這封密函。

第七章 窮途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二十六章 身體裡的小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六百三十章 鏖戰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一百八十章 超過幾個師團的何長纓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第四百一十章 撤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襲順安驛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襲順安驛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師不是地老鼠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三百六十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七百九十六章 旅順戰役二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津門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龍隱於九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洋之花の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順戰前會議一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六百五十六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五十三章 事成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七章 窮途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二十六章 身體裡的小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沽口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
第七章 窮途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一十二章 柳剛志的煙火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二十六章 身體裡的小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前夕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個聲音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六百三十章 鏖戰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九十三章 向前向前向前第四百七十三章 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一百八十章 超過幾個師團的何長纓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京郊一第四百一十章 撤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襲順安驛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東溝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三章 生死不渝,一生不改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襲順安驛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師不是地老鼠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三百六十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夜成牆第七百九十六章 旅順戰役二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津門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東溝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龍隱於九天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洋之花の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順戰前會議一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二百五十六章 急紅了眼的大島義昌第七百五十九章 直隸最後一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喬裝第六百五十六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第十九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七百零九章 慈禧對東洋的‘嚴懲’第五十三章 事成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七章 窮途第二百五十九章 樹冠上的紅色第二十六章 身體裡的小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五百九十七章 二十六分鐘的破城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沽口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