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

既然事情已經明朗,聶士成也表明了他的態度,下面何長纓所要做的就是提前佈局,應對其後將要出現的困難局面。

山海關險惡的戰局,既然何長然能夠看出來,聶士成也看出來了,——不過他寄希望於賭。

何長纓不相信這個大清朝就沒有幾個明白人,都看不出來?

不過這些人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是在背後藉機謀劃着自己的好處。

對於這個國,對於天下百姓的的流離生死困苦,除了風月窯子喝酒時,吟詩作對需要搖頭晃腦的裝模作樣一番,甚至擠出兩滴鱷魚的眼淚。

其實又有哪個是真正的在意過?

國視民如草芥,民視國如寇仇!

這也是爲什麼在6年後八國聯軍攻擊燕京,大清的百姓雀躍的幫着拉船,運軍火,指路,賣小吃特產,撈銀子。

說白了今兒這場清日大戰,一開始是帝黨逼着北洋跟日軍打,大夥兒在一邊搬凳子,嗑瓜子,順便還下絆子,抽梯子的看熱鬧大戲。

後來北洋不行了,就換了皇上帝黨上擂臺,繼續和日軍對打。

半吊子拳手光緒,先是在威海衛請了連丁汝昌都比不上的馬格祿,主持北洋水師。

又在津門請了抽大煙的劉坤一,來代替尚算精明的李鴻章。

然後又在一旁又指手畫腳,連出昏招。

這仗要是能打贏,那才真是出鬼了!

1月13號,熊凱玉帶着何長纓的命令,回到津門。

日軍艦隊封堵渤海口,頻繁轟擊蓬萊小城,卻放着近在咫尺的煙臺視而不見,顯然不是他們眼盲。

前些天,何長纓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且展開了更深層次的擴展類比聯想。

西洋歷1861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根據《津門條約》清政府把登州闢爲通商口岸,英方勘察代表認爲登州‘灘薄水淺’,選擇了萊登東南百里處煙臺的芝罘灣爲通商口岸。

之後經過了三十三年的建設,美英法德俄,意大利,奧匈帝國——,先後有17個國家在煙臺設立領事館,洋學堂、洋行、洋醫院相繼在煙臺建立。

洋貨洋品也相繼由煙臺上岸,再走陸路運往大清內地;大清的花生、大豆、絲綢、礦產等土特產也由煙臺出口海外。

在何長纓的猜想裡,應該是因爲西洋各國在煙臺有着重要的經濟利益,所以日軍的艦隊根本不敢轟擊煙臺。

或者說,日艦八重山那次對煙臺的短暫示威攻擊以後,日軍政府受到了某些西洋國家的警告,從而不敢對煙臺開炮。

除此之外,根本就解釋不通這個事情。

在何長纓的記憶史料裡,因爲東洋國民雌伏於強者的天性,此時的東洋國,從百姓到大臣軍人乃至明治,都遠遠比大清朝要更加的懼怕洋人。

好歹大清還和英法打了兩次鴉片戰爭,十年前在中越邊境,福建馬尾,臺灣基隆,也和法蘭西大打出手。

大清朝的官員在和洋鬼子打交道時,基本都是連騙帶忽悠的哄着玩。

不然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被大清的官員忽悠的氣急敗壞,火冒三丈的英法兩國,也不會遠赴萬里花費鉅額軍資,來打第二場鴉片戰爭。

