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

東洋,廣島大本營。

夜已深,然而滿堂的東洋軍國重臣們,亂糟糟的吵鬧到現在,也沒有人能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章程。

明治天皇,伊藤博文,西鄉從道,黑田清隆,大隈重信,陸奧宗光,鬆方正義,高島鞆之助,西園寺公望,井上馨,兒玉源太郎,山本權兵衛,大鳥圭介,野村靖,——

這些軍國的精英們,一個個都是陰沉着臉色,在心裡面把山縣有朋這個混蛋,咒罵了一百遍都不止。

在今天近黑,外務省次官林董,受到了英國大使楚恩遲怒氣衝衝的質問,說爲什麼已經得到帝國的明示不得進關,卻擅自進攻山海關和關內的永平府?

聽了楚恩遲的質問,林董的臉色當時就發了白。

這事兒假如換了一個將軍率軍,林董敢立即保證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然而對上有名的‘暴夫’山縣大將,他還真拿不準。

接着,楚恩遲怒着告示林董,英帝國會對東洋這種不遵守誠信的惡劣行爲,進行一些小小的懲罰。

假如日軍不立即退兵關外,那麼之後的懲罰,可能就不會再是這麼‘溫和’了。

聽到這些話,林董的臉色就有些陰晴不定,不過心裡面反而安定了下來,長長的鬆了一口冷氣。

英日兩國相隔萬里,既然是‘小小的懲罰’,而且還很‘溫和’,想來不會對帝國造成太離譜的損失。

只要趕緊報告給大本營,強令第一軍退軍,這個事端就會消於無形。

最後,楚恩遲甚至連一杯熱茶都不願意喝,屁股還沒坐熱就起身說道:“帝國外交大臣金伯利勳爵,對東洋這種出爾反爾,表示極爲失望;這件事情,將會嚴重的影響英國甚至整個西方,對東洋文明程度的評判等級。”

說完話,楚恩遲不看林董卡白的臉色,就大步揚長而去。

而聽了這話林董,就遠遠不止是臉色發白了,而且身體和靈魂,都在微微的顫慄。

這段話假如換了一個不懂洋務的人聽了,很可能就會覺得這簡直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威懾力的威脅。

很可能還會被楚恩遲說這些話時一本正經的模樣,弄得暗自捧腹大笑。

然而,作爲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過,從1871年就調入外務省,現任外務省次官,兼任總務局長的林董,當然聽懂了這段雲淡風輕的話後面的嚴重含義。

這數十年來,東洋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謀求西洋列國的認可,廢除不平等條約,取得平等的對話和軍事,商業交流的權利。

而這一切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改變西洋對東洋固有的‘土蠻’認知,承認東洋是一個新興的,文明的,遵守國際公約的進步國家。

去年七月的《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正是帝國在取得西方認可的努力上,一次偉大勝利。

也正是基於這個條約的簽訂,東洋纔敢發動對大清的這場豪賭。

一句話,是當獵人蔘與西洋列強瓜分世界的盛宴,還是當列強手裡隨時都可以被犧牲掉的走狗,或者更悲慘的成爲獵人的槍下,獵狗嘴裡的獵物。

在雲端,還是被踐踏進泥地。

這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東洋文明程度的評判等級’,就顯得尤爲重要。

消息傳進廣島大本營,東洋君臣先是震駭,然後是譁然,接着就是爭吵,到了現在都變成了沉默無聲。

從得到林董傳過來的消息開始,明治天皇親自去了廣島大本營電報局,一封封的電報發過去,都是石沉大海,沒有半點回信。

後來,在運輸通信部長官陸軍步兵大佐寺內正毅的建議下,電報局嘗試着向平壤,義州,大連灣,遼陽,營口發報。

均是很快就收到回電。

於是所有人都黑着臉,心慌氣短的明白了。

假如不是電報線斷了,就是一直和大本營的作戰計劃起爭執的山縣有朋,選擇了拒不回電,一意孤行的南下直隸,發動徵清決戰。

此時,大本營作戰大堂裡面烏雲壓頂,一片壓抑。

包括明治天皇,首相伊藤博文,都是一臉的失措。

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來應對來自英國的怒火,還有怎麼去收拾直隸將來各種可能意想不到的殘局。

“真要是打跑了大清的皇帝,清國宣佈和帝國死磕到底,諸位——”

伊藤博文環視一圈東洋的文武大臣:“鋼鐵,火藥,白煤,——,帝國的戰爭資源即將告罄;沒有煤,軍艦就是一堆廢鐵,沒有鋼鐵,槍炮也是一堆廢鐵!而且更要命的是!”

