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山海關防區一

“何長纓的隊伍,他們不是在旅順麼,難道回來了?”

聶士成看到前方隘口處警戒士兵穿的西式軍裝,不禁又驚又喜,失聲叫了起來。

“不是說船隊在營城子被倭夷的軍艦偷襲,船隊全都沉沒了麼?”

一邊的馮國璋,也是一臉的疑惑。

不久,聶士成就來到了山海關外,北翼城邊的抗倭軍團部,與何長纓,李經方見面。

三人一番唏噓寒暄中,聶士成知道了這支部隊原來只是一千新兵和兩營盛軍,臨時整合的隊伍。

聶士成不禁滿臉的失望。

不是失望新軍的鬥志和老牌盛軍的武力值,而是何長纓的軍力太少,根本不具備向遼南那樣,硬性對持日軍一個軍的能力。

就是指着這2000新兵,王連三的3000魯東軍,加上駐防山海關守尉白濟的兩營1000旗兵,就算勉強能夠抵擋綏中縣的倭夷兵。

可山縣有朋即將南下,或者可能正在南下的數萬大軍,如何抵擋?

軍務緊急,聶士成在和何長纓匆匆見面之後,就率軍進關。

然後在山海關電報局,把在綏中縣發現大量日軍的消息,發給津門直隸總督衙門。

接着聶士成命令夏青雲統帶着一千蘆榆防軍,在山海關城內暫駐,併到北洋山海關營務處領取糧食物資。

而聶士成則是騎着快馬,率領一隊騎兵,馬不停蹄的直奔唐山。

按着行程,他在見了廣東提督唐仁廉之後,將回津門拜見新任直隸提督劉坤一,執掌整個直隸的防禦。

當天下午,聶士成發往直隸總督府的電報,在震驚了整個津門以後,又通過通州督辦軍務處,傳進了紫禁城。

——日軍一部近萬軍力,居然離山海關不足兩百里。

這些天,因爲奉天電報靜默,已經讓光緒急的白淨的臉上起了幾個火癤子大包,聽到了這條消息,更讓光緒失了臉色,雙手都在顫抖。

當年八旗入關,謀奪天下。

今日這數萬倭夷大軍假如衝關成功,那麼會發生怎樣難料的變數?

光緒連忙下達一道道措詞嚴厲的電令,命令各地援軍加速赴京,一邊下旨調在熱河練兵的禮部右侍郎志銳,立即回京師主持練兵事宜。

同時電令唐山的唐仁廉,賈起勝,寧河大營的徐邦道,連順,立即開赴山海關駐防,和何長纓,王連三,白濟,共同支撐起山海關的防禦。

給魯東巡撫李秉衡發電,命令將在煙臺,蓬萊,捉拿的一千六百餘名旅順港逃跑的士兵,押送至山海關,填充各軍。

電令威海衛丁汝昌,馬格祿,立即派軍艦奔赴山海關,協同作戰。

隨着光緒一道道嚴厲命令的下達,大清朝的戰爭機器,在這個寒冷的冬季,終於逐漸加速運行起來。

然而,大量的採買軍火,還在海運的途中。

北洋軍械局和江南製造總局的槍支,子彈的生產,侷限於產能,根本無法快速的大量供應。

成爲大清軍事行動的巨大短板。

大量的從各地匯聚向直隸的清軍,基本上手裡只有少量的步槍,大部分的清軍手裡拿着鏽跡斑斑的鳥統,擡槍,長毛,大刀片子,拉着青銅老炮。

奔赴直隸增援。

這些槍械,土炮,幾乎都是當年打太平軍,捻子時的槍械。

而無論是之前的老兵,還是倉促徵召的新兵,戰力都是極爲不堪,在真正的戰場上面,除了充人頭當炮灰,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12月25號,日軍北上的增援部隊,經過兩天的急行軍,順利抵達長山寺,和日軍的重炮聯隊匯合。

而這個時候,獨立營早已繞道南下五十里,從西繞過綏中縣日軍第三旅團的駐地,朝着兩百里處的山海關回軍。

25號下午,唐仁廉率領率領的三營霆軍,賈起勝率領的兩營盛軍一營仁字軍,徐邦道,連順率領的四營練軍,抵達山海關。

因爲聶士成在面見劉坤一,接手直隸防禦以後,暫時要留在津門佈置整個直隸的防禦,所以就把山海關的防守事宜,交給廣州提督唐仁廉暫領。

唐仁廉到達山海關以後,來不及喝一口熱粥,就立即召集衆將,商討山海關的防禦事宜。

在山海關的副統領衙門裡,唐仁廉,王連三,賈起勝,何長纓,徐邦道,連順,夏青雲,白濟,一羣大清的武將坐在大廳裡,煙霧繚繞,氣氛壓抑。

“諸位將軍,倭夷也是上頭一個腦袋,下面一根幾把,一槍下去也是得見閻王,況且他們攻咱們守,怕個幾把毛?”

