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援鄂起因

餘額不足

原來本月六日,宜昌駐軍一旅因爲鬧餉,先行發生譁變,變兵在宜昌城內焚燒劫掠,無所不爲。

這時候王子春正準備將湖北陸軍第一師老兵三千人遣散,但這些老兵要求發給恩餉三個月以資遣散,未果,遂減至一個半月,始終未獲允許,王子春只肯發一個月軍餉遣散。

七日下午,官兵於蛇山提出最後要求,王子春仍是嚴詞拒絕,無任何通融之餘地,

正在此時宜昌變兵消息傳至武漢,各隊官佐紛紛宣佈放棄管束責任,任由士兵自由行動。

當晚十時,各營士兵開始譁變,始自於南湖,各處駐兵逐步響應,城內楚望臺士兵也開始譁變,守城變兵大開城門,城內槍聲漸密,流彈橫飛,瞬息間大街小巷盡是變兵。

變兵先以各商店貴資財爲首要目標,長街一帶繁華商店無幾一處可以倖免,變兵破門而入,無論現洋、鈔票、金銀首飾、珠寶以及綢鍛衣物皆被洗劫一空,拒交者立被刺刀戳傷。

當夜,除偶爾可聞的槍聲之外,撞門聲、槍擊聲、恐嚇聲、被打聲、衷鳴求饒聲不絕於耳,未劫之家人心惶惶。

王佔元在督軍府無計可施,等到天色漸明槍聲漸息,他只能親自到湖北總商會大哭一場收買人心。

當天,王子春下令變兵一律退伍,欠餉一律發清,補發三個月恩餉,劫掠財物允許攜帶回鄉,並派火車一列免費送回家鄉。

當這列火車行至中途時,突然槍聲大作,預伏於此的湖北第一混成旅步兵兩營一涌而上,開槍射擊,變兵遂伏屍四五百具,餘皆下車投降,王子春早有明令,隨身財物超五百元者一律槍斃,遂槍斃六七十人。

在列車上所獲的財物大部發還失主,但此一消息傳來,軍心大亂,第一師官佐兵員幾乎全數逃亡,營內僅餘三四百人,第二師逃亡士兵在宜昌的一旅全數逃亡,另一旅也逃亡過半,就剩下的官兵也全數士氣低落,已不能成軍,只有駐羊樓司的一團未受波及,尚能保持建制。

而此一慘案震動全國,而王子春亦因此大失民心。

湖北早有一批失意軍人,這些人一直有着回鄂執政的想法,於是紛紛到湖南勸說湘督易恆趙出兵援鄂,易恆趙初以兵力不足推託,但這些人許出三重厚利引誘湘軍。

第一,湖南的聯省自治雖是全國首善之區,但自治不能獨善其身,絕不可孤立,必須聯合各省組織聯省自治政府,方可立於不敗之地,而只要攻佔武漢,即可控扼長江,到時候登高一呼,聯省自治必有實現的可能。

第二,湖南一向兵多餉少,現在兵力計有兩師十旅,每月可供軍餉不足一半,援鄂之後可留湘軍兩師駐防鄂南,協助防務,軍餉由湖北供給,這樣就可以減輕湖南的財政壓力,

第三,現在湖南向漢陽兵工廠購買軍火,必須要通過王子春首肯,到時候援鄂湘軍攻克武漢之後,軍火可以優先供給湘軍。

這三重厚利不能不令易恆趙心動,此時湖南內部因爲兵多餉少,中央又不能協餉,各系軍人矛盾從生,大有爆發內戰的可能。

在外面打出一個局面,在湖北爭到一個地盤,順便解決軍餉和軍火的來源問題,將內部矛盾用這種方式化解掉,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想法。

而湖南方面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善戰的第二師師長魯蕩平自願領兵出戰直攻武漢,其餘各師旅也大多表示願意援鄂。

另一方面,四川前督軍熊武也派了代表來湖南,表示川軍也願意出兵援鄂,川湘兩省聯合援鄂,這成功的把握又增加了幾成。

湖南方面遂於二十日正式決定出兵,推舉恆易趙爲援鄂自治軍總司令,又以湖北人蔣書賓爲自治軍總監,同時援鄂軍主力兩師兩旅開始集結,另有留湘多年的鄂軍一團加入了援鄂軍,以表示援鄂是應湖北人的要求驅逐王子春。

同時湘軍還發表通電,表示湘軍純爲驅逐王子春,純無其它意思,驅王之後“鄂事盡歸鄂人”。

而此時湖北方面正是最虛弱的時候,原本尚有一個湖北第一混成旅尚能一戰,可這個混成旅聽到湘軍援鄂的消息,乾脆宣佈獨立,既不加入援鄂軍,也不加入鄂軍一方。

這樣一來,從羊樓司到武漢三鎮,就幾乎成了一片空白,王子春就準備辭職下野,這時候來了柳鏡曉率軍南下的消息,成了他的一根救命稻草,每日坐鎮於火車站等候,不時詢問:“定邊軍到了哪裡?”

聽丁重說罷這段話,柳鏡曉這纔算是明白當前的任務是何等艱苦。

湘軍兩師兩旅,當有四萬人上下,而鄂軍方面在羊樓司的一團以二千五百人計算,自己的定邊軍步兵四營一千八百人,再加上王子春調給自己的兵力,恐怕最多不過三千五百人,總計兵力不過六千人。

以六千之衆敵湘軍四萬能戰之兵,而且還要守上十天,這是何等艱苦之事!