伊藤博文苦苦的壓制不住心裡的怒火,大吼道:“帝國在倫敦發行了天量的戰爭債卷,這些貪婪無恥的洋人,當債卷暴漲,你能給他們帶來鉅額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是你的天使;但是!一旦帝國陷入戰爭的沼澤,他們就會露出猙獰的面目,變成向帝國索命的厲鬼!”

“沒有銀子抵債怎麼辦?”

伊藤博文咬牙切齒的吼道:“賣糧食,賣棉花,賣兒賣女,砸鍋賣鐵來抵債;沒有糧食,士兵們,都等着活活的餓死!帝國從此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作戰室大堂裡面,滾滾回蕩着伊藤博文的咆哮,如寒刃刺骨,讓人不寒而慄。

許久,明治天皇才緩緩說道:“這事兒,只能落在正在去山海關登陸的艦隊身上,電詢一下仁川,聯合艦隊到達沒有?到了給小松宮彰仁親王和伊東亨佑去令,艦隊以最快的速度去山海關登陸,阻止山縣有朋的軍事冒險。”

“嗨!”

伊藤博文,西鄉從道,站起應令。

“好了,這事兒諸君急也沒用,事後總能找到妥善的解決法子;現在當務之急,是怎麼回覆英國的質問?”

聽了明治天皇的問話,作戰室內又陷入了寂靜。

“這事兒,一定是無恥的清軍偷偷的破壞了帝國的電線,而山縣司令憤怒清軍的挑釁,所以遣使質問清軍將軍爲何背信棄義,結果清軍開槍射殺帝國使節,挑釁國際公法。”

明治天皇的樞密顧問官大鳥圭介,謊話一旦起了頭,就越說越溜灑:“山縣司令爲了維護萬國公法,因而舉兵要求清軍交出兇手——”

作戰室內的東洋君臣們,個個聽得精神大振,這個時候兒玉源太郎突然來了一句:“既然電報線都斷了,咱們又怎麼知曉的呢?”

“——”

半響,大鳥圭介才紅着臉有些結巴的說道:“咱們第一軍的電線兵,又重新接好了。”

“那好,現在英國要求帝國給第一軍發報,軍隊立即退出山海關,怎麼辦?”33

兒玉源太郎又窮追不捨的追問了一句,就讓大鳥圭介徹底的卡了殼。

“這是一個思路,可以說成第一軍接好了電報線之後,大本營纔得到這條消息,結果電報線又被無恥的清軍偷偷的絞斷了。”

得到啓發的伊藤博文忍着怒火說道:“只要是能符合邏輯的理由,就是再離奇的理由,都是可以拿來用的好理由。”

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擂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十三章 買打賣打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條線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摧枯拉朽大孤山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七百零一章 大沽口海戰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二百四十章 首炮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炮爲信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一章 如花容顏邊的驚悚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州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古井幽深第三百六十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六十二章 黃鸝啼鳴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破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二一,三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止步山海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經方的茫然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時空的漣漪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榮成灣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五分鐘的距離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
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擂第六百三十八章 激戰內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十三章 買打賣打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六百八十二章 一條線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套陳舊的戰列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六百八十九章 接力賽,落幕和起始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五百四十二章 摧枯拉朽大孤山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廊坊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借來一用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七百零一章 大沽口海戰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四百一十五章 誰執九鼎第二百四十章 首炮第二百一十一章 空虛寂寞冷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炮爲信第四百零七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第五百零二章 孤絕的辭賦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八十一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貫的遙望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二十一章 如花容顏邊的驚悚第七百九十九張 殲滅第三百一十二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六第七百四十四章 如來佛和五指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州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東洋的停戰條件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古井幽深第三百六十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六十二章 黃鸝啼鳴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三百零八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襲殺炮兵陣地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破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二百四十四章 落幕大東溝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決戰山海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二一,三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虎山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止步山海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沽口海戰一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經方的茫然第七百七十九章 遼東大勢千里畫卷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時空的漣漪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一百六十一章 面子和江山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四十章 對視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連城,江畔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榮成灣第七百二十九章 圖未窮,匕微現第六百七十三章 董福祥的自信第二十九章 誰落花流水第五百四十章 建議合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一百四十八章 舍人關阻擊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穿雲箭第四百一十七章 十五分鐘的距離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