看到滿廳凝重的氣氛,老將唐仁廉就開始給衆人打勁兒:“徐總兵,連副統領,還有何副統領,不是在遼南把倭夷打得鬼哭狼嚎;哈哈,痛快!”

“這一萬倭夷,擋起來不是問題;可是後面還有三四萬的倭夷兵,指着咱們二十來個營頭,一萬兩三千兵馬,可不好阻擋。”

賈起勝凝重的說道:“倭夷不日就到,各地援軍遙遙無期,而且水師要是不出動,倭夷的軍艦就可以開到海邊,直接炮轟山海關,這仗還怎麼打?”

“關鍵是手裡面什麼傢伙都沒有,我和連將軍的兩千練軍,只有何將軍送的五十來人是清一色的毛瑟快槍,週中盛帶回來的六百士兵有四百餘條快利槍;”

徐邦道這些天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其餘的新兵現在都拿着木棍訓練,難不成等日軍攻擊,我讓士兵拿着木棍朝城牆下比劃?”

一說到槍械,唐仁廉也是頭疼,他的霆軍三營步兵一哨馬隊一千六百人,手裡只有兩百條老舊的西洋單發步槍,五百條快利槍,其餘那得也都是繡的直掉渣子的鳥統和擡槍。

“就是,軍門最好還是催促盛懷宣,把咱們手裡的槍支補齊。”

從魯東過來的王連三六營3000練軍,除了三營老兵那得都是正兒八經的步槍,其餘三營,也都是鳥統,擡槍,大刀片子充數。

賈起勝和白濟默默喝茶,他們手裡的槍械都是精良的毛瑟,快利槍,沒必要發表意見。

“我已電詢了劉督憲,現在確實是無槍可調,西洋的槍支估摸還得半個月的時間,軍械局每日的產量有限;不過劉督憲已經答應,生產出來的快利槍,將會優先配給衆將軍。”

說到這裡,唐仁廉不禁渴望的望着何長纓說道:“何將軍似乎手裡軍械充足,招了一營的新兵,立即配上了槍支;大家在山海關連爲一體,不知手裡還有多少的步槍?”

“軍門你也看到了,我這次的新兵用得都是在安東,普蘭店,金州繳獲的日軍槍支;其實想弄到槍械也容易——”

“說來聽聽?”

看着何長纓那神秘的微笑,唐仁廉精神一振,望着何長纓追問。

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三百一十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五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洞仙嶺伏擊戰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十八章 總督府衙第七百二十三章 擊殺西京丸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姜子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聶士成第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二百七十八章 鳳凰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島和山滿第三十五章 夜難寐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縣對吶喊的理解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六百三十一章 唐山炮火一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炮爲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萬死孤城未肯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霧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得有利角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四章 李鴻章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五十四章 兵點將第七百二十三章 擊殺西京丸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子溫潤如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炮擊南關嶺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浪頭鎮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四百八十六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二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五百八十章 虎倀(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七百零三章 大沽口海戰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門口長城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
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三百一十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五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洞仙嶺伏擊戰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三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四十八章 總督府衙第七百二十三章 擊殺西京丸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海第九十九章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二百零九章 安州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三十章 驚變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姜子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聶士成第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山谷大刀戰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二百七十八章 鳳凰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結果和過程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鴻章,觀柯不語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島和山滿第三十五章 夜難寐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七百三十章 胡攪蠻纏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縣對吶喊的理解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六百三十一章 唐山炮火一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七百零五章 津門旅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炮爲信第二百四十三章 日艦羣的第一個失誤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萬死孤城未肯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陷安東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戰栽鬆院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霧第三百八十四章 棄守大連灣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得有利角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四章 李鴻章第八十八章 男兒當有殺心第五十四章 兵點將第七百二十三章 擊殺西京丸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君子溫潤如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炮擊南關嶺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裡,去不去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浪頭鎮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的祖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七百零八章 津門旅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狼視第四百八十六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二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四百零四章 大連灣海防戰七第九十一章 虎賁第七百四十六章 二十三年的遺憾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五百八十章 虎倀(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六百一十六章 山縣擴軍第七百零三章 大沽口海戰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門口長城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