但柳鏡曉反而靜了下來,風險越大,回報越高,如果能把湘軍抵擋住,這日後的榮華富貴就絕對跑不了。

大局不亂,這是柳鏡曉的一大優點,他朝丁重說道:“丁帥,多謝您賞識!不說什麼,我就要上前線去了,等我的後繼梯隊到了,就把他們立即調上來!”

丁重見柳鏡曉處亂不驚,倒是放寬心了,他說道:“這次子春過保定的時候,看到了第三師的雄兵,再比比我們湖北的部隊,不由說道:‘看看人家的部隊’,他也很想練一支強兵出來,可惜太倉促了,性子太急,惹出這件一樁禍事出來。不過柳老弟,你放心好了!這支強兵恐怕非你莫屬了!”

柳鏡曉也不客氣,他答道:“以後還要丁帥多多提攜!”

丁重點點頭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漢陽兵工廠的兵器任你使用,你現在就是我們鄂軍的前線總指揮,大事小事全由你做主,到時候你通報一聲,讓子春批准便是!”

第31章 扣車案第8章 天堂地獄第三十章 1兩線第28章 擴軍第35章 再起第16章 欲戰不得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18章 世宗皇陵第8章 天堂地獄第15章 瑞軍陳帥第19章 預備之師第17章 共和舊事第三十章 2潛機第42章 東南(三)第11章 陣前會議第7章 玉人情懷第20章 陣前反水第19章 奪印第9章 援軍第18章 不速之客第5章 榮耀(二)第6章 蒙陰戰開第19章 奪印第2章 既成事實第3章 極密第34章 橫刀奪愛第7章 祠中論舊第4章 正式奪權第15章 瑞軍陳帥第24章 崩潰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4章 大戰序幕第7章 祠中論舊第19章 再見雪海第20章 突圍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42章 東南(三)第9章 變亂突起第21章 大戰序幕第11章 湖南問題(上)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8章 鐵路第18章 天下分封第28章 金玉良言第40章 淪陷第11章 鄂奉破裂第2章 烈酒淡水第11章 有功旅長第9章 宣戰(一)第44章 劇變第37章 林西決戰(一)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6章 皆大歡喜第5章 血雨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7章 南下北進第34章 剿匪第9章 爵帥來由第34章 兩女相見第30章 請君入甕第17章 偷襲第1章 漠北騎營第4章 雲涌(下)第18章 威海之役第9章 宣戰(四)第2章 大好局面第13章 巨炮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26章 海上舊事第29章 北進向大家拜年第8章 決斷第2章 四照堂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7章 就地休整第10章 海上沈家第41章 二次援湘第31章 沈家第20章 突圍第1章 情債第22章 俊卿三十二章 沈小姐第6章 三遇鏡曉第1章 玉人共枕第7章 援鄂起因第7章 臥虎第2章 軍械之爭第22章 俊卿第10章 歸德第1章 玉人共枕第2章 飄雪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6章 間諜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3章 哀兵必勝第42章 大錯鑄成第37章 敗戰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36章 新大陸
第31章 扣車案第8章 天堂地獄第三十章 1兩線第28章 擴軍第35章 再起第16章 欲戰不得第8章 大海戰上(二)第18章 世宗皇陵第8章 天堂地獄第15章 瑞軍陳帥第19章 預備之師第17章 共和舊事第三十章 2潛機第42章 東南(三)第11章 陣前會議第7章 玉人情懷第20章 陣前反水第19章 奪印第9章 援軍第18章 不速之客第5章 榮耀(二)第6章 蒙陰戰開第19章 奪印第2章 既成事實第3章 極密第34章 橫刀奪愛第7章 祠中論舊第4章 正式奪權第15章 瑞軍陳帥第24章 崩潰第11章 陣前會議第34章 大戰序幕第7章 祠中論舊第19章 再見雪海第20章 突圍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42章 東南(三)第9章 變亂突起第21章 大戰序幕第11章 湖南問題(上)第18章 天下分封第18章 鐵路第18章 天下分封第28章 金玉良言第40章 淪陷第11章 鄂奉破裂第2章 烈酒淡水第11章 有功旅長第9章 宣戰(一)第44章 劇變第37章 林西決戰(一)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6章 皆大歡喜第5章 血雨第11章 有功旅長第37章 南下北進第34章 剿匪第9章 爵帥來由第34章 兩女相見第30章 請君入甕第17章 偷襲第1章 漠北騎營第4章 雲涌(下)第18章 威海之役第9章 宣戰(四)第2章 大好局面第13章 巨炮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26章 海上舊事第29章 北進向大家拜年第8章 決斷第2章 四照堂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7章 就地休整第10章 海上沈家第41章 二次援湘第31章 沈家第20章 突圍第1章 情債第22章 俊卿三十二章 沈小姐第6章 三遇鏡曉第1章 玉人共枕第7章 援鄂起因第7章 臥虎第2章 軍械之爭第22章 俊卿第10章 歸德第1章 玉人共枕第2章 飄雪第26章 林西苦戰(二)第6章 間諜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13章 哀兵必勝第42章 大錯鑄成第37章 敗戰第39章 林西決戰(三)第36章 新大陸