包括十年前的中法戰爭,起因就是法蘭西想吞併越南,大清政府不願意,派出軍隊進駐越南,讓後雙方都憋不住的開始大打出手。

這是大清朝廷官員們,對西洋的態度,——能糊弄就糊弄,糊弄不過就翻臉,大打出手,打不過就和談,談完了簽了條約以後,繼續糊弄。

而大清的百姓們,則是明顯要光棍的多,一句話那是打心眼裡面的鄙視,瞧不起這些西洋鬼子們。

看着這些金髮碧眼,滿嘴鳥語,穿着西裝,手提打狗棍的交火,簡直就是傳說成地獄裡面的妖魔。

這也是在1870年那場津門教案中,爲什麼津門的百姓們一呼羣應,敢焚燒教堂和法蘭西領事館,殺死19名洋人和30於名中國的信徒。

包括六年後的義和團,數百萬百姓席捲魯東直隸,把大毛子,二毛子,幾乎屠戮一空。

這一切,既是大清百姓恨這些洋鬼子的表現,也表明了這時的老百姓還真不怕這些洋鬼子。

總之一句話,這時候的大清的官員和百姓,還多少殘留着‘天朝上國’的優越感,見到‘洋大爺’,基本都還能挺直自己的脊樑。

反觀東洋,完全則是另一種反面類型。

在1853年的‘黑船事件’中,東洋被當時北美洲的新興小國美國一腳踹開國門,被逼簽訂了屈辱的日美《神奈川條約》。

見識了洋大爺的威猛,東洋全民高舉‘脫亞入歐’的大旗,從此順服的走上了,舔洋大爺腚溝子的不歸路。

此時還只有八歲的美國天才小美女魯斯·本尼迪克特,將在42年後寫下了一本《菊花和刀》,深刻的剝析了東洋的民族性。

這本書何長纓如雷貫耳,可是還真沒有看過,印象裡似乎就是說東洋人格的兩面性。

見了猛男,就撅着屁股,滿臉堆笑,捧着獻上雛嫩的菊花;

看到弱小,就舉起屠刀,行禽獸行徑,恣意欺凌殘殺。

這也是爲什麼在何長纓的那個時空裡,雖然日軍打贏了日清戰爭,大清都已經簽約割讓了遼東十幾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結果一句‘洋大爺我不高興’。

日軍就老老實實的捏着鼻子,把遼東還給大清贖買。

包括之後的朝鮮,閔妃藉助沙俄大使的臉面,一番連消帶打,就在日軍的目瞪口呆中搞定了大院君,重新掌控了朝鮮政權,而且雲淡風輕的擺脫了東洋的控制。

到最後,逼得氣急敗壞的東洋狗急跳牆,蠱惑朝鮮的訓練隊進攻王宮,造成大院君奪權的假象。

一羣東洋浪人殘暴的輪了閔妃,然後一把火燒成灰燼。

現在的何長纓,有些明白爲什麼在他的時空裡,在山縣有朋都已經開始進攻海城,形勢一片大好時,明治和伊藤卻還是強硬的把他免職調回國內。

因爲在山縣的計劃裡,奪取奉天只是爲下一步進行直隸作戰做準備。

直隸決戰,纔是山縣有朋的真正目的。

然而明治和伊藤顯然更害怕因爲日軍進攻津門,燕京,觸動了西方列強的利益,從而遭到他們的干涉。

所以津野道貫接替山縣有朋以後,在廣島大本營的掌控下,遼東軍團攻佔海城以後,下一步只是清除掉營口,蓋州的清軍,就停下了進攻的步伐。

既不北上攻擊遼陽,也不南下奔襲山海關。

而是組建第三軍從魯東登陸,在徹底殲滅了北洋水師以後,用一南一北兩隻巨大的蟹螯爲威懾,進行戰爭訛詐,逼迫清軍投降。

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六十章 女賊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了全人類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二十二章 路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直隸最後一戰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將爲兵膽,爲何而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直隸最後一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兵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戰役一第四百零五章 大連灣海防戰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六百四十一章 決戰山海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枝剪葉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五章 死神擦肩而過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四百九十五章 違令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槍斃命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京郊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管他濤生雲滅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五百三十八章 旅順帶來的變數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五百零七章 分配第四十八章 總督府衙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七章 窮途第五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三段射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京郊二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
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六十章 女賊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了全人類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火燒碉堡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二十二章 路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直隸最後一戰四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將爲兵膽,爲何而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直隸最後一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兵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戰役一第四百零五章 大連灣海防戰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六百四十一章 決戰山海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枝剪葉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五章 死神擦肩而過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七百三十八章 作戰令第五十九章 帶個美女回客房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這麼難第四百九十五章 違令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喝魚湯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龍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槍斃命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上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京郊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決戰山海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四百六十章 營城子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第二百三十章 大東溝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管他濤生雲滅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十四章 惹了一身羊騷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驚雷第四十九章 人生兩跪第五百三十八章 旅順帶來的變數第五百六十六章 罵陣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五百零七章 分配第四十八章 總督府衙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七章 窮途第五百一十九章 愚蠢的三段射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京郊二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